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第一天的夢想(4)

有時候,苦難并不可怕。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柯魯德·史密斯曾經這樣說:“對于我們來說,最大的榮幸就是每個人都失敗過,而且每當我們跌倒時都能爬起來。”正是因為不斷地經受磨難,人才能變得更加堅強。

的確,人們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還要多。無論什么樣的失敗,只要你跌倒后又爬起來,跌倒的教訓就會成為有益的經驗,幫助你取得未來的成功。

困難時,左手溫暖右手

商業不外乎智慧、希望及勇氣。這些都是經商的必要技巧。遇到問題時,我習慣用左手溫暖右手。要不斷告訴自己,沒關系,我還是我,我還在學習成長,一切都會好的,至少我還活著。

——馬云

對于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這樣說道:“創業之路就像一列前進的火車,不斷有人上車下車,都很正常,但總有人想要去到更遠的地方。也許你創業能做到一定程度,那退出肯定也比沒做強。你要做得很大,就要做好更艱苦的準備,用我們自己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

他還說:“真正要做一番大事業,覺得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的人,就要有堅定的目標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道路上的千辛萬苦。事實上,整個社會也正是靠這樣一些人在帶動前進的。比如說鄧小平,如果當年受了批判后,他隱退不言語了,就沒有今天的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大的局勢的變化。他就是這種大英雄,這種大英雄造福于無數人,造福于一個歷史階段。”

準備好要失敗只是在面對困境時的第一步,還要明確的是,這些困境有時候注定要一個人承擔,誰都幫不了你。就像馬云所言,創業者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當作快樂去欣賞、去體味,你才會有成功。

唯有自助才有出路

“創業的時候,我的同事可能流過淚,我的朋友可能流過淚,但我沒有,因為流淚沒有用。”流淚沒有用,抱怨也沒有用,馬云就是這樣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時他從來都不會抱怨。他說:“困難的時候,你要學會用左手溫暖你的右手。你在開心的時候,把開心帶給別人;在你不開心的時候,別人才會把開心帶給你。開心快樂是一種投資,你開心就要和別人分享,然后有一天別人會回報于你。”

“如果你在創業第一天就說,我是來享受痛苦的,那么你就會變得很開心。我1992年做銷售的時候,我說創業中樂觀主義很重要,銷售10次,10次為零,出去以后,果然是零,說得真對,要獎勵一下自己。”

馬云正是抱著這種樂觀的心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他看來,創業者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困難時“要學會用左手溫暖右手”。

在海博翻譯社創辦之初,馬云只是一個剛剛涉入商海的新手,公司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運營并不理想,最后入不敷出。那時,很多人是迷茫的。但是馬云毅然地背起麻袋到義烏販賣小商品,用最簡單也最無奈的方式解決公司的困難。最后,他成功挽救了海博社。馬云一向不是一個喜歡喋喋不休向誰訴說苦難的人,無助肯定會有,但唯有自助才可能有出路。

當談笑著離開公司,走向去義烏的路上時,一個人承受。

在竭力推廣互聯網,被一次次拒之門外時,一個人面對。

在被稱為騙子、瘋子,全世界都否定、批判時,一個人承擔。

即便是現在,馬云都很少向員工和身邊的高管訴說自己的壓力。在聚光燈下的馬云,在員工面前的馬云總是像一個頑童一樣,他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一種常人很難有的灑脫,馬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像詩人一樣地幻想著未來商業界的新文明,幻想著阿里巴巴會帶給全球一個美麗新世界。馬云,就這樣在創業的路上一邊擦拭傷口一邊微笑前行。

當然,馬云看重團隊,但是在自己能夠解決的時候他會選擇更多的擔當,更何況,有時候團隊也未必能夠全然理解他的思考。

阿里巴巴公司的發展深受馬云的影響,在面臨困難時阿里巴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解決,而不是依賴外界。馬云表示,很多企業埋怨政府不支持,但阿里巴巴自從創業以來沒有向政府借過一分錢,更沒給社會添過一次亂。更多的時候,阿里巴巴團隊會在寒冷的季節里溫暖別人,幫助眾多中小企業賺錢。

用自己的手溫暖別人的手

2003年年初,我國廣東省首先發現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隨后,廣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陸續發生“非典”疫情。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災害,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際往來。

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展會推遲、客商止步、訂單取消。傳統的商業模式明顯處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如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個叫樓國良的經營戶,做了11年工藝品出口生意。當年5月,他就訴苦說:“平常這時,訂單都在四五十萬元左右,可上個月還不到20萬元。”

情勢危急,一些企業盼望能夠找到救治良方,而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公司則因勢利導,“借勢造市”,既造福于他人,又發展了自己。

據阿里巴巴公司介紹,在2001~2002年的相當長的時間內,每天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發布的商業機會數量只有3000條左右。但從2003年3月份開始,阿里巴巴每天新增會員3500人,比上一季度增長50%,而大量的老會員也強化了在網上貿易的使用頻率和程度;每日發布的新增商業機會數達到9000至12000條,比2002年增長了3倍;國際采購商對商業機會的反饋數比上一季增長1倍;國際采購商對30種熱門中國商品的檢索數增長4倍;中國供應商客戶數比2002年同期增長2倍;每月有1.85億人次瀏覽;240多萬個買賣詢盤(反饋);來自全球的38萬專業買家和190萬會員在通過阿里巴巴尋找商機和進行各種交易。以2003年4月17日為例,當日阿里巴巴中國站發布的會員企業買、賣、代理、合作等商業機會信息6890條,國際站達2354條,兩個網站加起來超過9000條。雖然正常的商務交往均被不同程度地取消,但一大批企業通過阿里巴巴與客戶進行了“零接觸”洽談,在非常時期做了非常好的線上生意,如浙江慈溪市海興軸承有限公司在“非典”時期就簽訂了300萬人民幣的銷售大單。

馬云還說,要學會多去看別人的失敗,這樣一來會讓自己發現其實自己的經歷并沒有那么慘。馬云的說法有些自我安慰之意,但是這也可以讓一個企業有勇氣去面對。除此之外,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到別人的失敗和困境還會有一種社會責任感。在“非典”期間,阿里巴巴不僅在自己取暖,而且,當阿里巴巴發現很多企業因為“非典”而不能有效運營時,它開始溫暖別人,讓這些企業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尋找到商機,把囤積的商品賣出去。

面對困難并親自把問題解決掉的時候,雖然是流著血汗,但是也是一種成長和喜悅。“創業的快樂在于一個一個的挫折,去把一個一個的挫折滅掉,這是創業者最大的快樂。”馬云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堅持,而最快樂的也是堅持。阿里巴巴要不堅持到現在早沒了。”

馬云自己承認,從開始創辦阿里巴巴起,大家就在給自己加油打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天下沒有難管的生意”、“讓天下沒有淘不到的寶貝”……阿里巴巴的樂觀主義也是它存活下來的重要因素。不僅如此,阿里巴巴在困境中更多的是追求卓越,因為它在支撐下來的同時溫暖著身邊的人,為這個社會有所付出,這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所以它會走很遠。

【延伸閱讀】

在馬云下定決心創辦海博翻譯社時,他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最初翻譯社月盈利甚至不夠交房租。當時,周圍好心的同事、朋友開始勸馬云“回頭是岸”。有人說:“馬云,你真是犯傻了,安安穩穩地當大學老師多好,瞎折騰什么啊?”也有人譏諷和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更要命的是,當初一起合伙創辦翻譯社的幾個朋友這時也開始動搖了,他們甚至開始考慮讓翻譯社趁早“關門大吉”了。

馬云卻偏不信這個邪,在內心深處,有一種信念在召喚他,那是一種無比強烈的內心吶喊:一定要繼續做下去,一定不能放棄,一定能熬過去,光明一定會來臨的……

為了繼續生存下去,馬云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就在那大熱天里,他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出發,從杭州跑到義烏、廣州,四處批些小工藝品、小禮品,再一個人氣喘吁吁地背回杭州……

混在一群小商販中間,沒人能看得出,眼前這個頭發凌亂、瘦弱的年輕“小老板”,竟然是一名堂堂的大學教師,一位優秀的青年教師。

就這樣,在馬云的一手操勞和打理下,原本以接翻譯業務為主的海博翻譯社,一夜之間竟變成了“海博雜貨店”:從鮮花到禮品,從襪子到內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潤的小商品,馬云通通背回來賣。

一個堂堂的大學教師,就這樣做起了“倒爺”。此外,馬云的“多元化”戰線甚至一度拉到醫療領域,甚至還銷售過一年有余的醫藥和醫療器材。而當時推銷的對象,上至大醫院,下至赤腳醫生。為了能把貨賣出去,他吃盡了閉門羹,遭盡了白眼。

然而在如此的境遇之中,馬云都一直堅守著夢想不放棄。最終,他的商業夢想也因此開始起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于都县| 福海县| 东源县| 景德镇市| 探索| 洪江市| 休宁县| 连山| 自贡市| 通河县| 洞口县| 台东县| 进贤县| 南丰县| 德阳市| 山阳县| 日喀则市| 襄城县| 河南省| 永平县| 双城市| 山东| 深州市| 扎兰屯市| 武夷山市| 建宁县| 蓬莱市| 龙岩市| 深水埗区| 苗栗市| 昂仁县| 商都县| 洪泽县| 壶关县| 兴海县| 盈江县| 怀化市| 姜堰市| 阿拉善右旗|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