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值得理解≠正確

真正的教育始終伴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盲目蠻干,也不能隨心所欲。

家庭教育不是父母不擇手段的單向灌輸,而是與孩子雙向交流,共同成長。

糾誤:父母普遍認識之一:這么做都是為你好

筆者常對父母們表示:“我理解你們的感受,但我不贊成你們的做法。”

父母關愛孩子的心情值得理解,但許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卻需要商榷。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無論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如何,都是出于關愛。

可是,關愛孩子的心情與教養孩子的方式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常常將這兩者混為一談。“我這么做都是為他好!”這是人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這話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卻經不起推敲。教育孩子的言行不應出于父母的主觀心情或一時情緒,而應該根據孩子的現狀和科學的方式方法。

為人父母,我們應時常問自己:是否太過沉靜于自己的心情,忽視了教養孩子的科學性。

改變觀念

作為父母,我們應懂得這樣的道理:值得理解的事并不一定正確。比如父母或爺爺、奶奶溺愛孩子,我們理解長輩對下一代的關愛,但溺愛是不對的。

為人父母需要情感,但真正為孩子好僅有一片心是不夠的,更需要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務必要客觀分析孩子的現狀,做到科學施教才能達到為孩子好的目的。

父母在尋求他人認同和孩子理解的同時,更應客觀審視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科學得當。

糾誤:父母普遍認識二:等你做父母就明白了

當孩子對父母有意見時,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等你做了父母,你就明白了!”

的確,不當父母難知父母心。許多人,年幼時對父母的管教不以為然,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教管起自己的孩子,終于理解當年的父母心。于是,當自己的孩子也不服自己管教時,不免有了上述感嘆。

這一切似乎天衣無縫。然而,正如我們剛才討論的一樣:父母心,固然值得理解,但父母的做法是否科學卻不盡然。如果只是因為理解了父母心,就一味承襲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豈非太過草率,難免誤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提高認識

為人父母,大多是雙重身份——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

許多人,身為子女不喜歡受父母限制,作為父母卻又處處干涉孩子。面對孩子,許多人習慣將意志強加給孩子;面對父母,又習慣把焦點放在父母的不足之處耿耿于懷。這樣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未免自我中心,不懂理解和換位思考。

有些人,理解了父母,或者說習慣了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覺得順理成章就全盤承襲、盲目照搬;還有一些人,理解孩子后便抱怨、記恨自己父母的不足,完全否定父母的一切。這兩種做法都過于偏激。

從情感角度而言,我們應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畢竟只是平凡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他的局限性,我們不能因為父母無心的過錯不愛他們。但我們也不能因為愛父母是非不分。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我們應客觀看待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不可盲目承襲。

一方面,即使父母曾有過某些不當或失誤,但父母養大我們畢竟不易,我們應懂得感恩并以此作為自己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我們應客觀分析,吸取父母的經驗教訓,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再結合孩子的實際進行教導和培養,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其實,說“等你做了父母你就明白了”,無非是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然而這樣的話,對未成年的孩子而言又能有什么說服力。

想要得到孩子的理解,贏得孩子的配合,與其說些不著邊際、令孩子費解的空話,不如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更正教養方式,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認同與配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南川市| 玉林市| 抚松县| 铁岭市| 河曲县| 赤城县| 永宁县| 千阳县| 绍兴县| 无极县| 盐山县| 石河子市| 买车| 都匀市| 广东省| 家居| 兴化市| 阿合奇县| 建瓯市| 开化县| 宁津县| 岐山县| SHOW| 新郑市| 天峨县| 大城县| 杨浦区| 米泉市| 康平县| 宜城市| 青海省| 慈利县| 龙陵县| 通渭县| 台前县| 安溪县| 新密市| 平潭县| 宜春市|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