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石頭記索隱
- 蔡元培
- 2612字
- 2015-10-08 14:17:20
史湘云,陳其年也。其年又號迦陵,史湘云佩金麒麟,當(dāng)是其字陵字之借音。氏以史者,其年嘗以翰林院檢討纂修《明史》也。名以湘云,又號枕霞舊友,當(dāng)皆以其狎紫云故。蔣永修所作《陳檢討迦陵先生傳》曰:“嘗娶歌童云郎。云亡,睹物輒悲。若不自勝者。”又蔣景祁所作《迦陵先生外傳》曰:“先生寓水繪園,欲得紫云侍硯,冒母馬大夫人靳之,必得梅花百詠乃可 雪窗一夕走筆遂成之。”可以見其年與紫云之關(guān)系矣。
徐健庵所作《陳檢討維崧墓志銘》:“京師自公卿下,無不籍藉其年名傾慕愿交者。然其年所居在城北市廛,庳陋才容膝。蒲簾土銼,攤書其中而觀之。歠菽啖飯,沉思經(jīng)籍。有余,無問所從來,時時匱乏,困臥而已。……君修髯,美豐儀,風(fēng)流倜儻。……君門閥清素,為人恂恂謙抑,襟懷坦率,不知人世有險巇(左山右“戲”之繁體)事。”又徐健庵作《湖海樓集序》曰:“其年檢討,陽羨貴公子,與余相識在戌亥之間,嘗下榻(左豎心右詹)園,流連歡劇。每際稠人廣坐,伸紙?jiān)P,意氣揚(yáng)揚(yáng),旁若無人。”案《石義記》常寫史湘云之爽直。如第五回《紅樓夢曲》(《樂中悲》)云:“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二十回:“只見史湘云大說大笑。”三十一回:“迎春笑道:‘我就嫌他愛說話,也沒見睡在那里,還是咭咭呱呱的笑一陣說一陣,也不知那里來的那些誆話。’”三十二回:“襲人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發(fā)心直口快了。’”四十九回:“史湘云極愛說話的,那里禁得香菱又請教他談詩,越發(fā)高興了,沒晝沒夜的高談闊淪起來。”六十二回:“史湘云笑著道:“這個(拇戰(zhàn))簡斷爽利,合了我的脾氣。我不行這個射覆,沒得垂頭喪氣悶人,我只猜拳去了。’”百八回:“寶玉心里想道:‘我只說史妹妹出了閣,是換了一個人了。……如今聽他的話,原是和先一樣的。’”皆與其年相應(yīng)。
《墓志銘》曰:“京師自公卿下,凡人事往來,賀賜宴餞頌述之作,必得其文以為榮。其年輒提筆綴辭,益與酬酢不休。”又曰:“君所作歌,隨處散落人間。”《傳》曰:”辛卯壬辰間,吳門云間常潤大興文會,四郡名士畢集,觴酌未引,髯索筆賦詩,數(shù)十韻立就。或時作記序,用六朝俳體,頃刻千言,巨麗無比。諸名士驚嘆以為神。”案《石頭記》極寫湘云詩恩之敏捷。如第三十六回:“湘云初到,李紈罰他和詩,湘云一心興頭,不待推敲刪改,一面只管和他人說著話,心內(nèi)早已和成。”五十回:“蘆雪亭聯(lián)句,湘云那里肯讓人,且別人也不如他敏捷。”皆是。
《墓志銘》曰:“遇花間席上,尤喜填詞。興酣以往,常自吹簫而和之,人或指以為狂。其詞至多,累至于余闋,古所未有也。”《傳》曰:“所作詞尤凌厲光怪,變化若神,富至于八百首。”《石頭記》七十回《史湘云偶填柳絮詞》:“湘云說過,咱們這幾社,總沒有填詞,明日何不起社填詞。”與其年好為詞相應(yīng)。
《別傳》曰:“先生嘗自中州入都,同秀水朱竹垞合刻一稿,名《朱陳村詞》。《石頭記》七十六回凹晶館湘云黛玉聯(lián)句殆影此。
《傳》曰:“髯貧無子。先是游商邱,買妾。妾父母聞其世家,游裝都雅,意其富,許之。舉一子,名獅兒。歲三周,載與俱歸。妾父母暨妾始知髯貧,且老諸生耳。未幾,獅兒竟夭。髯尋遣妾去。去二年,髯拔起薦辟,官檢討云。然髯自得官后,貧益甚。儲孺人卒于家,生死不相見,益悼痛不自聊賴。壬戌患頭痛,遂不起。”《墓志銘》曰:“授翰林院檢討后四年,年五十八而病作,積四十余日卒。”《石頭記》(《樂中悲》曲):“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綺羅叢,誰知嬌養(yǎng)。”三十二回:“寶釵道:‘為什么這幾次他(湘云)來了,他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眼前,他就說家里累得很。我再問他幾句家常的活,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情景,自然從小沒了爹娘的苦,我看他也不覺傷起心來。”三十七回:“史湘云穿得齊齊整整走來,辭說家里打發(fā)人來接他。……那史湘云只是眼淚汪汪的,見有他家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還是寶釵心內(nèi)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訴了他嬸娘,待他家去,又恐怕受氣。”所以寫其未仕以前之厄運(yùn)也。《紅樓夢曲》又云:“……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廝得個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zhǔn)折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百九回:“史姑娘哭得了不得,說是姑爺?shù)昧吮┎。蠓蚨记屏耍f這病只怕不能好,若變了癆病,還可捱過四五年。”百十回:“史湘云想到自己命苦,剛配了一個才貌雙全的男人,性情又好,偏偏得了冤孽證候,不過挨日子罷了。”百十八回:“王夫人道:‘就是史姑娘,是他叔叔的主意。頭里原好,如今姑爺癆病死了,你史妹妹立志守寡,也就苦了。’”皆所以寫其既仕以后之厄運(yùn)也。其年出于明之世家而入清,故以父母早亡喻之。
《別傳》曰:“相傳先生為善卷山中誦經(jīng)猿再世,故其性情蕭淡,不耐拘檢。疾革時,吟“山鳥山花是故人’句而逝。”《石頭記》四十九回:“一時史湘云來了,穿著賈母與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fā)燒大褂子,頭上戴著一頂挖云鵝黃片金里大紅猩猩氈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fēng)領(lǐng)。黛玉先笑道:‘你們瞧瞧,孫行者來了。’……只見他里頭穿著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鑲領(lǐng)袖,秋香色盤金五色繡龍窄褙小袖掩襟銀鼠短襖,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紅妝段狐嵌褶子,腰里緊緊柬著一條蝴蝶結(jié)子長穗五色宮絳,腳下也穿著鹿皮小靴,越顯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五十回《暖香塢巧制春燈謎》:“湘云想了一想笑道:‘我編了一支《點(diǎn)絳唇》。’……便念道,‘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后事總難提。’眾人都不懈,想了半日,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寶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著了,必定是耍的猴兒。’湘云笑道:‘正是這個了。’眾人道:‘前頭都好,末后一句怎么樣解?’湘云道:‘那一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皆影射山猿再世之傳說也。眾人猜為和尚道士,而猜著者又為將做和尚之寶玉,皆影誦經(jīng)猿。所謂后事總難提,所謂剁了尾巴,則影其歿后無子云。
《墓志銘》曰:“口蹇訥,下善持論。”《石頭記》二十回:“黛玉笑道:‘偏你咬舌子愛說話,連個二哥哥也叫不上來,只是愛哥哥愛哥哥的。回來趕圍棋兒,又該你鬧么愛三了。’寶玉笑道:‘你學(xué)會了,明兒連你還咬起來呢。’……湘云笑道:‘我只保佑著明兒得一個咬舌兒林姊夫,時時刻刻,你可聽愛呀厄的去。’”即影此。
妙玉,姜西溟也。(從徐柳泉說。)姜為少女,以妙代之。《詩》云:“美如玉,美如英。”玉字所以影英字也。(第一回名石頭為赤霞宮神瑛侍者,神瑛殆即宸英之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