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會計核算基礎
通過本章的學習,應對旅游企業會計信息的生成有一個總體認識。了解會計的基本概念、職能和對象;理解會計等式的意義;掌握會計要素的劃分;明確旅游企業會計科目的內容;掌握賬戶的概念、復式記賬的記賬符號、賬戶結構、記賬規則和試算平衡;熟悉會計工作循環的內容和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
本章主要講述的是會計核算的基本概念及其內在關系。旅游企業會計除具有與其他企業的共性之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核算內容綜合化;核算方法多樣化;核算還具有涉外性。會計要素是對會計核算對象的基本分類,旅游企業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會計等式是根據企業有一定資產就有相應權益的關系來表達的會計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平衡公式。復式記賬法是對每項經濟業務所引起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項目的增減變化,用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方法。由于記賬符號、記賬規則等有所不同,在我國又可具體分為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三種,其中借貸記賬法是國際上通用的,也是《旅游、飲食服務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的旅游企業普遍采用的記賬方法。
旅游企業作為營利性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經濟基本單位,要進行經濟核算,也要講求經濟效益。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是加強科學管理。會計作為行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1.1 會計基本理論
1.1.1 會計概念
1.會計的起源
會計作為一項獨立的經濟管理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涉及一些會計活動,這可追溯到貨幣未發明前的實物交換時代。東漢時,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這部著作中對“會計”二字從字義上做出詳解,其中尤其強調“計”字中含有正確計算之意。清代的《說文解字注》一書中對“會”字的構成做了詳細的說明。同時,清代數學家焦循針對西周時人們對于“會計”概念的認識指出:“零星算之為計,總合算之為會。”這是對于西周時代“會計”概念的正確總結。
現代會計學的基礎是復式記賬法,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2世紀,并在14世紀正式出現。在15世紀末,復式記賬在意大利威尼斯市及鄰近地區開始廣泛采用,而財務報表也首次在佛羅倫薩市的一家銀行編制。第一本記載有關復式記賬的書是在1494年由意大利僧人和數學家帕喬高(Pacioli)提出的。
2.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企業、事業、機關、團體及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錄、計算、控制、分析、報告,以提供財務和管理信息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它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在人類社會中,物質財富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生產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成為衡量和計算商品的價值尺度,會計可以利用貨幣作為價值尺度進行核算,因此,會計的發展成為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來綜合反映和監督經濟活動的一種管理活動。
3.旅游會計的概念
旅游企業是為人們提供旅游服務的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它是以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為基本條件,以旅游服務為核心產品,滿足旅游者觀光、休閑、娛樂、購物及吃、住、行等物質和精神需要為主要目標的綜合性產業。旅游企業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必須不斷地加強旅游企業的經營管理。
旅游會計既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也是旅游學的一個分支。旅游企業會計是把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同旅游業務實踐相結合所形成的一門新興的部門會計學科。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記賬、算賬、報賬的手段,對旅游企業的經濟關系進行反映和監督的管理活動。它突出了旅游行業的特點,是系統研究旅游企業會計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1.1.2 會計職能和會計對象
會計作為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作用的發揮是通過會計的職能來實現的,而會計的對象就是會計職能所反映的內容。
1.會計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由會計的本質特征所決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吨腥A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了會計的基本職能有兩個,即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1)會計核算職能。會計核算是對大量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計算、歸類、整理和匯總,并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程序,全面、完整、綜合地反映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并為經濟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隨著管理對會計要求的提高,會計核算不僅僅包括對經濟活動的事后核算,還應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進行經濟預測,參與決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則是在計劃執行過程中,通過核算和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按計劃和預定的目標進行。
(2)會計監督職能。會計監督主要是以國家的財經法規、政策、制度、紀律和會計信息為依據,對將進行和已經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合理、合法的監督。會計監督按其經濟活動過程的關系,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其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分析會計核算資料、檢查遵紀守法情況、評價活動成果、確定經營目標、調整計劃等內容。通過會計監督,能正確地處理好國家與企業的關系,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和促使企業改善經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兩者相輔相成;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而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證。兩者必須結合起來發揮作用,才能正確、及時、完整地反映經濟活動,有效地提高經濟效益。如果沒有可靠的、完整的會計核算資料,會計監督就沒有客觀依據。反之只有會計核算沒有會計監督,會計核算也就沒有意義。
2.會計對象
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它是會計行為的客體,也是會計工作的內容。具體來說,會計對象是指企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資金運動,即資金運動構成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內容。
任何企業都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首先它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財產物資,這些財產物資的貨幣表現就是資金。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企業的資金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就形成了資金的運動。會計就是以資金運動為對象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的。因此,企業的會計對象可以包括資金的取得與退出、資金的循環與周轉、資金的耗費與收回等內容。在不同的企業或單位,資金運動的形式、內容有所不同,其核算和監督的對象就有所不同。
1.1.3 旅游企業會計的特點
企業會計的特點是由會計對象決定的,旅游企業的經營特征決定了它的會計核算特點。旅游企業屬于第三產業,從總體上來看,其經營特點表現為以服務為中心,輔之以生產和商品流通,直接為消費者服務。它具有與其他企業相同的特點,比如都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記賬、算賬為手段,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反映和監督。除此之外,旅游企業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核算內容綜合化
旅游企業主要包括旅行社、飯店和旅游景點三大類型的企業。飯店包括客房、餐飲、娛樂及商品銷售等業務;旅游景點既有門票收入、游樂項目收入,還有客房、餐飲、娛樂及商品銷售等營業項目。這些都是旅游企業的會計核算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2.核算方法多樣化
旅游企業除了提供服務外,還從事生產加工商品和銷售商品,它具有生產、銷售和服務三種職能。例如,餐飲服務項目要根據消費者的需要加工菜肴、食品,這就具有工業企業的核算特點;同時還要將這些菜肴和食品提供給消費者,這又具有商品流通企業的特點;另外,還要為消費者提供消費場所、設施和服務,又具有服務行業的特點。因此,旅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要根據具體經營業務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
3.核算具有涉外性
我國的旅游業務主要三種類型,一是國內的游覽者在國內的景點旅行和游覽;二是國內的游覽者出國旅行和游覽;三是國外游覽者來國內旅行和游覽。其中,后兩種業務屬于涉外業務。根據國際旅游市場的需要和我國現有國力,當前我國旅游業的重點應是優先發展國際旅游業,積極吸引外匯,平衡國際收支。由于大量的涉外業務都需要進行國際結算,因此旅游企業必須進行外匯收支的核算,按照國家的外匯管理條例正確地核算有關外匯收支項目,辦理外匯存入、轉出和結算,加強外匯管理。
1.1.4 會計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
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預算執行過程及其結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記錄、計算和分析,定期編制并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為做出經營決策和宏觀經濟管理提供依據的一項會計活動。會計核算往往滲透到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經濟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
會計方法是指從事會計工作所使用的各種技術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和會計檢查方法。其中會計核算方法是會計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會計核算方法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一些具體技術方法。旅游企業與其他企業一樣,也具有七種核算方法。
1.設置科目及賬戶
設置科目和賬戶是對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專門方法。由于會計對象的內容是復雜多樣的,所以要對其進行系統核算和經常性監督,就必須對經濟業務進行科學的分類,以便分門別類地、連續地記錄,據以取得多種不同性質、符合經營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標。旅游企業的核算對象也復雜多樣,要對其涉及的各項財產、資金、成本、費用、收入等分別歸類,并設置一定的會計科目和賬戶,從而系統地反映它們的增減變化,取得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上所需的各項指標。
2.復式記賬
復式記賬是指對所發生的每項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采用復式記賬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筆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防止差錯和便于檢查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記賬方法。旅游業務中的每項經濟活動也會引起兩種以上的相互關系,如旅游商店購進了一批旅游商品,這個經濟業務就會引起一個資產的增加和另一個資產的減少,要同時在兩個賬戶中反映。
3.編制和審核憑證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作為記賬依據的書面證明。正確地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財務收支的基礎,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前提。對于旅游業務中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按照實際情況填制憑證,所有憑證都要嚴格地審核確認,審核無誤的憑證才能登記賬簿,從而保證經濟責任清楚和會計入錄的合理、合法。
4.登記會計賬簿
登記會計賬簿也稱記賬,是在賬簿上連續、系統、全面地登記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和財務收支的一種專門方法。賬簿記錄是重要的會計資料,是進行會計分析、會計檢查的重要依據。在旅游會計中,也要對其設置賬簿,建立賬戶,利用復式記賬法,把各項經濟業務分門別類的加以反映和記錄,這樣才能正確及時地提供各項核算信息。
5.成本計算
成本計算是按照一定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以便確定該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產品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指標。旅游企業在餐飲環節購進食品原料需要計算食品原料成本,對購進的原料進行加工生產要進行生產成本計算,銷售食品時還要計算產成品銷售成本。進行正確的成本計算,既可以考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費用支出情況,又可以確定企業盈虧和制定產品價格的基礎,并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重要數據。
6.財產清查
財產清查是指通過對實物的盤點,核對賬目,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實有數額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對各種財產物資的盤點清查,可以提高會計入錄的正確性,保證賬實相符。同時,還可以查明各項財產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情況及各種結算款項的執行情況,以便對積壓或損毀的物資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項,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清理和加強對財產物資的管理,加速資金周轉。
7.編制會計報表
編制會計報表是在日常核算和財產清查的基礎上,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總括地反映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以考核計劃執行結果的一種專門方法。會計報表主要以賬簿中的記錄為依據,經過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產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標,用來考核、分析財務計劃和預算執行情況,以及編制下期財務和預算的重要依據。旅游企業編制報表也是為了讓旅游企業領導、職工及時了解旅游企業財務收支情況。
以上七種方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約。在會計核算中應該正確的運用這些方法,一般在經濟業務發生后,要以合法的原始憑證為依據,按規定的手續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并應用復式記賬法在有關賬簿中進行登記,及時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成本計算,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在賬證、賬賬、賬實相符的基礎上,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核算基本程序如圖1.1所示。

圖1.1 會計核算基本程序
1.1.5 旅游企業會計核算的任務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旅游企業會計核算的任務是由旅游業的性質和旅游企業管理的要求決定的,同時也受到旅游會計對象的制約。其任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經濟情況。旅游企業通過會計核算的各種專門方法對企業整個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及發生的各項財務收支狀況進行詳細地記錄、計量和報告,能夠提高原始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并及時反映企業財務計劃和預算的執行情況,確認企業的經營成果。
(2)監督經濟活動。旅游企業的會計核算過程嚴格執行了國家的財務制度,通過各種會計檢查方法,及時查明企業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可靠,經營業務是否合法合理,投資者的權益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等。通過監督使企業能夠照章辦事,防止違法行為,維護國家的財經紀律。
(3)預測經營前景。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旅游企業通過常規性的會計預測,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做出合理的分析與推測。
(4)提供決策信息。旅游企業的財會部門為企業提供了完備的財務信息,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使企業制定的財務計劃切實可行,從而減少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失誤。
(5)控制經濟過程。會計部門的工作覆蓋了企業整個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通過制定合理的會計控制辦法,旅游企業的會計部門就可以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已經發生的或未來預期要發生的經營業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控制,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6)評價經營業績。旅游企業通過定期對企業財務報告的分析,可以及時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做出正確的評價,肯定成績,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達到改善經營管理的目的。
1.2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在一定時期內旅游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多種多樣,每一項經濟活動都會對企業產生財務影響,只有按不同的性質和特征對這些經濟業務的財務影響進行適當分類,會計才可以連續、系統和綜合地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從而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
1.2.1 旅游企業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核算對象按經濟性質和特征所做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用以反映企業單位財務狀況和確定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將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類。
旅游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是以一定的方式和來源獲得相應的物質資料,如房屋、機器設備、交通工具等。旅游企業要招募一定數量和具有一定素質的員工,組織員工運用各種物質資料向游客提供住宿、飲食、娛樂等多種服務。企業通過這些服務項目向游客收取酬勞,取得貨幣收入,同時發生各種耗用和支出,如支付員工工資及其他費用,并由此獲得利潤。
旅游企業的經營活動及其成果,也表現為互不相同又相互聯系的六大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按照財政部審查同意,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飲食服務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旅游企業的資產可以分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其他應收款、原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物料用品、庫存商品、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待處理財產損益等類別。具體來說,資產具有以下特征。
(1)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結果。至于未來發生的交易或事項可能產生的結果,則不屬于現在的資產,不得作為資產確認。
(2)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通常情況下,一項財產作為企業的資產予以確認,對于企業來說是要擁有其所有權。對于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資產,企業雖然不擁有所有權,但能夠實際控制(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要求,也應當將其作為企業資產予以確認。
(3)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如果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則不能作為資產確認。
(4)資產具有可計量性。理論上,資產應按照未來流入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現值計量。我國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對資產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資產的價值能夠可靠計量?!?/p>
資產按照其流動性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被耗用的資產,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款項和存貨等。長期資產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變現或者被耗用的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等。
2.負債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一般情況下,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負債。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
負債按照其償還期限的長短,可以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等。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包括企業投資人對企業投入的資本,以及在經營中形成的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等。
投入資本是指企業的各種投資人實際投入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財產物資。資本公積金是企業由于資本自身升值或其他非經營原因產生的投資者共同享有的權益,如資本溢價、接受捐贈的資產價值和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盈余公積金是指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從利潤中提留的公積金。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潤或待分配的利潤。
4.收入
收入是指旅游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摹⑴c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是企業賺取利潤的基本來源,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由于旅游企業主要是以提供服務為主,所取得的收入均是主營業務收入,非經營性業務較少或幾乎沒有,因此旅游企業的收入主要指主營業務收入。旅游企業提供勞務的主營業務收入只有在完成勞務時,才予以確認,對于分屬不同會計年度的勞務,不能當期確認為收入的,可在“遞延收益”科目中反映。
5.費用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旅游企業的費用主要有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所得稅費用等。
旅游企業的費用主要表現為企業資產的流出或被消耗,如旅游企業發生的固定資產消耗、食品原材料的消耗、低值易耗品、水電氣的消耗,支付員工工資和其他費用等。也就是說,企業的資產在經營過程中被耗費掉,其價值就轉化為費用,其目的是為了獲得營業收入,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6.利潤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企業利潤有利潤總額與凈利潤之分。利潤總額是指收入扣除不含所得稅在內的費用后的利潤,是計算所得稅費用的基礎,也稱稅前會計利潤;凈利潤是指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費用后的利潤凈額,也稱為凈收益。企業的凈利潤為企業投資人共同所有,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構成部分。企業凈利潤提留盈余公積金和向投資者分配后余下的部分,即未分配利潤。
1.2.2 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也稱會計恒等式或會計平衡公式,它是根據企業有一定資產就有相應權益來表達的會計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平衡公式。任何一個企業都擁有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經濟資源,它們能幫助勞動者在未來創造新價值,企業的這些經濟資源就是資產。同時,企業為了取得這些資產,必須具有所需要的資金來源。為企業提供資金來源者,對企業的資產就具有要求權,會計上稱這種要求權為權益。在任何一個瞬間(特定時日),一個企業有多少資產就必定有多少權益,即資產和權益之間客觀存在著必然相等的關系。即
資產=權益
由于權益可以分為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而債權人權益通常又稱為負債,因此,會計等式又可以進一步表示如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個等式表明企業在一定時點上資金運動的相對靜止狀態。這一會計等式表明,某一會計主體在某一特定時點所擁有的各種資產,以及債權人和投資者對企業資產要求權的基本狀況,表明企業所擁有的全部資產都是由債權人和投資者提供的。
這一會計等式是會計復式記賬、會計核算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基礎。正是在這一會計等式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復式記賬法記錄經營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反映會計主體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才能通過編制資產負債表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的信息。
同時,這一等式還表明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之間的相互聯系。財務狀況表明企業一定時期資產的來源與占用情況,反映一定時期的存量。而經營成果則表現的是企業一定期間凈資產增加(或減少)情況,反映一定期間資產的增量(或減量)。企業的經營成果最終要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贏利,將使企業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企業虧損,將使企業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當企業發生經濟業務時,必然會引起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變化。然而不論發生何種變化,都不會破壞上述會計恒等式的平衡關系。從企業的一定時期內動態觀察,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要發生各種費用,也會取得各種收入,因而會計平衡公式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1.3 會計科目、賬戶與記賬方法
1.3.1 會計科目及其分類
1.會計科目的設置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標志或項目,設置會計科目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一種專門方法。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它是設置賬戶、處理賬戶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和依據,是考核計劃、分析業務和財務工作的工具。參照我國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會計科目運用指南》,旅游企業常用的會計科目代碼表,如表1.1所示。
表1.1 旅游企業會計科目代碼表

表 1.1 將會計科目劃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類科目。其中,損益類科目包括收入類科目和費用類科目及其他損益類科目。
2.會計科目的分類
為了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應按一定的標準對會計科目進行分類。
(1)按照提供核算指標詳細程度進行分類
1)總分類科目。也稱總賬科目或一級科目,它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總賬科目一般是按財政部門制定的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
2)明細分類科目。也稱明細科目,它是對總分類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的會計科目,它們所反映的經濟內容或提供的指標比較詳細具體,是對總分類科目的具體化和詳細說明。明細科目的設置,除國家統一規定外,各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自行設定。
(2)按照所反映的經濟內容進行分類
會計科目按其核算的經濟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五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每一大類會計科目可按一定的標準再分為各小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有“現金”、“原材料”、“庫存商品”、“應收賬款”等;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有“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有“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金”等;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有“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反映資本的科目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等;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有“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
4)成本類科目。主要反映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支出的科目,如“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及“勞務成本”等。
5)損益類科目。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收入及發生的各項費用的科目。收入類科目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費用類科目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1.3.2 賬戶結構與設置
會計科目為核算會計對象具體內容提供了方便。為了序時、連續、系統地記錄由于經濟業務發生而引起的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提供各種會計信息,就必須根據規定的會計科目在賬薄中開設賬戶。
1.賬戶的意義
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
會計科目與賬戶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科學分類,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也是設置賬戶的依據,但它僅僅是賬戶的名稱,不存在結構賬戶;而賬戶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結構,能夠用來連續、系統、全面的記錄反映某種經濟業務的增減變化及其結果。賬戶是會計科目的具體運用,會計科目的性質決定了賬戶的性質。
會計科目與賬戶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兩者反映的內容相同,分類的方法一致。但是,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是規定賬戶所應登記的經濟業務內容的標準;賬戶是按會計科目設置的,并按會計科目所規定的經濟內容來記錄旅游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費用及收入的具體變化過程及其結果,有內容、有結構和一定經濟數量的分類記錄。會計科目主要是國家在會計制度中統一規定的,它并不實際記錄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內容及其所引起的資金的變化;而賬戶卻是旅游企業在自己的會計賬簿中開設的,專門用來記錄企業經濟業務的工具和載體。正確區分會計科目和賬戶,有利于科學地設置和應用賬戶,做好企業會計核算工作。
2.賬戶的結構
賬戶的結構是由會計要素數量的變動情況所決定的。企業的經濟業務發生后所引起的資金變動在各會計要素數量方面的表現,不外乎有增加和減少兩種情況。與之相適應,用以記錄經濟業務、反映企業資金運動變化的賬戶,在結構上也應劃分為兩個基本部分。
賬戶分為左方、右方兩個方向,一方登記增加,另一方登記減少。至于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則取決于賬戶的性質和所采用的記賬方法。登記本期增加的金額,稱為本期增加發生額;登記本期減少的金額,稱為本期減少發生額;增減相抵后的差額,稱為余額。余額按照表示的時間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其基本關系如圖1.2所示。

圖1.2
上圖所示格式也稱丁字形賬戶,是由一條水平線和平分的一條直線構成的。其中的賬戶名稱即會計科目,是按《旅游、飲食服務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立的。
旅游企業也可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和設立必要的總賬科目與明細科目。賬戶的左右兩方用來登記各種會計事項所引起的相應會計要素項目的變化金額,以及相應的日期和其他重要資料。登記記賬的基本規則由記賬方法來決定。需要注意的是,賬戶的兩欄式結構是實際工作中各種賬戶抽象化后的基本格式,而在實際工作中一般不能采用,只有在學習記賬方法時才能采用。
賬戶按照會計要素和內容的不同,分為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收入類賬戶、費用成本類賬戶,賬戶性質不同其結果也有所不同。
(1)資產類賬戶結構。增加數一般在賬戶的“左”方登記,減少數一般在賬戶的“右”方登記。兩方的差額稱為余額,一般在左方,其結構如圖1.3所示。

圖1.3 資產類賬戶結構
(2)負債類賬戶。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原理,負債類賬戶的增加數必須與資產類賬戶的增加數相反。負債類增加數一般在賬戶的“右”方登記,減少數一般在賬戶的“左”方登記。兩方的差額稱為余額,一般在右方,其結構如圖1.4所示。

圖1.4 負債類賬戶結構
(3)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它與負債都屬于資產的來源賬戶,其結構是相同的。
(4)收入類賬戶。收入類賬戶與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性質相似,結構相同,期末轉平,無余額,如圖1.5所示。

圖1.5 收入類賬戶結構
(5)費用成本類賬戶。費用成本類賬戶與資產類賬戶相似,結構類似于資產類賬戶。期末轉平,無余額。
經濟業務的發生必然會引起資金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幾個要素之間的變動,每一個賬戶都要反映不同項目的增減變動和余額情況。因此,賬戶中所記錄的內容主要包括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和期末余額。期初余額為由上期轉入本期的金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是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增加金額的合計;本期減少額是一定時期內賬戶所登記的減少金額的合計,兩者合稱本期發生額。根據期初余額和本期發生額,就可以計算出本期的期末余額,并轉入下期成為下期的期初余額。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期末余額
不同性質的賬戶結構和內容將在借貸記賬法的應用中說明。
旅游企業在會計核算的實際工作中,為適應本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需要,應根據企業業務的情況和賬戶基本結構的要求,不斷發展和完善,因為賬戶的結構和具體用法是多種多樣的。
1.3.3 復式記賬
為了提供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會計信息,在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的基礎上還應采用一定的記賬方法在賬戶中記錄經濟業務。記賬方法一般分為單式記賬與復式記賬。
單式記賬是一種比較簡單、不完整的記賬方法。其特點是對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只在一個賬戶中進行登記,各賬戶之間沒有嚴密的對應關系,賬戶記錄也不可能相互平衡。例如,用銀行存款購買商品的業務發生后,只在賬戶中記錄銀行存款的付出業務,而對商品的收入業務,卻不在賬戶中記錄。它在選擇單方面記賬時,重點考慮的是現金、銀行存款及債權債務方面發生的經濟業務。由于這種方法沒有全面反映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也不便于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目前很少有單位采用這種記賬方法。
復式記賬是從單式記賬法發展起來的一種比較完善的記賬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記錄,各賬戶之間客觀上存在對應關系,對賬戶記錄的結果可以進行試算平衡。例如,從銀行提取現金300元,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一方面使企業的銀行存款減少了300元,另一方面使企業的現金增加了300元。對于這項經濟業務采用復式記賬法進行記錄,應以相等的金額(300元)同時在“銀行存款”和“現金”這兩個相互聯系的賬戶上進行登記,即一方面在“銀行存款”賬戶上登記減少300元,另一方面在“現金”賬戶上登記增加300元。由于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在相互聯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中做雙重記錄。因此,復式記賬法較好地體現了資金運動的內在規律,能夠全面、系統地反映資金增減變動的來龍去脈及經營成果,并有助于檢查賬戶處理和保證賬簿記錄結果的正確性。
在我國,復式記賬曾有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三種,但現在規定使用的只有借貸記賬法一種。
1.3.4 借貸記賬法的應用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情況及結果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它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記賬符號
借貸記賬法下,每個賬戶的基本結構都是“借方”和“貸方”,左方為借,右方為貸?!敖琛焙汀百J”僅僅是一個記賬符號,無任何含義。資產和費用成本類賬戶的增加數記“借”方,減少數則記“貸”方;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類賬戶的增加數記“貸”方,減少數則記“借”方。
2.賬戶結構
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如表1.2所示。
表1.2 各賬戶的結構

3.記賬規則
根據復式記賬的要求,借貸記賬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即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按照借貸相反的方向,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記錄,且合計記入各賬戶的借方發生總額與貸方發生總額必須相等。
4.試算平衡
在借貸記賬法下,以全部賬戶的借貸雙方總和相等作為試算平衡的依據,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按照“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來檢查各賬戶記錄是否正確。
【例1-1】 海江賓館20××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狀況如表1.3所示。
表1.3 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余額表 單位:元

下一年度1月份發生了以下經濟業務:
① 5日,該賓館購買物料一批,價值1萬元,以銀行存款支付。
② 9日,投資者追加投資10萬元,款項存入銀行。
③ 15日,收到客戶欠款2萬元,存入銀行。
④ 23日,從銀行提取現金5 000元備用。
⑤ 24日,用5 000元現金購買低值易耗品。
(1)首先根據以上經濟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2)登記賬戶。


(3)編制試算平衡表(見表1.4)。
表1.4 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試算平衡表(1月份) 單位:元

1.4 會計循環與會計基礎工作
1.4.1 旅游企業的會計循環
企業將一定時期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依據一定的步驟和方法加以記錄、分類、匯總直至編制會計報表的會計處理全過程。在連續的會計期間,這些工作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進行。會計入錄、分類和總結會計入錄的過程經常被稱做會計循環,會計循環包括以下處理過程。
(1)對于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初步的確認和記錄,即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
(2)填制記賬憑證,即在審核原始憑證的基礎上,通過編制會計分錄填制記賬憑證。
(3)登記賬簿,包括日記賬、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
(4)編制調整分錄,其目的是為了將收付實現制轉換為權責發生制。
(5)結賬,即將有關賬戶結算出本期總的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6)對賬,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和賬實核。
(7)試算平衡,即根據借貸記賬法的基本原理進行全部總分類賬戶的借方與貸方總額的試算平衡。
(8)編制會計報表和其他財務報告。
1.4.2 會計憑證
1.會計憑證的概念
會計憑證就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也是登記賬簿的主要依據。任何單位每發生一項經濟業務,如現金的收付、物資的進出、往來款項的結算等,都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認真填制會計憑證,記錄經濟業務發生的日期、內容,并在會計憑證上簽名蓋章,以對會計憑證的真實性和正確性負責。一切會計憑證都必須經過有關人員的嚴格審核,只有經過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才能做為登記賬簿的依據。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對于完成會計工作的任務,發揮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保證經濟業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由于會計憑證如實記錄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經過嚴格審核,證明是合理、合法的會計憑證,才能作為記賬的依據,從而維護了財經紀律,發揮了會計的監督職能。
(2)保證會計入錄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能及時準確地反映經濟業務,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客觀,防止弄虛作假和差錯事故,保證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
(3)加強經濟管理的崗位責任制。由于每項經濟業務所取得的會計憑證均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蓋章,以對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完全責任,這在客觀上促使經辦人員嚴格執行有關的政策、制度,明確經濟責任,從而加強了經濟管理的崗位責任制。
2.會計憑證的種類
按照會計憑證的填制程序和用途一般可以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兩類。
(1)原始憑證
原始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已經發生、執行或完成,用以明確經濟責任,作為記賬依據的最初的書面證明文件。如出差乘坐的車船票、采購商品的發貨票、倉庫的領用單等,都是原始憑證。
1)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原始憑證品種繁多,格式各異,但為了準確地反映經濟業務的執行和完成情況,必須具備以下基本內容:原始憑證的種類和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接受憑證的單位名稱;經濟業務的內容;經濟業務的實物數量和金額;填制單位及經辦人員簽名或蓋章等。
有些原始憑證,除了滿足財會工作的需要外,還要滿足計劃統計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因此,還應當補充必要的內容。
2)原始憑證的種類。原始憑證按其取得的來源不同,可分為自制原始憑證和外來原始憑證兩種。
① 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企業經辦業務的部門或個人在辦理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原始憑證,如入庫單、領用單等。
② 外來原始憑證,是指本企業與外來單位或個人之間發生經濟業務時,由外單位的有關人員或個人填制而取得的原始憑證,如購進商品時由供貨方提供的發貨票等。
(2)記賬憑證
記賬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的原始憑證,來確定經濟業務是應借還是應貸的會計科目和金額而填制的,作為登記賬簿直接依據的會計憑證。在登記賬簿之前,應按實際發生經濟業務的內容編制會計分錄,然后據以登記賬簿,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分錄是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完成的。
記賬憑證按其適用的經濟業務,又可分為專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兩類。
1)專用記賬憑證。專用記賬憑證是用來專門記錄某一類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專用憑證按其所記錄的經濟業務是否與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收付有關系,又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三種。收款憑證是用來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收款業務的憑證,它是根據現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務的原始憑證填制的;付款憑證是用來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付款業務的憑證,它是根據現金和銀行存款付款業務的原始憑證填制的;轉賬憑證是用來記錄與現金、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收付款業務無關的轉賬業務(即在經濟業務發生時不需要收付現金和銀行存款的各項業務)的憑證,它是根據有關轉賬業務的原始憑證填制的,轉賬憑證是登記總分類賬及有關明細分類賬的依據。
2)通用記賬憑證。通用記賬憑證是以一種格式記錄全部經濟業務,在經濟業務比較簡單的經濟單位,為了簡化憑證可以使用通用記賬憑證記錄所發生的各種經濟業務。
3.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
(1)記賬憑證填制的基本內容
記賬憑證種類雖多且格式不同,但其作用都在于對原始憑證進行分類、整理,按照復式記賬的要求,運用會計科目編制會計分錄,據以登記賬簿。因此,記賬憑證必須具備以下基本內容。
1)記賬單位名稱與填制單位名稱。
2)記賬憑證的編號。
3)記賬憑證的日期。
4)經濟業務的內容摘要。
5)會計科目(包括一級、二級和明細科目)的名稱、記賬標記和金額。
6)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
7)制單、審核、記賬、會計主管等有關人員的簽章,收款、付款憑證還應由出納人員簽名或蓋章。
(2)填制記賬憑證的具體要求
1)填制記賬憑證的依據,必須是經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的原始憑證。
2)正確填寫摘要,一級、二級科目或明細科目,賬戶的對應關系、金額都應正確無誤。
3)記賬憑證的日期。收付款業務的憑證日期應是貨幣資金收付的實際日期,與原始憑證的日期不一定一致;轉賬憑證以收到原始憑證的日期為準,但在摘要欄要注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實際日期。
4)記賬憑證的編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編號方法。如果企業采用統一格式(通用格式),憑證的編號可采用按月編順序號。如果是按照經濟業務內容加以分類,憑證的編號應采用字號編號法,即把不同類型的記賬憑證用字加以區別,再把同類記賬憑證順序號加以連續。三種格式的記賬憑證,采用字號編號法時,具體應編為“收字第×號”,“付字第×號”,“轉字第×號”。
5)記賬憑證上應注明所附原始憑證的張數,以便查核。如果根據同一原始憑證填制數張記賬憑證時,則應在未附原始憑證的記賬憑證上注明“附件×張,見第×號記賬憑證”。更正錯賬和結賬的記賬憑證可以不附原始憑證。
6)必須按照會計制度統一規定的會計科目,根據經濟業務的性質,編制會計分錄,以保證核算的口徑一致,便于綜合匯總。應用借貸記賬法編制會計分錄時,只需編制簡單分錄或復合分錄,以便從賬戶對應關系中反映經濟業務的情況。
7)在采用收、付、轉憑證分類情況下,凡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收款業務,填制收款憑證;凡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的付款業務,填制付款憑證;涉及轉賬業務,填制轉賬憑證。但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之間的劃轉業務,按規定只填制付款憑證,以免重復記賬。
(3)記賬憑證的審核
為了保證賬簿記錄的正確性,監督款項的收付,必須對記賬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的內容如下。
1)記賬憑證所附的原始憑證是否齊全,其內容是否與記賬憑證的內容相符合。
2)記賬憑證上應借應貸的會計科目及其金額是否正確。
3)記賬憑證中規定的項目是否填列齊全,有關人員的簽章是否齊全。
在審核時如發現記賬憑證有錯誤,應查明原因,按規定方法及時更正。只有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才能作為登記賬簿的依據。
1.4.3 會計賬簿
通過填制會計憑證可以連續地反映企業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但是,每一會計憑證所能反映的只是個別的、零散的信息。為了全面、序時、分類地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發生的經濟業務,并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直接依據,就必須在填制記賬憑證的基礎上,設置各種賬簿并進行登記。
1.會計賬簿的概念及作用
會計賬簿是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綜合地記錄和反映企、事業單位經濟活動全部過程的簿籍。它是一種具有專門格式的簿籍,是由具有專門格式的賬頁裝訂成冊,或用其他方式聯結而成的。設置和登記賬簿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會計信息處理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賬簿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1)賬簿是系統歸納和積累會計核算資料的工具。通過登記賬簿,可以把會計憑證所提供的資料歸類匯總,形成集中的、系統的、全面的會計核算資料。在賬簿中,既可將會計憑證提供的資料按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加以歸類,進行分類核算,以提供總括和明細的核算資料,又可以將會計憑證提供的資料按時間順序在日記賬簿中加以記錄和反映,以序時反映某類業務或全部業務發生的情況。這樣,就可以通過賬簿資料了解資金總體情況和各個方面的變動情況,以便對各項資源的保管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2)賬簿是反映、監督經濟活動,考核各部門經濟責任的重要手段。會計憑證在反映個別業務、明確有關當事人經濟責任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還很分散,難以明確某類經濟業務或某個部門的經濟責任,這就要依賴于賬簿。比如按企業內部物資供應部門或倉庫設賬,專門登記物資收發保管情況,可以核算和監督物資供應部門計劃的執行情況,考核物資部門和倉庫的經濟責任;而按部門設置費用賬戶,則可以考核各部門成本費用的節約或超支情況,促使其節省開支。
(3)賬簿是核算企業單位財務和經營成果及編制會計報表的依據。賬簿記錄的各項數據資料是分析經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重要資料來源。根據賬簿提供的總括核算資料和明細核算資料可以計算出各項財務指標,正確計算出費用成本和利潤,據以考核費用成本計劃和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綜合反映財務成果。同時,賬簿資料又是編制會計報表的直接依據,會計報表是否正確、及時,與會計賬簿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外,正確設置賬簿有利于會計人員的分工和內部牽制。
2.會計賬簿的內容
現代企業經濟業務復雜,反映的經濟信息很多,企業設置的賬簿可能有幾本到幾十本。不同的賬簿功能不同,其構成要素也不同,但會計賬簿一般仍具有以下基本內容。
(1)封面,要標明單位、賬簿名稱及會計年度。
(2)扉頁,用于記載賬簿的啟用日期、截止日期、頁數、冊次、經管賬簿人員一覽表、會計主管人員簽章、賬戶目錄等。
(3)賬頁,是賬簿的主體。一本賬簿一般由幾十到幾百個賬頁聯結而成,每個賬頁都有比較統一、事先印制好的格式,用來記錄各項有關的經濟業務。賬頁是一種由許多橫線和豎線交織而成的表格。橫線把賬簿分隔成許多“行”,記賬時一般都是按行次順序記錄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豎線把賬簿分隔成許多“欄”,每一欄記錄一筆業務的某個要點。
3.賬簿的種類
(1)賬簿按其用途分類
賬簿按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序時賬簿、分類賬簿和備查賬簿三種。
1)序時賬簿。序時賬簿,也稱日記賬,是按照經濟業務發生的時間先后順序,逐日逐筆登記經濟業務的賬簿。
2)分類賬簿。分類賬簿是指對全部經濟業務按照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進行分類登記的賬簿。總分類賬戶是用來反映經濟業務的總括內容的,而明細分類賬戶則是用來反映經濟業務的詳細內容的,總分類賬戶中某賬戶的金額與其有關的明細分類賬戶的金額之和相等。
3)備查賬簿。備查賬簿是指對一些在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中不能記載或記載不全的經濟業務進行補充登記的賬簿,對序時賬簿和分類賬簿起補充作用。
(2)賬簿按其外表形式分類
各種賬簿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按其外表形式的不同可分為訂本式賬簿、活頁式賬簿和卡片式賬簿。
1)訂本式賬簿。訂本式賬簿是指在啟用前就將許多張賬頁裝訂成冊并連續編號的賬簿。一般情況下,比較重要的、賬戶數量變化不大的賬簿使用訂本式,如總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等。
2)活頁式賬簿。活頁式賬簿是指平時使用零散賬頁記錄經濟業務,將已使用的賬頁用賬夾夾起來,年末將本年所登記的賬頁裝訂成冊并連續編號的賬簿。
3)卡片式賬簿。卡片式賬簿是指用印有記賬格式的卡片登記經濟業務的賬簿。卡片賬是一種特殊的活頁式賬簿,對某些可以跨年度使用,無須經常更換的明細賬,如固定資產明細賬、低值易耗品明細賬等,可采用卡片式賬簿。
(3)賬簿按賬頁格式分類
賬簿按賬頁格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欄式賬簿、多欄式賬簿和數量金額式賬簿等。
1)三欄式賬簿。是將賬頁中登記金額的部分分為三個欄目,即借方、貸方和余額三欄。這種格式適用于只提供價值核算信息,不需要提供數量核算信息的賬簿,如總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債權債務類明細賬等。
2)多欄式賬簿。是在借方和貸方的某一方或兩方下面分別設置若干欄目,詳細反映借、貸方金額的組成情況。這種格式適用于核算項目較多,且管理上要求提供各核算項目詳細信息的賬簿,如成本、費用等明細賬。
3)數量金額式賬簿。是在借方、貸方和余額欄下分別分設三個欄目,用以登記財產物資的數量、單價和金額。這種格式適用于既需要提供價值信息,又需要提供金額信息的賬簿,如材料明細賬和產成品明細賬等。
4.會計賬簿的登記規則
會計賬簿是旅游企業重要的會計檔案,登記賬簿是會計核算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保證賬簿記錄的規范性、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必須嚴格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并掌握以下賬簿登記規則。
(1)每本賬簿啟用時,在扉頁上填寫“賬簿啟用經管人員一覽表”,載明企業名稱、啟用時間、共計頁數(活頁賬和卡片賬應在裝訂成冊后注明頁數),會計主管人員和記賬人員簽名蓋章,并加蓋單位公章。中途要更換記賬人員時,應在扉頁上注明更換日期和交、接人員姓名,并由接辦人員簽名蓋章。
(2)記賬時必須使用藍色或黑色墨水書寫,不得使用鉛筆或圓珠筆。紅色墨水只限于結賬劃線、改錯、沖賬時使用。賬簿中的文字和數字必須規范、整潔、清晰,并在上面要留有適當的空距,一般應為空格高度的2/3,以便于采用劃線更正法改錯。
(3)賬簿應當按照編頁連續登記,不能隔頁或跳行。如不慎發生隔頁或跳行時,要將空頁或空行用紅色墨水對角線劃掉,表明作廢,或加蓋“作廢”章,并由記賬人員簽章。
(4)記賬的根據只能是經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記賬時應當將記賬憑證或其所附原始憑證的號數填入賬簿內。同時,應在記賬憑證上注明賬頁或打上“√”符號,表示已經過賬,以防漏記、重記。每一張賬頁登記完畢后應在最后一行加記總數,結出余額,并在摘要欄注明“轉次頁”,然后在下一賬頁第一行摘要欄寫“承前頁”,并將總數和余額計入新賬頁的第一行。
(5)登記賬簿必須按記賬憑證上的分錄所指的借、貸方向登記,不得記錯方向。每個會計期間終了時,凡需要結出余額的賬簿,在結出余額后,應在“借或貸”欄內寫明“借”或“貸”字樣,沒有余額的賬戶,應在該欄內寫“平”字,同時在余額欄“元”位上用“—”表示。
(6)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時,不得亂擦、挖、補、涂抹或使用褪色藥水更改字跡,而應根據錯誤的性質和具體情況,采用適當的錯賬更正方法。
5.錯賬更正的方法
會計人員在記賬發生錯誤時,應采用專門的方法進行更正。會計實務中,更正的方法有劃線更正法、紅字沖銷法和補充登記法三種。
(1)劃線更正法。本方法適用于在結賬前發現記賬憑證沒錯只是在賬簿登記中將文字或數字記錯,以及錯記應借、應貸的科目時,可在錯誤登記的文字或數字正中劃一條紅線,表示注銷,但要注意劃線后必須使原有字跡可以辨認。然后將正確的文字或數字寫在上面,并在更正處由記賬人員簽章,以示負責。特別要指出的是,對于錯誤的數字應整體劃線更正,不能只更正其中個別數字。
(2)紅字沖銷法。本方法適用于記賬以后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的科目或金額有錯誤時,可以先用紅字金額填制一張與原錯誤的記賬憑證內容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然后據此用紅字登記入賬,以沖銷原有的錯誤記錄,然后再用藍字填制一張正確的憑證,據以登記入賬。
(3)補充登記法。本方法適用于在記賬以后發現記賬憑證中科目沒有錯誤但所填金額小于應記金額時。更正時只需將少記的金額用藍字填制一張與原科目相同的記賬憑證,并據以登記入賬即可。
6.對賬和結賬
(1)對賬
對賬就是定期核對賬簿記錄,其目的是保證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由于種種原因,會計人員在計算、記賬、過賬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差錯。為了保證賬簿記錄的正確性,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資料,在結賬前,會計人員就必須做好對賬工作,以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為此,對賬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賬證核對。是指將各種賬簿記錄與記賬憑證及其所附的原始憑證進行核對。賬證核對是日常核算的基礎工作,也是檢查賬賬不符原因的手段之一。通過賬證核對,達到賬證相符。
2)賬賬核對。是指將各種賬簿之間相關的記錄進行核對,主要內容包括:總分類賬中各賬戶的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數和貸方發生額合計數,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和貸方余額合計數,應分別核對相符。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通過編制“總賬本期發生額及余額對照表”進行核對;總分類賬中各賬戶期末余額應與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和各明細分類賬的期末余額分別核對;會計部門各種財產物資明細分類賬期末余額應與財產物資保管和使用部門的有關財產物資明細分類賬期末余額核對相符。
3)賬實核對。是指將各種財產物資的賬面余額與實存數額進行核對,做到賬實相符。主要內容包括:現金日記賬的賬面結存數應每天與庫存現金的實存數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收入、付出和結存數應定期和開戶銀行送來的對賬單核對相符;各種債權、債務明細分類賬賬面余額應定期與有關債務、債權單位的賬面余額核對相符;各種財產物資的賬面余額應定期與實存數核對相符。賬實核對工作一般是通過財產清查來進行的。
(2)結賬
結賬是指按照規定把一定時期(月份、季度、年度)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登記入賬,并將各種賬簿結算清楚,以便進一步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另外,企業因撤銷、合并而辦理賬務交接時,也需要辦理結賬。結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將本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計入有關賬簿,既不能提前結賬,也不能將本期發生的業務延至下期登賬。
2)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調整和結轉有關賬項。本期內所有的轉賬業務,應編成記賬憑證計入有關賬簿,以調整賬簿記錄。例如,待攤費用應按規定的比例攤配于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預提費用應按規定的標準預先提取計入本期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等。
3)計算、登記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在本期全部經濟業務都已登記入賬的基礎上,應當結算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及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各賬戶的本期發生額與期末余額,并結轉下期。
結賬工作通常是為了總結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變化情況和結果。因此,月份、季度、年度終了,一般應結出月份、季度和年度發生額,在摘要欄注明“本月合計”、“本季合計”或“本年合計”字樣;在月結、季結數字上端和下端均畫單紅線,以示區別。合計數字本身不得以紅字書寫,發生額只有一筆的賬戶,可以不予結總。年終結賬時為求各賬戶借方、貸方平衡,應將各賬戶上年結轉的借方(或貸方)金額,按照原來相同的方向,填列在全年發生額合計數下一行的借方(或貸方)欄內,并在摘要欄內注明“上年結轉”字樣;同時將本年余款按相反方向填列在全年發生額合計下一行(借方余額應填列貸方欄),并在摘要欄內注明“上年結賬”字樣。然后分別將借方和貸方加總填列一行,并在摘要欄內注明“合計”字樣(借方、貸方金額應相符),最后在合計數下端畫兩條紅線,表示借方、貸方平衡和年度記錄結束。
年終結賬以后,總賬和日記賬應當更換新賬冊,明細賬一般也應更換。但有些明細賬,如固定資產明細賬(卡片式)等也可以連續使用,不必每年更換。
1.4.4 旅游企業的會計核算形式
會計核算形式又稱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或賬務處理程序,是指在會計核算中,會計憑證組織、會計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方法相互結合的方式。會計賬簿組織,是指各賬簿的種類、格式及內部關系;記賬程序是指從填制、整理、傳遞會計憑證,到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整個過程的工作步驟和方法。
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種類、格式及記賬程序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會計核算形式。會計核算形式主要有五種:記賬憑證核算形式、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多欄式日記賬核算形式、日記總賬核算形式。各種會計核算形式有不同點,區別主要體現在登記總分類賬的依據和方法不同。我國旅游企業主要采用記賬憑證核算形式和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其中記賬憑證核算形式是一種基本的會計核算形式。下面以此為例說明其賬務處理程序,如圖1.6所示。

圖1.6 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1)根據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中的收款憑證和付款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與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原始憑證、匯總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登記有關的明細分類賬。
(4)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有關的總分類賬。
(5)定期將日記賬和明細分類賬同總分類賬進行核對。
(6)定期根據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編制會計報表。
1.4.5 會計檔案
會計檔案是旅游企業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產生的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報表等具有保存價值并作為歷史記錄保存起來的會計核算專業材料,它是記錄與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資料和證據。
1.會計檔案的內容
會計檔案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其中,會計憑證包括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匯總憑證等;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賬、輔助賬簿等;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說明(財務情況說明書)等;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其他應當保存的會計核算專業材料、會計檔案移交清冊、保管清冊、銷毀清冊等。
2.會計檔案的歸檔
(1)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機構保管一年;期滿之后,原則上應由單位財務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財務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
(2)移交本單位檔案機構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檔案機構應當會同原財務會計部門和經辦人員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3.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1月1日)算起,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重要程度不同,其保管期限也不同。永久檔案,即必須長期保管,不可以銷毀的檔案;定期檔案根據保管期限一般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種。具體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如表1.5所示。
表1.5 旅游企業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4.會計檔案的查閱、復制及銷毀
(1)各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
(2)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
(3)查閱和復制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涂畫、拆封和抽換。
(4)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單位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5)銷毀后,監銷人應當在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并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6)對于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單獨抽查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7)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關鍵詞

本章小結
旅游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記賬、算賬、報賬等手段,對旅游企業的經濟關系進行監督和反映的管理活動。它除了具有其他企業的共性之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核算內容綜合化;核算方法多樣化;核算具有涉外性。旅游企業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旅游會計的核算方法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編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七種方法,各種方法構成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核算對象的基本分類,旅游企業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會計等式是根據企業有一定資產就有相應權益的關系來表達的會計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平衡公式。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標志或項目,設置會計科目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一種專門方法。會計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分類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及其結果的載體。會計科目與賬戶都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的科學分類,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
復式記賬法是對每項經濟業務所引起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項目的增減變化用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系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方法。由于記賬符號、記賬規則等有所不同,在我國又可具體分為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三種,其中借貸記賬法是國際上通用的,也是《旅游、飲食服務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旅游企業普遍采用的記賬方法。
會計憑證就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證明,也是登記賬簿的主要依據。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它是進行會計核算的原始資料和重要依據,按其取得的來源不同,可分為自制原始憑證和外來原始憑證兩種。記賬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編制的,用以確定會計分錄,作為記賬直接依據的書面證明,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通??筛鶕渌从车慕洕鷺I務與貨幣資金的收付關系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三類。會計賬簿是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連續、系統、綜合地記錄和反映企事業單位經濟活動全部過程的簿籍。在實際工作中,賬簿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日記賬、分類賬和備查賬。此外,賬簿還可以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分為訂本賬、活頁賬和卡片賬。會計人員在記賬發生錯誤時,應采用專門的方法進行更正。會計實務中,更正的方法有劃線更正法、紅字沖銷法和補充登記法三種。
對賬就是定期核對賬簿記錄,其目的是保證賬簿記錄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對賬的內容應包括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實核對三個方面的內容。
結賬是指按照規定把一定時期(月份、季度、年度)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登記入賬,并將各種賬簿結算清楚,以便進一步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結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將本期內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計入有關賬簿,既不能提前結賬,也不能將本期發生的業務延至下期登賬。第二,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調整和結轉有關賬項。第三,計算、登記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
會計核算形式是指在會計核算中,會計憑證組織、會計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方法相互結合的方式。會計賬簿組織,是指各賬簿的種類、格式及內部關系;記賬程序是指從填制、整理、傳遞會計憑證,到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整個過程的工作步驟和方法。
本章自測題
思考題
1.什么是旅游會計?
2.旅游企業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會計要素?各個會計要素的內容怎樣?
4.會計核算有哪些專門的方法?
5.什么是賬戶?賬戶與會計科目是什么關系?
6.簡述借貸記賬法的要點。
7.什么是會計賬簿,它有哪些種類?
8.旅游企業有哪些會計核算形式?
實訓題
1.單項選擇題
(1)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 )。
A.經濟利益
B.經濟資源
C.經濟效果
D.經濟效益
(2)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在數量上等于( )。
A.全部資產減去全部所有者權益
B.全部資產減去流動負債
C.企業的新增利潤
D.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
(3)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都是( )的重要組成部分。
A.權益
B.利潤
C.債權人權益
D.長期負債
(4)經濟業務的發生僅涉及資產這一會計要素時,只引起該要素中某些項目發生( )變動。
A.同增
B.同減
C.一增一減
D.不增不減
(5)一般來說,一個賬戶的增加方發生額與該賬戶的期末余額都應該記在賬戶的( )。
A.借方
B.貸方
C.相同方向
D.相反方向
(6)會計科目是(
)。
A.會計要素的名稱
B.會計報表的名稱
C.賬簿的名稱
D.賬戶的名稱
(7)設置會計科目要保持( )。
A.永久性
B.統一性
C.全面性
D.相對穩定性
(8)以下各項目中屬于資產的有( )。
A.短期借款
B.存貨
C.實收資本
D.應付利潤
(9)某旅游企業資產總額為150萬元,當發生下列兩筆經濟業務后:① 向銀行借款10萬元存入銀行;② 用銀行存款償還應付賬款15萬元,其權益總計為( )。
A.145萬元
B.175萬元
C.155萬元
D.125萬元
(10)按我國會計要素的內含劃分,營業外支出歸屬的會計要素是( )。
A.收入
B.費用
C.所有者權益
D.利潤
(11)會計賬戶的基本結構分左右兩方,其基本依據是( )。
A.便于登記收支業務
B.借貸原理
C.收付原理
D.資金在運動中量的增加和減少
(12)引起資產內部一個項目增加,另一個項目減少,而資金總額不變的經濟業務是( )。
A.收到外單位前欠貨款
B.收到國家撥入特準儲備物資
C.用銀行存款償還短期借款
D.收到投資者投入的機器一臺
(13)下列引起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的經濟業務是( )。
A.將現金存入銀行
B.購進材料一批,貨款暫欠
C.以銀行存款償還銀行借款
D.以銀行借款償還應付賬款
(14)企業向銀行借入短期借款,用來歸還應付賬款,引起該企業( )。
A.資產項目和權益項目同金額增加
B.資產項目和權益項目同金額減少
C.資產項目之間有增有減,增減金額相等
D.權益項目之間有增有減,增減金額相等
(15)復式記賬法對每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余額在( )中進行登記。
A.一個賬戶
B.兩個賬戶
C.全部賬戶
D.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
(16)采用借貸記賬法,賬戶的基本結構是指( )。
A.賬戶的具體格式
B.賬戶應記的經濟內容
C.賬戶應分為借方或貸方
D.賬戶的增加方或減少方
(17)資產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 )。
A.借方
B.借方或貸方
C.貸方
D.借方和貸方
(18)在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者權益賬戶的期末余額等于( )。
A.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B.期初借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C.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D.期初貸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19)借貸記賬法發生額試算平衡法試算平衡的依據是( )。
A.會計等式
B.資金變化業務類型
C.借貸記賬規則
D.平行登記
(20)復合會計分錄是指( )。
A.一借一貸的分錄
B.一貸一借的分錄
C.一借多貸的分錄
D.按復式記賬要求編制的分錄
(21)收到投資者投資,存入銀行,根據借貸記賬法編制會計分錄時,貸方所涉及的賬戶是( )。
A.銀行存款賬戶
B.實收資本賬戶
C.長期投資賬戶
D.長期借款賬戶
(22)借貸記賬法的余額試算平衡公式是( )。
A.每個賬戶借方發生額=每個賬戶貸方發生額
B.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
C.全部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全部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合計
D.每個賬戶期末借方余額=每個賬戶期末貸方余額
(23)總分類賬戶和所屬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的要點是( )。
A.同內容、同方向、同日期
B.同方向、同日期、同金額
C.同日期、同金額、同內容
D.同方向、同依據、同金額
(24)“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按其經濟內容分類屬于( )。
A.負債類賬戶
B.收入類賬戶
C.費用計算類賬戶
D.費用類賬戶
(25)下列賬戶中屬于抵減附加賬戶的是( )。
A.壞賬準備
B.材料成本差異
C.利潤分配
D.累計折舊
(26)下列賬戶中,既屬于結算賬戶,又屬于負債類賬戶的是( )。
A.“應收賬款”賬戶
B.“預收賬款”賬戶
C.“應收票據”賬戶
D.“預付賬款”賬戶
(27)下列屬于損益表賬戶的有( )。
A.本年利潤賬戶
B.利潤分配賬戶
C.制造費用賬戶
D.管理費用賬戶
(28)下列不屬于會計憑證的有( )。
A.發貨票
B.領料單
C.購銷合同
D.住宿費收據
(29)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中,不包括( )。
A.日期及編號
B.內容摘要
C.實物數量及金額
D.會計科目
(30)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相同點是( )。
A.反映經濟業務的內容相同
B.編制時間相同
C.所起作用相同
D.經濟責任的當事人相同
(31)外來原始憑證一般都是( )。
A.一次憑證
B.累計憑證
C.匯總原始憑證
D.記賬憑證
(32)將會計憑證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依據是( )。
A.填制時間
B.取得來源
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反映的經濟內容
(33)原始憑證是( )。
A.登記日記賬的根據
B.編制記賬憑證的根據
C.編制科目匯總表的根據
D.編制匯總記賬憑證的根據
(34)會計憑證登賬后的整理、裝訂和歸檔存查稱為( )。
A.會計憑證的傳遞
B.會計憑證的保管
C.會計憑證的編制
D.會計憑證的銷毀
(35)記賬后發現記賬憑證科目正確,但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可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劃線更正法
B.紅字更正法
C.補充登記法
D.平行登記法
(36)總分類賬與特種日記賬的外表形式應該采用( )。
A.活頁式
B.卡片式
C.訂本式
D.任意外表形式
(37)多欄式現金日記賬屬于( )。
A.備查賬簿
B.分類賬簿
C.序時賬簿
D.聯合賬簿
(38)可以作為編制會計報表直接依據的賬簿是( )。
A.序時賬簿
B.備查賬簿
C.分類賬簿
D.特種日記賬
(39)下列各項不能作為登記總賬的根據的是( )。
A.記賬憑證
B.記賬憑證匯總表
C.原始憑證
D.匯總記賬憑證
40.總賬與明細賬之間進行平行登記的原因是總賬與明細賬的( )。
A.格式相同
B.登記時間相同
C.反映經濟業務內容相同
D.提供指標詳細程度相同
2.多項選擇題
(1)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會計要素包括( )。
A.資產和費用
B.負債和收入
C.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
D.利潤和所有者權益
E.會計科目和賬戶
(2)資產的確認應滿足下列哪些條件?( )
A.必須是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B.必須是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
C.必須是具有實物形態的
D.必須是企業擁有和控制的
E.必須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
(3)會計要素劃分的意義在于( )。
A.會計要素的劃分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B.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科學分類
C.會計要素是設置會計科目的基本依據
D.會計要素是復式記賬建立的理論依據
E.會計要素構成了會計報表的基本框架
(4)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 )。
A.設置賬戶的理論依據
B.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平行登記的理論依據
C.復式記賬的理論依據
D.反映企業資產歸屬關系的等式
E.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
(5)賬戶的基本結構一般包括( )。
A.賬戶的名稱
B.日期和摘要
C.增減金額
D.憑證號數
E.余額
(6)旅游企業設置會計科目的數量和粗細程度應根據( )而確定。
A.企業規模的大小
B.業務的繁簡
C.國家會計制度的要求
D.管理的需要
E.對外報告的要求
(7)下列屬于資產類會計科目的有( )。
A.累計折舊
B.預付賬款
C.待攤費用
D.待處理財產損溢
E.存貨
(8)復式記賬法的優點是( )。
A.賬戶對應關系清楚,能全面、清晰地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
B.便于試算平衡,以檢查賬戶記錄是否正確
C.能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D.比單式記賬法簡單且完整
E.所記賬戶之間形成相互對應的關系
(9)在借貸記賬法下,期末結賬后,一般有余額的賬戶有( )。
A.資產類賬戶
B.收入類賬戶
C.負債類賬戶
D.費用類賬戶
E.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10)借貸記賬法下賬戶借方登記( )。
A.資產增加
B.費用減少
C.負債減少
D.所有者權益減少
E.收入、利潤增加
(11)會計分錄必須具備的要素包括( )。
A.記賬方向
B.記賬手段
C.記賬科目
D.記賬金額
E.記賬時間
(12)在借貸記賬法下,( )。
A.“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
B.“借”和“貸”等于“增”和“減”
C.在賬戶結構上,“借”和“貸”表示兩個對立的部位
D.“借”和“貸”表示債權與債務
E.在金額的增減變化上,“借”和“貸”可表示“增加”或“減少”
(13)合會計分錄是( )。
A.由兩個簡單會計分錄組成的
B.涉及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C.由兩個對應賬戶組成
D.按復式記賬原理編制的會計分錄
E.僅指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14)借貸記賬法下賬戶貸方登記( )。
A.資產的增加
B.負債的減少
C.費用的減少
D.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E.收入、利潤的增加
(15)借貸記賬法的主要特點包括( )。
A.賬戶設置不要求固定分類
B.以“借”、“貸”為記賬符號
C.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則
D.賬戶需要固定地劃分為資產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三大類
E.以“借貸必相等”的規則進行試算平衡
(16)原始憑證審核時應注意下列幾方面內容( )。
A.憑證反映的業務是否合法
B.所運用的會計科目是否正確
C.憑證上各項目是否填列齊全完整
D.各項目的填寫是否正確
E.數字計算有無錯誤
(17)自制原始憑證按其填制程序和內容不同,可以分為( )。
A.外來憑證
B.一次憑證
C.累計憑證
C.匯總原始憑證
E.記賬編制憑證
(18)會計憑證的保管應做到( )。
A.定期歸檔以便查閱
B.查閱會計憑證要有手續
C.由企業自行銷毀
D.保證會計憑證的安全完整
(19)設置和登記賬簿的意義是( )。
A.可以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提供系統、完整的會計信息
B.可以為定期編制會計報表提供數據資料
C.為編制會計分錄提供依據
D.是考核企業經營成果、加強經濟核算、分析經濟活動情況的重要依據
E.以上都不對
(20)賬簿按用途不同可以分為( )。
A.序時賬簿
B.分類賬簿
C.聯合賬簿
D.備查賬簿
E.卡片式賬簿
(21)總賬和明細賬之間的登記應該做到( )。
A.登記的原始依據相同
B.登記的方向相同
C.登記的金額相等
D.登記的人員相同
E.登記的時點相同
(22)對賬的內容包括( )。
A.賬證核對
B.賬表核對
C.表表核對
D.賬賬核對
E.賬實核對
(23)賬簿按外表形式可以分為( )。
A.訂本式賬簿
B.多欄式賬簿
C.活頁式賬簿
D.卡片式賬簿
E.三欄式賬簿
(24)一般應每年更換的賬簿有( )。
A.現金日記賬
B.銀行存款日記賬
C.總分類賬簿
D.所有的明細分類賬簿
E.固定資產卡片賬
(25)年度結束后,對于賬簿的保管應該做到( )。
A.裝訂成冊
B.加上封面
C.統一編號
D.當即銷毀
E.歸檔保管
3.判斷題
(1)不能給旅游企業未來帶來預期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反映。( )
(2)任何流入企業的資產都可以定義為企業的收入。( )
(3)所有經濟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會計等式兩邊發生變化。( )
(4)所有的賬戶都是依據會計科目開設的。( )
(5)所有賬戶的左邊均記錄增加額,右邊均記錄減少額。( )
(6)借、貸不僅作為記賬符號,其本身的含義也應考慮,“借”只能表示債權的增加,“貸”只能表示債務的增加。( )
(7)原始憑證是.登記日記賬、明細賬的根據。( )
(8)會計憑證登賬后的整理、裝訂和歸檔2年后可銷毀。( )
(9)賬簿是按照會計科目開設賬戶、賬頁,用來序時地、分類地記錄和反映重點經濟業務的簿籍。( )
(10)序時賬簿也稱日記賬,是按照經濟業務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逐日逐筆登記經濟業務的賬簿。( )
4.計算與分析題
(1)目的:練習賬戶的結構及賬戶金額的計算方法。
資料:中意旅游公司2007年12月31日有關賬戶的資料如表1.6所示。
表1.6 中意旅游公司有關賬戶資料 單位:元

要求:
根據賬戶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和期末余額的計算方法,填列上表中的空缺部分。
(2)目的:熟悉各類賬戶的登記方法。
資料:老師在黑板上列出下列內容。
① 資產類賬戶
② 負債類賬戶
③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
④ 費用類賬戶
⑤ 收入類賬戶
⑥ 利潤類賬戶
A.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余額一般在貸方
B.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余額一般在借方
C.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期末一般無余額
D.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期末一般無余額
要求:請將左右兩邊相關內容用線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