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做聰明的媽媽,改掉愛嘮叨的毛病
- 好媽媽培養優秀女孩的100個心理技巧
- 鄭麗英編著
- 1437字
- 2015-06-02 22:34:58
父母對女兒的傷害不一定就是打罵,很多時候,父母的嘮叨也會給女兒帶來難以言表的傷害。
現在很多父母對女兒的方方面面都要干涉,總能聽到家長把“不準”、“不要”、“不許”這樣的囑咐掛在嘴邊,但隨之而來的也許只是女兒的聲聲埋怨,“知道了,真煩!”“好啦,啰唆!”因此,會有很多女孩覺得父母很嘮叨,亦有父母認為女兒不聽管教。在這場無止境的家庭角力中,究竟會對女兒造成什么影響呢?
心理專家指出,如果父母太嘮叨,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反叛心理,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人格發展。女兒在成長過程中,會要求更多的自主權,父母面對未成熟的女兒,又不懂如何滿足她的要求,唯有強迫她去順從。這樣,父母愈嘮叨,女兒愈希望得到自主,父母便愈嘮叨,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惡性循環。
丁丁自幼聰明伶俐,十分好學,很小的時候,她就表露出出眾的才華。在大庭廣眾之下,她無所顧忌,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在與別人交談時,總是能夠對答如流;寫的作文也很精彩,大人們看后都很驚奇,夸贊她有學問,將來定是個才女。
可是近來丁丁的學習成績有所下滑,急得父母團團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丁丁卻知道這是為什么。自從丁丁得到眾人的夸獎后,父母對她的要求更嚴了,對丁丁的一點兒小錯誤都要嘮叨個沒完。即使在正常情況下,父母也會每天千篇一律地重復著一句話:“丁丁,作業寫完了嗎?怎么寫得這么慢,你要好好學習,將來……”總是不斷地說教,令丁丁感到特別厭煩,并開始覺得學習怎么這么累呀,什么時候才能熬出頭呢?
雖然丁丁也曾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別總是批評我?我都是大人了,知道該怎么做,你們老說,我覺得很煩!”但是爸爸媽媽卻說:“你一個小孩子懂什么,我們天天看著你還沒有學好呢,要是不看,難保你會變成什么樣,趕快學習去。”父母的不信任使丁丁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學習興趣不斷減退,成績也開始下滑。
作為父母要知道,盡管女兒需要父母的體貼與照顧,但是她不喜歡父母過多的嘮叨與管束。據調查統計,98%的父母被孩子指責為嘮叨。而父母自己曾承認,只要見到孩子,自己就會不由自主地多說幾句,多強調幾次。
心理專家認為,嘮叨就是永遠一個標準、一種強調,在孩子身上翻來覆去地重復那幾句話。常聽女孩說,父母的話都能背出來了,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但是父母并不認為自己是在嘮叨,而覺得這是在教育女兒,關心女兒。其實不然,關愛應該是讓女兒感到溫暖和理解,并對她有實際意義上的幫助,而大事小事都要管,最終又沒有講到點子上的嘮叨,只能讓女兒產生反感并急于逃避,而且破壞了父母在女兒心中樹立的威信。
育女心得
要想做女兒喜歡的父母,就要在平時減少對女兒的嘮叨,還給女兒一個清醒的頭腦、一個安靜的環境。那么,父母該怎么做呢?
(1)保持冷靜和理智
很多父母對女兒不滿意時,就愛嘮叨沒完。其實孩子非常討厭嘮叨。作為父母,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理智和冷靜。如果實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嘮叨的欲望,就替女兒想想,她需要的是民主、開明的父母,而不是時刻嘮叨的話筒。
(2)重視身體語言
父母對女兒的關愛與信任、重視與賞識等,很多時候并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親吻,一個手勢,都可以對女兒傳達相應的情感,而且這些比千言萬語更具有力量。
(3)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女兒
有些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女兒,不管女兒是否愿意,也不管女兒有沒有能力做到。而一旦女兒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時,父母就會舊病復發,嘮叨沒完。結果,不但沒有教育效果,還激起了女兒的逆反情緒。所以,好媽媽一定要懂得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