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一天,楊海泉遇到了一個以獵鱷魚為生的朋友,兩人在一起談起了鱷魚。那人介紹道:“鱷魚的全身都是寶,但是現在鱷魚已越來越難捕了,因為太少了。”

楊海泉聽了,靈機一動,立即想到:如果把鱷魚的幼仔飼養起來,就像養羊養豬那樣,長大了再殺,豈不是比捕鱷魚來得容易·

然而,畜養鱷魚自古未聞。家人和親友聽說楊海泉要養鱷魚,都覺得不太實際。可是楊海泉毫不動搖,一定要做這樣的生意。他一面到鱷魚產區去廉價收購幼鱷,一面很快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個養鱷魚的池子。由于小鱷魚不值錢,楊海泉很快就買到不少小鱷魚。

親戚朋友看到楊海泉的“瘋狂”行為,都來勸阻。他的母親說他是異想天開,想錢想瘋了。但是,楊海泉一點兒也沒有動搖。他認為,別人嫌棄的、不愿意干的,才能取得成功;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走起來才會更加寬廣。

事實上,喂養鱷魚比喂養一個初生嬰兒還要困難。小鱷魚的生命很脆弱,對氣候反應很敏感,很容易生病。由于缺乏飼養經驗,有些小鱷魚因此而喪命。楊海泉便日日夜夜認真地觀察,最終摸索出一套養鱷魚的經驗。

解決了飼養技術問題后,楊海泉又遇到了更大的問題:一是小鱷魚喜歡吃魚類或水中的小動物,有時還要吃肉,而楊海泉沒有足夠的錢去買飼料;二是鱷魚不斷長大,而楊海泉缺乏必要的資金去擴建狹小的鱷魚池。

沉重的經濟負擔壓在了楊海泉肩上。

眼看就要堅持不下去了,楊海泉只好含淚操刀宰殺部分鱷魚便宜賣掉以換取資金。這樣一面飼養一面宰殺,雖然利潤微薄,但總算支持下去了。經過整整3年的時間,楊海泉在經濟上終于有了一定盈余。

這個時候,楊海泉決定鉆研獨有的宰殺技術。當時,鱷魚產品都是由捕鱷人即時宰殺,他們的設備很簡單,加工也很粗糙,因此,鱷魚皮的質量不高。楊海泉希望弄出高質量的鱷魚皮,提高鱷魚產品的價值。

楊海泉購置了先進設備,親自研究宰殺技術,很快他就生產出了高質量的鱷魚皮產品。“海泉鱷魚皮”很快打響了,售價比一般的鱷魚皮產品高出了許多。

憑借著“海泉鱷魚皮”的名牌優勢,楊海泉很快就占領了先機,成立了一家“友商貿易行”,包攬了鱷魚皮的出口業務,把生意做到了國外。由于楊海泉善于經營,講求信用,名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好,生意更加紅火,實力也更加雄厚了。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楊海泉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工養鱷湖,率先進入了專業化養鱷的行業。

1971年3月,在美國的紐約召開了世界保護鱷魚大會,楊海泉作為泰國的唯一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他在大會上向世界頂尖級專家講授他的養鱷經驗,引起了大家的濃厚興趣。

就這樣,一個窮人的孩子,幾乎沒有上過什么正規的學校,最后居然成為世界最權威的鱷魚專家,成為泰國的巨富。

做生意不一定要做最流行的,冷門也一樣能賺錢。走冷門燒冷灶,因為沒有爭搶,所以成功更快。

生意就是生意,

把仇恨、怨氣先放下

人們在做生意過程中,常常有情緒化的反應,導致彼此鬧翻,使得合作的關系破裂,甚至把對方視為仇敵,這樣是不對的。

做生意,要以和為貴。在商場上,只有合作,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至于仇恨、怨氣,應該及早放下。

在美國的一個傳統市場里,有個中國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好,引起其他攤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無意把垃圾掃到她的店門口。

對此,這個中國婦人始終平心靜氣地對待,不予計較,她還把垃圾都清到自己的角落。

一個在旁邊賣菜的墨西哥婦人很疑惑,她始終都不知道中國婦人這么做到底是為什么,于是,她便問中國婦人:“大家都把垃圾掃到你這里來,為什么你不生氣?”

中國婦人微微一笑,說:“在我們國家,過年的時候,都會把垃圾往家里掃,垃圾越多代表賺錢越多,這是一種祝福,我怎么能拒絕呢?你看我生意不是越來越好嗎?”

從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現了。

有商界老手說:“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生意雙方今天可能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爭吵,也可能為爭一筆生意搞得兩敗俱傷。然而,說不定明天就會攜手合作。為此,有經驗、有涵養的商人在做生意時總是面帶微笑,永遠擺出一副坦誠的樣子,即使生意做不成,還是把手伸給對方,笑著說:“但愿下次合作愉快!”

2001年,福耀玻璃剛剛開始它的海外業務,就被美國PPG公司起訴到美國商務部,對其進行反傾銷調查。禍不單行,同年年底,PPG在加拿大的公司又以同一理由將福耀玻璃起訴到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

事實上,這是行業競爭中的一場沖突。美國PPG公司始建于1883年,總部設在美國匹茲堡市,是全球性的制造企業,生產及經營涂料、玻璃、玻璃纖維及化學品,在世界上位居行業龍頭地位,此次對福耀玻璃的起訴,很顯然是出于行業競爭的需要。

面對這場反傾銷的官司,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心中極為憤慨,因為他發現對方起訴的證據并不充分。曹德旺深知,如果福耀的案子不訴而敗,吃虧的不僅是福耀玻璃,還可能是整個中國玻璃行業。

性格倔犟的曹德旺隨即聘請著名律師成立了專門的反傾銷工作辦公室,并向法庭展示了大量事實,表明福耀有可信的財務報表和完全符合市場經濟價格體系的進貨價格。另一方面,曹德旺又出人意料地放下面子,主動上門向PPG老板尋求“友好會面”。

在與PPG老板會面的酒桌上,曹德旺講了一個中國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他表示:如果全球汽車玻璃生產行業排名第六的福耀與排名第四的PPG打個兩敗俱傷,那么,最終撈到便宜的只會是那些排名接近的企業——福耀和PPG共同的競爭對手們。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可怕的結局,曹德旺建議,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攜起手,進行合作。

其后的事實證明他的說服十分有效。訴訟還沒有結束,美國PPG總部便邀請曹德旺訪問匹茲堡,并到當地最高山頂的最高檔酒店吃飯。很快,PPG也在美國撤銷了訴狀。結果,兩家公司化敵為友,福耀玻璃隨后與PPG達成合作協議,由PPG技術入股福耀玻璃,雙方由對抗走向合作。

雙方開展合作后,形成了一個互惠的局面。當時已經是國際品牌的PPG,在亞洲沒有生產基地,這次與福耀的合作,又正好彌補了這一缺憾;而福耀在歐美沒有工廠,這給物流造成了困難,合作同樣也彌補了這一缺憾。

利益是生意場上的黃金法則,只要有利益,就不存在敵人,只要能夠得到獲利機會,就應該放下仇怨。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巖曾經說過:“在商言商,人生是一場交易,只有贏利或虧本,沒有其他存在。”胡雪巖之所以成為商界的傳奇,就在于他拿得起,放得下,重和氣而不逞意氣。

中國有句老話:冤家宜解不宜結。同在商場生存、發展,低頭不見抬頭見,少結冤家比較有利于自己。商場上樹敵太多是經營的大忌,尤其是當仇家聯合起來對付你,或在暗中算計你時,你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應付。況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應用于如何開拓市場、如何調動資金、如何做廣告宣傳等方面,如果總是用暗算與報復對付別人,難免會顧此失彼。

摸清對手的底細

商不厭詐,在商場中使用欺騙手段是很正常的。處在瞬息萬變、風云莫測的商場中,商人們應該慎之又慎。虛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詐的報價、吹得天花亂墜的廣告,都是防不勝防的陷阱,隨時都可能使你血本無歸。因此,在商場上打拼就一定要敏銳,時刻防止別人欺騙自己。

一個精明的商人,對于欺騙總是有比較敏銳的感覺,不僅如此,他甚至會以此教導自己的接班人,幫助其樹立防騙意識。

在一個屋子里,慈祥、和藹的爺爺正和小孫子玩耍,小孫子玩得開心極了。爺爺看著小孫子頑皮的樣子,臉上充滿了愛意與笑容。

爺爺把小孫子放在壁爐上,鼓勵他使勁兒往下跳,跳了一次,爺爺接住了他,又把他抱上壁爐,鼓勵他再跳。小孫子看見爺爺伸著手,毫不猶豫地跳下來,但這一次,爺爺突然縮回雙手,小孫子一下子摔在地上,疼得大哭大鬧,爺爺卻在一旁微笑著。

家人聽到哭聲都走了過來,當知道爺爺的做法后都很不理解,爺爺笑著回答道:“我是個成功的商人,我知道怎樣去相信別人,而小孫子并不知道,他以為爺爺是可靠的。我要讓他明白:爺爺也不可靠,不要盲目地相信任何人,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這位爺爺不是別人,正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像洛克菲勒這樣成功的商人,當然知道商場是什么樣的,更知道其中的欺詐有多少。因此,他總是在防止被欺騙,甚至會用這種防騙的意識教導下一代,他說:“每當有機會我總欺騙我的兒子,我要使他們遇事精明。我和兒子們做買賣,能欺詐和打敗他們就欺詐和打敗他們。”

聰明的商人和高明的騙子都知道這個道理:每一次信用的顯示都很可能是誘你步向深淵的一個詐術。在生意場上,即使成功地與對方做成了一筆生意,并不意味著下一次就有安全保證。別人不一定會因此永遠信任你,你不必指望他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好處。在生意場中,豈止沒有永遠的朋友,甚至連合作兩次的伙伴也不存在。

洛克菲勒在創業中期曾遭遇過一次最痛心的欺騙。那是在克里佛蘭,當時煉油業因生產過剩幾乎無利可圖,再加上克里佛蘭遠離油田,使得那里的煉油廠需要付出更加高昂的運輸費。因此,克里佛蘭的很多煉油商紛紛陷入發展困難之中,有些企業甚至跌落到破產的邊緣。

那時的洛克菲勒認為,克里佛蘭的煉油業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所以所有的煉油廠必須統一行動,才能被拯救而不至于垮掉。于是,他想要大規模收購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煉油廠。出于善良的愿望和戰略上的考慮,洛克菲勒買下了許多毫無價值的工廠,它們就像陳舊的垃圾,只配扔到廢鐵堆里。

可是,不久之后,那些收到洛克菲勒收購協議的人竟然肆無忌憚地撕毀了收購協議,他們拿到錢后便購置設備,重操舊業,脫離了洛克菲勒,并對洛克菲勒進行市場攻擊。

這樣的結果讓洛克菲勒痛心不已。對于這件事,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曾經做了相關的敘述,他還寫道:“最令我不可接受的是,在謀利游戲中,今天的朋友會變成明天的敵人。這種情形常有發生,我的兩位教友就曾無節制地多次蒙騙我。歷經種種欺騙與謊言,我無奈地告訴自己:你只能相信自己,只有如此,你才不會被人蒙騙。我知道這種略帶敵意的心態不好,但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欺騙,提防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誠信的價值,對于信譽的依賴過分突出,這對于生意而言是沒有好處的。誠然,信譽越牢固越好,但具體到每一筆生意時,信譽并非鐵律。有的時候,過分信任對方,就可能為人所算計,落入陷阱之中。

《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功的商人不會忘記這一深刻的古訓,他們永遠對自己的對手或合作者保持警惕和戒備,隨時隨地密切注視對方的情況。若不搞清楚狀況,他們絕不倉促與對方簽合同做生意,即便是長期的合作伙伴也絕不大意。作為一個商人要明白,生意的每一次都是“初次”。如果單純地認為已經成功地做成了一次生意,后面的生意就會和上次一樣取得成功,從而輕信對方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你將無法在商場上抵御欺騙。

洛克菲勒說:“在這場游戲中,人人都是敵人,因為每個人都先顧及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否對他人有利,重要的是如何保護自己,并隨時隨地地備戰。”做任何生意絕不能粗枝大葉。如果被騙了,你需要知道,好馬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最劃算的買賣——雙贏

做生意時不一定公平,但不能沒有雙贏。李嘉誠有句名言:“誠信做人,謹慎做事,雙贏做生意。”持著雙贏的觀點做生意,才能讓生意更加長久。

在日本,養羊必須圈起來用飼料喂養,成本非常高。后來,有位農場主發現,每年夏天公路兩旁都有大量的工人在用剪草機清理路邊的雜草。他想,如果能夠用羊群來清理雜草,那樣豈不是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

這位農場主想到就干,他立刻開辦了出租山羊除草的業務。

開始時只有一些鄉鎮租用他的山羊,把它們放在山間公路邊吃草,結果毫不費力就使雜草叢生的道路兩旁變得十分平整、清爽。

接著,有一些電力公司也開始租用山羊,因為水力發電場所會有一些傾斜度較大的陡坡,工作人員難以進行除草作業,而山羊善于攀爬,很容易就可以爬上斜坡,把那里的草吃掉。

于是,農場主的出租山羊除草的業務變得火暴起來。這樣,他不但省下了飼養山羊的高成本,還額外得到了一大筆出租收入。

這個農場主可謂絕頂聰明了,他不僅能夠為自己賺來利潤,減少成本,還能夠為別人提供更加方便的除草方法以及工具,為對方省下了人力、物力,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好處,他的生意才會順利。

雙贏的奧妙之處就在于“一筆生意,兩頭贏利”,每個人做生意時都是因為自己能賺錢才肯和對方合作,否則合作也就無從談起。

有位富商非常喜歡收集古董。為了收藏古董,他備有兩個倉庫,一號倉庫專門用來放置贗品,而真品則放在二號倉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东方市| 赣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榆树市| 花莲县| 厦门市| 汉寿县| 唐海县| 冷水江市| 内江市| 锦屏县| 维西| 门源| 广灵县| 鲁甸县| 金溪县| 怀远县| 盘山县| 大兴区| 四川省| 大邑县| 苍南县| 饶河县| 普兰店市| 林西县| 迁安市| 巧家县| 乌审旗| 资阳市| 马龙县| 甘洛县| 桦南县| 哈尔滨市| 甘南县| 阜康市| 武平县| 安西县| 潍坊市| 南华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