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理財篇(7)

六弟九弟之岳家,皆寡婦孤兒,槁餓無策,我家不遂之,則熟拯之者?我家少八兩,未必遽為債戶逼取,渠得八兩,則舉室回春,賢弟試設身處地,而知其如救水火也,彭王姑待我甚厚,晚年家貧,見我輒泣,茲王姑已歿,故贈宜仁王姑丈,亦不忍以死視王姑之意也,騰七則姑之子,與我同孩提,長養各舅祖,則推祖母之愛而及也,彭舅曾祖,則推祖父之愛而及也,陳本七鄧升六二先生,則因覺庵師而季連及之者也,其余饋贈之人,非實有不忍于心者,則皆因人而及,非敢有意討好,沽名釣譽,又安敢以己之豪爽,形祖父之刻嗇,為此好鄙之心之行也哉?

諸弟主我十年以后,見諸戚族家皆窮,而我家尚好,以為本分如此耳,而不知其初,皆與我同盛者也,兄悉見其盛時氣象,而今日零落如此,則太難為情矣,由盛衰在氣象,氣象盛則雖饑亦樂,氣象衰則雖飽亦憂,今我家方全盛之時,而賢弟以區區數百金為極少,不足比數,設以賢弟處楚善寬五之地,或處葛熊二家之地,賢弟能一日以安乎?

凡遇之豐嗇順舛,有數存焉,雖圣人不能自力主張,天可使吾今日處豐享之境。君子之處順境,兢兢焉常覺于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為較之尤嗇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謂境地須看不如我者,此之謂也,來書有區區千金四字,其毋乃不知天之已厚于我兄弟乎?

史嘗觀《易》之道,察盈虛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無缺陷也,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有孤虛,地閥東南,未有常全而不闕者,剝也者,復之機也,君子以為可喜也!也者(左女右后),之漸也,君子以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川!由吝以趨于兇,既兇矣,則由悔以趨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兇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今吾家椿萱重慶,兄弟無故,京師無比美者,亦可謂至萬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闕齋,蓋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此則區區之至愿也,家中舊債:不能悉清,堂上衣服,不能多辦,諸弟所需,不能一給,亦求缺陷之義也,內人不明此義,而時時欲置辦衣物,兄亦時時教之,今幸未全備;待其全時,則吝與兇隨之矣,此最可畏者也!賢弟夫媳訴怨于房闥之間,上是缺陷,吾弟當思所以彌其缺,而不可盡給其求,蓋盡給則漸幾于全矣。吾弟聰明絕人,將來見道有得,必且韙余之言也。

至于家中欠債,兄則實有不盡知者,去年二月十六,接父親正月四日手諭中云:

“一切年事,銀錢敷用余,上年所借頭息錢,均已完清,家中極為順遂,故不窘迫。”

父親所言如此,兄亦不甚了了,不知所完究系何項?未完尚有何項?兄弟所知者,僅江孝八外祖百兩,朱嵐暄五十兩而已,其余如陽本家之帳,則兄由京寄還,不與家中相干,午冬甲借添梓坪錢五十千,尚不知作何還法?正擬此次稟問祖父。

此外帳目,兄實不知,下次信來,務望詳開一單,使兄得漸次籌劃,如弟所云:

“家中欠債已傳播否?若已傳播而實不至,則祖父受吝嗇之名,我加一信,亦難免二三其德之誚?!贝诵肿x兩弟來書,所為躊躇而無策者也。

茲特呈堂上一稟,依九弟之言書之,謂朱嘯山曾受恬處二百落空,非初意所料,其饋贈之項,聽祖父叔父裁奪,或以二百為贈,每人減半亦可,或家中十分窘迫,即不贈亦可,戚族來者,家中即以此信示之,庶不悖于過則歸已之義,賢弟觀之,以為何如也?

若祖父以前信為是,慨然贈之,則此稟不必付歸,兄另有安信付去,恐堂上慷慨特贈,反因接吾書而疑沮。

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而輕重乘矣,使家中慷慨樂與,則慎無以吾書生堂上之轉念也。使堂上無轉念,則此舉也,阿兄發之,堂上成之,無論其為是為非,諸弟置之不論可耳,向使去年得云貴廣西等省苦差,并無一錢寄家,家中亦不能責我也。

九弟來書,楷法佳妙,余愛之不忍釋手,起筆收筆皆藏鋒,無一筆撤手亂丟,所謂有往皆復也,想與陳季牧井究,彼此各有,卜得,可嘉可喜!然吾所教爾者,尚有二事焉。一日換筆,古人每筆中間,必有一換如繩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換則第二股在上,再換則第三股在上也,筆尖之著紙者,僅少許耳,此少許者,吾當作四方鐵和用,起處東方在左,西方向右,一換則東方向右矣,筆尖無所謂方也,我心常覺其方,一換而東,再換而北,三換而西,則筆尖四面有鋒,不僅一面相向矣,二曰結字有法;結字之法無究,但求胸中有成竹耳。

六弟之信,文筆拗而勁;九弟文筆婉而達,將來皆必有成,但目下不如各看何書?

萬不可徒看考墨卷,汩其性靈,每日習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讀背育之書不必多,十葉可耳,看涉獵之書不必多,亦十葉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換他部,此萬萬不易之理,阿兄數千里外教爾,僅此一語耳。

羅羅山兄讀書明大義,極所欽仰,惜不能會面暢談,余近來讀書無所得,酬應之繁,日不暇給,實實可厭,惟古文各體詩,自覺有進境,將來此事當有成就,恨當世無韓愈王安石一流人,與我相質征耳,賢弟亦宜趁此時學為詩古文,無論是否,且試拈筆為之,及今不作,將來年長,愈怕丑而不為矣,每月六課,不必其定作詩文也。

古文詩賦四六,無所不作,行之有常,將來百川分流,同歸于海,則通一藝,即通眾藝,通于藝,即通于道,初不分而二之也,此論雖太高,然不能不為諸弟言之,使知大本太原壩!心有定向,而不至于搖搖無著,雖當其應試這時,全無得失之見;亂其意中,即其舉業之時,亦于正業不相妨礙,諸弟試靜心領略,亦可徐會悟也,外附碌五箴一首,養身要言一紙,求缺齋課程一紙,詩文不暇錄,惟諒之,兄國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二十日)

【譯文】

六弟九弟左右:

來信說自去年五月到十二月,共計發信七、八封,兄長到京城后,家里只檢出兩封,一是一月二十日所發,一是十月十六日所發,其余都沒有看見,遠程的信件難以道到,往往是這個樣子,十二月信里有“糊涂”字樣,也是情不自禁而發的,因望眼欲穿的,懷疑和信賴,交錯產生,怨恨和生氣同至,骨肉之情越真摯,盼望的心情就越殷切,責備的言詞就越尖銳,過一天好比過一年,房子好比圍墻,望信好比得到一萬兩銀子,聽到謠言好比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又加上堂在大人的懸念,更似嚴寒逼人,所以不能不發出怨言罵你們,感情達到極點了,然而,為兄長的看這兩個字,雖說曲為原諒,也不能不責備你們,不是責備你們的情感,是責備你們字句的不檢點,這有什么必要耿耿于情呢?

至于回信時就有通信兵回湖南,那是兄長實在不知道,通信兵到家的時候。我那里門庭若市,事情繁雜,弟弟們可想而知,我的意思家里接榜后所發的人,萬事可放心,哪里還會有懸念?來信辯論詳細明白,兄長現在不再辯,因彼此之間的心情,雖隔萬里,而赤誠好像眼見,沒有絲毫的疑慮,何必為了兩葉字多費口舌,以后來信,萬萬不要再提了。

所寄銀兩,以四百兩做送贈親戚族人之用,來信說:“不是有沒有經過審慎考慮的地方,也似乎有好名的心理?!边@兩句話,推敲過細,兄長不能不自己反省自己,信中又說:“所謂窮困,得我而為之,還是考慮家里一定不做這慷慨之舉,才這么說的?!?

這兩句,不也把阿兄看成不倫不類的人了?兄長雖然說不肖,何至于奸猾、卑鄙到這種地步?所以這么考慮,是因親族中決不可沒有一個人援之以手,其余的牽連一起。

兄長已亥年到外婆家,看見大舅住在山洞里,種菜為生計,心里久久感到難過,通十舅送我時說:“外熏在外做官,舅舅去作伙夫?!蹦衔寰怂臀业介L沙,握著我的手說:

“明年送外熏媳婦來京?!蔽艺f:“京城很苦,舅舅不要來?!本司苏f:“好,但我還是會來找你的任所的。”說完流下眼淚,兄長掛念母舅都已年高,饑寒的情況可以想見,而十舅還去世了,現在不去援助他們,那大舅、五舅又能夠沾我們的光嗎?五舅死了,兄長意思應當撫恤他的妻子,還要從世俗習慣幫她請和尚,為十舅做道場,以安慰死者的靈魂,盡我們不忍心十舅去世的心意,弟弟以為可以嗎?蘭姐蕙妹,家運都敗落,兄長喜歡談點妄說,說蘭姐還可支撐下去,而蕙妹再過幾年,便困苦得過不下去,同胞姐妹,即使她沒有奢望,我們能不把她看成一家人嗎?

歐陽滄溟先生,舊債很多,他家的困苦,不是與我家可以比擬的,所以他母親過世,不能稍微辦得隆重一點而缺了禮數,岳母送我時,也一邊哭一邊說這些苦情,兄長送她的特別豐厚,也是從世俗的人情世故罷了,楚善叔為債主逼債,入地無門,二伯祖母常對我哭訴,又哭對子植說:“八兒晚上哭得眼淚汪汪,地上濕了一大片,而田又買給你家,價錢不貴,事又多磨,常寫信給國藩,訴說他吞聲飲泣的慘況,”這是子植親眼看見的,我們兄弟曾相對痛哭。

丹閣叔與寶田表叔過去與我同學十年,哪料到現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距這么遠,知道他們在窘追難堪的時候,一定會流淚痛恨自己的命運太差了。丹閣戊由年,曾經用八千錢祝賀我,賢弟估量他的光景,辦八千錢是容易的事嗎?是因他高興了,真是感人啊!如果是當做釣魚的餌,那也很可憐的,任尊叔看見我得了官,歡喜出自內心,也是不能忘記的,竟希公款項,當甲午年,抽公項三千二千為賀禮,他兩房很不高興,祖父說:“等國藩孫兒當了官,第一件事是還竟希公公款?!边@話已講了很久了。只是各堂叔不敢反唇相譏罷了,同是竟希公的后人,而榮、枯懸殊如此,假設老無爺有一天把榮福轉移到也到他那兩房,那不要說六百兩,就是六兩也哪能得到?

六弟九弟的岳家,都是寡婦孤兒,處于饑餓而束手無策,我家不去救濟,誰去救濟?

我家少八兩,不一定就受債主逼迫,他得八兩,則全家回春,賢弟試著設身處地想想,便知道這好比是救人于水火啊!彭王姑對我很寬厚,晚年家貧,看見我哭,現在姑已死了,所以送宜仁王姑丈,也是不忍因王姑死了不念情的緣故,騰七是姑的兒子,與我一起長大,長期贍養各舅祖,那么不把對祖母的愛來對待他,彭舅曾祖,那么就把對祖父的愛來對待之,陳本七,鄧升六二先生,是因為覺庵老師的關系,其余要送贈的人,不是確實不忍心看著貧困的;是因為一些人事關系牽邊的人,不敢有意去討好,沽名鈞譽,又哪里膽敢用自已的家爽好施,來對比祖父的堅嗇,做這種奸猾卑鄙的行徑呢?

弟弟們比我遲生十年以后,看見這些親族都窮,而我家好過,以為這是本來如此,而不知道開始的時候,都是和我家一樣興旺的家庭,兄長看見他們盛的時候,而不知道零落得這樣,很難為情,凡屬盛與衰者在氣象。氣象盛,雖然饑貧也和樂;氣象衰,雖然溫飲也堪憂,現在我家正在全盛時期,而賢弟以為這幾百兩銀子太少,不足以答情,假設賢弟處在楚善、寬五的境地,或者處在葛、熊兩家的地位,賢弟能夠一天便可使他們安定嗎?

凡屬人的遭遇的豐盛順遂還是枯敗多災,有天意在,雖說是圣人也不能自作主張,老天爺既然可以使我今天處于豐厚的境遇,也可以使我明天處于寶善、寬五的境地,君子處于順境的時候,戰戰兢兢,覺得老天對自己太寬厚了,我應該把自己多余的,去彌補別人的不足,君子處于逆境,也戰戰兢兢,覺得得老天對我不是真厚,但比那些還要壞的人,還算可以了,古人所說的看境遇不如自己的,這就是這個說法,來信有“區區千金”四字,難道你們不知道老天已對我們兄弟過于寬厚了嗎?

兄長常常研究《易經》的道理,觀察盈虛消息的道理,從而懂得人不可以沒有缺陷,太陽當頂了便會西下,月亮圓了便會陰缺,天有孤虛的地方,地有東南的缺口,沒有十全而不缺的,生物剝落,正是蘇復的開始,君子看到了由枯而榮的氣象感到可喜,字,是逐漸走向完善之象,而君子以為是危險的,所以說,吉詳之象,由吝嗇逐漸走向兇,兇象顯露,則因悔又可化兇為吉,君子只知道悔字,悔,是地缺而不悔,不敢求全,小人則時刻求全,全字既然獲得,而吝嗇與兇光之俱來,大多數經常缺,而一個人全,是天道有屈有伸的緣故,哪能是不公平呢?

現在我家父母處在喜慶之中,兄弟沒有什么事故,在京城沒有人可比美的,也可說是萬分完美了,所以兄長只去研究缺陷,把我住的房子取名叫“求闕齋”,是因為缺陷于其他事情,而求全于堂上大人,這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家里舊債、不能全部還清:

堂上大人的衣服,不能多辦;弟弟所需,不能全給,都是這個求缺的道理,內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時刻要添置衣物,兄長也時刻教導,如今幸好沒有全備,等到全備的時候,那吝與兇便隨之而來,”這是最可怕的,賢弟夫婦在家里訴說怨恨,這是缺陷,弟弟應當想到彌補這個缺陷,但不可以滿足一切的要求,因為如果盡量滿足,便是求全之漸,弟弟聰明過人,將來悟出此中道理,一個定理解我的這番話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阳县| 丹凤县| 行唐县| 惠来县| 邹平县| 巴彦县| 宝应县| 噶尔县| 克山县| 武安市| 寿光市| 朝阳县| 临海市| 兴山县| 盐边县| 中牟县| 灵石县| 马鞍山市| 普安县| 涞源县| 永平县| 土默特右旗| 沂南县| 理塘县| 钦州市| 江陵县| 西吉县| 南木林县| 无极县| 封开县| 江油市| 北票市| 呼伦贝尔市| 义马市| 屏南县| 寻乌县| 定结县| 灵石县| 佳木斯市| 新兴县| 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