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2年軟件服務外包發展概況

2012年,中國軟件服務與外包領域繼續處于轉型增長階段,發展邁向成熟,增長速度雖有回落但依然保持穩定,并開始了新一輪的調整和整合。

一、軟件服務外包需求旺盛

(一)國際服務外包市場

雖然依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經濟增長乏力,但全球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需求還是保持高速增長,按照IDC的計算,2011年全球國際外包市場規模為1026億美元,2012年該市場規模在1150億~1250億美元之間,年復合增長率在12%~21%之間,高于全球GDP與IT市場整體的增速。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反而成為軟件服務外包增長的推動力之一。因為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各個外包發包的經濟實體都面臨著縮減成本壓力,雖然存在服務外包業務回流國內的現象,但整體上,歐美外包成本依然高于亞洲等地區的成本,再加上互聯網、社交媒體、移動互聯、電信產業的高速發展,讓全球化的軟件服務外包更為便捷,國際外包仍然驅動力強勁。

中國作為比較新興的服務外包發包目的地有著以下幾個顯著的優勢:①優良的基礎設施。與印度和菲律賓相比,中國的基礎設施投入規模一直很大,這方面的條件已經遠遠超越這兩個國家。②龐大的國內市場,使得很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開展業務,因此在中國開展國際外包順理成章。③政府的重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很重視服務外包業務,已經形成了合理的政策體系。④人力資源供應。在價格上,中國的人力資源已經不再具有核心優勢,由于教育狀況的改善,中國人力資源供應質量在顯著改善,這讓更多國外廠商愿意將高端業務交給中國。

在行業上,2012年的國際外包行業需求與2011年類似,在增長上依然依靠醫療保健業、通信傳媒業和政府行業。不過在這一年,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外包需求也增長很快,是值得重視的服務外包發包行業。

(二)國內服務外包市場

2012年,國內軟件服務外包市場已經成型。主要是由于國內IT市場正在趨于成熟,已經產生了產業分工的需求。尤其是國內的大企業和大型機構,如華為、中國移動等企業,服務外包管理和規劃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很多跨國企業進入中國時,也將外包的模式和習慣帶到了中國,它們也是推動國內外包增長的重要因素。現在,很多服務外包供應商有相當一部分業務來自中國市場。這個趨勢也開始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視。

相對來說,目前國內服務外包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除了少數服務外包經驗豐富的大企業,業務也普遍集中在像人力資源外包這樣的初級形態上,與國際服務外包差一個層次,那些經過國際服務外包考驗的國內服務外包企業還是比較容易滿足國內需求。

在行業上,國內服務外包的行業分布與國際服務外包有所不同。除了電信、金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等重疊行業外,由于起步較晚,國內的制造業、零售業、政府等傳統產業也有著很大的發包潛力。

二、軟件服務外包市場規模

(一)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

國際服務外包市場依然是中國服務外包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2012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達到了191.6億美元,同比增長34%,比2011年的同比增長率56%有了顯著的放緩,但增長率依然很高。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量占到全球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的15%~16%,依然為全球第二大國際服務外包目的地國家。圖1為2008—2015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增長和未來3年的預測。

從圖1中可以看出,雖然市場規模持續增加,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增長還是逐年放緩的,預計2014年增長率為27%,2015年增長率預計降為25%,比國內GDP和全球GDP增長速度還是要高很多。

(二)國內服務外包市場規模

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相對于國際服務外包市場,規模還比較小,2012 年整體市場規模為46億美元,市場規模僅為國際服務外包的24%,但國內服務外包市場在未來3年會成為國內服務外包市場整體的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圖2 所示為中國國內服務外包市場2011—2015年的市場規模。由于2011年以前,國內服務外包市場規模較小,數據難以估算,因此計算從2011年開始。

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的規模要明顯高于國際服務外包市場,未來兩年增長速度將高于50%,到2015年,預計市場規模將達到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的40%,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力量。

(三)總體規模

表1所示為中國服務外包市場(2011—2015年)的總體規模。

1.業務種類

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市場按照業務種類可以劃分為BPO(業務流程外包)、ITO(IT服務外包)和KPO(知識流程服務外包),相對來說BPO外包利潤率較低,價值較小,但業務量大相對穩定;KPO則利潤率較大,價值較高,業務量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而ITO介于兩者之間。表2所示為2011—2015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市場業務的結構數據。

表22011—2015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市場業務的結構數據

數據來源:商務部。

從表2可以看出,ITO業務仍然占服務外包的最大比例,2012年超過一半以上,其在整體構成中的比例在逐年下降;BPO保持相對穩定;但KPO將會保持快速增長,在業務構成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未來將會超過1/3,這與中國服務外包產業沿價值鏈向上遷移的趨勢是一致的。

2.地區分布

圖3 所示為2012 年中國國際外包市場業務來源的地區分布情況。從單一國家來看,美國仍然占最大的比例,其次是歐盟和日本。但由于經濟下滑的影響,預計美國、歐盟和日本未來的比例還要下降,而其他地區的比例將持續上升。

圖32012年中國國際外包市場業務來源的地區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商務部。

三、國內軟件服務與服務外包企業

(一)服務外包企業數據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1159家,從業人員428.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291萬人,占總數的67.8%。

隨著國內服務外包產業的高速發展,服務外包企業的服務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服務提供商環境安全性(SAS70)、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認證(SWIFT)等各類國際資質認證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服務外包企業的專業服務水平,也是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敲門磚。截至2011年,我國通過各類服務外包相關資質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達4854家,占企業總數的28.7%,合計認證數量達到8321家。其中,通過國際資質認證的企業達2594家。

在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結構上,大、中、小型企業的規模結構在2012 年得到進一步完善,排名前十的服務外包企業的營業額占到市場總規模的1/3 以上。通過整合和并購,已經出現了全年收入像文思海輝一樣的收入超過5億美元,員工超過2萬人的大型外包服務企業。不過,在規模結構上,我國與印度仍有差距,整合的空間還很大。此外,由于大型服務外包企業在地區布局和行業分布上比較均衡,帶動了多地區、多業種的均衡發展格局。

(二)服務外包龍頭企業

經過多年的整合和發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領軍企業群已經形成,這些企業中,年凈收入超過1億美元,員工人數1萬人也成為衡量標準。這些企業不僅在國內引領行業發展,在國際影響力上也初露崢嶸。

國際外包專業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utsourcing Professionals,IAOP)是一個全球性的標準制定組織,其通過推出各種專業標準和行業規范,致力于推動外包產業的發展。IAOP每年都要組織全球服務外包企業100強評選,中國近4年都有10家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進入榜單。這些企業有一定的代表性。表3列出了最近4年進入全球外包服務企業100強的中國企業。

表3 全球服務外包企業100強中的中國企業(2009—2012年)

在眾多服務外包企業中,本書列舉了部分頗具產業典型性的企業,如表4所示。

表4 典型服務外包企業簡介

四、中國軟件服務外包市場趨勢

(一)國內市場需求釋放,人力資源先行一步

隨著中國崛起的進程,國內產業分工、專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為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的興起創造了條件。一些大型電信產業方面的企業,如中國移動、華為、中興等已經走在了前面,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的制造業也正在加入服務外包的大軍。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注意到了這一趨勢。南京、廣州、深圳、無錫、廈門等示范城市已陸續出臺國內扶持政策,對國內業務達到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配套資金支持。不過,相對來說,國內服務外包的起點較低,預計在2013 年將首先迎來最初級的人力資源外包(HRO)的爆發式增長,這以后更高形態的外包形式才能夠真正形成規模。

(二)企業和市場繼續整合,應對經濟危機和行業升級

2012年以前,服務外包企業的規模問題雖然得到了大家的注意,但尚未有實質行動。金融危機的持續推動了服務外包企業的整合,使得2012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并購整合的幅度很大。文思、海輝、博彥科技、軟通動力、中軟國際、神州數碼等多家企業接連進行并購,發生了數十起企業并購事件,其密度及規模遠超過以往。其中,領軍企業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海輝軟件(國際)集團公司的合并最引人注目,兩家企業將在業務領域、客戶市場互為補充,成為我國首個收入突破5億美元、人員規模超過2萬人的大型服務外包供應商。此輪并購和合并的潮流,將帶來服務外包市場的格局重組和資源配置整合,使產業整合趨勢更加明朗。同時,國家政策也開始注意推動這一類規模化整合和并購。

(三)移動互聯、云計算和物聯網創造新的外包機會

移動互聯、云計算和物聯網作為3個最新的產業領域,正在不斷釋放出新的服務外包需求。這3個方向需要大量IT基礎設施的維護和運營工作,由于它們本身的技術特性,也比較容易將工作分解并外包出去。這3個產業不僅在創造新需求,也在改變服務外包的方式。尤其是云計算,使得外包能夠以一種更加靈活和有效的方式組織起來。甚至已經形成了新的外包種類——云服務外包,并正在對傳統的服務外包方式形成沖擊。

(四)醫藥、生物領域服務外包業務快速增長

藥物和生物技術在歐美國家的研發成本非常巨大,一個新藥的研發可能投入數億美元,還可能失敗。最近幾年,跨國制藥企業為了降低研發成本,降低研發風險,開始加速向中國這樣的國家轉移醫藥研發環節。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藥物研發外包(簡稱CRO),包括新藥產品開發、臨床前試驗及臨床試驗、數據管理、新藥申請等技術服務,幾乎涵蓋了藥物研發的整個過程。2012年CRO業務獲得了爆發式增長,以藥明康德為例,其2012年收入已經接近5億美元,與ITO和BPO主營的服務外包企業規模相當。目前,國內有大量以傳統制藥產業為基礎的企業正在進入該行業,預計未來CRO和相關服務外包增長速度要超過傳統的ITO和BPO服務的增長速度。

(稿件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提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柳江县| 隆林| 名山县| 阿拉善盟| 报价| 灵丘县| 扬州市| 府谷县| 富蕴县| 荆门市| 澄城县| 濮阳市| 咸阳市| 延长县| 德钦县| 棋牌| 潜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台前县| 宿松县| 砚山县| 剑阁县| 武乡县| 华容县| 修水县| 依兰县| 威海市| 大英县| 隆化县| 永丰县| 台东县| 上蔡县| 娄烦县| 贡嘎县| 霍林郭勒市| 阳西县| 乐业县| 黎平县| 大安市|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