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訓練
一、判斷題
1.納稅義務人包括法人、自然人。()
2.依法納稅是每個企業和公民應盡的義務。()
3.稅率能體現國家征稅的尺度或深度。()
4.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公允價值。()
5.企業稅收實務工作的資料真實性,沒有必要接受稅務機關的監督檢查。()
6.企業在處理涉稅經濟業務上應保持謹慎的態度。()
7.企業辦稅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稅法知識,但不需要會計知識。()
8.企業進行涉稅會計業務核算時應設置“應交稅費”科目。()
9.納稅會計在核算和監督企業的納稅活動時,必須以稅法為依據。()
10.企業在稅收實務中,必須慎用謹慎性原則。()
二、單選題
1.納稅義務人,又稱()。
A.納稅主體
B.納稅客體
C.征稅主體
D.征稅客體
2.()是指稅法規定的對應納稅額的全部免征。
A.免稅
B.減稅
C.減率
D.減額
3.()是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后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法定期限。
A.納稅地點
B.納稅期限
C.減免稅期限
D.納稅環節
4.決定稅種性質差別和不同稅種名稱的主要標志是()。
A.納稅義務人
B.征稅對象
C.納稅環節
D.稅率
5.確定某一項目、交易或事項應否、應在何時以及如何列作一項會計要素正式記入賬內,列入財務報表的過程稱為()。
A.確認
B.計量
C.記錄
D.報告
6.在()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的金額計量。
A.重置成本
B.歷史成本
C.可變現凈值
D.現值
7.由于()產生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不同的記賬基礎。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8.下列屬于會計核算信息質量要求的是()。
A.持續經營
B.實質重于形式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9.在()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A.重置成本
B.歷史成本
C.公允價值
D.現值
10.企業在處理涉稅經濟業務上,應慎用()原則。
A.及時性
B.實質重于形式
C.謹慎性
D.可靠性
三、多選題
1.征稅對象分為()。
A.流轉額
B.所得額
C.自然資源
D.財產和行為
2.稅率主要有3種類型:()。
A.比例稅率
B.累進稅率
C.定額稅率
D.價值數量
3.稅收的基本特征包括()。
A.強制性
B.無償性
C.有償性
D.固定性
4.會計中期包括()。
A.年度
B.半年度
C.季度
D.月度
5.下列各項,屬于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有()。
A.及時性
B.相關性原則
C.可比性原則
D.權責發生制原則
6.會計要素包括()。
A.資產
B.費用
C.所有者權益
D.利潤
7.資產的特點是()。
A.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形成的
B.資產只能是企業擁有的經濟資源
C.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D.資產是現實義務
8.企業納稅會計的基本前提包括()。
A.納稅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貨幣時間價值
D.納稅會計分期
9.()均是企業稅收實務的工作內容。
A.稅務登記
B.計算應納稅額
C.進行納稅申報
D.繳納稅款
10.納稅會計處理原則包括()。
A.遵從稅法的原則
B.少運用謹慎原則
C.稅收籌劃原則
D.接受審查的原則
四、綜合實訓題
1.實訓目的:初步了解企業納稅工作。
2.實訓方式: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參觀,與會計人員座談。
3.實訓要求:(1)要求學生了解企業稅收工作流程;(2)要求學生了解企業稅收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