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唐璜》
- 最適合青少年的名著導讀 西歐現代名著導讀(校園文學必讀叢書)
- 蕭楓 竭寶峰 李慧編著
- 2049字
- 2015-05-07 15:49:48
〔英國〕拜倫
喬治·戈登·拜倫(1788~1824年),英國19世紀杰出的詩人,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他天生相貌英俊,但卻跛足,所以感情上十分敏感。1788年出生于倫敦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10歲繼承男爵爵位,青年時期,在劍橋大學接受了法國的啟蒙思想的熏陶。大學畢業后,在上議院獲得了世襲的議員席位。當時歐洲各國民主、民族革命運動正蓬勃興起,拜倫反對專制壓迫,支持人民革命,寫詩歌為英國工人運動搖旗吶喊,因此受到反動勢力的瘋狂誹謗、迫害,于1816年離開英國,漂泊瑞士、意大利、希臘等地。在希臘,他親自參加希臘志士爭取獨立的武裝斗爭,1824年,死于希臘軍中。
西班牙傳說中的唐璜是14世紀時塞維利亞貴族的兒子,誘奸了一個女子后殺死她的父親,這個唐璜的領地是特諾里奧,因此稱為唐璜·特諾里奧。但其它許多城市也都各有它們自己的唐璜。每一個在開始時都有自己的傳說,隨著時光流逝,所有這些傳說逐步融合成一個人物的故事。這個人物在意大利語中一般被稱為唐·喬萬尼。
首次把唐璜這個人物寫成戲劇的是莫利納的《塞維利亞的淫棍和食客》,莫里哀也于1665年寫過五幕喜劇《唐璜》,隨后莫扎特于1787年為兩幕歌劇《唐璜》作曲,歌詞是洛倫索·達·龐特撰寫的。喜劇和歌劇《唐璜》都是杰作。但這些作品主要講述的都是唐璜追逐女性的故事,并沒有多少積極的意義。拜倫選擇唐璜這個傳奇人物作為自己詩歌的主人公,利用他的“知名度”和冒險經歷來闡述自己的理想,無疑是一種新的藝術創造。
唐璜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名城塞維爾,他的父親是一位名叫唐·何塞的大貴族。唐璜小時候就長得活潑可愛,長大后更是一表人才,受到貴族少女的喜愛。他生性風流,喜歡同這些姑娘們胡攪蠻纏,甚至在16歲時就同貴婦唐娜·朱麗亞發生性關系。這使得上流社會輿論嘩然。無奈之下,他只得離開祖國到歐洲去旅行。
唐璜的航船在駛往意大利的途中遭到了大風暴的襲擊,但在他的指揮和努力下,船終于沒有沉沒。然而不久船上便發生饑荒,船上水手被迫以人相食。唐璜不愿意像這些人般殘忍,便奮勇跳船逃生,最終被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救上了岸。這位姑娘名叫海黛,是希臘大海盜蘭布洛的女兒。她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英俊的男子,于是把他藏在海邊一個山洞中同居。不久,他們聽說蘭布洛已經在海上出事身亡,便開始籌劃婚禮。但正當他倆相偕準備進洞房的時候,蘭布洛突然出現。他命令侍從把唐璜打倒,捆綁上船,押送到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出售。
土耳其王宮的黑人太監看中了年輕英俊的唐璜,便把他買下來送進后宮供一位王后享用。但是,唐璜一心思念天真純潔的海黛,于是他想方設法逃出了王宮,最后輾轉到了土耳其部隊。他認為戰斗是英雄的事業,便非常賣力地打仗,并因戰功顯赫而最終投靠了沙俄統帥蘇沃洛夫。沙俄占領君士坦丁堡之后,蘇沃洛夫有意派遣唐璜去彼得堡向女沙皇報捷。生活放蕩的女皇果然看上了他,留他在宮中供自己享用。時間一長,唐璜被折磨得身心憔悴,女皇也不再需要他了。
此時,沙俄同英國正準備結盟以共同對付拿破侖。女皇決定派他做外交使節前往英國進行談判。于是,他離開了俄國。到了英國,唐璜剛開始被其虛假的繁榮表象所迷惑,以為這里是自由樂土,但不久他便在倫敦的大道上遭到光天化日之下的搶劫,于是立刻回復了自己先前對英國的厭惡之情。同英國的王室和貴族見面以后,他對英國社會的罪惡認識得更加深刻,但他的行為又恰恰同他的認識相違背,依舊忍不住同這里的貴族婦女勾勾搭搭,打得火熱,甚至連英國最具權勢和最風流美麗的、眾所周知的國王情婦弗芝·甫爾克公爵夫人也竟然對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唐璜》是一部長篇詩體小說,也是一部反映當時歐洲現實生活的諷刺長詩。它所描寫的是18世紀末期西班牙一個貴族青年游歷歐洲各國的冒險故事。詩人大膽而獨創地運用了英國人民的語言,描寫了唐璜在那兒長大的、虛偽而守舊的封建君主制的西班牙,描寫了海上遇險、餓死的恐怖、牧歌式的戀愛、奴隸市場、土耳其皇帝的禁宮、殘酷的戰爭、俄國女皇的宮廷、倫敦的上流社會等等一系列精彩的場面和片段。詩歌正是通過其主人公在這些地方的不同經歷,從多方面向我們再現了當時歐洲的社會歷史生活。同時詩人也將其諷刺的矛頭直接指向了“神圣同盟”和其他一些歐洲反動勢力,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暴君的所作所為,并且無情地揭開了籠罩在各國王室身上的一層神秘面紗,將他們的罪惡、無恥和荒淫赤裸裸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因此具有極大的震撼力。這也從一方面表現了詩人自己的激進態度和鮮明立場。
唐璜這一人物形象也給讀者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這一形象延續了作者“拜倫式英雄”的一貫風格,既具有與生俱來的、驚世駭俗的叛逆精神,又具有對于自由的無限向往,所以使得這首長詩成為具有濃厚個人主義色彩的作品。唐璜的經歷與作者本人也有些相似,因此我們不難從這個人物形象中去體會詩人個人的情感特點和個性特征。
拜倫和他的詩友雪萊一樣,都是杰出的革命浪漫主義詩人,雖然拜倫很少談到想像力,但這并不等于他缺乏想像。他的作品主要以感情取勝,而且感情非常充沛,具有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