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答疑
寶寶看到什么都往嘴里放,怎么辦
寶寶通常會把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到嘴里嘗嘗,這是每一個寶寶都要度過的階段,叫做“口欲期”。爸爸媽媽大可不必太緊張,如果強行阻止,寶寶反而會認為爸爸媽媽在和他做游戲,進而更加饒有興趣地把東西往嘴里送。建議爸爸媽媽采取以下措施應對寶寶的口欲期。
篩選大小合適的玩具給寶寶玩。把容易吞進肚里的、容易咬掉的或者太硬容易傷害寶寶的玩具收起來。
定期對玩具進行清洗和消毒。盡可能地殺滅病菌,以消除不安全隱患
把寶寶周圍危險的物品清理干凈。盡量把危險降到最低。
寶寶咬東西時,不要強行制止。那樣寶寶會覺得爸爸媽媽在和他玩游戲,會更加有興趣地把東西往嘴里放。
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法玩玩具。比如他要咬搖鈴,媽媽就盡量聲情并茂地吸引他注意搖鈴是可以搖出聲音的。
寶寶現在正處于出牙階段,牙齦癢癢也是他咬東西的原因,等牙齒長出,這種現象就好多了。爸爸媽媽不要太心急。
寶寶喜歡咬玩具,媽媽要定期對玩具清洗和消毒。
把尿打挺,放下就尿怎么辦
這個月齡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對大小便是不能自主的,全靠先天的生理功能自動排便。媽媽通過聲音、姿勢,可以建立寶寶大小便的條件反射。但這種條件反射并非是訓練寶寶大小便,1歲半以前的寶寶對尿便排泄沒有什么意識,不會參與主觀控制。
通過噓噓的聲音,或通過把尿的動作,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不是讓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而是讓媽媽學會觀察寶寶大小便的信號(眼神發呆、臉發紅、肚子咕嚕咕嚕響、暗暗使勁等)。如果媽媽能夠判斷寶寶馬上要大小便的信號,就不會出現把尿打挺,放下就尿的情況了。
寶寶便秘怎么辦
便秘不僅使寶寶痛苦,爸爸媽媽也揪心,適當的護理方法會有效地緩解寶寶便秘,一起看看怎么做吧!
盡可能地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寶寶發生便秘的可能性較少。如果發生便秘,可喂寶寶兌了溫開水的菜水或果汁等。
適當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觸及條索狀物,輕輕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適當地按摩小兒肛門口。可用溫水刺激一下肛門,或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肛門,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寶寶排便。
人工通便。用開塞露通便,但這種通便的方法不能常用,以防寶寶產生依賴。
給寶寶多喝水。平時注意讓寶寶多喝水,可促進腸蠕動,誘導排便。
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讓寶寶多喝水,可促進腸蠕動,誘導排便。
寶寶老愛咬乳頭怎么辦
相信不少母乳喂養到5個月左右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懷抱著吃奶的寶寶,突然間,乳頭上一陣鉆心的疼痛襲來——小家伙咬了你一口。
如果媽媽被咬了,可以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撤掉乳頭,并且堅定地對寶寶說:“不可以咬媽媽。”或者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你的乳房,堵住他的鼻子,寶寶會本能地松開嘴,因為他突然發現自己不能夠一邊咬人一邊呼吸。如此幾次之后,寶寶會明白咬媽媽會導致自己不舒服,他就會自動停止咬了。
媽媽同時要注意觀察,到底寶寶因為什么咬乳頭。如果是長牙,就準備一些牙膠或磨牙棒,平時多給寶寶咬這些,甚至在喂奶之前先讓寶寶把這些東西咬個夠,以緩解寶寶牙床的不舒服,同時也是告訴寶寶:雖然不可以咬媽媽,但是可以咬東西。
寶寶不愛喝水怎么辦
剛睡醒時喂。寶寶想要睡覺或者剛起床時,迷迷糊糊,對什么都不會太抗拒,可以在這個時候喂寶寶喝水。
喂點果水。開始喂水時可以喂一點果水,果水可以不必添加任何東西,維持原味。
如果寶寶拒絕喝水,一定不要過分強迫他,引起他對水的反感,以后就更難喂了。可以更換一種方法,如:給寶寶換一只可愛的小鴨子學飲杯,或者和寶寶玩個游戲,看誰喝水多,媽媽喝一口,寶寶喝一口,慢慢寶寶就會愛上喝水的。
寶寶體重增長慢怎么辦
寶寶體重增長過慢時,媽媽可以首先帶寶寶做一個身體檢查,以確定是否因為疾病原因導致寶寶體重增長緩慢。如果是因為疾病的原因,對癥下藥后,寶寶的體重增長就會趨于正常;如果不是,媽媽就要從寶寶的營養和日常護理著手調整了。
保證供“奶”量。1歲以內寶寶盡量以奶為主,1~2歲的寶寶每日要進食牛奶600毫升左右,2~3歲的寶寶每日進食牛奶400毫升左右,以保證生長發育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已經斷奶,還應盡量選擇配方奶粉。
營養均衡。當一日三餐從輔食變為主食后,首先要注意添加蛋黃、肉、肝泥、豆腐等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這是寶寶身體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米粥、面片、龍須面、小餃子、面包等主食,都是補充所需熱量的來源;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依靠蔬菜和水果的供給,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腸內的時間。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飲食、睡眠要有規律。
增加活動量。寶寶活動量大,胃口就會很好,寶寶體重才會正常增長。
怎樣發現寶寶生病了
寶寶生病很難早期發現,只有靠爸爸媽媽細心地觀察來發現異常。如果寶寶的飲食、睡眠、大小便和精神情緒突然發生變化,則應猜測他是否生病了。
食欲缺乏、不愿吃東西。寶寶吃奶不好,有時伴有嘔吐甚至進食、進水均困難。
大便異常。大便次數增加,帶有不消化食物,并有酸味、泡沫或有膿血便。
發熱。體溫稍高,并有感冒、嘔吐或腹瀉癥狀。
睡眠不好。易驚醒、煩躁,嚴重者入睡后不易被叫醒。
啼哭。寶寶生病了就會啼哭,不論大人用什么方式引逗都效果不大。
其他癥狀。抽風、頸部僵硬、鼻塞、流涕,嚴重者氣喘、嘴巴周圍發青、疼痛不愿別人觸摸痛處、皮膚出現暗紅色或紫紅色的斑點狀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