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美國歸來,上下求索成就百度偉業(1)

1.硅谷,夢想開始的地方

1997年是互聯網開始盛行的年代,許多有遠見的年輕人都把目光放在了這一行業,而且對互聯網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在美國和其他地方,每天都有許多互聯網公司成立,同時這一行業也深深影響了中國。其實早在1995年,李彥宏就針對互聯網行情回國進行過考察,而且之后每年他都會回國考察。

從1991年到1999年,在海外的這八年里,李彥宏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情況,同時他也看到了這八年間國內互聯網行業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浪、搜狐、網易、雅虎在中國從無人知曉到逐漸被接受,從無名小卒到名聲大振。當時,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呈現出了一派繁榮景象。

此時的李彥宏在硅谷一家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擔任首席架構師,而早已回國的網絡精英張朝陽、王志東、邵亦波等人,則正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大顯身手。

李彥宏剛到這家公司時,公司的股票是五美元,而到了1998年底,這家公司的股票竟然漲到了一百多美元,這讓李彥宏吃驚不小。因為他手里有一筆數目不小的Infoseek股票期權,他也因此獲得了一大筆收入。那時的李彥宏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豐厚的薪水,生活衣食無憂,對大部分人來說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幸福生活,可對于天生愛尋求刺激和冒險的李彥宏來說,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創業,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從而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體現。

李彥宏深知,互聯網是現代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有一天它會像吃飯穿衣一樣必不可少,甚至更重要。特別是當他看到搜索引擎技術給美國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時,他有了一個夢想——用自己開發出的技術來改變中國億萬人的生活,乃至全世界。

李彥宏初進Infoseek時,是抱著讓Infoseek保持世界第一的搜索技術的信念的,但后來他發現這一點很難實現。因為Infoseek公司在李彥宏剛加入的時候,是專做搜索引擎的,但后來公司決策者改變了發展策略,向傳統媒體方向發展,而對搜索引擎的技術不再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李彥宏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回首已走過的路,每一次他都非常被動,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在于自己是工程師而非決策者。他認為只有自己創業,才能讓夢想成為現實。

李彥宏覺得,中國也一定會經歷IT技術改變社會的過程,因此他決定回國創業。他要把自己掌握的搜索引擎技術帶到國內,讓更多的中國人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從而改變國內現狀,促進中國的發展,而同時,這也會為自己帶來無限的商機。

回國創業的愿望確立之后,李彥宏并沒有立刻就魯莽地行動,因為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等待合適的機會。這就像打仗一樣,要作好充分的準備、抓住適當的時機才能百戰百勝。

1998年夏天,李彥宏受到邀請,在清華大學做了一次技術講座。參加講座的人員除了清華的學生、老師及相關專家外,還有搜狐的員工。大家聽了他的講座之后,都表示這項技術前景遠大且市場廣闊,紛紛勸他回國創業。此時,李彥宏的內心真的被打動了,但他仍然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直到1999年年底,李彥宏等的機會來了。10月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建國50周年慶典,作為中國留學生的李彥宏受到了邀請,回國參加慶典。也正是這次回國,使李彥宏看到了屬于他的機會,也就是說他等的創業時機終于成熟了。因為這時的中國人已經喜歡上了網絡,并把互聯網當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網絡的觸角已經廣泛延伸到了中國大地之上。此外,人們還把自己的E-mail印在名片上,有的還附上了個人網址,可見互聯網的深入已悄悄改變了社會現狀。

而此時迪斯尼收購了Infoseek,并再次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李彥宏看準了時機,謝絕了公司的挽留,并放棄了Infoseek的股票期權,把滿腔熱情投放到了回國創業之中。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大事,是一件靠科技促進社會發展、改變社會現狀的大事,他想讓全中國人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所帶來的驚喜和新鮮體驗。

接下來,李彥宏便著手準備創業之事。然而,創業僅憑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人,有團隊,有資金。

當時,在太太馬東敏的引薦下,李彥宏認識了徐勇。徐勇是馬東敏在北大的校友,生物學博士后,當時他正在硅谷拍一部紀錄片,交際比較廣,認識許多風險投資商。后來,成為百度創始人之一的徐勇聽了李彥宏創業的想法之后,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彥宏的許多想法和徐勇一致,特別是當李彥宏提及國內搜索引擎領域完全是一個空白時,徐勇不停地點頭稱是,并表示在國內一定會有很好的商機。于是一番談話下來,倆人一拍即合,握手表示共創事業。其實徐勇早就看好搜索引擎了,只是自己沒有技術,而現在最佳的機會就擺在自己的面前,當然要緊緊抓住。一周之后,按照美國人的商業作風,徐勇在李彥宏的家里簽下了一份保密協議。

徐勇和李彥宏在性格方面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他們都擁有一種不安分的因子,喜歡冒險,希望做不同尋常的事業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社會。不同的是,徐勇熱情外向,說話富有感染力,而李彥宏則內斂、沉穩,遇事喜歡思考。這兩種性格的人一起合作,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這也是日后他們在創業過程中保持高度默契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搜索引擎已被普通網民熟練應用,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孩子,只要懂簡單的電腦知識,就會搜索。但在當時,搜索引擎還是新鮮事物,不被人們所熟知,只有專業人士才懂。世界上第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就是在1995年年初才成立的。搜索引擎,指的是根據一定的策略,運用特定的計算機程序從互聯網上搜集信息,在對信息進行組織和處理后,為用戶提供檢索服務,將用戶檢索的相關信息展示給用戶的系統。

在互聯網發展初期,就流行一些網站分類目錄查詢,其中雅虎網做得很有名,可謂是這一類網站的代表。網站分類目錄是由工作人員整理維護的,他們選擇一些互聯網上有名的網站,對這些網站進行簡單的描述,然后按類別不同分別放到不同的目錄下,等用戶查詢時,通過一層層的不斷點擊來找到自己所要查找的網站。有些人把這種檢索服務網站稱為搜索引擎,但其實這并非真正的搜索引擎。

互聯網上的萬千信息就像一個個小島一樣,毫無秩序和規律,如果人們想從中找到相關的信息,就必須使用搜索引擎??梢哉f,搜索引擎就像一張讓人一目了然的信息地圖一樣,隨時供人查閱。正是基于這種優勢,搜索引擎才得以在網民間迅速蔓延的。

國內大大小小的網站層出不窮,幾乎每天都會有各種網站公司成立,但也有不少網站面臨倒閉,有的還處于半死不活的狀態。李彥宏和徐勇經過一番商量,確定了公司的贏利模式——做最好的搜索引擎賣給門戶網站。

此時,合作伙伴有了,公司性質確定了,下一步就是解決資金問題了。李彥宏一向不愛開車,但為了自己的事業,他每天都會開著車去找舊金山的風險投資商們游說,而徐勇也介紹了很多投資商給他。可以說,硅谷是一個商業氣息特別濃厚的地方,這里處處充滿著商戰氣息,也不缺少風險投資商??傊灰阌泻玫膭摌I項目,就會有人為你投資。

在李彥宏和徐勇的努力下,他們得到了三家投資商的支持。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二人的能說會道,關鍵在于他們看中了百度的中國概念、搜索技術優勢和團隊組合。他們相信只要有這三個因素,他們的投資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最終,李彥宏和徐勇選擇了誠實合伙投資和半島基金兩家投資商。另一家投資商想單獨進行投資,被李彥宏和徐勇謝絕了,因為股權過于集中不利于創始人對公司的管理。這一點是李彥宏在硅谷學到的經驗,而事實也證明,他這樣做是十分正確的。

找到了風險投資商,李彥宏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心情十分輕松?;厥走@段歷程,連李彥宏自己都說:“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我好像沒有很不順利的時候,更多的只是面臨一些選擇而已?!睆谋贝蟮讲挤_,再從華爾街到硅谷,李彥宏都是幸運的,他像一個幸運兒一樣被上帝寵著、護著,而當機會到來時,李彥宏也巧妙地抓住了。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多年的付出和積累為他的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9年12月24日,李彥宏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登上了回國的飛機。當他把行李放好之后,雖然兩手空空,卻感到心頭壓力很大,他仿佛聽見了祖國熱切的召喚。此時,用技術改變社會現狀的強烈愿望,又一次涌上了他的心頭。

2.立志創業,開啟自己的IT夢想

1999年年底,李彥宏和徐勇在中關村創建了網絡公司,名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在為公司選址的時候,李彥宏可謂是費了一番周折,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海龍、太平洋、北大資源賓館等。最終,他把地址定在了北大資源賓館。當時,很多創業公司都設在了豪華的寫字樓里,然而表面的豪華掩飾不住內在的不足,最終許多公司都因資金匱乏而倒閉。這讓李彥宏感到一些危機和壓力,但正是有危機和壓力的存在,才促使著他努力前進。

在為公司取名時,李彥宏也醞釀了好長時間,最后當他想起那句著名的宋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忽然靈機一動,就有了“百度”這個名字!現在看來,百度這個名字仿佛就是為李彥宏的公司而準備的。

對于融資而來的120萬美元,李彥宏非常珍惜,小心謹慎地使用著,本來這些錢計劃使用半年,而李彥宏卻做了一年的預算。正是由于他的穩健操作,才使得他們安全度過了互聯網的寒冬。

北大資源賓館位于中關村,這里不僅環境好,而且儲備了大量的人才。顯然,這對創業之初的百度非常有利。

公司成立了,李彥宏緊接著開始組建研發團隊。

李彥宏首先想到的就是國內著名搜索引擎專家劉建國。當時的劉建國還是北京大學的副教授,擔任計算機網絡和分布式系統研究室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中關村專業人士協會項目管理分會委員,曾主持過多個國家級研究項目,可以說是國內IT業的名人。國內第一個大規模中英文搜索引擎系統天網軟件就是由他主持開發的。另外,他還主持開發了第一個面向消息的銀燕軟件,而且該軟件被廣東省多家銀行使用。

對于這種互聯網界的名人,李彥宏豈能錯過?一心要做好搜索引擎的李彥宏決定一定要把這樣的人才拉到百度,與其共同創造一番事業。

其實早在1998年,李彥宏就和劉建國有過聯系。1998年夏天,李彥宏受清華大學的邀請,來參加一個講座。也正是在那時,李彥宏無意間發現了天網,然后通過天網知道了劉建國,當時李彥宏就記下了劉建國的電子郵箱。

武林高手都希望和高手切磋,李彥宏也很希望能與劉建國這樣的IT高手面對面地交流。于是,李彥宏給劉建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極力邀請他到清華大學參加這次講座,同時表達了自己希望與其面對面交流的意愿。但是不湊巧,劉建國因有事沒能參加。就這樣,兩位業界精英錯過了第一次見面機會。雖然未曾謀面,但李彥宏卻深深記下了劉建國的名字。

1999年,李彥宏作出了回國創業專做搜索引擎的決定之后,給劉建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問他是否愿意加盟百度,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劉建國一直致力于搜索引擎方面的研究,當然十分愿意,但同時他也有些猶豫,畢竟李彥宏的百度和北京大學這所著名高等學府相比,顯得太微不足道了。百度是否值得自己拋棄北大教授所擁有的一切優越條件呢?這個難題讓劉建國一時間陷入了迷茫之中。

此時,劉建國不得不認真考慮自己的去向。想起自己在北大的這幾年,工作并不如意。北大教授的職位雖然不低,待遇十分優厚,但總不能讓自己充分地施展才華。因為學校都是論資排輩的,這一行潛在的規則限制著劉建國,不能讓他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或者說北大這個舞臺根本就不適合他發展。劉建國曾經申請了一個項目,名為“863”,為了這個項目,劉建國付出了一定的心血,而且準備十分充分,技術方面也占據優勢,但是在第二輪的審核中卻被刷下。這讓劉建國十分不解,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最終,別人的一句話讓他如夢初醒:“你只是一個副教授,即使技術再好,也沒有資格!”劉建國知道這是論資排輩惹的禍,所以他只能低頭認輸。雖然在此之前他研發了極具影響力的天網,雖然他已是IT界的名人,但由于國內IT水平落后于其他國家,所以在國內做得再好,他也很難成為世界計算機領域的先行者。

但是,劉建國喜歡挑戰,他有股不服輸的勁,這和李彥宏完全相同。劉建國不甘心就這樣在北大待下去,他不喜歡北大的論資排輩,他要尋找更大的舞臺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而去影響更多的人。當他收到李彥宏的邀請時,冥冥之中感覺到他正在尋找的這個舞臺正是李彥宏的百度。舞臺雖然適合,但由于不知道舞臺的背景,所以劉建國也不敢貿然前往。于是,劉建國決定先考察一番,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阿拉尔市| 乌兰县| 垫江县| 织金县| 嘉峪关市| 塘沽区| 汉源县| 中江县| 当雄县| 从化市| 梅河口市| 绥化市| 于田县| 忻城县| 桦南县| 新晃| 吴江市| 理塘县| 孟连| 上栗县| 绵竹市| 调兵山市| 赤壁市| 凤山市| 嘉善县| 新乡县| 张家界市| 温州市| 泰和县| 淮滨县| 合水县| 卢湾区| 库伦旗| 永修县| 兰溪市| 四子王旗| 潢川县| 平远县| 南平市|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