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小搗蛋鬼(1)
- 中外笑話故事(語文課外讀物)
- 學習小組主編
- 4328字
- 2015-04-28 18:32:54
從前,有個姓李的秀才,他有個兒子叫小兒,小兒小的時候非常淘氣。
他十一歲的時候,梳個小辮兒也挺講究。他這小辮兒,留在天靈蓋上,不過不是月牙形的,是滴溜兒圓,這不叫“木梳背兒”。用紅頭繩一扎,朝天立著,這叫“沖天杵”!可以想象到,一個小白胖小子,再有這么個小辮兒,誰見著不稀罕!遇上和善的叔叔大爺,過來扒拉一下:“小兒這小辮兒真漂亮啊!”可是遇上討厭的人,小兒就倒霉啦!過去伸手一攥:“他媽的,叫二叔!不叫二叔不撒手!”因為每個人手上都有汗,因此三回五回這辮繩兒就變成黑的啦!回家老挨姐姐埋怨。把小實在擠對急了,這天問他姐姐:“姐姐,你那繡花針哪?我手扎了個刺兒,撥一撥。”
“在小紙盒里,自己拿去。”
小趁他姐姐沒留神,拿了四個,他實際上沒有扎刺,拿針是另有目的,到鏡子前邊兒,用新頭繩扎上小辮兒,然后就把花針插了上去。前后左右四根針全插在小辮兒里!只露出半拉白米粒兒那么大的尖兒,猛一瞧,還真看不出來。收拾好了就上街了,剛出胡同口,后邊就跟上來一個,把手放到小的小辮上。“小子!叫……二……你這小辮子兒出蝎子啦?”又過來一個,剛要伸手,“大哥別動他!這小子扎手!”從那以后,小扎手這名聲就傳出去了。
這件事讓小兒長了見識:對這類人就得這么治他們。他們胡同口有個小鋪,賣油鹽醬醋,買賣雖小,可收利挺大。因為掌柜不但少給分量,還往醬油、醋時兌水。小兒同院住著一位光棍兒老頭兒,腿腳還不好,小兒經常替他買東西。有一年秋天,老頭想自己買鹽腌點兒咸菜,冬天省得總托小兒往街上跑,老頭兒拿著口袋找小兒,想托他跑一趟,小兒沒在。老頭兒一看,天氣挺好,自己去一趟吧,也活動一下身子骨,慢慢地走到小鋪。稱好鹽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這十斤鹽怎么這么輕啊?到家用秤一稱,才八斤四兩,少給一斤多!老頭兒提著鹽又到小鋪,耐著性子跟掌柜的說:“剛才你也許看花眼了,我回家一稱,少了一斤多……”掌柜的雙手一叉腰,陰陽怪氣地說:“老爺子,你可別故意訛人,您的鹽要不夠吃,咱們這些年的鄰居,我送您三斤二斤的都可以。您這么一來,我倒不能給您,我要是給您,人家也不知道是您半道上撒啦?還是您回家倒出去啦?還是我真給少分量啦?不清不白的我這塊童叟無欺的牌子砸了可犯不上!實話告訴您,賠點兒本兒我不在乎,可這壞名譽我可擔不起。”把老頭兒氣得胡子都撅起來啦!心想:“我也別跟他慪氣啦!”哆哩哆嗦地就回家啦。掌柜的指著老頭兒背影還說:“真是倚老賣老!”老頭兒進院,小兒正在院里站著,沖著他喊:“小兒,你上哪兒啦?”
“我上學啦。您臉色怎么這么難看哪?”
“小兒,別提啦!”嘆完氣,把買鹽的情況跟小兒一說。小兒聽完了勸老頭兒:“您別生氣啦,看樣子,這一斤多鹽是找不回來啦,他不是說賠點本兒不在乎嗎?這么辦,出不了三天,我叫他大賠本兒?”
當天晚上十點多鐘,就聽掌柜的在胡同口罵:“這是誰這么缺德!三更半夜的,我不但一斤香油沒啦,一只新緞子鞋也搭上啦!”
原來,這天晚上,掌柜的把小徒打發回家,自己留下守夜兒,他上好了護窗板,安好了小洞門兒,古時候做買賣的都在護窗板上安一個一尺多高、八九寸寬的小洞門兒,為的是夜里買東西的一敲窗戶,不用開大門放人進來,隔著小洞,一手錢一手貨把東西賣出去。像什么耍錢的,有病人的,半夜里來人去客的……他專賣這些人的錢。因為夜里買東西必是急用,沒那工夫分斤掰兩,這也正是他摻虛兌假給小分量的好機會!他安上小洞門兒剛躺下,就聽有人撞護窗板:當當當!“掌柜的,打二斤香油。”小在外面裝作大人喊道。掌柜的一聽可高興啦:我正琢磨醬油能兌水,白糖里能兌饅頭渣兒,香油里可兌什么呢?這黑更半夜的不正是兌我這半壺剩茶的好機會嗎?他打回去倒在碗里只要沒下鍋就看不出來!想到這兒也顧不得找白天做買賣的舊鞋了,登上新買的緞子鞋,順小洞接過油瓶子來,插上漏子,拿起油提,提溜出一斤油來往漏子里一倒,嘩,全灑腳面上了。怎么回事呀?原來,小把油瓶子的底給鑿下去了。
有一次,有個唱大鼓的韓大瞎子把小兒得罪了,其實這事與小兒一點兒關系沒有。韓大瞎子是連唱曲兒還帶著算卦批八字兒,唱曲兒倒沒什么,這算卦、批八字兒可缺德,特別是批八字兒。那時候迷信,男女雙方訂婚的時候,都請他們批八字兒,看看屬相犯不犯,五行合不合,他就一通兒瞎白話,可婚姻成不成還全憑他一句話決定。不知道坑了多少年輕男女。
在小兒住的那個胡同里住著一個黑妞姑娘,十八歲,別看名字叫黑妞,長得漂亮極了,而且是炕上一把剪子,地下一把鏟子,剪子是大裁小剪,鏟子是做飯炒菜全拿得起來。小兒同院還住著一個小伙,靠做瓦木活為生,為人是勤勤懇懇厚厚道道,他跟黑妞從小兒一塊兒玩大的,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了也是互相關心,真是天生的一對。街坊有那好事者就對雙方老人提這親事,兩邊老人,也都不想高攀親戚,一說就妥。請韓大瞎子批八字,小伙比姑娘大三歲,屬虎,姑娘屬蛇,韓大瞎子愣說犯忌——蛇虎如刀銼!成親后不但妨父母,而且自己一輩子也斷不了大兇大難!
在隔一條胡同住著一個流氓錢四爺,四十多歲,吃喝嫖財,無所不為,后來靠耍錢鬧鬼兒起家。在他媳婦活著的時候,他就惦記上黑妞,后來媳婦一死,他就托媒人上門說親。黑妞的父母是守本分的人,幾次都婉言謝絕。他想了個主意,用錢把韓大瞎子買好了,用利嘴毒舌先破了那一門子婚,然后又用花言巧語夸錢四爺怎么福大量大造化大,怎么有財長壽,將來錢四爺活到八十多,黑妞也六十多,一樣白頭到老……老兩口一時糊涂上了當,姑娘過門第三天就喝大煙死了,因此,那條胡同沒有不恨韓大瞎子的。小兒早就想治他一下。
這天,韓大瞎子帶著個伙計也是個雙目失明的家伙,叫二瞎子,他在前邊打著鼓,大瞎子在后邊彈著弦,往前蹭著走,樂器干響,就是不唱。他怕唱完了客人不給錢,得先抓錢。正蹭著,小兒帶著小五兒、鐵蛋兒由對面走過來,小兒把嗓音憋粗:“先生,你們都會唱什么呀?”韓大瞎子耍開油嘴滑舌吹噓道:“跟您回:小段有《天官賜福》、《百鳥朝鳳》、《百壽全圖》、《王子求仙》——全是吉祥的。長書有三列國、東西漢、水滸、聊齋、濟公傳,大五義、小五義、五女七貞、西游記、施公案、金錢鏢、洋鬼子吊膀、大皮包!”這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批八字的能編鬼話,在書里瞎編點什么,那是手到擒來。小兒一扭臉兒:“進喜兒呀!”小五兒搭喳了:“伺候您哪,二爺。”那時候當差的稱呼管家為二爺。
“你回府里問問大少爺聽曲兒不聽?”
“是!”小五兒一轉身,加重了腳步,噔噔噔噔跑出胡同。出胡同就不跑了,找塊石頭坐下耗時間。韓大瞎子想:當管家的都有跑道兒的,這宅門夠闊的,得好好伺候。
約摸過了一刻鐘,噔噔噔,小五兒又跑回來,氣喘吁吁地回道:“回二爺,趕巧啦,今天是六月十四,老爺的生日,少爺正給老爺拜壽哪。我一問少爺,老爺也高興啦,說今天不聽戲啦,要聽回書,多花倆錢兒沒關系。”
“進喜兒呀,你先別忙,我問問他們。先生,你們有功夫嗎?”
“跟您回,功夫可不敢說,不過我們哥兒倆從小就練,您如恕個罪兒我再說:只要府上老爺有興致聽,甭說一白天,就是三天三宿我們也不帶住嘴的。”
“那好,這一天唱下來,我做主啦,給你們五兩銀子,老爺高高興再賞多少我就不管啦!”
韓大瞎子這高興勁就別提了。他這輩子除了錢四爺給他那四兩銀票之外,哪兒摸過成兩的銀了呀!“我們哥兒倆先謝謝二爺啦!”
“好,你們別彈了,也別敲啦,免得半道上有人讓你們唱,你們不唱得罪老主顧。”
“對對對,還是二爺想得周到。”
這倆人把弦子、鼓一夾,拄著馬桿兒,戳答戳答跟著小兒他們走下來了。“往左拐……往右拐……再往右拐……到了。”
小兒把韓大瞎子他們帶哪兒去啦?原來后街有個關帝廟,帶到廟門洞里。
“你們先在門洞涼快涼快,進喜呀!”
小五答:“哎!”
“進福哇!”
鐵蛋答道:“在這兒。”
韓大瞎子一聽:“倆哪!”
當差的出門就帶倆隨從,這家夠闊的。
“走,你們倆跟我進去回一聲去。”
“是!”小哥兒仨進院幾步就停住了,聽這倆瞎子說什么?
韓大瞎子一聽沒動靜了,張嘴說:“我說兄弟,咱給人算卦雖然是瞎白話,可運氣這玩意兒還真有。去年冬天,咱不能上街唱曲,給錢四爺說成那門親,就掙了四兩銀票,肥吃肥喝過一冬。今天甚至少也能弄個十幾兩。”
二瞎子說:“大哥,你先別高興,我總琢磨有點蹊蹺。那么大家底,過生日不請京班大戲,找倆瞎子說書?”
韓大瞎子一聽也有點含糊:“對呀,別是誰插圈兒弄套兒涮咱們,回頭咱問問是真的假的……”
“您又錯了,一問,人家一生氣,再給咱轟出去!若是真的,那不是到嘴的燒鴨又飛了嗎?我有個主意,咱進院以后用步量一量,要是步數多,是深宅大院,闊人家沒錯,要是幾步就進屋,那絕對是蒙咱們。唱完了不給錢,咱就掄馬桿!”
韓大瞎子說:“對,咱先量量門,你往左,我往右試試幾步摸著大門。”說完了兩人背對背就邁開步,不多不少每人走了七步才摸著兩扇大門,十四步起碼有一丈四寬,走騾子車、八抬轎是不費事的,二瞎子在門板上一劃拉,嚇得一吐舌頭,怎么?上邊有小饅頭那么大的幾行門釘。清朝沒有做過官的人家,是不許釘門釘的!雖然摸著漆皮脫了不少,但也證明這是一戶殷實人家,也許不愿意豪華外露。他哪知道,這座廟早就斷煙火了,連和尚都跑了,除了正殿剩了半間,門洞臨街沒人敢拆以外,配殿、院墻都坍、塌、倒、壞了,再加上附近無賴地痞用窗子的拆窗子,用磚的搬磚,雖說是座廟,但只剩關公、周倉、關平這爺兒仨孤苦伶仃地在半間破殿里忍著。
這時候,小兒過來喊道:“老爺叫你們進宅去唱。”
“好好好!”瞎子馬桿兒點地剛要邁步。
“別忙,把馬桿頭兒給我,我拉著你們。”
原來,瞎子的馬桿兒是代替眼睛使喚的,他是往前點一下,左右再橫劃拉一下,探出眼前確實沒有水坑,然后才邁步前行。這時候要讓他隨便劃拉,地上有的是磚頭瓦塊,大宅門院里哪有這玩意?瞎子非起疑心不可!兒心里知道瞎子絕不輕易把馬桿給外人的,怕把他拉溝里去,對瞎子解釋得有條有理:“先生進去得留點神,我們老爺脾氣特別大,從大門到后廳,這么大院子,幾萬棵花,都是他親手栽的,上次進喜踩倒了一棵墨菊,整讓他跪了一中午!你的馬桿要是給碰掉一個花葉,就算他原諒你們是失目的,心里也不高興,賞錢就不能多給了。”
瞎子一聽有理,連說:“好好好。”就把馬桿遞過來了。小兒接過馬桿兒就頂腦袋上了,為什么頂在腦袋上?因為小兒才十一歲,個兒矮,成年人拉著馬桿兒是平的,小孩拉著,馬桿兒前邊往下斜,瞎子立刻能明白是小孩兒糊弄他,不言不語馬上使勁抽回馬桿就掄!韓大瞎子心黑手狠是出名的,這幾條胡同的小孩都挨過他抽。就是這次想治他,自己也要留著八分神。馬桿兒放在腦袋頂,用手扶著——跟大人拉馬桿兒的尺寸一邊高!二瞎子拽著大瞎子衣襟在后邊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