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欣賞是發掘潛能的鑰匙(1)

欣賞是來自心靈深處的一雙眼睛,它能帶著我們發現孩子身上不一樣的美好風景,讓我們時刻觀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同時,也讓那些被欣賞的孩子從我們這里感受到真摯的關懷和愛,收獲到溫暖和幸福。

欣賞——打在潛能上的強心針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伯·羅森塔爾和雷諾爾·賈可布森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應,這種效應被他們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也就是后來被人們稱為的“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的具體實驗內容是這樣的:他們隨意選取了一組一年級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但是他們告訴這些學生的老師,被選出來的學生都是經過專家特別測驗鑒定出來的“天才”,并且他們都具有在不久的將來產生“學業沖刺”的無限潛力。

從此之后,學校里的師生們都對這些學生另眼相看,而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自信心、自尊心倍增,學習也格外努力。經過一段的實驗結果發現,當老師們表現出期待這些學生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智慧進步時,他們就真的在之后取得比對照組學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數。

于是,心理學家們根據“羅森塔爾效應”得出結論:一個孩子是否能成為天才,關鍵是家長和老師是否能像對待天才那樣地期望他、愛他、教育他,不管他是一個普通人,還是身體有缺陷的人,抑或他是別人眼中不聰明的人,他都具有創造奇跡的能量。

父親曾經救治過一個8歲的小兒麻痹癥患者,我第一次看到那個孩子的時候,他的臉上除了他那個年齡不該有的冷漠之外,就剩下疼痛時的眼淚。

孩子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經常坐在孩子的病床前長吁短嘆、滿臉愁容,一副無所適從的樣子。一天,我忽然發現這個孩子總是有意無意地朝父親的桌子上看去,我順著他的視線一看,父親桌子上有一本很舊的小學生數學課本,我走過去把那個課本遞給他,鼓勵他說:“這是小學兩年級的數學課本,雖然我不知道你上幾年級,但是我相信這里有些題目你可以做出來。”說完,我又給了他一支筆。

下午的時候,我發現那個數學課本又安安靜靜地躺在父親的桌子上,而那個孩子正躺在床上,以一種不安而又希冀的眼神望著我。

我翻開課本一看,有幾道題的答案被寫在了課本的空白處,而從歪歪扭扭的新的筆跡來看,應該是那個孩子寫上去的。

這時,正巧孩子的父母走了進來,看見我正在翻看小學課本,不禁脫口說道:“如果我家的孩子身體正常,現在也該上小學二年級了。”

我驚訝地問:“這個孩子沒上過學?”

孩子的母親說:“他6歲的時候就得了這個病,我們整天帶著他四處求醫,就算我們愿意讓他上學,學校也不會收他啊。”

“那你們平常教孩子學習嗎?”

“我們兩個都不識字,想教他也力不從心。”孩子的父親有些愧疚地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的兒子。

我一方面是為了安慰孩子的父母,一方面也是發自真心地稱贊他們的孩子說:“那這樣說,你們的孩子就真的是個數學天才了,他沒有上過學,竟然做對了好幾道課本上的數學題。”

孩子的父母也是一臉的驚奇,不相信地說:“是真的嗎?”

我笑笑說:“是真的!我是一名老師,我可以看出你們的孩子在學習上非常有潛力,他很聰明,而且悟性很高,是一個學習的好苗子!”

聽了我的話,孩子的父母精神一振,他們再看孩子的時候,眼光已經不一樣了,有欣喜和驕傲,還有對孩子未來的希望,而那個孩子眼中第一次有了驚喜,臉上也有了自信的笑容。

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利用閑暇時間教這個孩子基本的數學公式和數學題,我發現他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聽我講的時候也非常認真。也許是苦難讓這個孩子壓抑得太久,他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很高,而他每做對一道題,他的父母臉上都會露出笑容,他們真的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個數學天才。

幾年后的一天,父親突然打電話跟我說,那個孩子的父母給他寄來了一些土特產,還有一封信,信上還提到要特別感謝我當年對他們孩子所做的一切,還說要不是我,孩子的天分也許就被埋沒了,現在那個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學習成績非常好。

我其實早已經忘記了當年的事,而且我也并不覺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那時候的我完全是出于同情和對那個孩子的憐憫,希望他能夠增強自己的自信,也希望他變得開心一些,才說出欣賞那個孩子的話,并夸贊他是一個很有學習天分的“天才”。

這個孩子的事情也許是一個個例,但孩子身上的潛能是能被激發出來的,這只需要我們對他們不斷地激勵、鼓勵和欣賞。套用一句俗語:“這個世界上沒有蠢材,只有被放錯位置的天才。”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他們都能創造出奇跡,但是這事先需要把他們身上的潛能挖出來。用什么挖出孩子的潛能呢?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欣賞。

父母對孩子的欣賞就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和肯定、一種理解和溝通,更是一種激勵和引導,它能促使孩子揚長避短,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和進步。每個孩子都渴望來自他人的欣賞,特別是來自父母的欣賞,而欣賞也是一種愛的表現,在父母與孩子的欣賞與被欣賞之間,親子之愛會變得更加緊密和濃厚。

我記得鑫鑫在升學考試的那段時間還把大量時間花在籃球上,愛人對他的這種行為非常生氣,希望他把時間都用在升學考試上,為此父子兩人經常發生口水之戰,關系也一度鬧得很僵。

愛人抱怨說:“孩子這樣很容易玩物喪志,馬上就要考試了,他還不好好復習,雖然說小學升初中沒有什么擔心的,但萬一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可怎么辦?小學就這樣,到以后考大學的時候,他還能專心嗎?”

我對他說:“既然你都說孩子升學考試沒什么問題,我想他自己一定很清楚自己的實力,你要相信他啊!而且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每天他都會給自己固定的時間學習,為什么不用欣賞和鼓勵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這種行為呢?”

愛人也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從我們談話結束之后,他每天果真不再對兒子說教,而是一下班就和兒子一起去小區的籃球場打球。剛開始鑫鑫還感覺很奇怪,以為愛人是故意催他回去學習,可是幾天之后,孩子就不這么想了,愛人對他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而且稱贊他這么小就會合理的安排時間,學會了勞逸結合。

正是有了愛人的欣賞和肯定,我發現在緊張的升學階段,鑫鑫表現得很輕松,而且學習效率竟出奇得高,最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學,數學竟然考了100分,以前他最高的數學成績也就是85分。

讓我感到最欣慰的是通過這次事件,愛人和兒子的關系變得親密了很多,兩人還因為打籃球培養了共同的興趣,有了很多共同話題。

父母欣賞孩子,既是對孩子寬容的愛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孩子信任的表現,有了父母的寬容和信任,孩子做事的時候就有了力量和自信,而且更會為了證明父母這種決定的正確,讓自己變得更加努力,從而最后取得的成績會遠遠高過他之前的能力,他的潛能也就被激發出來了。

我最后想對所有的父母說一句:“如果你愛你的孩子,就用發自內心的愛欣賞他吧!”

感受卡爾·威特的智慧

19世紀的德國有一個著名的天才,他就是卡爾·維特,他八九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自由運用六國語言,而且通曉植物學、動物學、化學、物理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的時候,他進了哥廷根大學,14歲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他23歲的時候,發表了《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他一生都在德國著名的大學里擔任教授,人們的贊揚聲一直伴隨著他。

但卡爾·威特并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神童,他幼年時曾被人們認為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孩子,但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父親——老卡爾·威特卻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孩子,他最常說的話就是:“對孩子來講,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即使是那些只具備一般天賦的人,只要采取的教育得法,也能成為非凡的人。”

我非常欣賞老卡爾·威特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且他非常看重早期教育,他的教育理論是:“當孩子智力的光芒剛剛出現時,對他的教育就應該開始了。”這讓我想到了前不久看到的一個電視節目,具體什么名字我已經記不清了,講述的是一個才幾個月大連話都不會講的孩子,竟然能認識幾百個中國漢字。

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個天才,專家給出的解釋是,極有可能是父母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給孩子一些暗示,雖然幾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會說話,但是他的腦中已經有了意識,那些父母特意指給他看的圖畫或者漢字就有可能像照相機那樣,在孩子的腦中存下記憶,等到父母以詢問的形式讓孩子選擇時,他就會依據腦中的記憶對正確的答案做出反應,而這在我們看來就有些像是天才的行為。

其實就像老威特說的那樣,對孩子的教育比孩子的天賦更重要,而他教育孩子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鼓勵和激勵,培養孩子的自信,開發出孩子的潛能。

他在《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說:“信心從何而來,來源于父母的有效夸獎,孩子需要夸獎,需要鼓勵,夸不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孩子的信心,只有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培養孩子的自信,激發出他的潛能,就要在孩子平常的學習中一點一滴的細節處體現出來,我們可以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

老威特在教兒子學習語言的時候,非常注意孩子的發音,他從不教自己的孩子說方言、土語或者半截話,他教給孩子的每一個發音都是準確和清晰的。如果在教兒子的過程中,兒子的發音準確,他就慈愛地撫摸著孩子的頭說:“很好,說得很對。”假如孩子的發音不標準,他就轉身對一旁的妻子說:“你看,你兒子不會說了……”

于是妻子就會回答說:“怎么可能呢,我兒子連那樣的話都不會說嗎?”聽了父母這樣的對話,小威特就被激起了拼命學習的勁頭。所以,當他還被母親抱在懷里的時候,就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德語了。

老威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非常聰明、非常好的孩子。”每當孩子遭遇困難、挫折時,他總是用鼓勵的語言給孩子打氣,讓小威特重拾信心。

小威特剛開始練習寫作的時候,對自己的作文一點兒信心也沒有,當他拿著第一篇寫成的文章遞給父親的時候,心中忐忑不安,好像父親是能夠隨時給他判刑的法官一樣。

老威特讀完了兒子的作文,但他發現這篇文章相當糟糕,沒有邏輯,語言也不順暢,錯別字也非常多,就在他閱讀的過程中,小威特在仔細觀察著他的每一個細微動作。當小威特看到父親一直沉默不語的時候,心情非常低落,臉上也露出了憂傷的表情。

“兒子,你寫得非常棒,這是你的第一次寫作,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真的跟你沒法比,你比我強太多了。”老威特笑著對兒子說。

父親的話就像撥開烏云的暖風,把小威特心中的陰霾吹得無影無蹤,而且整個人都變得很興奮。

幾天后,小威特又把自己的第二篇作文拿給父親看,老威特發現,這次兒子的作文水平很高,和第一次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雖然看起來只是老威特教育孩子的一個很平常的例子,但是像這樣的小事情卻是在他的教育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也正是有了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鼓勵孩子的小事情,才成就了小威特輝煌的一生。

別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只拿來研讀和看的,最重要的是把它應用在自己的身上,孩子的天賦雖然不一樣,但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卻是大同小異的。老威特的教育方法給我印象最深刻,也使我覺得最有用的就是鼓勵,鼓勵是激發孩子潛能最有效的方法。

我從妮妮會說話的那天起,就開始有意地讓她認識英語字母,并且經常對她說一些最基礎、最簡單的英語單詞。

當她4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說出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還能和我進行一些很簡短的對話。有一次,愛人出差回來,特意為她帶回來一套視聽的英語圖書,不過里面的知識相比較妮妮之前接觸的英語會比較有難度。

學習第一頁的時候,妮妮就顯得很沮喪,撅起小嘴說:“媽媽,這個太難,我學不會!”

我知道剛遇到新知識,孩子都會感覺有難度,這時候要想辦法增強孩子的自信,于是,我對女兒說:“這個對妮妮來說很簡單,昨天電視上播的英語小對話,妮妮不是都給媽媽翻譯出來了嗎?妮妮很厲害的,這本書我們可以跟著電視上學,妮妮很快就可以學會的,然后再翻譯給媽媽聽,好不好?媽媽的英語實在是太糟糕了!”

當女兒把第一頁的內容都學會的時候,我和愛人馬上沖她豎起了大拇指,稱贊她說:“妮妮真是太棒了,學得又快又好,發音也非常清晰準確,就和電視上的那個小朋友一模一樣!”

女兒的眼睛里立即染上了興奮的神色,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也變得很主動、很有自信,而且她提前完成了我和愛人原先預想的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高要市| 增城市| 荆州市| 图们市| 固安县| 青田县| 尖扎县| 海宁市| 遵义市| 黄大仙区| 兴宁市| 灵川县| 黎城县| 九龙县| 托克逊县| 汤原县| 清水县| 广西| 普洱| 噶尔县| 深州市| 龙口市| 苍梧县| 建德市| 林西县| 温泉县| 县级市| 壤塘县| 柘城县| 宿州市| 航空| 神农架林区| 盐池县| 宝兴县| 建湖县| 福海县| 金堂县| 栖霞市| 三门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