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答疑
吃奶時間縮短,是奶水不足嗎
寶寶剛出生時,吸吮力弱,胃容量小,睡眠多,同時媽媽乳量少,乳頭條件還不是很好,也不會舒服地抱寶寶喂奶,吃了一會,寶寶就會疲勞地入睡。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吸吮力增加,媽媽乳量也比月子里增加了,也會舒服抱著喂奶了,寶寶吸吮速度就會明顯增快,吃奶時間相應縮短,間隔時間延長,這是好現象,并非媽媽奶水不足或是寶寶生病了。
寶寶大便溏稀發綠,是患腸炎嗎
寶寶大便夾雜著奶瓣或者發綠、發稀時,媽媽不要認為寶寶消化不良或者患腸炎了。只要寶寶吃得很好,體重合理增長,腹部不脹,大便中沒有過多的水分或便水分離,就不是異常的。
如果寶寶大便溏稀發綠,每次吃奶間隔時間縮短,好像總吃不飽似的。媽媽就可以嘗試添加奶粉,如果寶寶吃完后變得安靜,并且距離下次吃奶時間延長,則證明是母乳不足導致大便溏稀發綠。
如果大便常規檢查異常,醫生診斷患有腸炎,再遵醫囑服用藥物,千萬不可自行服藥,以免破壞腸道內環境,尤其不能濫用抗生素。
安撫奶嘴的使用期限為30~40天,若出現老化、變形破損應隨時更換。
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好嗎
媽媽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時一定要確定寶寶真的需要。如果寶寶吃飽、喝足、不冷不熱,媽媽的擁抱和親吻足夠,可仍然日夜哭個不停,那就是對吸吮需求過于強烈,也許真的需要安撫奶嘴。早產兒或出生體重過低的寶寶,安撫奶嘴有助于體重增長,但一旦體重追上正常寶寶,就應停止使用。另外,媽媽一定要確保安撫奶嘴的使用不影響寶寶進食母乳或配方奶。一旦發現有影響,就要立即停止使用。
安撫奶嘴的使用期限為30~40天,若出現老化、變形破損應隨時更換。
特殊胎記如何處理
常見胎記依發生率高低排列為以下幾種:蒙古斑、鮭魚色斑或葡萄酒斑、草莓色痣或血管瘤、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太田母斑等。蒙古斑是寶寶常見的一種胎記,常見于下背部和臀部,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淡化,無需處理。其他任何特殊胎記,都需要觀察,最好到醫院請教醫生,對特殊胎記做識別和確定,制訂相關治療方案,不可掉以輕心或自行解決。
寶寶有鵝口瘡不吃奶怎么辦
鵝口瘡又稱“雪口”,是周歲內寶寶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多發生在口腔內舌、頰和軟腭處,主要表現為牙齦、頰黏膜或口唇內側等處出現乳白色奶塊樣的膜樣物,呈斑點狀或斑片狀分布。患有此病的寶寶吃奶時會有刺痛感,因此經常哭鬧不安或不愿意吃奶。
寶寶有鵝口瘡,媽媽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房。
為什么會得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導致的口腔黏膜炎癥,孕媽媽有陰道炎就會感染寶寶,使寶寶患鵝口瘡。另外寶寶年齡小,身體抵抗力弱,口腔黏膜嬌嫩,稍有不慎,就會使病菌侵入導致感染。那么鵝口瘡如何預防和護理呢?
●有陰道炎的媽媽要積極治療,切斷傳染途徑。
●媽媽在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房,常洗澡、勤換內衣、剪指甲,每次抱寶寶前要先洗手。
●寶寶用品定期清洗消毒;衣物要單獨清洗、收納,以免引起細菌污染。
●確認患鵝口瘡后,每天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寶寶口腔1~2次,或用制霉菌素片,化成糊狀涂抹在寶寶口腔內,每日3次,連用7天。寶寶有鵝口瘡,媽媽喂奶前應用溫水清洗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