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什么年齡留學最合適

孩子出國留學,父母先要做好準備。

在了解你的孩子什么年齡出去最合適之前,家長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教育與中國的有什么不同。

加拿大基礎教育概況:

小學6年,包括1年(半日制)幼兒園;中學6年,又劃分為初中4年(7—10年級)和高中2年(11、12年級)。中學階段的7—10年級相當于中國的初一至高一,11、12年級相當于中國的高二、高三。

加拿大通常有學校排名榜。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就是一個非營利的專門從事教育研究的機構。它從1998年開始發布中學排名,2003年開始發布小學排名,發布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不少華人家庭十分重視這個排名。榜上有名的既有公立學校也有私立學校,不過從近十年的排名結果來看,加拿大的私立學校排名要比公立學校靠前。從中也可以看出,加拿大私立學校的教育水平是絲毫不弱于公立學校的。

基礎教育的關鍵在中學,10年級開始實行學分制。加拿大是個聯邦制國家,每個省或者自治區高中畢業所要求的條件是不完全相同的。如西部的卑斯省,每個高中生在10—12年級期間必須修完至少80個學分,其中至少16個為12年級課程的學分和英文學分。你只要完成規定的學分要求就可以拿到高中畢業文憑,這與國內的高中有很大的不同。相較于國內的“中考”和“高考”,加拿大的中學真是輕松多了。

我們決定送大女兒嘉盈去加拿大讀書時,她正在國內讀高一(相當于加拿大的10年級)。在剛剛過去一年的“中考”中,她成績優異,獲得學校的一等獎學金,這意味著她高中三年的學費、住宿費是全免的。這時候出去,無疑要放棄這項來之不易的“福利”。但我們最終還是決定送她去加拿大卑斯省讀高中,因為我們覺得這是她出去讀書的最好時機,不論是年齡還是學習能力,這時候的她都是其他任何時候無法比擬的。最后,經過英語水平測試,嘉盈成功地就讀于加拿大女子名校圣瑪格麗特學校的11年級。

到二女兒嘉寶時,她經歷了競爭同樣激烈的“小升初”,在寄宿中學剛讀了兩年,但是考慮到她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英語水平也還可以,我們最終決定送她去加拿大讀9年級。

基礎教育的關鍵在中學,我的兩個女兒都經歷過國內激烈的考試競爭,然后在更為合理的教育環境中邁向人生的新篇章,我想,這對于她們的人生會是一筆價值不菲的財富。

讀小學,“真是太幸福了!”

有一次,我應邀去廣州一家小學做講座,會后的提問環節上,有位新生家長問我:“加拿大學生的功課多不多?”我微笑著回答:“不多,小學一年級,沒有功課。”在場的幾百名家長瞪大眼睛看著我,臉上畫滿了問號。我馬上補充道:“加拿大沒有教育部,沒有咱們這里所謂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只在每個省設有教育廳和每個市設有教育局。我所住的卑斯省教育局,給全省學生的家庭作業指引是這樣的——‘幼兒園至3年級,沒有家庭作業;4年級至7年級(7年級相當于我們這里的小學六年級)每晚半小時作業’。”聽完我的回答,提問的那位家長脫口而出:“沒有作業,沒有功課,那里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沒有功課就叫幸福?!我禁不住補充了一句:“還有,加拿大學生每天下午3點就放學,這算不算是福上加福?”

不過,加拿大孩子的讀書壓力是隨著年級逐步增加的。他們在小學時基本上是玩,初中學些常識性的知識,高中開始發奮,辛苦讀書是從大學開始的。這與中國的情況剛好相反。

中學課程種類適當,內容偏淺。

國內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學習的科目除了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外,還要上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多門副科,不僅種類多,難度也較大。加拿大的課程設置遠沒有中國的種類多,內容也沒那么難。如國內初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課,在加拿大8—12年級將其全部歸入一個課程——科學,其內容也以科普為主。二女兒嘉寶告訴我,到了加拿大之后,9年級的她已經可以跳級上10年級的數學,而之前她在國內初二所學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要等升到11年級才單獨學。

適當的課程設置,難易適度的知識學習,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長。

中學不分文理科。

在加拿大,是沒有文理科的概念的。中學課程一般分為8個學科領域:英語語言、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數學、體育藝術、技能、個人規劃和畢業報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地選擇學習的方向。無疑,這種課程設置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可以讓個人特長發展到最高水平,也使學生對未來的人生規劃多了更大的勝算。

想讀大學,不用擠高考這座獨木橋。

寒窗苦讀十年,只為一朝能跳過龍門。國內高考的慘烈真的是觸目驚心。老師、家長、學生,傾囊相授、傾其所有、傾盡全力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那張錄取通知書。但當孩子終于進入了大學這座象牙塔,就像倦了的鳥兒、撒了氣的球、耽擱了開屏的孔雀,他們往往想補一回青春的課,結果忘了踩穩大學這個對人生最為重要的跳板。

而在加拿大,是沒有小升初的,也沒有中考和高考。加拿大的中學都是單軌制,沒有中途的分流,學生一讀就是6年,到了畢業才決定最后的方向——繼續讀書還是就此工作。即使想讀大學,也無須擠高考這座獨木橋,只需要提供中學課程成績即可。

教育理念更傾向于“職業教育”。

中國人重視學歷,似乎學歷越高就代表著能力越強。因此,孩子們從小就被父母戴上了讀大學的緊箍咒,他們的最終目標是捧回一個個耀眼的畢業證。而在加拿大,讀大學和就業是平行的兩種概念,甚至就業會成為更多人在完成中學學業之后的選擇。

雖然近年來隨著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加拿大中學畢業生報讀高等教育(包括專業大學和研究生課程)的人數相對在不斷增加,但加拿大“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傾向仍然較為明顯。

十分重視中學畢業典禮。

正如我前面說到的,加拿大人是十分重視孩子的中學畢業典禮的。學生們一般會精心打扮,家長也會盛裝出席。中學畢業典禮的場面之隆重,真有點兒結婚典禮的意思。

這次參加大女兒嘉盈的畢業典禮,我們全家是全體出席了的,而且都穿上了比較正式的服裝。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畢業典禮上的莊重、嚴肅,還有畢業晚會的精彩、有趣。晚會是在一家高級酒店里舉行的。孩子們都穿著晚禮服,家長們也都盛裝前來;充滿各國風情的才藝表演把晚會推上了一個又一個高潮。

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年輕、充滿朝氣的臉龐,我頗有感觸地對太太說:“你看,與加拿大相比,中國的孩子要辛苦多少,中國的父母又要費神多少!我明白這是應試教育下的國情導致的。不過,令我困惑的是,我們的中國同胞在升學的壓力下,只顧耕耘不顧其他,例如這樣的中學畢業慶祝活動,在國內幾乎沒有。加拿大的孩子讀書沒我們辛苦,沒有‘小升初’‘中考’‘高考’,學得比我們輕松,卻懂得來個隆重的畢業典禮。我們干得那么辛苦,為什么不好好慶祝呢?”她嘆了一口氣,說:“可能我們中國人太功利了,以成敗論英雄,考上大學尤其是重點大學,學校會張貼光榮榜,家長會敲鑼打鼓。可是在同胞們的眼中,中學畢業并非塵埃落定,而只是人生走過的一段歷程。其實,過程更值得回顧和珍惜啊!”太太的這席話讓我回味良久。

在了解了加拿大的教育概況之后,您再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和個人意愿,就基本能夠確定在什么年齡送孩子出去更合適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江津市| 喀喇| 财经| 陇南市| 赣州市| 连山| 安阳市| 图们市| 葵青区| 苍溪县| 泉州市| 菏泽市| 旬邑县| 鸡东县| 白水县| 湟源县| 江西省| 瑞金市| 黎川县| 花莲市| 翼城县| 富裕县| 体育| 阜城县| 满城县| 新河县| 绥滨县| 东丽区| 西吉县| 松桃| 库车县| 开封市| 吴江市| 锡林浩特市| 鹤岗市| 凤冈县| 沈丘县| 梨树县| 桐梓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