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泳訓練理論創新與實踐
- 陸一帆
- 1439字
- 2019-01-14 16:46:01
出版說明
為進一步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宣傳推廣科研成果,擴大社會影響,學校決定在總結60年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出版《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學術文庫》。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學術文庫》是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在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等領域潛心研究、筆耕不輟的重要學術成果,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財富,具有很高的學術和實踐價值,反映了學校承載教育興邦的神圣使命,彰顯了學校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的辦學理念與成就。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學術文庫》從2012年6 月開始在全校教授中征集,2013年3月~7 月經過學術委員會委員與學科專家的兩輪評議、校長會議審批,最終確定第一批10本著作予以出版。
田麥久著《項群訓練理論的創立與發展1983-2013》,回顧了項群訓練理論的構思與創立過程,闡述了項群訓練理論的體系構架與應用,展望了項群訓練理論向項群理論的拓展前景。
金季春著《體育與運動科學探索》,論述了體育和運動科學學科建設與發展,分析和論證了體育工程及相關學科領域的新認識。
任海著《國際奧委會演進的歷史邏輯——從自治到善治》,論述了國際體育組織治理上涉及的多種矛盾關系,如大眾體育的底層與精英體育的頂層間的矛盾關系,項目聯合會、國家奧委會之間的矛盾關系,行政、司法等機構的權力矛盾關系,商業組織的利益矛盾關系等,認為未來的國際體育秩序不會按照任何一方的設計構建,而只能在大大小小矛盾關系的綜合作用中發展。
池建著《大型體育賽事與首都城市競爭力》,分析了大型體育賽事對北京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體育等領域的影響方式和影響程度,提出了今后北京申辦、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思路與建議。
王衛星著《高水平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新方法》,將體能訓練理論與專項訓練實踐緊密結合,在傳統訓練體系與方法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項目的運動特征、訓練特點和我國優秀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需求,提出了解決方法和評價標準。
葛春林著《優秀排球運動員運動能力的研究》,以排球運動員競技運動能力形成階段和訓練特點為基礎,將近年來國內外排球訓練理論與我國排球運動訓練實踐相結合,闡釋了排球訓練手段與方法。
王安利著《運動損傷預防的功能訓練》,提出將康復功能訓練融入日常運動訓練中的觀點,提倡通過合理的功能訓練,糾正運動鏈上的薄弱環節和肌肉的不平衡,使人體的結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
劉大慶著《運動訓練學研究進展與理論探蹊》,對運動訓練理論的創立與發展、競技體育發展戰略、運動訓練的科學安排、競技能力等進行了論述。
胡揚著《低氧環境下高住低訓研究與應用》,通過研究團隊的大量實驗數據闡明了低氧環境下高住低訓提高運動員體能的有效性、適應規律、機理等,提出了一些訓練監控及疲勞消除的新指標、新方法。
陸一帆著《游泳訓練理論創新與實踐》,闡釋了游泳運動的基本生物學特征,分析了游泳運動員個性化訓練特征和身體特征,強調了運動員科學選材的重要性。
今后,學校將繼續按照“突出重點、打造精品”的思路,資助出版教授們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學術著作,使學術文庫建設常態化,使之成為學校科研成果展示、交流與轉化的平臺。
期望《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學術文庫》的出版,能為學校60周年慶典增添華彩,也讓廣大讀者從中領略和感知北京體育大學濃郁的學術氛圍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當然,學術文庫中的一些觀點和方法難免存在不足之處,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完善。科技處、出版社等部門及編寫工作組全體成員全力以赴,確保了出版工作的順利完成。我們希冀學術文庫的出版能激發更多的北體人戮力同心,推動學校學術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