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培養孩子感恩≠以恩人自居

普遍現象

天下父母養育孩子,疼愛孩子,為孩子日夜操勞,其心可敬。為了孩子們,父母們的確付出了許多。父母應讓孩子了解這一切,大多數父母也都有意、無意地向孩子們述說自己的辛勞。

但許多父母只知溺愛孩子、縱容孩子,使孩子覺得別人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絲毫不懂感恩,長久下去變得懶惰、霸道、自私。

也有許多父母卻又自恃對孩子有恩,便隨心所欲地對待孩子,強迫孩子屈從于自己的意愿,不但不能使孩子產生感恩,反使孩子心生怨氣。

糾誤

有意、無意地以恩人自居會直接影響為人父母的心態,進而影響對待孩子的方式,導致言行偏差,強迫壓制孩子,甚至粗暴傷人。這么做,對于培養孩子感恩只能起到反作用!

許多父母狹隘地認為:“我們是他父母、我們生他養他,他就得聽我們的。”要求孩子“我生你養你,所以你就得事事聽我的,就得按我說的做,就得按我的安排發展,不能有自由、有主張……”

改變觀念

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但父母不該將恩情變成枷鎖,不該將恩情延伸出許多錯誤的因果關系。

我們不能認為自己生了他、養了他,就覺得孩子欠了我們。許多父母或明示、或暗示孩子“你欠我的”,使孩子產生一種負罪感和壓抑感,嚴重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父母一方面要培養孩子懂得感恩,另一方面切忌以恩人自居。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平等友好的作風,培養孩子感恩同樣需要我們保持心態平和,以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尊敬長輩。

具體指導

1.父母應懂得孩子并不欠我們

很多做父母的,當孩子“不爭氣”時,便會滿腹怨氣向孩子絮叨養育他所付出的勞累和心血,真是擲地有聲、振振有辭,這不僅反映了父母“養育孩子是苦差事”的錯誤育兒觀,也反映了“培養孩子為面子”的錯誤教育觀。

這樣做不利于父/母子關系,不利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也不利于父母科學地調整教育方法。我們必須更新觀念、端正心態,認識到我們將孩子帶到世上,養育教育他們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孩子對我們的虧欠。

當教育效果出現偏差時,父母首先要懂得反思教育方法。標榜自己和抱怨孩子,無疑會使孩子內疚與自卑。父母主觀上對孩子不公正的否定,也無疑會使孩子怨恨我們或小看自己,卻無益于建設性地指導孩子客觀地認識自己的不足。

父母的怨言、數落無法使孩子獲得任何知識和啟發,只會讓孩子受傷、厭倦。教育孩子需要知識、理性、智慧,而不是感情用事。

2.養育孩子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恩情

談到“父母的恩情”,主要是從子女的角度而言。身為父母,我們自身更多的是要不斷調整心態,不斷提高教育能力,而不是時刻把對孩子的恩情放在心上、掛在嘴邊,更不能以此作為把意志強加給孩子的借口。

父母應著眼于孩子的培養和教育,而不要過分執著對孩子的“付出”和“苦心”。過多在意恩情必然會導致情緒化和心態異常,不利于客觀施教和親子關系的發展。

不論是與孩子相處,還是教育孩子,我們都應客觀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學會保持平常心。

3.孩子對父母尊重與感恩絕不等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

有些父母,絲毫不能容忍孩子的反駁和自我意識。一旦孩子有反對意見,就給孩子扣上“不孝”的罪名,這不僅是錯誤觀念的表現,也是自我中心和不良心態的表現。培養孩子尊敬父母,更多地是從培養孩子內在道德品質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強迫孩子表面絕對服從。

4.只有民主作風和平等態度才會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父母應改變自私的養育觀和不平等的親子觀,學會正確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平等人格。孩子對父母的愛與尊重,來自父母以身作則的感染,無法說教而來,更無法強迫得來。教導孩子,首先需要父母自身的理性、客觀、民主。

父母機智而平等的作風,以理服人而非強制,民主對待激發個性,不僅不會削弱父母的教育效能,反會大大提高父母的人格魅力和凝聚力,從而獲得孩子的尊敬和愛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嘉义县| 龙口市| 海原县| 夏河县| 襄汾县| 伊宁市| 新龙县| 襄汾县| 晴隆县| 浦城县| 翁牛特旗| 出国| 钟山县| 宁化县| 和硕县| 象山县| 天全县| 密山市| 那曲县| 景德镇市| 探索| 庆安县| 方城县| 额济纳旗| 南川市| 遵义市| 合阳县| 大厂| 抚宁县| 徐水县| 章丘市| 湖南省| 玉林市| 察隅县| 延边| 龙泉市| 东港市| 巧家县| 高州市|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