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初入官場——春風得意馬蹄疾(1)

1.清廉儉樸樹正氣

在古時候,人們都崇尚科舉,都認為只有參加科舉,才能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大富大貴。大部分儒生把升官當做發財的橋梁,正應了那句古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逼鋵崉傞_始曾國藩也是這樣想的,但當他真正做了官,這種想法卻在他腦海中徹底消失。受祖父的影響,他立下了“做官不為財,而為天下百姓”的誓言。

做官之人皆知為官清廉便是做官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從古至今,又有幾人能做到這點??v觀歷史,清官屈指可數,但曾國藩卻是一位難得的清官。同治五年六月,已是封爵開府的曾國藩,仍然過著節儉的生活。在他中進士之后,祖父曾對曾國藩的父親說過這樣一句話:“寬一點翰林,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焙髞?,曾國藩的父親又將這句話寫信告之曾國藩,讓曾國藩感觸頗深。從那時起,他便下定決心做一名清官。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從三十歲開始,便以做官發財為恥辱,以官宦公飽私囊,為子孫聚斂財富為恥、為羞。因此我立下誓言,此生絕不靠做官發財,為后人斂集財富。神明作證,我絕不食言。”

曾國藩的這一番話并非虛言,也非冠冕堂皇的場面話。他的確是說到做到,言行一致,而且在京做官十二年中,從未破例一次。當時的晚清社會,貪污成風,朝中大臣幾乎人人貪污。而曾國藩卻身處淤泥而不染,兩袖清風,言出必行,也正是由于這一點他才能得以重用。

當時的清朝國庫已不再富足,所以薪俸都不高,人口多的家庭還填不飽肚子。為了生計,許多大臣都隨貪污之風,特別是地方的封疆大吏,由于遠離天子,更是無所顧忌,聚斂成性。當時的皇帝也知道官員貪污,但卻靜觀其變,當這些官員成為巨蠹時,他馬上來個出其不意,抄家問斬。人們稱之為“宰肥鴨”。這種“宰肥鴨”的舉措對小膽的官吏多少有些影響,但對那些大膽的官吏絲毫不起作用。因為貪污的數額之大,時間之久,所以難以收手。當曾國藩入翰林時,貪風甚為猖狂。

歷朝歷代皆有貪官和清官,湯斌便是一位很有名氣的清官。曾國藩特別推崇清官湯斌,并把他當做學習的榜樣。因此,無論曾國藩的官位做到哪級,他都把清廉擺在首位。他一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貪官,不和此等人交往,若因政事必須交往時,也保持著距離。他為官期間:“署中沒有敢以苞首(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進者”,連自己的夫人也沒有珍貴的配飾。曾家唯一一次“收禮”,是提督黃翼升的夫人進獻的,但這卻是與政事有關的一次“收禮”。

黃翼升是曾國藩的心腹大將,在曾國藩組建水師時立下了許多功勞?;磽P水師建立后,黃翼升被升為統帶。在1862年,黃翼升成為李鴻章的得力助手。而此時的曾國藩缺少人才,加之黃翼升人品佳、性情良,眾將士都非常喜歡他,于是曾國藩想把黃翼升調回自己身邊,便和李鴻章協商,李鴻章對黃翼升也是贊賞有加,哪有放手之意。雙方交涉很長一段時間后,李鴻章也沒答應。因為此事,曾國藩和李鴻章還差一點翻臉。

在黃翼升左右為難之際,就把此事告訴自己夫人。于是黃夫人就想了一個妙計,事情才得以緩和。在曾夫人壽誕那天,黃夫人特地挑選了幾件禮物來拜壽。見到黃夫人之后,當著眾人的面,黃夫人先是說了一些客套話,然后執意要拜曾夫人為義母。曾夫人一看滿屋的賓朋都看著她,于是只好點頭答應,收了這個干女兒。眾人散去之后,曾夫人便把收干女兒之事告訴了曾國藩,曾國藩剛開始很生氣,心想:這么大的事怎么能如此草率?后來又一想,此事黃夫人做得甚妙,不僅緩和了黃翼升和李鴻章的關系,而且又能籠絡將心。

實際上,許多人都想象不出曾國藩的生活是多么清苦。在曾國藩進京的第二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此時的曾國藩雖為翰林院的下級官吏,但生活卻苦不堪言。那時,曾國藩的俸祿極少,勉強夠糊口,但是他還要寄些銀兩給家里,所以只能東借西湊,常常是拆東墻補西墻。好不容易盼到了年底,因為年底有個舊例,外官例寄炭敬,就是地方官炭敬外官,這樣好歹可以過個豐年。可是那一年,卻讓曾國藩很失望。由于當時的他手中沒有實權,所以當地的官府也沒有給曾家敬炭的。無奈之下,曾國藩向別人借些銀兩過年。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國藩的生活依然沒有好轉,依舊是借東家補西家。半年下來,他的賬本上已有外債二百兩的記錄。到了年底,賬本上的數目更是翻了一倍,由二百兩變成了四百兩。盡管曾國藩日子清貧,外債累累,但他從來都不忘寄銀兩孝敬父母,并勸父母在吃喝方面不要過于節儉,以身體為重。雖然曾國藩在京城朋友較多,借錢比較容易,但是借錢畢竟是要還的,而且時間長了自然臉面無存。這讓曾國藩困惑不已。因為他沒有錢,所以連用人都看不起他。

直到大考升官后,曾國藩的生活才比以前好一點。但是對于他來說,壓力實在太大了,他要償還家里供他讀書欠下的外債,還要養活家里的二男五女,交諸弟們的學費,每次升官請客,人情往來等等。幾乎每天都有花銷,卻少有收入。一年下來外債高筑,此時的曾國藩早已習慣這種生活。在京為官的十二年中,他一直過著很清貧的生活。

在大多數人眼里,京官都是美差,特別是在外官眼里,京官辦起事來比較方便,所以各種收入就多。曾國藩的一個在外為官的好友劉覺香,就特別羨慕京官。有一天,他從外省來找曾國藩,向曾國藩表明在外做官是多么的苦,遠遠不及京官好。這位好友根本不知道其實曾國藩比他還苦。

曾國藩的幾個舅舅家境都十分清貧。當他做官之后,經常寫信給舅舅,并在外債累累的情況下,借錢寄給舅舅,以示孝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國藩的二舅去世,當時因家貧窮而沒有錢做道場超度。第二年,曾國藩便寄信寫道:“兄念母舅皆已年高,饑寒之況可想。而十舅且死矣,及今不已援手,則大舅、五舅者又能沾我輩之余潤乎?想為二舅補做道場,并征求諸弟們的意見?!?

即使是后來做了二品侍郎的曾國藩依然捉襟見肘,因為他的負擔重,所以花銷自然多,為了減少費用,他盡量少回家,把思家之情或是埋于心中,或是寫在日記里。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六月,曾國藩成為四川正考官,經濟才有了一點改善。

清朝有個習慣,根據得差早晚翰林分為“紅翰林”與“黑翰林”。一充試差時,官員會有一筆可觀的進項。由于曾國藩得試差早,所以稱得上是“紅翰林”。七月,曾國藩便離開了京城,同行的還有副考官趙楫。

這一行便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直到十一月二十日,曾國藩才回到京城。當時官場盛行“規禮”,所以這次試差讓曾國藩獲得了一筆小收入。他拿這筆錢一部分償還了債務,一部分寄回家中,身上已所剩無幾。此次試差雖然改善了曾國藩的拮據,但以后他的經濟也沒有很寬裕。

曾國藩的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廉潔自律的精神感動了不少文武百官,只要提起曾國藩的節儉,大家都佩服至極。這為以后他的官運亨通奠定了基礎。

2.官場步步為營——一夜連升四級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一道圣旨降臨翰林院,所有人跪聽圣旨:“翰林院候補檢討曾國藩耐勞克儉、學識出眾,著升授翰林院侍講、詹事府行走。欽此?!?

眾人聽后,都為此大吃一驚,而曾國藩本人更是詫異萬分,他做夢也沒想到在成為翰林院候補檢討六個月之后竟連升四級。此后,他便可以在翰林院和詹事府辦公。年輕的曾國藩一下子從初級官吏榮升為中層官吏,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

但凡按照慣例被提拔的人,都要進宮叩謝龍恩。曾國藩便進宮謝恩。由于曾國藩對自己的晉升深感意外,所以就向太監曹進喜打聽緣由。此時曾國藩才得知,原來是在上次大典中自己回答皇帝所提問題應對得體,使皇帝對他記憶深刻;此外,大學士穆彰阿、太常寺卿唐鑒等人在皇帝面前為自己說了不少好話,并向皇帝舉薦自己,這樣才能在一夜之間連升四級。

聽完太監曹進喜的話,曾國藩對兩位恩師固然心存感激。曾國藩深知,如果沒有穆彰阿和唐鑒,就沒有現在的自己,因此,在心里暗下決心,日后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雖然曾國藩以前住的是會館,但大清官制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是不允許住會館的,所以曾國藩在離會館不遠處租了一個小四合院,院子雖小,但門房、正房、書房、臥室全都有,最令曾國藩滿意的是院墻外有兩棵大樹,正適合炎夏納涼。只是有官來訪時,轎子只能停在院外,但價格比較實惠,所以曾國藩還是租下了。

住所解決之后,曾國藩面臨的就是換官服的問題。以前做檢討時的七品官服不能再穿了,而且舊的也不能再次翻新。于是他準備再做一身五品官服,此時,正好身上還有二十幾兩銀子,于是曾國藩就把這些銀兩交給裁縫,讓他給自己做一身五品官服。曾國藩為了省錢,從不坐轎子,他都步行去辦公,所以沒多久,京城就傳唱這樣一句民謠:“皇城根兒一大怪,五品頂戴走著來?!边@句話是那些滿族官員借以諷刺曾國藩的無聊之舉。意思是說,像曾國藩這樣的五品官員每天竟然走著去當差,丟了大清的臉面。雖然曾國藩聽到了這些流言飛語,但他仍然步行當差。

戶部尚書英和得知曾國藩立門開府后,便把自己的一個下人介紹給曾國藩做門房。此時,曾國藩礙于英和的面子,再者,自己確實需要一個門房為他做些跑腿之事,于是他留下了此人。這位門房姓陳名升,也是湖南人。初次見面,曾國藩對這個陳升的印象就不好,后來也證實了他對此人的看法是正確的。

曾國藩升了官后,由于他租了房子,雇了門房,所以開銷立刻增加了。這使他不得不寫信告之家里,向家里要些銀兩,用來還債和度日。信寫完之后,他感慨:自己官至五品,不但不給家中寄錢,反而還向家人要錢,想起這些,不由連連搖頭苦笑。

當曾麟書看到曾國藩的家書得知他官升五品后,欣喜地跑到曾玉屏的面前,把這個喜訊第一時間告訴父親曾玉屏。但是曾玉屏看到曾麟書興奮的樣子,很是不滿意,他一臉沉靜地說:“麟書啊,你也是一大把年紀的人了,怎么說話辦事還這么毛躁,能不能沉穩一些呀?別忘了自己還是個教書先生呢?”

此時的曾麟書仍沉浸于喜悅之中,他笑著答道:“爹教訓得極是,可您孫兒升官了,而且這一升就是五品的翰林院侍講!我能不興奮嗎?”

曾玉屏瞪著他說:“胡說八道,升官哪能這么容易?孫兒被引見才幾天呀,就成五品了?”

曾麟書見父親不相信他的話,就急了,“爹,兒子說的全是實情?!?

但曾玉屏還是對此半信半疑,正當此時,屋子里來了好多人,一起跪在地上大聲說:“恭喜大少爺升官,恭喜老太爺壽比南山!恭喜老爺福如東海!”直到此時,曾玉屏才相信自己的孫兒真的升官了。

此時,曾麟書又說道:“依孩兒之見,我們應該讓全村的鄉親都知道這個好消息,大家也好好慶賀一番。國藩這次可是一下子連升四級,這多么難得啊!”曾玉屏揮了一下手,打斷了曾麟書的話。然后曾玉屏跟眾人一一道別,送客出門。

曾玉屏見眾人離開后,才意味深長地對曾麟書說:“國藩做的官越大,我們越不能張揚,越要安分守己,只有這樣,他的官才能做得安穩。你萬不能犯一點糊涂,否則,就會連累到國藩。”曾麟書聽后連連點頭稱是,再也不敢宣揚兒子升官的事了。

曾國藩得到五品頂戴后,心中的信念就更堅定了。他在日記中寫了這樣一段話:“當官以不愛錢為本,廉潔自律,方能上對得起天、皇上、國家,下對得起百姓、親友、子侄。只要自己堅守一個廉字,就算做事偶爾有失公允,也不會惹來麻煩?!?

然而沒過多久,門房陳升就把這一包銀子放在曾國藩的面前,曾國藩一看,足有一百兩銀子,便問是誰送的?可這陳升還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對曾國藩只簡單地說一句:“一個瘦高個子?!痹鴩獑査骸叭四??”陳升答道:“走了?!比缓笤鴩謫枺骸坝袥]有留下什么話或書信之類?”陳升一拍腦門想起來,由于自己大意,所以把那人留的信落在門房了。于是陳升只好跑出去取了。

待陳升取來信后,曾國藩急忙打開一看,這才知道原來是正四品鴻臚寺卿穆同穆大人。這穆同便是曾國藩的座師穆彰阿穆中堂的一個出五服的本家侄子,于是曾國藩仔細閱讀信中內容。

書信的主要內容就是讓曾國藩在皇帝面前為他多美言幾句,因為這穆同想做浙江副主考,而穆中堂大人也是這個意思。他送來一百兩銀子全當薄禮,事成之后還會重重答謝。

曾國藩看完信之后,思索了一番,便提筆回信,表明自己會盡力而為,但銀子絕不能收。信寫完之后,曾國藩便讓陳升把信和銀兩一起送到穆同府上。

此時的陳升酒勁已過,他小聲對曾國藩說:“這一百兩銀子,他已拿了一些買酒喝了。”曾國藩聽到這里,氣得渾身發抖,一個小小的門房竟有如此大的膽子,私自動用客人的銀子。于是曾國藩忍無可忍辭退了陳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朝阳区| 临猗县| 如皋市| 古浪县| 福安市| 双柏县| 大余县| 丰顺县| 清水县| 长治市| 江阴市| 耒阳市| 西畴县| 鲁甸县| 黄大仙区| 团风县| 资中县| 陆良县| 班戈县| 常德市| 英山县| 天门市| 荥阳市| 保靖县| 安远县| 抚顺县| 昌吉市| 乐业县| 建水县| 黄冈市| 焉耆| 故城县| 新竹市| 浠水县| SHOW| 昭觉县| 平原县| 中宁县| 卫辉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