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3 正弦交流電路

1.純電阻電路

圖1.34 純電阻電路

交流電路中如果只有電阻,這種電路就稱為純電阻電路。負載為白熾燈、電爐、電烙鐵等的電路都是純電阻電路。

(1)電流與電壓的數(shù)值關(guān)系

在純電阻電路中,如圖1.34所示,設(shè)加在電阻 R上的交流電壓是,則通過這個電阻的電流瞬時值為

式中

可見,電流、電壓的最大值、有效值也都符合歐姆定律。

(2)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由上面i的表達式可以看出,流經(jīng)電阻中的電流與端電壓同相,其波形圖和相量圖如圖1.35所示。

圖1.35 純電阻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2.純電容電路

在交流電路中,如果只用電容器作為負載,且可以忽略介質(zhì)的損耗,那么這個電路稱為純電容電路,如圖1.36所示。

圖1.36 純電容電路

(1)電流與電壓的數(shù)值關(guān)系

在交流電路中,電容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這種阻礙作用在電工技術(shù)中通常用容抗表征,記為XC,單位是歐(Ω)。

實驗證明,電容器的容抗XC與電容器的電容量 C 及交流電的頻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為

從式中可以看出,對于交流電,頻率越高,XC就越小;反之,頻率越低,XC就越大。對于直流電來說,f=0,XC=∞,可視為開路。可見,電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的特性。

在純電容電路中,電壓的最大值、有效值和電流的最大值、有效值之間也符合歐姆定律,即

(2)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通過實驗和計算證明,在純電容電路中,電流超前電壓90°,或者說電壓滯后電流90°。若設(shè)電容端電壓為

電流i和電壓uC的波形圖和相量圖如圖1.37所示。

圖1.37 純電容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3.純電感電路

在交流電路中,如果用電感線圈作為負載,且這些線圈的內(nèi)阻可以忽略不計,那么這個電路稱為純電感電路,如圖1.38所示。

(1)電流與電壓的數(shù)值關(guān)系

在交流電路中,當(dāng)電感線圈中的電流發(fā)生變化時,線圈中將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動勢阻礙電流的變化。在電工技術(shù)中,通常用感抗表征電感線圈對電流的阻力,記為XL,單位是歐(Ω)。實驗表明,感抗與電感 L 以及電源頻率成正比,用公式表示為

X L =ωL=2πfL

圖1.38 純電感電路

從式中可以看出,頻率越高,XL越大;頻率越低,XL越小。對直流電而言,由于0f =,則X L=0,電感相當(dāng)于短路。可見,電感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頻、阻高頻”的特性。感抗與頻率成正比的特性在電工電子技術(shù)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

可以證明,在純電感電路中,通過線圈的電流的最大值、有效值和線圈端電壓的最大值、有效值之間的關(guān)系也符合歐姆定律,即

(2)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通過實驗和計算可以證明,在純電感電路中,電壓超前電流90°,或者說電流滯后電壓90°。若設(shè)電感線圈中通過的電流為

電流i和電壓uL的波形圖和相量圖如圖1.39所示。

圖1.39 純電感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4.R-L-C串聯(lián)電路

在電工技術(shù)中,一個電路中往往同時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件,它們以各種方式連

圖1.40 R-L-C串聯(lián)電路

接起來。下面介紹一個典型電路,即R-L-C串聯(lián)電路,電路圖如圖1.40所示。

(1)端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guān)系

設(shè)通過此電路的正弦交流電為

按圖示參考方向,各元件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由基爾霍夫定律可知電路A、B兩端的電壓為

u=uR+uL+uC

由上述可知,電阻兩端電壓與電流同相,電感兩端電壓較電流超前90°,電容兩端電壓較電流滯后90°。由于電感上的電壓uL與電容上的電壓uC是反相的,故R-L-C串聯(lián)電路的性質(zhì)要由這兩個電壓分量的大小來決定。由于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相等,而UL =XLIUC =XCI,所以,電路的性質(zhì)實際上是由XLXC的大小來決定的。

[1] 當(dāng)XLXC,則ULUC。端電壓應(yīng)為三個電壓的相量和,如圖1.41(a)所示。

圖1.41 R-L-C串聯(lián)電路的三種情況

由圖可知,端電壓較電流超前一個小于90°的角φ,電路呈電感性,稱為電感性電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差為

[2] 當(dāng)XLXC,則ULUC。它們的相量關(guān)系如圖1.41(b)所示,端電壓較電流落后一個小于90°的角φ,電路呈電容性,稱為電容性電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差為

[3] 當(dāng)XL=XC,則UL=UC。電感兩端的電壓和電容兩端的電壓大小相等,相位相反,故端電壓等于電阻兩端的電壓,即U =UR。端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差為

φ=φu0-φi0=0

電路呈電阻性。電路的這種狀態(tài)稱為串聯(lián)諧振,相量關(guān)系如圖1.41(c)所示。

(2)端電流與電壓的大小關(guān)系

從圖1.41 中可以看到,電路的端電壓與各分電壓構(gòu)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稱為電壓三角形。端電壓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直角邊由兩個分量組成,一個分量是與電流相位相同的分量,也就是電阻兩端的電壓UR;另一個分量是與電流相位差90°的分量,也就是電感與電容兩端電壓之差|UL-UC|。

由三角形可得到,端電流有效值與各分電壓有效值的關(guān)系是相量和,而不是代數(shù)和。根據(jù)勾股定理

UR =RIUL =XLIUC =XCI代入上式,得

這就是R-L-C串聯(lián)電路中的歐姆定律表達式。式中

稱為電路的阻抗,它的單位是歐(Ω)。

感抗和容抗統(tǒng)稱為電抗,兩者之差用X表示,即X =XL-XC,單位為歐(Ω),故得

將電壓三角形各邊同除以電流I可得到阻抗三角形。斜邊為阻抗|Z|,直角邊為電阻R和電抗 X,如圖1.42所示。|Z|和 R 兩邊的夾角φ也稱為阻抗角,它就是端電壓和電流的相位差,即

圖1.42 R-L-C串聯(lián)電路阻抗三角形

【例1.5】 在R-L-C串聯(lián)電路中,已知電路端電壓 U=220V,電源頻率為50Hz, R=30Ω,L=445mH, C=32μF。求:[1]電路中的電流大小;[2]端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相位差;[3]電阻和電容兩端的電壓。

解:[1]先計算感抗、容抗和阻抗

XL=2πfL=2×3.14×50×0.445Ω≈140Ω

所以

[2] 端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相位差是

因為XLXC,所以φ>0,電路呈電感性。

[3] 電阻、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壓分別是

UR=RI=30×4.4V=132V

UL=XLI=140×4.4V=616V

UC=XCI=100×4.4V=440V

(3)R-L-C串聯(lián)電路的兩個特例

[1] 當(dāng)電路中X C=0,即UC=0,這時電路就是R-L串聯(lián)電路,其相量圖如圖1.43(a)所示。端電壓與電流的數(shù)值關(guān)系為

這就是R-L串聯(lián)電路中的歐姆定律表達式,式中

阻抗 |Z|、電阻R和感抗X L也構(gòu)成一個阻抗三角形,如圖1.43(b)所示。

圖1.43 R-L串聯(lián)電路相量圖與阻抗三角形

[2] 當(dāng)電路中X L=0,即UL=0,這時電路就是R-C串聯(lián)電路,其相量圖如圖1.44(a)所示。端電壓與電流的數(shù)值關(guān)系為

圖1.44 R-C串聯(lián)電路相量圖與阻抗三角形

這就是R-C串聯(lián)電路中的歐姆定律表達式,式中

阻抗 |Z|、電阻R和容抗XC也構(gòu)成一個阻抗三角形,如圖1.44(b)所示。

【例1.6】 為了降低小功率單相交流電動機的轉(zhuǎn)速,可以用降低電動機端電壓的辦法來解決。為此,在電路中串聯(lián)一個電感線圈,稱為電抗器,如圖1.45所示。若電動機電阻 R=190Ω,感抗=260 Ω,電源端電U=220V,電源頻率f=50 Hz。要求串聯(lián)電抗器后電動機兩端的電壓為U=180V,求電抗器的電感為多大?

解:電動機的阻抗為

圖1.45 例1.6圖

根據(jù)降壓要求,電路中電流應(yīng)該為

電路中總阻抗是

此阻抗包括電阻R、電動機感抗和電抗器感抗XL,所以,可求出總感抗

因此,電抗器的電感為

【例1.7】 在如圖1.46(a)所示的R-C串聯(lián)電路中,已知電壓的頻率是800Hz,電容是0.046μF,需要輸出電壓u2較輸入電壓u滯后30°的相位差。求電阻的數(shù)值是多少?

圖1.46 例1.7圖

解:先畫出電流和各元件兩端電壓的相量圖,如圖1.46(b)所示。u2u滯后30°,于是端電壓和電流的相位差為

φ=90 °-30°=60°

由阻抗三角形可得

所以

即電路應(yīng)選擇2498Ω的電阻,就能使輸出電壓滯后輸入電壓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阿拉善左旗| 尚志市| 崇左市| 奉节县| 建昌县| 靖远县| 那曲县| 禹州市| 营口市| 青龙| 尖扎县| 宣汉县| 汪清县| 溆浦县| 广宗县| 乐山市| 乐亭县| 南城县| 万盛区| 邵东县| 平罗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渡口区| 伊宁市| 南通市| 黄梅县| 廉江市| 安岳县| 双柏县| 师宗县| 察隅县| 比如县| 拜城县| 孝义市| 渝北区| 成武县| 安图县| 五峰| 岑巩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