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個坐月子宜忌
- 王琪
- 9271字
- 2018-12-29 14:05:35
生活細節(jié)
怎樣護理傷口?真的不能碰涼水嗎?在一些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上多加注意,也是坐好月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宜拆線后出院
如果是順產,母嬰均無異常情況,一般產后24小時后就可以出院。如果新媽媽分娩時會陰撕裂或進行切開術,產后四五天拆線后傷口愈合良好,方可出院。剖宮產的新媽媽拆線時間為6~8天,拆線后即可出院。如有其他異常情況,宜據病情來做決定。
宜根據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進行休息
一般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給寶寶哺乳和更換尿布,夜間也要進行,所以新媽媽應該根據寶寶的生活規(guī)律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寶寶睡覺的時候新媽媽也要抓緊時間睡覺休息。
宜做產后檢查
一般情況下,產后第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新媽媽應到醫(yī)院做一次全面的產后檢查,但很多人認為身體又沒有什么不適,沒有必要去體檢了。實際上,如果不去做檢查,就不能及時發(fā)現異常并及早進行處理,容易延誤治療或遺留病癥。而第42天的這個體檢,則有助于了解新媽媽全身和盆腔器官是否恢復到孕前狀態(tài),了解哺乳情況,萬一有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得到醫(yī)生的指導和治療。如有特殊不適,更應該提前去醫(yī)院進行檢查。
宜熱敷緩解陰部疼痛
陰部疼痛時,新媽媽可以嘗試以下辦法。
1.產后24小時熱敷,可以有效地促進會陰傷口恢復。
2.試著在家里坐浴。
3.采用舒服的姿勢坐或躺。
4.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清潔會陰部位。
5.試試分娩時所用的那些放松技巧。如果你真的疼痛難忍,必須用止痛藥的話,最好先咨詢醫(yī)生。

熱敷能有效緩解陰部疼痛,并且最好專盆專用。
宜勞逸結合
新媽媽在產褥期要休養(yǎng)好身體,應做到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首先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新媽媽會感覺疲倦、焦慮、精神抑郁,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新媽媽要保證每天有10小時的睡眠時間,睡時要采取側臥位,以利于子宮復原。一般產后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后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后24小時后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出院后2周內應以臥床休息為主。
宜在產后24小時內臥床休息
新媽媽在產后24小時內,應臥床休息,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不要做任何重體力勞動,以免發(fā)生子宮脫垂。
宜注意腰部保暖
新媽媽平時應注意腰部保暖,特別是天氣變化時要及時添加衣服,避免受冷風吹襲,受涼會加重疼痛。新媽媽可以用舊衣物制作一個簡單的護腰,最好以棉絮填充,并且在腰帶部位縫幾排紐扣,以便隨時調節(jié)松緊。護腰不要系得太松也不要系得太緊,太松會顯得臃腫、礙事,也不能起到很好的防護和保暖作用,太緊則會影響腰部血液循環(huán)。
宜隨時照顧傷口
剖宮產新媽媽傷口的護理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保持干爽;二是在手術隔天視情況換藥。此外,要特別注意翻身的技巧。
術后24小時后就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以增強胃腸蠕動并盡早排氣,防止腸粘連及血栓形成。
第1周內不可使冷水接觸傷口,洗澡需采用擦澡方式。必要的話可貼上防水膠布。在咳嗽、笑、下床前,應以手及束腹帶固定傷口部位。

睡覺時即便不感覺冷,也要蓋好腹部,以免受涼。
宜多活動防便秘
新媽媽在產后易發(fā)生便秘,可以嘗試以下方法預防便秘:多走路,多喝水;做產前就已學會的會陰練習操;多吃些通便的食物,如香蕉、油桃、蘋果、桃子以及谷物或蔬菜等,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或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養(yǎng)成每日按時排便的好習慣。如果必須用肛門內開塞露來緩解便秘時,最好咨詢一下醫(yī)生。
宜按摩膀胱助排小便
新媽媽如果感覺排尿困難或者在排尿時有灼熱的感覺,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多喝水、果汁等一切流質食物,產后馬上喝至少250毫升的水;排尿時放松骨盆底的肌肉,按摩膀胱;在有便意時聽聽水流的聲音,或者讓臀部直接浸泡在溫水里。
宜關注陰道出血量
剖宮產時,子宮出血較多,新媽媽及家屬在手術后24小時內應密切關注陰道出血量,如發(fā)現超過正常月經量,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另外,要預防傷口縫線斷裂,咳嗽、惡心、嘔吐時,應壓住傷口兩側,防止縫線斷裂。
宜用溫水洗水果
坐月子吃水果,可以根據季節(jié)和自己的口味,每天選擇兩三種食用。食用時要在溫水中洗干凈,泡溫熱之后再吃,每次不要吃太多,每天吃兩三次。水果種類繁多,除少數幾種外,香蕉、草莓、芒果、桃子、獼猴桃、葡萄、蘋果等水果都可以適量食用。
宜多種睡姿交替睡
許多新媽媽習慣于產后平躺,所以一直保持這一姿勢。長期平躺會令仍然超重的子宮往后倒,而產后支持子宮位置的韌帶多軟弱無力,尚未恢復正常的張力,難以將沉重的子宮牽拉至前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宮就取后位的姿勢復舊,導致后位子宮。輕度的后位子宮一般無癥狀,嚴重者卻會引起盆腔瘀血,導致小腹疼痛、腰酸背痛等。
因此,產后要特別注意睡姿,避免長期仰臥位,應側臥、仰臥和俯臥多種姿勢替。

草莓泥和香油調勻,空腹服用可治療便秘。
宜定時查看刀口及惡露
新媽媽及家屬宜定時查看腹部刀口的敷料有無滲血。手術后應有惡露排出,量與月經量接近或略多,流血過多或者無惡露排出均屬于不正常現象,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宜早給寶寶喂初乳
一般來說,當寶寶臍帶處理好后,新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哺乳了。第1天有少量黏稠、略帶黃色的乳汁,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體,從而保護寶寶免受細菌的侵害,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fā)生。其次,哺乳的行為可刺激大腦,大腦發(fā)出信號增加乳汁的分泌。因此,在產后第1天盡早地給寶寶哺乳,可形成神經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
宜術后進食少渣食物
術后1周內,新媽媽最好進食少渣飲食,如牛奶、藕粉、蛋湯、米湯、稀粥等半流質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難以排出,影響會陰傷口愈合。便秘時,適量吃些酸奶有利于通便。
宜保證充足的睡眠
新媽媽因為夜里要起身哺乳好幾次,晚上睡不好覺,睡眠不足當然會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白天可以讓新爸爸或者家人幫忙照看一下寶寶,自己抓緊時間睡個午覺。新媽媽還要學會如何在晚間哺乳的同時不影響自己的睡眠。每天爭取能有10小時的睡眠,睡時要采取側臥位,利于子宮復原。
宜睡前做放松活動
產后的睡眠非常重要,要“質”“量”并重,睡前做一些放松活動,可以大大提高睡眠質量,令新媽媽一夜安睡。新媽媽睡前半小時,可做點輕松的事情,聽聽音樂、做做按摩,或敷一片面膜都可以使身心放松,這不但利于睡眠,還可以使新媽媽快速恢復往日靚麗容顏。

新媽媽身體虛弱,要利用零碎時間閉目養(yǎng)神。
宜讓寶寶多吮乳
分娩后半小時新媽媽就可以讓寶寶吮吸乳頭,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還有利于子宮收縮。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寶寶需求以及漲奶的情況有關。
讓寶寶及早或多吮吸乳房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為以后新媽媽泌乳打下基礎。如果哺喂的間隔時間太長,寶寶沒有吮吸,會使新媽媽的出乳量減少或者是漲奶。如果新媽媽的漲奶時間與寶寶需要的哺乳時間不協調,在調整哺乳時間的同時,新媽媽要用吸奶器將多余的乳汁吸出來,保證乳擠出乳汁保證乳腺管通暢,為下次泌乳做準備。

擠出乳汁保證乳腺管通暢。
宜用暖水袋緩解腹痛
分娩后,因宮縮而引起的下腹部陣發(fā)性疼痛,一般在兩三天后會自然消失。此時,一個熱水袋就能很好地幫助新媽媽緩解腹部的疼痛,并促進惡露早日排出。

熱敷腹部促進惡露排出。
宜經常檢查盆腔器官
新媽媽應經常檢查會陰及產道的裂傷愈合情況,骨盆底肌、組織緊張力恢復情況,以及陰道壁有無膨出。檢查陰道分泌物的量和顏色,如果是血性分泌物且量多,則表明子宮復位不良或子宮內膜有炎癥。檢查子宮頸有無糜爛,如果有,可于產后第三四個月再復查及治療。檢查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和有無脫垂,如子宮位置靠后,則應采取側臥睡眠,并且要每天以膝臥位來糾正。檢查子宮的附件及周圍組織有無炎癥及包塊。行剖宮產術的新媽媽應注意檢查腹部傷口愈合情況,以及子宮與腹部傷口有無粘連。
宜重視血性惡露不盡
在正常情況下,產后1~3天出現血性惡露;產后第4~10天轉為顏色較淡的漿性惡露;產后一兩周排出的為白惡露,白色或淡黃色,量更少。惡露在早晨的排出量較晚上多,一般持續(xù)3周左右停止。
正常情況下的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總持續(xù)時間為4~6周,不過個體差異較大。新媽媽可通過對惡露的觀察,以及子宮復位情況,了解子宮恢復是不是正常。
如果血性惡露持續(xù)2周以上、量多或惡露持續(xù)時間長且為膿性、有臭味,或者伴有大量出血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以免發(fā)生危險。
惡露多的新媽媽還要注意陰道衛(wèi)生,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選用柔軟消毒衛(wèi)生紙,內褲和月經墊要經常換洗,減少細菌侵入機會,防止陰道感染。
宜進行內科檢查
患有合并癥的新媽媽,如患有肝病、心臟病、腎炎等,應到醫(yī)院內科檢查病情變化。懷孕期間患有妊娠高血壓病的新媽媽要檢查血和尿是否異常,還要檢查血壓是否仍在繼續(xù)升高。
如有異常,應及時治療,以防轉為慢性高血壓。另外,對于無奶或奶少的新媽媽,可要求醫(yī)生進行飲食指導,或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宜產后水腫早就醫(yī)
新媽媽在產褥期內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稱為產后水腫。當發(fā)現自己產后水腫時,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尤其是剖宮產新媽媽,因為這很可能是靜脈血栓合并肺栓塞的先兆。

產后水腫要及時就醫(yī)。

產后新媽媽適合側臥,對子宮復位有好處。
宜檢查血尿常規(guī)
血尿常規(guī)檢查指血常規(guī)檢查和尿常規(guī)檢查,要在產后第42~45天完成。
患妊娠高血壓疾病的新媽媽要注意自己恢復的情況,并做尿常規(guī)檢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的情況。再則,妊娠合并貧血或產后出血的新媽媽要檢查血常規(guī),如有貧血應及時治療。患有心臟病、肝炎、泌尿系統感染或其他合并癥的新媽媽則應到內科或產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尤其對于妊娠時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小便中有蛋白等情況的新媽媽,這兩種檢查就更不能忽視了。
提醒新媽媽,做這兩種檢查前是可以進食的,但不宜過飽,少量飲水。
宜產后初期采取右側臥位
產后最初幾天,新媽媽宜采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愈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后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待四五天后傷口長得較為牢固,且惡露難以流入時,便可采取左右輪換臥位;注意會陰切口的情況,如術后一兩個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且越來越嚴重,應馬上與醫(yī)生聯系,及時進行處理。
宜隨時防止會陰切口裂開
做了陰道側切的新媽媽,要隨時防止會陰切口裂開。發(fā)生便秘時,不可屏氣用力擴張會陰部,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后頭兩三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然后坐在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裂開。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表皮錯開;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宜做簡單的家務
產后第3周,大部分產婦的身體已經恢復,但也不能因為身體已有一定恢復就開始進行繁重的勞動。新媽媽應避免長時間站著或集中料理家務,因為此時身體還是相對虛弱的。新媽媽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做飯、用洗衣機洗衣服、給寶寶洗澡等。
宜防脫發(fā)
女性頭發(fā)更新的快慢與女性體內雌激素的水平密切相關。雌激素水平高時,頭發(fā)更新速度變慢;雌激素水平低時,頭發(fā)更新速度加快。產后,新媽媽雌激素水平偏低,因而容易脫發(fā)。而直接服用雌激素容易打亂體內激素的正常狀態(tài),影響其生理功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平衡膳食、多梳頭、適當補充維生素B1可以緩解脫發(fā)癥狀。
宜適度用眼
在月子里,新媽媽應以休息、適當活動、增加營養(yǎng)、恢復體力為主。有的新媽媽,尤其是職業(yè)女性,由于平時工作繁忙,很少有空余時間,就在產前準備了大量的書籍,想利用產褥期看些小說,充分利用這難得的休息時間。但是新媽媽如果長時間盯著書本,會使眼睛過于疲勞,時間一久就會出現看書眼痛的毛病。

坐月子期間不要過度使用眼睛,應多閉目養(yǎng)神。
不宜立即戴隱形眼鏡
懷孕期間,由于激素的變化,會讓孕媽媽眼睛的分泌物變少,眼球變干,不適合戴隱形眼鏡。產后雖然激素有所恢復,但是這個過程不可能一兩天就能完成,一般需要至少3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所以專家建議產婦需要等到3個月以后才能戴隱形眼鏡。
不宜產后馬上熟睡
經過分娩的過程,新媽媽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因此,當寶寶出生后,新媽媽就會大松一口氣,緊接著疲勞就會襲來,很想痛痛快快地睡一覺。但醫(yī)生主張,產后不宜立即熟睡,應先閉目養(yǎng)神,半坐臥,用手掌從上腹部向臍部按揉,在臍部停留,旋轉按揉片刻,再按揉小腹,時間比臍部稍長。如此反復10余次,可利于惡露下行,避免或減輕產后腹痛和產后出血,幫助子宮盡快恢復。閉目數小時后就可熟睡。
不宜忽視產后避孕方式
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媽,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如果這時第2個寶寶突然來臨,對新媽媽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新媽媽產后應立即采取避孕措施,不僅有利于正常哺乳寶寶,而且對避免產后妊娠給新媽媽健康造成損害都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幾乎所有的口服避孕藥都有人工合成的激素,服用后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性器官的正常發(fā)育,因此建議新媽媽產后選擇陰道隔膜、男用避孕套或分娩后6周之內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以避孕。
不宜直接補充雌激素
產后新媽媽體內雌激素的降低,造成了脫發(fā)等很多困擾。那么新媽媽可以直接服用雌激素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機體內的激素分泌有自身規(guī)律,服用雌激素容易打亂體內激素的正常狀態(tài),從而影響其功能的發(fā)揮。此外,雌激素可以隨乳汁分泌,過多服用對寶寶不利。

剛生產完的新媽媽可半坐臥輕揉腹部,便于惡露排出。
不宜腹帶過緊
產后新媽媽肚皮較為松弛,早期可以使用腹帶。因為每當活動量大時,體內游離的臟器牽拉會使人感到非常難受,綁腹帶可以起到保護器臟的作用。但應切記腹帶不能過緊,最好購買可以調適長短的腹帶,還要注意正確的捆綁方法。
1.正確的綁法。綁腹帶時新媽媽平躺在床上,兩腿屈膝,稍抬高臀部,留出空隙方便腹帶纏繞,松緊要以自己感到呼氣不受壓迫為宜。纏繞的時候將腹部往上推,將下垂的內臟歸位。腹帶要從恥骨處往上纏繞,一直到胸線以下。
2.正確的時間。綁腹帶的正確時間是在每天早飯后半小時,排尿之后;中午吃飯前要取下,等飯后半小時再纏上,到了就寢前再取下。
不宜整理房間時間過久
新媽媽在清理房間地板時應選用長柄的掃帚、拖把和簸箕,以腰部不會很快產生酸痛感為宜,每次清理時間不要過長,尤其是產后3個月內。
不宜長時間看電視、上網
在月子里新媽媽應注意休息,要適當控制看電視和上網的時間,否則眼睛會感覺疲勞。一次觀看電視或上網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觀看過程中,可以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或起身活動一下。另外,電視機放置的高度要合適,最好略低于水平視線。新媽媽要與電視機或電腦保持一定距離,與電視機的距離應是電視機屏幕對角線的5倍,這樣可以減輕眼睛的疲勞。
有的新媽媽在月子中眼角干澀,可以適當吃些去火的水果、綠色蔬菜,補充維生素A;還可以吃些動物肝臟,有養(yǎng)肝明目的效果。另外,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不要用手揉眼睛,保證充分的休息。
不宜織毛衣
新媽媽在產褥期需要充分休息,長時間織毛衣不但會使眼睛疲勞,而且由于必須長時間采取坐位,會影響頸項、腰背部和肩部肌肉的恢復,引起腰背疼痛。所以,新媽媽在產褥期不宜織毛衣。

織毛衣容易讓眼睛疲勞,最好3個月以后再進行。
不宜過早穿塑形內衣
有的新媽媽為了產后有一個好身材,不惜在月子期間早早地穿上了塑形內衣,這么做是不科學的。塑形內衣束縛不僅影響胃腸的蠕動,導致便秘,還會使腹腔臟器供氧不足,損害本身虛弱的臟器。要注意的是,塑身內衣不能穿得太早,過緊的塑身內衣使新媽媽陰部處于密閉的環(huán)境,影響散熱和排汗,更不利于產傷的恢復。
新媽媽要穿塑身內衣的話,要在出了月子后穿,可選用前開式的內衣和塑身束褲。前開式的內衣好像運動內衣一般,可以體貼地包裹胸部又沒有過分緊張的束縛感,前開式的設計也可方便授乳。塑身束褲則幫助子宮及傷口復原,對恢復身材很有幫助。
不宜長時間仰臥
新媽媽經過妊娠和分娩后,維持子宮正常位置的韌帶變得松弛,子宮的位置可隨體位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產后常仰臥,可使子宮后位,從而導致新媽媽腰膝酸痛、腰骶部墜脹等不適。因此,為使子宮保持正常位置,新媽媽最好不要長時間仰臥。
早晚可采取俯臥位,注意不要擠壓乳房,每次時間20~30分鐘,平時可采取側臥位,這種姿勢不但可以防止子宮后傾,還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分娩后幾天起,早晚各做一次胸膝臥位,胸部與床緊貼,盡量抬高臀部,膝關節(jié)成90°。
忌吃減肥藥
不要服用減肥藥、減肥茶。減肥藥主要是通過人體少吸收營養(yǎng),又增加排泄量,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因此,新媽媽要保證母乳的質量,哺乳期內應忌吃減肥藥。
忌月子里碰冷水
新媽媽全身的骨骼松弛,如果冷風、冷水侵襲到骨頭,很可能落下“月子病”。
月子里不能碰冷水,即使在夏天,洗東西仍然要打開熱水器用溫水。另外,開冰箱這樣的事情,也請家人代勞吧。

側臥位可防止子宮后傾,還有利于惡露排出。
忌忽視產后失眠
過度擔心寶寶或其他原因使有些新媽媽常常失眠。長時間睡眠不足,不僅對新媽媽的健康造成危害,還會影響寶寶。因為嚴重的失眠會影響新媽媽泌乳,失眠帶來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到寶寶,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的新媽媽。

適當下床走動,更利于身體恢復。
忌產后疲勞
分娩帶來的疲勞、喂養(yǎng)寶寶的壓力都容易使新媽媽產后疲勞,疲勞又造成新媽媽食欲缺乏、因此無法更好地照顧寶寶而異常焦慮,導致惡性循環(huán)。因而新媽媽應充分重視產后恢復,利用任何可能的時間休息一下;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放松心情;食補是減輕疲勞的好方法,也可以適當吃些營養(yǎng)藥增強體力。
忌產后多吃少動
傳統的月子觀認為月子要靜養(yǎng),盡量少下床少動,還要進補大量營養(yǎng),這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并且不運動也不利于新媽媽的恢復。新媽媽應相信科學,及早進行產后鍛煉并適當控制營養(yǎng)的攝入量,這樣不僅有助于傷口和身體的恢復,也有利于保持優(yōu)美的體形。
忌忽視會陰劇烈疼痛
產后會陰疼痛很正常,然而劇烈疼痛可能是傷口腫脹或感染所致。倘若會陰傷口的縫線因局部組織腫脹而嵌入皮下,可用95%的酒精紗布濕敷或用50%的硫酸鎂熱敷,可緩解疼痛并有利于消腫。若是感染宜及時用抗生素控制,或用局部紅外線照射消炎退腫。若嚴重到局部化膿,則應及時拆線引流膿液。
忌煲電話粥
產后一些親朋好友或來探望,或打電話問候,新媽媽不如把接待事宜交給家人或新爸爸來做。因為新媽媽產后身體虛弱,多說話會傷津耗氣,影響產后恢復。如果新媽媽長時間和閨蜜、同事煲電話粥,還會導致頭痛頭脹,拿電話的手也會出現酸痛癥狀。
忌擠壓乳房
乳房受外力擠壓,乳房內部軟組織易受到挫傷,使內部引起增生等,且外部形狀易改變,使上聳的雙乳下塌、下垂等。
新媽媽睡覺時最好仰臥和側臥交替著躺,不要長期向一個方向側臥,這樣不但易擠壓乳房,也容易引起兩側乳房發(fā)育不平衡。
忌邊哺乳邊看電視
最好不要把電視機放在新媽媽的臥室內,尤其不要邊哺乳邊看電視。因為這樣會減少新媽媽和寶寶感情交流的機會,寶寶聽到的是電視里發(fā)出的喧鬧聲,聽不到新媽媽輕柔的話語,看不到新媽媽溫馨的微笑,這對寶寶大腦的發(fā)育很不利。而且在觀看電視時,新媽媽往往被電視情節(jié)所吸引,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忌過多吃甜食
新媽媽應適當控制甜食的攝入,過多的甜食會影響食欲,糖分過剩還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使人發(fā)胖。因而無論從健康還是身材方面考慮都應少吃甜食。
忌起床動作太猛
新媽媽在分娩時可能用力傷氣和失血過多,使血液不能送達腦部而感到頭暈目眩。所以此時一切動作宜緩慢,不可太猛,尤其起床時,應先用胳膊慢慢支撐起上肢,然后在床邊坐一會兒,再站起來,以免猛然下床而摔倒或暈厥。
忌產后束腰
產褥期束腰,不僅無法恢復腹壁的緊張狀態(tài),反而會因腹壓增加、產后盆底支持組織和韌帶對生殖器官的支撐力下降,導致子宮下垂、子宮嚴重后傾后屈、陰道前后壁膨出等。因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改變,使盆腔血液運行不暢,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瘀血綜合征等各種婦科疾患,嚴重影響產婦健康。
忌抽煙
吸煙不僅對常人不利,對新媽媽更不好。新媽媽吸煙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對寶寶來說,煙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焦油、吡啶等會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被動吸煙容易使寶寶呼吸道黏膜受傷,引起呼吸道感染,抵抗力下降。
忌喝酒
新媽媽飲酒后,酒精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特別是新媽媽大量飲酒后哺乳,可引起寶寶酒精中毒,出現嗜睡、反應遲鈍、出汗、呼吸加深等現象,寶寶肝臟解毒的功能尚不健全,受損害的程度更大。
另外,啤酒中的大麥芽成分還有回乳的作用,會使新媽媽的乳汁分泌減少。

啤酒中的大麥芽有回乳作用,酒精還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新媽媽應忌食。
忌親戚朋友過早探望
由于剛分娩后的產婦需要靜養(yǎng)以恢復體力,尤其是在產后的最初三天,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不要親戚朋友同時來,環(huán)境嘈雜又容易帶來更多的細菌,對抵抗力弱的新媽媽和寶寶不利。要求客人進門就脫去外套,抱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不要隨便親或抱寶寶,以免驚嚇寶寶。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最好等病好后再來探視產婦及寶寶,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忌乳房脹痛時用熱敷
乳房脹痛是下奶的跡象,如果給寶寶哺乳后還是腫脹,新媽媽可以試試冷敷法或使用冰袋冰敷,一定不要用熱敷法,這可能只會幫倒忙,容易回奶。但新媽媽可以試試站著洗個熱水浴,可以幫助乳房“排空”。
新媽媽還可以適當地調整飲食習慣,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全麥食品,多吃豆類、蔬菜。新媽媽也可以在乳房脹痛的時候輕輕地按摩,或用吸奶器將多余的乳汁吸出,保持乳腺管的暢通,也可有效減輕乳房脹痛。
忌忽視產后腹痛
分娩后,新媽媽出現下腹部的陣發(fā)性疼痛,稱為產后腹痛,也稱為“宮縮痛”,這是正常現象,一般發(fā)生于產后一兩天內,三四天后自然消失。另外,子宮被過度膨脹,如羊水過多、多胞胎等也會加重產后痛。產后大約1周這種疼痛會自然消失。如果腹痛時間過長,就要考慮腹膜炎的可能。
下腹部呈陣發(fā)性疼痛,惡露增加,頭暈耳鳴,大便干燥或是惡露量少、色暗紫成塊狀,胸脅脹痛,面色青白,遇熱疼痛稍稍減退,都是不正常的現象,要引起注意。
忌過早進行性生活
胎兒和胎盤娩出后,子宮腔的創(chuàng)面完全恢復需6~8周。如果在創(chuàng)面尚未修復、惡露淋漓時就進行性交,細菌有可能隨之入侵,從而導致生殖器官炎癥,如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甚至敗血癥等,如不及時治療,還將危及產婦生命。產后由于卵巢激素的作用不充分,陰道黏膜薄、彈性差而充血,粗暴的性行為,易導致陰道黏膜受損傷。
忌一出月子就久站
有些新媽媽以為,只要出了月子就表明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于是,一出了月子就不在意久站、久蹲或劇烈運動了。其實,盆腔里的生殖器官在這時并沒完全復位,功能也沒有完全恢復。如果久站、久蹲或是劇烈運動會造成子宮沿陰道方向往下挪動,造成產后子宮脫垂,影響其復位。所以即使是出了月子的新媽媽活動也應適量,躺在床上休息時可以多換臥床的姿勢,盡量不要久站。
忌一出月子就久蹲
剛出月子的時候不僅不能久站,久蹲也不可以。實際上,分娩后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而剛出月子的新媽媽也就恢復了1個月的時間,盆腔里的生殖器并沒有完全復位,久蹲影響其正常復位。起碼在這3個月內,產后新媽媽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應盡量避免久蹲,以防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