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接管北平警察局(2)
- 1948-1956:北京整肅與保衛行動紀實
- 朱振才
- 4271字
- 2016-02-25 13:29:31
2月4日,市局向全市內城7個分局、外城5個分局、郊區8個分局派出了公安軍事代表、聯絡員67人。這些公安軍事代表和聯絡員迅速到位,至此,接管工作從上到下逐級層層展開。
接管中,一項重要工作是收繳國民黨北平警察局的印信。印信是權力的象征。譚政文下達命令:責令警察局所屬各單位,即日起,將印信、官章迅速上繳,同時宣布:
嗣后關于人事、文書、收發用印等事項希與劉涌先生接洽辦理;嗣后關于武裝部分事項希與張廷楨先生接洽辦理;嗣后關于總務、財會事項與陳白先生接洽辦理。
所有本局各單位往來經辦結文件應留待移交。首先完成市局一級的權力接管。
接著,市公安局向各分局(原警察局分局長)發出訓令:“在未接到接管命令以前,應與公安軍事代表共同辦理事務,對外行文則公安軍事代表副署;各分局改稱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分局,印信由公安軍事代表或指派專人保管。”
2月10日,北平市公安局發出了局字第001號文件。文件重申了上述規定,文件比原來的規定更具體、更完善。文件宣布: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接管北平市警察局,譚政文于2月2日到職視事,原警察局各分局長在未接到接管命令以前,應與公安局軍事代表共同負責辦理事務;對外行文由公安軍事代表簽字。宣布從1949年2月10日起,各警察分局的名字改為“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分局”。印信由公安軍事代表或指派專人負責管理。
2月14日,市公安局正式任命了在保定確定的,以訓練班及中社部為主的“內七、外五、郊八”的分局長。此外,還陸續任命了一批接管干部擔任的分局科、股及分駐所一級領導的職務。
2月17日,北平市公安局長譚政文召開了20個分局長、舊警察局中警士代表和機關科室中新舊工作人員100多人大會,會上,譚政文重申了人民公安機關與國民黨警察局本質上的區別,再次勉勵舊警人員要全心全意做人民的警衛員,忠于革命事業,為北平治安保衛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宣布:“北平人民政府公安局對原北平警察局所屬單位已經正式接管。從即日起,停止軍事代表制!”宣布對原北平警察局的組訓室、政工科、機要室、督察處、專員室撤銷!
是日,由譚政文簽名,向全市印發了400多張《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布告》,原文如下:
奉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接管本市警察局事務,譚政文于2月2日到職視事,為人民服務,啟用公安局新印,并將舊警察局名稱取消,改為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希各界人士等知照。此布。
據統計,共接管國民黨北平警察局人員13561人。其中雇員2094人,警長1375人,警士7839人,工役2253人。
2月18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工作員進入前門公安街國民黨北平警察局辦公,啟用公安局新印。大門赫然掛出“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的牌子。身著解放軍服裝的警衛戰士,替換下了一身烏鴉色服裝的國民黨警察門衛。這意味著,國民黨警察統治北平的時代已經結束。
三、收繳保警總隊武器
譚政文局長2月2日到職視事當天,從資料和獲得情報得知,國民黨北平保警總隊不但人員眾多,而且武器也多,應當說這是接管的重點單位。他立即和劉涌、張廷楨做了研究,確定由張廷楨負責,通過內線關系把該單位情況摸清,然后確定接管策略,總的目的,要收繳他們的武器、彈藥。
據內線介紹:國民黨北平保警總隊是由國民黨特務和嫡系軍官控制的武裝隊伍,總隊共有官兵2900多人,編為6個大隊,18個中隊,1個車巡大隊、1個軍樂隊。總隊長馬起群是軍統特務,現已潛逃,去向不明;三個副總隊長,有兩個是軍統特務,一個中統特務。20多名大、中隊長中特務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每個大隊配有兩個步槍中隊,一個機槍中隊;每個中隊有一個手槍班,其他人配有“三八”式步槍。在機槍中隊中,配有重機槍4挺,輕機槍2挺,步槍62支,其他為駁殼槍、勃朗寧手槍等。
可以說,保警總隊是一支裝備精良,有一定戰斗力的反動警察部隊。保警總隊過去擔負著國民黨重大活動警衛和鎮壓革命的任務。從“五四運動”以來,保警總隊參與了歷次鎮壓愛國學生運動和民主運動。是一支沾滿志士仁人的鮮血、極其殘忍反動的警察部隊。
目前,保警總隊官警們思想混亂、波動很大,總隊長、副總隊長都已潛逃,現處在群龍無首、彷徨猶豫、無所適從的境地。有的思想頑固的官警,企圖把部隊拉到山上打游擊,或者向綏遠撤退;已接受潛伏任務的特務,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卻時刻伺機進行挑撥離間或破壞活動。有的官警想控制部隊,在和平接管中撈個一官半職;有個別的官警出去持槍搶劫、破壞倉庫。多數的員警害怕改編成人民解放軍,或被遣送回家、失掉飯碗等。
譚政文得知此情況后,在繁忙的接管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多次召集劉進中、劉涌、張廷楨等同志開會,研究對保警總隊的接管,主要是收繳他們的武器問題。
“收繳他們的武器,我們沒有兵力作為后盾,我看很困難,要不,多調一些我們公安大隊的人來。”公安大隊隊長張廷楨首先說。
“調幾個公安大隊的人來協助收繳武器還可以,但人不要多,多了他們會產生對立和抵觸情緒,現在我們是軍代表制,和平接管!”譚政文考慮張廷楨的意見,覺得不太穩妥。
“只要我們采取正確策略,依靠保警總隊下層員警,收繳他們武器我看沒有太大問題。”劉進中接著說。
譚政文見劉涌在思考什么,沒有發言,便“將”了他一軍說:“劉涌同志,大家都講你是一百單八將中的‘智多星’,你說一說你的意見。”
劉涌聽到譚政文點他名讓他發言。他抬起頭,胸有成竹地說:“我考慮,我們雖然手里沒有兵,但是,我們在政治上有絕對優勢,現在我們勝利了,國民黨失敗了,這是大趨勢,保警總隊的員警們會看到的。況且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后盾。2月3日,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入城式,給他們以精神上的震懾。正像進中同志講的,只要我們采取正確政策和策略,依靠保警總隊的下層員警,開展政治攻勢,細致地做員警的思想教育工作。我看,促其繳械是有可能的!”
譚政文看到大家意見趨于一致,最后帶有總結口氣說:“收繳保警總隊武器事關重大,對消滅城內反動武裝有重要意義。市委和彭真同志很重視收繳國民黨有關單位的武器問題。收繳了他們的武器,是消滅社會混亂現象的基礎,是釜底抽薪地維護了社會治安。所以,我們收繳保警總隊的武器這件事一定要做好,防止拒繳或攜械潛逃的事件發生。”
最后,會議決定,依靠我們政治上、軍事上的優勢,用和平接管的合法權力進行接管。大力宣傳入城接管的有關政策,宣傳爭取改造、立功贖罪方針。發揮內線作用,提出民主改編,責令他們有組織有秩序地上繳武器。
以上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由公安大隊長張廷楨以軍事代表的身份召集保警總隊大隊長以上的官警開會,除宣傳有關政策和進行思想動員外,宣稱,保警總隊整個建制要進行集訓,集訓是不帶武器的,要求各大隊按組織系統上繳武器。并要求各大隊長率先垂范,把自己的武器先交出來。各大隊上繳武器做得好的,要記功。發生問題者由大隊長負責。對于各中隊也要照此辦理。這樣就穩住了中隊以上官警的情緒。
這些官警看到當前大的趨勢,又看到部隊已不好掌握,自動地上交了武器。在爭取改造、立功贖罪的口號感召下,認真負責地把自己所管轄的單位的武器交了出來。
整個收繳保警總隊武器的工作比較順利,只有個別的思想轉不過彎來的官警提出質問:“這么好的武器就白白地交出來了?”企圖挑撥別人拒繳。這個官警的話剛一出口,就受到了保警隊長的斥責和軍代表的批評。他的陰謀沒有得逞。
收繳保警總隊武器的工作,從2月4日開始至8日結束,共收繳輕重機槍129挺,各種長短槍2231支,以及彈筒、刺刀和大量子彈。加上國民黨北平警察局有關單位在這里存放的武器,共收繳機槍152挺、長短槍9989支、戰刀873把、手榴彈5954枚、子彈114萬余發。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依靠政治優勢和思想工作終于完成了對保警總隊武器的收繳任務。
四、通緝的“要犯”當上了刑警隊副隊長
國民黨北平警察局所屬的刑事警察大隊,是警察局內一支重要力量,它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政治和刑事案件。刑事警察大隊下設5個中隊,并設有業務、總務和預審三個股。大隊部駐在前門外鷂兒胡同。全大隊600多人。大隊長叫聶士慶,此人身份為少將軍銜,軍統特務。
分工接管刑事警察大隊任務的是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第三處,即公安處。處長趙蒼璧,副處長武創辰。根據刑事警察大隊狀況,經市局局長譚政文批準,成立以市委組織部分配來的朱培鑫為首,包括打入刑事警察大隊的地下黨員在內的6名軍事代表的接管小組。市局已決定,把國民黨北平警察局的刑事警察大隊接管過來,在此基礎上成立新的刑事警察大隊,劃歸公安處領導,朱培鑫已被任命為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隊的副大隊長。
接管國民黨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很具有戲劇性。
朱培鑫,出生在河北曲陽縣河柳村一個貧農家庭,念過幾天私塾,13歲就去張家口一家首飾樓當學徒,受盡了老板打罵和虐待。后逃來北平乞討和打零工,他覺得北平同樣黑暗,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世態炎涼。在他年輕的心靈上,產生了對當時社會的憤憤不平和反抗。
1944年,朱培鑫參加了革命,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后由晉察冀城工部派到北平做地下工作,任基層黨支部書記。此時,他結識了不少北平的市民朋友,為在北平做地下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幾次虎口脫險都得到了市民朋友幫助。
1945年9月,當時正值國共兩黨談判之際,國民黨那些接收大員們把精力放在抓權力、搶房子、弄金子上,朱培鑫乘機以化名朱吉平打入北平警察局外五分局當了一名內勤民警,他以警察的名義,為開展地下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幾次組織上讓他弄身份證、通行證等事情,他都巧妙地完成了。
朱培鑫當時隸屬中共北平地下警察工作委員會領導,該委員會由徐振戎、徐濺和韓涌三人組成,徐振戎為書記。警察委員會的任務是,負責北平市警察系統的建黨工作,待機里應外合,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北平。
朱培鑫在北平地下警察委員會領導下,努力工作。曾擔任第二和第三黨支部書記。
正當朱培鑫如火如荼地開展工作之時,卻遭到了叛徒的出賣。
1947年11月初,朱培鑫接到組織通知,警委會已經有人被捕,命令他迅速轉移。
朱培鑫離開北平,到河北省泊鎮華北局城工部駐地報到。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又奉命于1948年2月化裝成游民來到北平,住在平民朋友王世祥家中,三天后和組織接上了關系。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在彭真、劉仁的主持下,在北京醫學院四院召開了地下黨和解放區來的共產黨員會師大會,會上,許多地下黨員,過去曾見過面,打過交道,由于秘密工作的要求,只是單線聯系,不經組織批準,是不準輕易與別人聯系的。今天見面,各自露出“廬山真面目”,他們互相握手擁抱,有不少同志流下激動的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