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
培養寶寶用手抓奶瓶的習慣
大約從2個月開始,寶寶開始學習使用自己的小手來觸摸和感知物體。媽媽用奶瓶給寶寶喂奶時,可以讓他手扶著奶瓶。喝完奶以后,可以讓他捏一捏奶嘴,10個月以后的寶寶可以嘗試自己握持奶瓶。
堅持“行走”的習慣
寶寶的步行反射是原始反射之一。如果得不到鞏固和強化,就會在30~40天前后消失。如果每天堅持練習2~3次,每次走10步左右,這種本領就會一直保持。經過每天的強化練習,寶寶在10~11個月前后就能獨立行走。早期站立行走,視野比躺著擴大,認知能力大大加強、加快。但對于早產寶寶、佝僂病患兒不宜練“行走”。
寶寶每次排便后,最好清洗一下小屁屁。
養成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
注意觀察寶寶的生活規律,一般在睡醒及吃奶后及時把尿便,但不要把得過勤,造成尿頻。把尿便的姿勢要正確,使寶寶的頭和背部靠在大人身上,大人的身體稍稍前傾。同時給予其他條件刺激,如“噓噓”聲誘導把尿,“嗯嗯”聲促使其大便。剛開始時寶寶不一定配合,每次把的時間不要過長,只要定時加以訓練,寶寶就能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排便后及時清洗屁股
給寶寶(尤其是女寶寶)擦屁股,要堅持從前向后的原則,因為從后向前會造成尿道口的污染,而引發尿道炎、膀胱炎。每次排便后,將便盆洗刷干凈。
每晚要給寶寶洗屁股,因為大便后總會有少量糞便污染肛門周圍。況且,女寶寶的陰道分泌物、皮脂是細菌繁殖的良好環境;男寶寶殘余尿液在包皮內沉淀,會形成有特殊臭味的白色奶酪樣的包皮垢,它可刺激包皮發炎。寶寶每次排便后,最好清洗一下小屁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