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8年8月30日于倫敦
親愛的兒子:
你對從芒斯特條約的簽訂到現在法國的所作所為進行的思考,是完全正確的。通過這件事,我非常高興地發現你不僅閱讀書籍,而且還對自己閱讀的書籍進行沉思及反省。許許多多的讀者在讀書的過程中,并沒有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也沒有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對書中的是是非非做出判斷,他們只是死記硬背書中的一些內容。他們這樣做,如同把自己的頭腦當作一個木材儲藏室,而不是把這些木材派上用場,用它們很好地裝修自己的思想大廈。這樣做的結果,只是一件件事實雜亂無章地在他們的頭腦里堆積起來,讓他不知所措。你那種邊閱讀邊思考的學習方法很好,因此你一定要把它堅持下來。你不要迷信于作者的權威,不要對什么事情都想當然,而應該在自己的腦子里對它們認真斟酌,考慮事情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的結論有無充分根據。你可以就同樣的事情,參考不同作者的相關論述,隨后根據事情的可信度,得出你自己的觀點。如果一位歷史學家煞有介事地列舉出重大歷史事件的起因與動機,那么你可以把那些起因與動機,與相關各方的特性與利益加以比較,然后靠自己去判斷它們是否一致。許多事情,你一定要認真思索,不要貿然下結論。
歷史上涌現出的偉大人物數不勝數,然而他們中有些人行為的起因卻非常微不足道,甚至低劣卑鄙。你千萬不要對這類起因不屑一顧,這是因為不同人的人性千差萬別,而同一個人的人性并非始終如一,我們的情緒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易變;我們的意志是如此的動搖不定,我們身體狀況是如此巨大地影響著我們的頭腦。尤其是我們每天的健康狀況,每天的情緒,對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都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最好的人也會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最壞的人也并非總是一無是處。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有必要把自己的思索混雜在他們所寫的歷史中,或者他們至少在結束每一段歷史時都要做出結論(無論是法國歷史學家筆下的歷史,還是英國歷史學家筆下的歷史,莫不如此)。鑒于這種情況,你不要由于迷信某些歷史學家的很高聲望,而不假思索地接受他得出的歷史結論。你應該認真分析它們,并且判斷出它們的真偽。
由于在我收到的來信中,別人對你的評價越來越好,因此我內心對你的愛也越來越深。
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