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正法華經
  • (西晉)竺法護
  • 3235字
  • 2015-10-09 15:04:09

于是他方世界八江河沙等菩薩大士。各異形服來詣佛所。稽首于地長跪叉手。白世尊曰。鄙之徒類來造忍界。欲聞斯典受持諷寫。精進供養奉行如法。惟愿大圣垂心于我。如來滅度后。以正法華經加哀見付。世尊告曰。止族姓子。仁等無乃建發是計。今此忍界自有八江河沙等大士。一一大士各有眷屬。如六十億江河沙等菩薩大士。后末世時。皆當受持分布班宣。時此佛界周普無數億百千垓諸菩薩眾自然云集。顏貌殊妙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嚴莊其身。在于地下攝護土界。人民道行倚斯忍界。聞佛顯揚法華音聲從地踴出。一一菩薩。與六十億江河沙等諸菩薩俱。營從相隨一心一行。無有差別。或半江河沙百千菩薩來者。或四十分江河沙。或五十分江河沙。或百分江河沙。或五百分江河沙。或千分江河沙。或百千分。或億百千分江河沙等菩薩。各各朋黨相隨來。或復無央數億百千菩薩眷屬而來至者。或有二百人同行修菩薩道。或有百千各有眷屬。或有千眷屬。或五百眷屬。或四百眷屬。或三百眷屬。或二百眷屬。或百眷屬。或五十眷屬。或四十眷屬。或三十眷屬。或二十眷屬。或十眷屬。或五眷屬。或四眷屬。或三眷屬。或二眷屬。或一眷屬。或獨而至。不可稱限。其數難喻從地踴出。或從上下。或四方來。至忍世界悉住空中。見于滅度多寶世尊能仁大圣。各處七寶樹下坐師子床。尋稽首禮二如來至真等正覺。右繞三匝卻住一面。或有菩薩。以若干品奇妙之誼。咨嗟二尊贊詠諸佛。從始已來假使具足。五十中劫不能究暢。能仁世尊為勤苦行。與佛別來亦復如是。四部眾會。等無差特。亦復默然。爾時世尊。即如色像現其神足。令四部眾悉得普見。又使念知此忍世界。諸菩薩眾于虛空中。各各攝護百千佛土。諸菩薩眾。皆滿具足百千佛土。又此大眾。有四菩薩以為元首。其名曰種種行菩薩。無量行菩薩。清凈行菩薩。建立行菩薩。是為四。于無限無量塵數云集。大會菩薩之上最也。于是四菩薩大士。各與大眾不可思議。部部住立。于世尊前叉手白曰。大圣體尊起居康強。蠲除眾疾所行安耶。群生各各善順律行。處于清涼無眾患乎。此類將無興墜險谷。時四菩薩大士。以偈贊曰。

世雄闡光曜  所行康強耶

救脫現在者  眾行無患難

眾生善因室  決受諦清凈

得無起疲厭  寧受世吼命

爾時世尊告眾大會諸菩薩曰。諸族姓子。佛所行安無疾無患。眾庶各各悉受律行。善學道教不敢興厭。欲至嚴凈。所以者何。斯之品類。乃于往古諸平等覺。各各作行。是諸聲聞。信樂吾教入于佛慧。又各各異三乘學者。住聲聞乘。我悉立志入佛大慧。時諸菩薩而嘆頌曰。

善哉快世尊  我等悉勸助

乃令眾生一  善化微妙律

欲得聞大圣  教命詢深要

聽之歡喜信  乃入法供養

于是世尊。贊大會菩薩曰。善哉善哉。諸族姓子。誠如所云。如來所詔。各隨權宜不違本旨。時彌勒大士。及余八億恒沙菩薩俱舉聲。而嘆頌曰。

從古以來  未曾見聞  乃有爾所

菩薩之眾  從地踴出  住世尊前

供奉歸命  是等儔類  從何來乎

彌勒即知八億恒沙菩薩心之所念。尋時叉手以頌問曰。

無央數百千  于算巨億載

不可稱限量  未曾見菩薩

來詣兩足尊  曷因是何等

大通所從來  其像巨億長

一切志強勇  猛雄為大圣

端正可欽敬  今為所從來

世尊一一見  慧雅諸菩薩

眷屬無央數  猶如江河沙

其數超江河  具足度佛法

諸菩薩眷屬  皆建正覺道

如是群英倫  集會禮大圣

具足滿六十  百千江河沙

其數過于彼  眷屬無思想

五百江河沙  或四或三百

或二百江河  諸營從如是

其限復殊此  或五或復十

一一諸眷屬  世尊大圣子

斯眾緣何來  至于導師所

或四三或二  或一江河沙

恒沙數各來  伴侶悉善學

甚多不可限  除住空中者

于億百千劫  不可卒合聚

半江或三分  或十或二十

具足眾立行  明哲眾菩薩

俱住于空中  其限不可量

現別無彼此  億劫行清凈

又無量異部  眷屬不可議

億億復超億  或有半億者

或十或二十  五四三或二

諸雄從眷屬  無能籌量者

身各自修行  寂寞樂等遵

恬怕如虛空  別來者無限

猶如江河劫  莫能有計者

在精舍寂室  各從其方來

一切天神圣  皆用尊故至

諸菩薩雄猛  何從忽見此

誰為彼說經  誰立于佛道

為顯何佛教  建立何佛行

細微各可敬  普從四方來

因明目神足  大慧忽然現

于羸曠世界  能仁令充備

仁賢諸菩薩  倫黨自然至

從生出已來  未見如斯變

愿說其國土  大圣哀盡名

十方所從來  各懷十八法

吾未曾得見  如斯等菩薩

我為最勝子  未曾見聞此

今斯若干眾  能仁愿說行

菩薩無數千  百垓難可限

諸億千無量  本為何所處

諸菩薩勇猛  志性不可量

如是之等類  大雄愿說之

爾時他方世界無央數億百千垓諸如來至真等正覺。普從十方詣能仁如來勸說法者。各各坐于七寶樹下師子之床。是諸如來侍者。各各見諸菩薩無量大會部部變化。從地踴出。各各住立自問其佛。此諸菩薩大士之等。從何所來。不可計量無有邊際。時彼諸佛。各各告其侍者曰。諸族姓子。且待須臾有菩薩名彌勒。為能仁如來所授決。當逮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自問能仁。如爾所怪。佛為一一分別誼歸。悉靜一心而俱聽之。爾時佛告彌勒大士。善哉阿逸。仁者所問極大微妙優奧難量。且聽且聽。今吾說之。一切菩薩及諸會者。普當堅固。強猛力勢于無上意。當知如來。慧見無底。諸大圣立境界無量。禪定智慧所樂自恣。莫能宣暢而剖判說。方便興化不可限量。時佛頌曰。

諸族姓子  皆聽佛道  今吾所說

慧柔和悅  若明達者  以為美香

如來之慧  不可思議  皆當強意

普存堅固  各建立志  一心平等

大圣難值  愍哀世間  今當聽受

未曾有法  佛當建立  仁者諸黨

一切無得  生狐疑心  導師所詔

令無有異  其慧平等

安隱無特  安住所療  法甚深奧  非心所思

不可限量  今當講說  無極因緣

普共聽之  義何所趣

世尊嘆已告彌勒曰。班宣一切。阿逸。欲知此諸菩薩大士眾會無量不可思議各各從地而踴出者。昔所不見皆集忍界。吾始逮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時。勸悅斯等立不退轉。使成大道教授化立。族姓開士大士之眾。處于下方而于其中。有所救護贊經諷誦。思惟禪定專察其歸。欣然悅豫樂無為行。諸族姓子。志于恬惔不存遠近。天上人間常應專修。轉于法輪無為無會。好深神通法樂為樂。志愿精進求于佛慧。于時世尊而嘆頌曰。

今此無數  諸菩薩眾  不可思議

無能限量  造行億數  不可限劫

殖積神足  博問智慧  吾悉勸誘

于大圣道  今佛一切  皆授其決

斯諸菩薩  悉佛眾子  皆為住止

于吾國土  悉舍棄離  諸所習地

一切皆處  閑居得度  斯諸佛子

所行無為  精修學習  奉遵上道

斯聰哲者  在于下方  今日故來

攝護國土  晝夜精進  無有逸慢

積累德行  分別佛道  常行勤修

立于慧力  一切意堅  而無限量

志常勇猛  思惟法典  普悉是吾

達清凈子  吾初逮成  為佛道時

在于城中  若樹無著  則便講演

無上法輪  勸立其志  于尊佛道

今佛所說  至誠無漏  聞佛嘆詠

皆當信之  開化發起  此諸群英

從久曩來  立尊正道

爾時彌勒大士。聞佛說彼菩薩之眾。億百千垓數難計會。心用愕如。怪未曾有。白世尊曰。云何大圣。處迦維羅衛釋氏王宮為太子時。委國重位眾女之娛。出適道場坐于樹下。得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從來近近甫四十年。而所教化所度無量。乃復爰發諸佛境界。多所勸益所建權慧而不可議。今是菩薩大會之眾。悉皆如來之所開導。部黨部黨眾多無量。久修梵行殖眾德本。供養無數百千諸佛。假使欲計成就已來劫數無限。彌勒又啟。欲引微喻譬如士夫年二十五。首發美黑姿體鮮澤。被服璨麗端嚴殊妙。常懷恐懼見百歲子。其父謂言族姓子來。爾則我子。其百歲子謂二十五歲人是我之父。父則察知口自說言。是我之子。如是世尊。世俗之人所不信者。而令得信。佛亦如是。成佛未久。今有若干億百千數。久修梵行長夜遵倚在于道慧。勸進現在無量之眾。曉了坐定起立方便。成大神通聰明智慧。住于佛地習佛慧誼。于世希有建大圣力。世尊往古。亦復教化于斯品類。誘導建立于菩薩地。當成無上正真之道致諸正覺。悉行方便所作已辦。今我以受信誓誠諦。探暢既往斷析此誼。其唯如來。新學菩薩心懷猶豫。所不及知。如來滅后聞是經典。終不信也。以有猶豫不遵此法。亦不勸樂。當獲罪釁。善哉世尊。現說此誼。其有狐疑于斯典者。當來末世諸學大乘。設使聞者令不沉吟。于是彌勒大士。于世尊前嘆斯頌曰。

譬如有人  現生老子  能仁至圣

棄國捐王  生于城中  而得佛道

導師近爾  布屬鮮少  今此諸樂

不退轉子  無數億劫  行救大眾

神足之力  住不可動  學智慧強

靡所不入  今來至斯  在所開通

如水蓮華  悉無所著  威神尊重

志超于世  住立恭肅  一切叉手

諸菩薩眾  如是色像  為如之何

誰當信此  惟愿大圣  加哀示現

剖判分別  如審諦誼  譬如有人

而為士夫  年既幼少  發美且黑

其人年歲  二十有五  而能產生

百歲之男  養育澡洗  隨時衣食

是我等父  而為最勝  一切世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五莲县| 昭平县| 清远市| 林口县| 南皮县| 腾冲县| 张家港市| 循化| 八宿县| 石狮市| 玉田县| 湘潭县| 琼中| 淄博市| 阿坝县| 德兴市| 眉山市| 秦安县| 呼伦贝尔市| 博湖县| 溧水县| 平阴县| 许昌市| 桂林市| 武功县| 兴义市| 荥经县| 定南县| 鄄城县| 金溪县| 礼泉县| 莱芜市| 清水县| 仁化县| 南康市| 文化| 蓝田县| 卢湾区| 集安市|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