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昭公卷第十八(起十四年盡三十二年)(2)

【譯文】

癸丑日,魯卿叔鞅去世。

經晉人執我行人叔孫婼。

【譯文】

晉國逮住了魯國的使臣叔孫婼。

經晉人圍郊。

【譯文】

晉國包圍了周的郊邑。

經夏,六月,蔡侯東國卒于楚。

【譯文】

夏季,六月,蔡悼公死在楚國。

經秋,七月,莒子庚與來奔。

【譯文】

秋季,七月,莒國國君庚與逃到魯國。

經戊辰,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于雞甫,胡子髡、沈子盈滅。獲陳夏齧。

【譯文】

戊辰日,吳在雞甫打敗頓等六國軍隊,胡國國君,沈國國君死了,陳國大夫夏齧也被打死。

傳中國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也?中國不敗,胡子髡、沈子盈其滅乎?其言敗釋其滅也。獲者,非與之辭也,上下之稱也。

【譯文】

對中原諸侯國不記敗,這次為什么記?因為胡國君髡和沈國君盈被打死了,記敗,是為了解釋他們的死。用獲字,不是稱贊的意思,是因為君臣(被打死)有不同稱說。

經天王居于狄泉。君氏立王子朝。

【譯文】

天子出居狄泉,尹氏立王子朝為天子。

傳始王也。其曰天王,因其居而王之也。立者,不宜立者也。朝之不名何也?別嫌乎尹氏之朝也。

【譯文】

剛開始稱王。稱天王,就在居住的地方稱王。用立字,表明是不該立的人。為什么不直接稱名而稱公子朝?是為了區別于尹氏之朝。

經八月,乙未,地震。

【譯文】

八月乙未日,發生地震。

經冬,公如晉,至河,有疾,乃復。

【譯文】

冬,昭公到晉國去,到黃河邊,有病,就返回了。

傳疾不志,此其志何也,釋不得入乎晉也。

【譯文】

有病不必記載,這次為什么記載?是解釋昭公沒進入晉國的原因。

昭公二十四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八年)

經二十有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孫貜卒。

【譯文】

二十四年,春天,周歷二月,丙戌日,仲孫貜去世。

經婼至自晉。

【譯文】

叔孫婼從晉國回魯,告祭祖廟。

傳大夫執則致,致則挈,由上致之也。

【譯文】

大夫被抓后,回國要告祭祖廟,國君領著到祖廟前,由國君告祖。

經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譯文】

夏季,五月乙未日,初一,出現日蝕。

經秋,八月,大雩。

【譯文】

秋季,八月,舉行盛大的求雨祭祀。

經丁酉,杞伯郁釐卒。

【譯文】

丁酉日,杞平公去世。

經冬,吳滅巢。

【譯文】

冬天,吳國滅掉巢國。

經葬杞平公。

【譯文】

安葬杞平公。

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七年)

經十二有五年,春,叔孫婼如宋。

【譯文】

二十五年,春天,魯卿叔孫婼到宋國去。

經夏,叔倪會晉趙鞅、宋樂大心、衛北宮喜、鄭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黃父。

【譯文】

夏天,叔倪同晉趙鞅、宋樂大心、衛北宮喜、鄭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在黃父開會。

經有瞿鳥鵒來巢。

【譯文】

有八哥鳥飛來。

傳一有一亡曰有。來者,來中國也。瞿鳥鵒穴者而曰巢。或曰,增之也。

【譯文】

對時有時無的東西才強調有。來,表示來到中原一帶。八哥鳥住的地方叫巢。有的說,這是妄增的。

經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譯文】

秋季,七月,上旬的辛日,舉行盛大的求雨祭祀。下旬的辛日,又舉行盛大的求雨祭祀。

傳季者,有中之辭也。又,有繼之辭也。

【譯文】

季,表示有中間的意思。又,表示接續的意思。

經九月,己亥,公孫于齊,次于陽州,齊侯唁公于野井。

【譯文】

九月己亥日,昭公流亡到齊國,住在陽州,齊侯到野井慰問昭公。

傳孫之為言猶孫也,諱奔也。次,止也。吊失國曰唁,唁公不得入于魯也。

【譯文】

孫就是指流亡。用孫字是為了避諱說流亡。次,是臨時住留下來。慰問失去國家的人叫唁,是慰問昭公不能回到魯國。

經冬,十月,戊辰,叔孫婼卒。

【譯文】

冬季,十月戊辰日,魯卿叔孫婼去世。

經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

【譯文】

十一月己亥日,宋公死在曲棘。

傳防公也。

【譯文】

為了昭公的事訪問。

經十有二月,齊侯取鄆。

【譯文】

十二月,齊侯占取鄆城。

傳取,易辭也。內不言取。以其為公取之,故易言之也。

【譯文】

用取字,表示很容易就占領了。對魯的城邑不能說取。因為齊侯是為了昭公而攻取鄆城,所以說很容易就攻取了。

昭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六年)

經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譯文】

二十六年,春天,周歷正月,安葬宋元公。

經三月,公至自齊,居于鄆。

【譯文】

三月,昭公從齊回魯,住在鄆城。

傳公次于陽州,其曰至自齊何也?以齊侯之見公,可以言至自齊也。居于鄆者,公在外也。至自齊,道義不外公也。

【譯文】

昭公暫住在陽州,為什么說從齊國回來?因為齊侯見到了昭公,可以說從齊回國。居住在鄆城,表示昭公在魯都之外。從齊回來,按禮義,不能把昭公視為在外。

經夏,公圍成。

【譯文】

夏天,昭公圍攻成邑。

傳非國不言圍。所以言圍者,以大公也。

【譯文】

不是對一個國家不必說圍。這里說圍的原因,是為強調昭公勢力仍很強大。

經秋,公會齊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譯文】

秋天,昭公在鄟陵同齊侯、莒子、邾子、杞伯會盟。

經公至自會,居于鄆。

【譯文】

昭公從會盟地回國,住在鄆城。

經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譯文】

九月庚申日,楚平王去世。

經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譯文】

冬天,十月,天子回到成周,尹氏、召伯、毛伯帶著王子朝逃到楚國。

傳周有入無出也。遠矣,非也。奔,直奔也。

【譯文】

對周天子記進不記出。他們逃到遠遠的楚國,責備他們外逃。經文記“奔”,表示徑直逃跑的意思。

昭公二十七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五年)

經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齊。

【譯文】

二十七年,春天,昭公到齊國去。

經公至自齊,居于鄲。

【譯文】

昭公從齊回魯,住在鄆城。

傳公在外也。

【譯文】

昭公住在國都之外。

經夏,四月,吳弒君僚。

【譯文】

夏季,四月,吳公子殺了自己的國君。

經楚殺其大夫卻宛。

【譯文】

楚人殺了自己的大夫卻宛。

經秋,晉士鞅、宋樂祁犁、衛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會于扈。

【譯文】

秋天,晉卿士鞅和宋卿樂祁犁、衛卿北宮喜、曹人、邾子、滕人在扈地開會。

經冬,十月,曹伯午卒。

【譯文】

冬季,十月,曹悼公去世。

經邾快來奔。

【譯文】

邾快逃到魯國來。

經公如齊。

【譯文】

昭公到齊國去。

經公至自齊,居于鄆。

【譯文】

昭公從齊回國,住在鄆城。

昭公二十八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四年)

經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譯文】

二十八年,春天,周歷三月,安葬曹悼公。

經公如晉,次于乾侯。

【譯文】

昭公到晉國去,臨時住在乾侯。

傳公在外也。

【譯文】

昭公在國都以外(等候接見。)

經夏,四月,丙戌,鄭伯寧卒。

【譯文】

夏季,四月丙戌日,鄭定公去世。

經六月,葬鄭定公。

【譯文】

六月,安葬鄭定公。

經秋,七月,癸巳,滕子寧卒。

【譯文】

秋季,七月癸巳日,滕悼公去世。

經冬,葬滕悼公。

【譯文】

冬季,安葬滕悼公。

昭公二十九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三年)

經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鄆。齊侯使高張來唁公。

【譯文】

二十九年春,昭公從乾侯回國,住在鄆城。齊侯派高張來慰問昭公。

傳唁公不得入于魯也。

【譯文】

對昭公不能回國都表示慰問。

經公如晉,次于乾侯。

【譯文】

昭公到晉國去,暫住在乾侯。

經夏,四月,庚子,叔倪卒。

【譯文】

夏季,四月庚子日,叔倪去世。

傳季孫意如曰:“叔倪無病而死,此皆無公也,是天命也,非我罪也。”

【譯文】

季孫意如說:“叔倪沒有重病卻死去,這都是因為沒有國君呵。這是天命,不是我的罪過。”

經秋,七月。

【譯文】

秋季,七月。

經冬,十月,鄆潰。

【譯文】

冬天,十月,鄆城人逃散。

傳潰之為言,上下不相得也。上下不相得則惡矣,亦譏公也。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譯文】

百姓逃散,就是指上上下下不投合。上上下下不合就壞了,這也是譏斥昭公。昭公逃出國都,百姓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似的。

昭公三十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二年)

經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譯文】

三十年春,周歷正月,昭公在乾侯。

傳中國不存公。存公故也。

【譯文】

昭公在國中呆不下去,寄居在晉國。

經夏,六月,庚辰,晉侯去疾卒。

【譯文】

夏季,六月庚辰日,晉頃公去世。

經秋,八月,葬晉頃公。

【譯文】

秋季,八月,安葬晉頃公。

經冬,十有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

【譯文】

冬季,十二月,吳國滅掉徐國,徐國君王逃到楚國。

昭公三十一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一年)

經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譯文】

三十一年,春天,周歷正月,昭公住在乾侯。

經季孫意如會晉荀櫟于適歷。

【譯文】

季孫意如在適歷會見晉卿荀櫟。

經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譯文】

夏季,四月丁巳日,薛獻公去世。

經晉侯使荀櫟唁公于乾侯。

【譯文】

晉侯派荀櫟到乾侯慰問魯昭公。

傳唁公不得入于魯也。曰:“既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

【譯文】

對昭公不能回國表示慰問。說:“已經為您說話了,季孫意如不同意。”

經秋,葬薛獻公。

【譯文】

秋天,安葬薛獻公。

經冬,黑肱以濫來奔。

【譯文】

冬天,黑肱從濫國逃奔魯國。

傳其不言邾黑肱何也?別乎邾也。其不言濫子何也?非天子所封也。來奔,內不言叛也。

【譯文】

為什么不稱呼邾黑肱?不把他看做邾國人。為什么不稱呼濫子,因為他不是天子封的諸侯。逃到魯國來,魯國(當然)不說他叛逃。

經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譯文】

十二月辛亥日,初一,出現日蝕。

昭公三十二年

(公元前五百一十年)

經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譯文】

三十二年,春天,周歷正月,昭公住在乾侯。

經取闞。

【譯文】

(昭公)攻占了闞邑。

經夏,吳伐越。

【譯文】

夏天,吳國攻伐越國。

經秋,七月。

【譯文】

秋季,七月。

經冬,仲孫何忌會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譯文】

冬天,仲孫何忌會合晉國的韓不信、齊國的高張、宋仲幾、衛國的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在成周修固城墻。

傳天子微,諸侯不享覲。天子之在者,惟祭與號。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譯文】

周天子衰微,諸侯不納貢不朝見。天子僅存的,祗有祭祀和王號了。諸侯的大夫一個跟一個來京都筑城墻,這種變通的做法是對的。

經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譯文】

十二月己未日,昭公死在乾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万盛区| 景宁| 湾仔区| 龙陵县| 涡阳县| 花莲县| 内江市| 象山县| 清水县| 遂昌县| 思茅市| 水城县| 鸡泽县| 玉林市| 通渭县| 介休市| 平顶山市| 专栏| 永丰县| 东源县| 洱源县| 东至县| 牡丹江市| 宁蒗| 五原县| 六安市| 阳新县| 怀化市| 巧家县| 巴林右旗| 仪征市| 宣城市| 静安区| 教育| 乌鲁木齐市| 安仁县| 醴陵市| 天台县| 丰宁|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