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文化是發展的新趨勢(2)
- 高成長餐飲企業經營手法及操作要點分析
- 王晶編著
- 2829字
- 2015-09-11 13:16:58
(二)品味文化
張杭生意識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到酒店來品味菜肴,實質是在品味文化,他借助杭州豐富的地域文化內涵,提出“紅泥小火爐”的餐飲文化。
(三)培養企業文化
為了培育企業特有的文化內涵,張杭生著手抓菜肴、服務、環境,通過獨有的紅泥特色引導顧客的消費,他認為:“做餐飲其實是一門心理學,應根據客人的心理需要,‘擇善而從’?!?
(四)不斷創新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性格里都有“不安分”的因子,正是這種“不安分”讓他們敢于創新。張杭生也是一個創新家,他不斷地創新菜肴,創新經營理念。
經典論斷
美國學者基恩認為: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文化管理則是企業最高層次的管理。如果企業沒有一個具有凝聚力的文化,這個企業很難發展,而企業文化一旦被創造出來,其價值和意義就會超越企業,也超越員工心理,它不僅為企業所創造,它也創造著企業。
§§§第三節 宏狀元粥店:扶本匡正,延年益壽
宏狀元創立于1992年,剛開始是一家烤鴨店,從1994年開始經營粥店,到目前已有21家專營店,年銷售額達億元,員工超過2000余人。宏狀元粥店平均一年一家,最多的時候一個月開了3家。自創業至今,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集團企業,分別以“北京市宏狀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江南大夫第宏府家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母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另有“北京大峽谷浴池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百年宏氏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和“檀情軒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獨立經營。
烤鴨店變粥店
胡樹娟是一個很有自己主意的人,她下海前在一家國營單位干了6年的會計,同時在外兼了好幾個職,生活比較寬裕,但她并不滿足于現在的生活,于是就把工作辭了。當然,辭職也沒跟家里人說。
1993年,她拿出自己一共10萬元錢的全部積蓄,在海淀區明光村附近開了一家川萊館?!斑@是我頭一遭做個體戶,從買萊、記賬到管人,里里外外全是我一個人,非常辛苦,好在生意還不錯”,胡樹娟說。干了半年后,她在生意最好的時候毅然把餐館賣給別人,掙了30多萬元,用這第一桶金,胡樹娟開了宏狀元。
第一家宏狀元并不是粥店,而是一家烤鴨店,“那會兒,我姐夫還有我愛人的朋友全下崗了,都在這家店里,他們都非常有能力,我想大家都在一個地方豈不浪費?不如分開各管一家店,于是開了第二家,但因為位置離第一家店很近,不可能再開同樣的店。說來也巧,當時我正好生小孩在家做月子,家里的阿姨不會做別的就會煲粥,一天三頓都是粥,喝得白白胖胖,氣色特別好,我覺得做米飯、炒菜沒什么新意,而市場上又沒有專門的粥店,這是一個市場空白?!焙隊钤嗟昃褪窃谶@樣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開張,走上了發展的道路。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宏狀元把客戶定位在工薪階層,并且專注地為他們服務,菜品特色不同于“家常菜”,不和遍布北京城各個角落的洋快餐爭奪眼球,甚至也不去搶奪“成都小吃”、“西安涼皮”這些地方小吃品牌所固有的低端客戶,“宏狀元”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胡樹娟說:“我們要在小市場作出大成績,而不是在大市場充當一個鳳尾的角色。”
“雖然裝修檔次越來越高,但粥的價格還是跟過去一樣,我們95%的粥的定價仍是5塊錢,盡管這十年來,房租、人員工資、原料等價格都在漲,但我不想提價,非但不提價,我還想一直保持這個價格,靠薄利多銷來掙錢?!焙鷺渚曜龀鲞@樣的定位。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
宏狀元的命名有很深的文化淵源:“狀元”意味著要爭上游得第一,“宏”取弘揚民族飲食文化之意。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宏狀元在創業之初,就注意了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倡導食粥文化”,營造民族飲食文化氛圍,其作為主題的“粥篇”現已膾炙人口,被廣為流傳:安身之本,必資于食。救疾之速,必憑于藥。藥食結合,同治并補。藥借粥力,粥借藥威。藥以祛之,食以隨之。以藥治病,以食扶正。常食藥粥,攝生自養。靈活組方,因人而異,四季可變,適時選用。防病治病,保健強身。扶本匡正,延年益壽。
在宏狀元粥店開業之初,胡樹娟聘請了301醫院的營養師,做營養配餐,每一款粥都寫明了療效,從食粥文化上入手,推出自己的經營特色。胡樹娟說:“我們只想讓顧客在吃好的同時,感受到一點文化氣息?!焙隊钤獜念櫩徒嵌瘸霭l,注重營養,通過弘揚食粥文化,既服務了客戶也抓住了客戶。
統一又多變
為了保證品質統一,宏狀元向洋快餐學習,他們成立了采購部,集中采購并且實行中心配送,也就是說各門店不是自行采購,而是每天電話傳真來要貨,由中心統一配送原料,招牌菜:狀元粥和狀元餅是配送半成品。
另外,宏狀元根據各區域的特點調整經營品種,比如說老人比較喜歡吃粗糧,在老人多的地方他們就會推出炒窩頭;女人愛吃小吃,他們會上一些美容食品;年輕人多的地方,會有一些比較時尚的涼品;在大學周邊,他們還會推出學生套餐。粥的品種也是隨季節而變化,如冬天推出滾粥、煲仔粥、火鍋粥,夏季有冰粥。
宏狀元門店的裝修風格上也不要求整齊劃一,而是根據每個區域的特點,有一些變化和特色,比如朝陽區的門店會比較前衛,有點酒吧的感覺,而海淀區的門店就會明快一些。
利潤是由人來創造的
胡樹娟認為“管理的條條框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因此在建章立規的同時,人性化管理至關重要,我的切身體會是一定要多關心員工,讓員工在宏狀元有找到家的感覺,員工的精神狀態好了,才能把這種好的狀態帶到工作中,為顧客做好服務?!?
宏狀元內部形成一種關注弱者,營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一般說來,企業更注重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所以應該以效益為本。很多人認為以人為本只是官樣文章。宏狀元認為兩者并不矛盾,因為利潤是由人來創造的,擁有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和積極性高漲的員工,是企業制勝的關鍵,所以,必須實行人性化的管理。
宏狀元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不忽略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公司管理人員競聘上崗,但是對那些在競爭中落選的員工,也決不輕視,反而要幫助他們正確對待暫時的失敗,還特意組織這些員工外出旅游散心,以盡快放下包袱。
在對新員工培訓時,宏狀元要求極其嚴格,因為餐飲行業的員工非常辛苦,加班加點比較普遍,所以宏狀元在盡量保證休息時間的同時,對員工進行軍事化訓練,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
為了保證對員工的利益,“宏狀元”還組織建立了工會,工會負責為來自外地的員工組織集體活動,還幫助貫徹執行企業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制度。
細微之處見匠心
宏狀元粥館迎門一個小小的過廊,既把外界的喧囂隔遠了,又能遮蔽長驅直入的風寒,還可以給匆忙的來賓一個調整的瞬間,讓他們愉悅地享受美味。這樣的格局大飯店里常見,規模小的通常免去了這一環,“宏狀元”只是特色小吃,但是卻特意保留了它,可以說是細微之處見匠心。
“江南大夫第”廣泛容納了中國民族建筑、古典家具、瓷器藝術、書畫藝術等,吸收各種優良的民族文化傳統于一身,打造文化飲食企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食客的支持和歡迎,還為該店題匾“中國文化飲食第一店”,并在京城餐飲界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帶動了以后餐飲企業的提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