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蹲下來,平等地與女兒進行交流
- 好媽媽培養優秀女孩的100個心理技巧
- 鄭麗英編著
- 1085字
- 2015-06-02 22:34:58
愛孩子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甚至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關鍵是會愛,就如同農民種莊稼一樣,光愛不行,不了解莊稼就不會有好收成。好媽媽教育女兒僅僅有愛是不夠的,只有了解女兒,了解女兒的心靈成長需求,才能教育出好女孩,女兒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當女兒做出大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時,父母應該平心靜氣地“蹲”下來,站在女兒的位置和角度,了解女兒的真實想法與感受。
每一個成長中的女孩,即使是剛剛學步的女孩,也都有一種渴求,就是思想與情感上的平等交流。當我們用希望了解、希望傾聽的態度與女兒談話時,我們就是在向女兒表示我們對她能力和獨立性的尊重。盡管父母認為女兒所做的許多事情不盡如人意,也不能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樣子,更不應該對女兒過多地挑剔指責。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過新年的時候,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女兒去逛商店。她以為女兒一定會喜歡商店里的擺設、玻璃窗、漂亮的衣服,還有洋娃娃和特色玩具。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小女孩一到商店就開始用小手拉著媽媽的大手,不停地哭泣。
“不許再哭了,什么事讓你這樣委屈,要知道售貨員阿姨是不喜歡愛哭的孩子的。”母親非常不滿地說。
“哦!可能是孩子的鞋帶沒有系好。”于是,母親蹲下來,開始為女兒系鞋帶。就在這時,她無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這是第一次,她看到了一個5歲孩子眼中的世界。沒有玩具,沒有食品,沒有禮物,沒有裝飾華麗的櫥窗,有的只是大人們的一雙雙奔走不停的腳和手里提著的大包小包在亂推亂撞,時不時地磕碰女兒的小臉和弱小的身體……
她立刻把女兒帶回了家,并發誓再也不把自己認為感興趣的事強加在女兒身上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是否也從中領悟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呢?其實,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是如此的截然不同。做父母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也不要總是站著,居高臨下地對孩子講話。只要你能蹲下身來,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從孩子的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你就一定會獲得新的發現,從而對孩子有新的了解。
作為父母,要想被女兒所接受,就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傾聽女兒的心聲,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不要動不動就居高臨下地審視女兒,或是沒頭沒腦地訓斥女兒一番。否則女兒就會在心里產生反感,一聽到爸爸媽媽在那里“滔滔不絕”,心里就會煩,甚至根本不把父母的教育當回事。
一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親說:“要想和孩子達到理想的情感溝通,就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種完全平等的朋友式的親子關系。”是的,當我們像面對知心朋友一樣和孩子交談,向孩子請教一些問題,與孩子商量決定一件事時,可以想象她一定非常興奮。因為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嘗到了平等相處的快樂。把孩子當作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