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日常護理

42天體檢很重要

寶寶出生后42~56天,務必去指定醫療保健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母嬰健康檢查。除了媽媽進行必要的產后檢查外,還要了解寶寶自出生后的發育是否正常。通過體檢可以了解到寶寶的喂養和護理是否到位,從而對寶寶今后的健康養育得到醫生至關重要的指導。寶寶的檢查主要有常規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兩大項。

常規檢查

●測量身長,應該增長4~5厘米。

●測量體重,應該增長1千克左右,通過體重的測量了解寶寶的喂養情況。

●測量頭圍,應該增長2~3厘米,包括頭后囟門的檢查。

●皮膚檢查,看寶寶是否還有黃疸、濕疹以及其他皮膚狀況。

●心肺檢查,看心律、心率、心音、肺部呼吸音是否正常。

●臍部,檢查是否有臍疝、脹氣、肝脾有無腫大。

●外陰和生殖器,檢查男寶寶是否有隱睪。

●髖關節發育不良檢查。

●進一步進行畸形篩查,寶寶出生后會有新生兒畸形篩查,但是許多異常情況是逐漸表現出來的,比如心臟雜音,生殖器畸形,聽力異常等。

神經系統檢查

神經系統的檢查主要包括檢查寶寶的運動發育能力和神經反應行動。

●運動發育能力檢查內容:豎頭――扶坐寶寶,拉住他的手臂,使他坐直,看他是否能夠自己通過頸部的力量,將晃動的頭部豎直固定住;趴抬頭――讓寶寶俯臥,看他是否能夠依靠肩部和頸部的力量,抬起頭來。

●神經反應行動檢查內容:行為反射的建立――看寶寶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是否能夠注視人、是否能夠對喜歡的物體追視;出生反射的消失――例如擁抱反射、覓食反射、握持反射,這些反射應該在寶寶出生后3個月內消退。如果大腦沒有得到繼續的發育,這些反射就會一直存在。因此,出生反射的消失,是檢測大腦發育的一個指標。

其他檢查

一些醫院還要求檢查寶寶尿液和化驗血常規,或者測定微量元素,保證寶寶在最初的生長發育階段里,得到符合寶寶生長需要的科學照顧。

防止寶寶踢被子的小妙招

寶寶的腿變得越來越有力,開始喜歡踢被子,常常是媽媽剛給蓋上,他立刻給踢掉了。這里為媽媽推薦一些小妙招,這樣就再也不怕調皮的小家伙踢被子啦。

使用睡袋。把寶寶裝進睡袋就不用擔心他踢被子了。

給寶寶穿上襪子。睡覺的時候給寶寶穿上襪子,讓小腳露在被子外面,寶寶踢被子的次數會大大減少。

夾子固定被子。用夾子夾住被子的角,被子就不會被踢開了。但是要留出足夠的空間給寶寶活動,否則寶寶會睡得不舒服。

要警惕寶寶腸絞痛

一些寶寶在出生3周以后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叫時寶寶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腸絞痛。這是由于寶寶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寶寶。

寶寶吸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哭叫時吸入較多空氣;喂奶過飽使寶寶胃過度擴張引起不適;配方奶過敏;興奮型寶寶對各種刺激敏感、易激動哭叫……這些情況都會誘發腸絞痛。

當寶寶腸絞痛發作時,應將寶寶豎抱,頭伏于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并用手輕輕按摩寶寶腹部;也可用布包裏熱水袋放置在寶寶腹部緩解腸絞痛;如寶寶腹脹厲害,可用小兒開塞露進行通便排氣,并密切觀察寶寶,如有發熱、臉色蒼白、反復嘔吐、便血等則應立即到醫院檢查,不可耽擱診治時間。

沒長牙也要清潔口腔

許多爸爸媽媽認為寶寶長牙前,清潔口腔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這種想法并不正確。口腔衛生搞得不好,很容易引發牙齦炎,表現為寶寶牙齦紅腫、哭鬧、流口水、不愿意吃東西。因此,媽媽要在每次進食后為寶寶清潔口腔。可以將紗布用溫水蘸濕,擰干后套在食指上,伸入寶寶口腔將寶寶嘴里奶渣清理干凈。應特別注意牙齦、舌頭等奶渣易殘留的部位,但如果擦不干凈,也不必太用力,以免脫皮造成吞咽困難。

隔3~5天就要給寶寶剪指甲

1~2個月寶寶指甲的生長速度很快。寶寶會經常用指甲抓破臉及身體部位,要及時修剪。一般來說3~5天就要修剪一次。可選擇洗澡后、寶寶睡著時,用專用嬰兒指甲剪修剪,注意不要剪得過短(如圖①②③)。

不要給寶寶戴手套

寶寶小手的亂抓、不協調活動等探索是心理、行為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如果給寶寶戴上了手套,可能會妨礙口腔認知和手的動作能力發展。

爸爸媽媽應每天清洗寶寶的小手,替寶寶勤剪指甲,鼓勵寶寶盡情玩耍雙手。寶寶在玩耍過程中感覺到手抓臉不舒服,才會懂得“還是不抓好”“這是我的臉”。于是,改為用手背蹭臉,漸漸學會拿玩具玩。

怎樣給寶寶剪指甲

?讓寶寶平躺床上,媽媽握住寶寶的小手,要求是最好能同方向、同角度。

?先剪中間再剪兩頭,避免把邊角剪得過深。

?媽媽用自己的手指沿寶寶的小指甲邊摸一圈,發現尖角及時剪除。剪好一個再剪下一個。

挑選合適的玩具

玩具是寶寶天生的伙伴,適合寶寶的好玩具有助于開發寶寶智力、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市場上玩具眾多,讓人眼花繚亂,應該怎樣為寶寶選擇合適的玩具呢?

寶寶1~3個月時,可買一些色彩鮮艷的嬰兒搖鈴讓他抓握并弄出響聲。

玩具要適合寶寶的年齡特點:3個月以內的嬰兒多躺在床上,這時可買一些色彩鮮艷的吹塑玩具和帶悅耳聲音的玩具掛在小床四周,刺激和發展他的視覺和聽覺;4~6個月的寶寶開始學習抓握,那么就可以準備一些帶把的聲響玩具,如撥浪鼓、搖鈴等,讓他練習伸手、夠、抓、握及搖的動作,另外還可利用這些玩具誘導寶寶練習翻身;6~9個月的寶寶會坐、會爬,兩側肢體出現配合動作,這時可買吹塑的大球、娃娃等玩具,訓練他兩臂合抱的動作,同時訓練他坐著左右轉身及爬行;10~12個月的寶寶會玩捏響玩具、簡單的積木、杯子、塑料瓶等小一點的東西了,爸爸媽媽可讓他多擺弄這些玩具,從中發展手指的動作和手、眼協調的能力,同時教他這些玩具的名稱,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挑選玩具時要注意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小寶寶多喜歡將玩具放入口中,因此要求玩具材料應無毒無害;玩具外形要能保障安全,避免寶寶在玩耍中刺傷、劃傷;最好挑選能夠經常清洗的玩具,以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此外,易損壞的玩具容易使寶寶失望,給他帶來不快,所以選擇的玩具應盡量堅固耐用,經得起敲打摔碰。寶寶1~3個月時,可買一些色彩鮮艷的嬰兒搖鈴讓他抓握并弄出響聲。

給寶寶喂藥沒那么難

寶寶在出生后一兩日,就已具備分辨味道的能力了,給寶寶喂藥是件令爸爸媽媽頭疼的事情。

調藥:喂藥水時應首先搖勻;喂粉劑、片劑時,可將藥用溫開水調勻后再喂。

喂藥方法:抱起寶寶,采取半臥位,防止藥物嗆入氣管內。如果寶寶一直又哭又鬧,不肯吃藥。爸爸媽媽可以一人用手將寶寶的頭固定,另一人左手輕捏住寶寶的下巴,右手拿一小匙,沿著寶寶的嘴角喂入,待其完全咽下后,固定的手才能放開。不要從嘴中間沿著舌頭往里喂,因舌尖是味覺最敏感的地方,寶寶易拒絕下咽,哭鬧時容易嗆著,也不要捏著鼻子喂藥,這樣容易引起窒息。

給寶寶喂藥的注意事項:

●遵醫囑用藥。因為寶寶的用藥量與年齡、體重有關,也與生理特點、病情輕重有關,所以要聽醫生的。

●消除寶寶的恐懼心理。讓寶寶看著爸爸媽媽先吃點藥,寶寶慢慢就會接受。

●喂藥時,不要直接給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溫水調勻后才能讓寶寶服下,吞藥片要到4歲左右才可慢慢練習。

●調和藥物的開水一定要用溫涼的,因為熱水會破壞藥物成分。

●喂藥時不能將藥物與乳汁或果汁混合,否則會降低藥效。給寶寶喂藥時,不要從嘴中間沿著舌頭喂,可沿著寶寶的嘴角喂入。

給寶寶喂藥時,不要從嘴中間沿著舌頭喂,可沿著寶寶的嘴角喂入。

寶寶的護膚品要溫和滋潤

寶寶皮膚嬌嫩,因此媽媽在購買寶寶的護膚品時一定不能馬虎,要看清產品的成分。牛奶蛋白、天然植物油或植物提取的護膚品,溫和滋潤,能有效保護寶寶肌膚。

寶寶沐浴用品要現用現買,買時注意使用期限。如果不是非常需要,不要購買促銷或套裝產品,以免造成浪費。3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不用洗浴清潔用品,而只用清水洗澡。或者洗頭發時不用洗發水,直接用洗發沐浴液。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選用嬰兒專用的洗浴用品。

圍嘴濕了要及時更換,防止引起寶寶濕疹。

選擇圍嘴不可馬虎

圍嘴一般采用純棉材料,透氣、柔軟、舒適、吸水性好,寶寶喝水、吃飯、流口水時都不用擔心弄濕衣服。有些圍嘴采用粘膠設計,穿起來更方便。

不要使用橡膠、塑料或油布做成的圍嘴,尤其是較冷的天氣或寶寶有皮膚過敏時,最好不要使用。如果使用,最好在這類圍嘴的外面罩上一塊純棉布圍嘴。圍嘴不宜過大,四周也不要有很多荷葉邊或機織的花邊,樣式大方、簡單就可以了。

換下的圍嘴每次清洗后要用開水燙一下,最好能在太陽下曝曬。

圍嘴的使用有講究

低齡寶寶更適合使用圍嘴,穿脫和換洗都很方便。系帶式圍嘴不要系得太緊,喂完飯或寶寶獨自玩耍時,最好不要戴,以免造成意外。圍嘴的主要作用是防臟,不要把它當作手帕來使用。揩抹口水、眼淚、鼻涕等最好仍用手帕。圍嘴濕了要及時更換,防止引起寶寶濕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双鸭山市| 育儿| 中牟县| 鄢陵县| 萝北县| 贵州省| 泰州市| 东乡县| 新宾| 南江县| 怀远县| 克拉玛依市| 淳化县| 三门县| 安宁市| 龙海市| 渭南市| 晋宁县| 康定县| 庆城县| 凉城县| 庄河市| 永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麻江县| 库伦旗| 克山县| 闻喜县| 墨玉县| 红原县| 新化县| 陆丰市| 成武县| 冷水江市| 远安县| 商城县| 乐清市| 龙口市| 孙吴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