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二讖緯篇目結構的形成和意義

前引《隋志》說:八十一篇由三部分組成,《河圖》、《洛書》有十五篇是“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另有三十篇是“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七經緯》三十六篇則皆“孔子所作”。這當然是東漢定本的篇目結構,但從東漢初年整理讖緯的情況和劉秀對待讖緯的態度看,這一篇目結構應當不是劉秀君臣的創造,而是在他們之前就大體形成了。

《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尹敏傳》:  帝以敏博通經記,令校圖讖,使蠲去崔發所為王莽著錄次比。敏對曰:“讖書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別字,頗類世俗之辭,恐疑誤后生?!钡鄄患{。同書卷二八《桓譚傳》:  是時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T復上疏曰:“……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帝省奏,愈不悅。其后有詔會議靈臺所處,帝謂譚曰:“吾欲以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钡蹎柶涔?,譚復極言讖之非經。帝大怒曰:“桓譚非圣無法,將下斬之!”譚叩頭流血,良久乃得解。細細體味這兩段記載似可看出,在劉秀親自干預下,尹敏等人對讖緯所做的整理工作,主要是刪去崔發加入的為王莽服務的那些篇章,而其余部分,包括被尹敏、桓譚指為近人增益和竄改的那些內容,都被保留下來。

桓譚《新論》曰:“讖出《河圖》、《洛書》,但有兆朕而不可知,后人妄復加增依托,稱是孔丘,誤之甚也。”嚴可均:《全后漢文》卷一四引,中華書局影印本,1958年,第544頁。胡應麟《四部正訛》說:“讖緯之說,蓋起于河洛《圖》、《書》。當西漢末……俗儒增益,舛訛日繁?!币姟渡偈疑椒抗P叢》卷一四,《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本,886冊,第313頁。蔣清翊《緯學原流興廢考》以《河洛》開篇,并解釋說:“《圖》《書》實群緯先河,故首《河》《洛》?!币娊铱骸毒暿氛撐ⅰ罚S曙輝、印曉峰點校,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第399頁。陳槃也指出:“讖書之始出,皆稱《河圖》《洛書》……讖緯之書,斷推《河圖》《洛書》為領袖?!币娛现骸稇饑貪h間方士考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第54頁。其意皆指讖緯的形成是先有《河圖》、《洛書》,而后衍生出其他部分。筆者贊同這樣的看法,并認為《河圖》、《洛書》本文作為讖緯的核心篇目可能在劉向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劉向父子校書所見《圖書秘記》十七篇中可能就有此類文獻。及哀平之際,儒生方士們又在此基礎上加以“增益”,偽造新的篇目,關于讖緯與方士的關系,參閱陳槃:《戰國秦漢間方士考論》。便形成了《河圖》、《洛書》本文若干篇、九圣之所增演若干篇、孔子所作《七經緯》若干篇的篇目結構,和多有“近鄙別字”、“世俗之辭”的粗陋面貌。

平帝元始四年,王莽下令:“征天下通一藝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鐘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數,皆令記說廷中,將令正乖繆,壹異說云?!薄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第4069頁。這是一次規模空前的學術會議,大約按專業的不同又分成了若干分會。《漢書》卷二一《律歷志》序記載“鐘律”分會的情況說:“至元始中,王莽秉政,欲耀名譽,征天下通知鐘律者百余人,使羲和劉歆等典領條奏,言之最詳?!逼渲饕獌热荻急A粼凇稘h書·律歷志》中。許慎《說文序》又記載了“《史篇》文字”分會的情況:“孝平時,征(爰)禮等百余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為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楊雄采以作《訓篡篇》,凡《倉頡》已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薄墩f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第315頁。顧頡剛先生說:“《訓篡篇》是這次文字方面的‘正乖繆,壹異說’的結果,推之其它方面,當亦如此?!鳖欘R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古史辨》第5冊,海南出版社,2005年,第310頁。這兩個分會各有百余人參加,并都有重要成果問世。又《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地皇四年四月條:“除用征諸明兵法六十三家術者,各持圖書,受器械,備軍吏?!薄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初,王莽征天下能為兵法者六十三家數百人”。這些人可能是參加“兵法”分會的兵家學者。可見這次會議并非虛張聲勢,徒有形式。“圖讖”分會的情形不見記載,想必也有若干學者“記說廷中”之事,哀平之際新出的讖緯可能就在此時被集中起來,并同原有的《圖書秘記》編輯在一起。王莽稱帝后,又搜集了時人編造的“言莽當代漢有天下”的《符命》四十二篇,《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第4112頁。由崔發“著錄次比”于讖緯之中。及至尹敏等校定讖緯,將崔發編入的部分剔出,便形成了八十一篇的定本。

由于有上述形成過程,讖緯篇目雖多,內容雖雜,卻有一個嚴整的結構體系。仔細分析這一結構體系,又可隱約看出讖緯作者們最初的意圖。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一語的含義?!饿脮`準聽》:“建世度者戲,重瞳之新定錄圖。”鄭玄注:“建世度,謂五世之法度,虙戲氏始作八卦,以為后世軒黃帝之表。重瞳定錄圖,黃帝始受《河圖》而定錄?!薄兑拙暿穷愔\》引,《叢書集成初編》0688,中華書局,1985年,第5頁。據此,伏羲雖作八卦,但未受《河圖》、《洛書》,“始受《河圖》”的是黃帝。《續漢書·天文志序》曰:“三皇邁化,協神醇樸,謂五星如連珠,日月若合璧?;勺匀唬癫环疙?。至于書契之興,五帝是作。軒轅始受《河圖斗(闿)苞授》,規日月星辰之象,故星官之書自黃帝始?!彼^“軒轅始受《河圖斗(闿)苞授》”肯定是讖緯的說法,大意和上引《靈準聽》相同,也認為《河圖》、《洛書》是黃帝以后才有的。從中我們還得知,黃帝所受《河圖》本文就是《斗(闿)苞授》。這些材料證明,《隋志》所說《河》、《洛》本文“自黃帝”始“至周文王”止,確是漢代讖緯的原貌。漢人所知道的古代帝王不止于黃帝至周文王,現存讖緯遺文中出現的古代帝王就有隧人、女媧、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河》、《洛》本文的編造者只取“黃帝至周文王”,很可能是受當時流行的“五帝三王”說影響?!渡袝瘷C鈐》:“孔子曰:五帝出,受錄圖?!薄段倪x》卷四七《漢高祖功臣頌》注引,中華書局影印本,1977年,第662頁。明言至“五帝出”才有“受錄圖”之事。

我們知道,儒家的古史系統原本由帝堯、帝舜、夏、商、周組成。大約在戰國后期,又形成了五帝之說,于是古史系統變成了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商、周。參閱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古史辨》第5冊,第267頁。《大戴禮記·五帝德》載宰我“問黃帝”、“問帝顓頊”、“問帝嚳”、“問帝堯”、“問帝舜”、“問禹”,孔子一一作了回答。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1983年,第117—125頁。同書《帝系》又詳細記載了黃帝至禹的世系:“少典產軒轅,是為黃帝。黃帝產玄囂,玄囂產極,極產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產放勛,是為帝堯。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頊產窮蟬,窮蟬產敬康,敬康產句芒,句芒產牛,牛產瞽叟,瞽叟產重華,是為帝舜,及產象,敖。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蓖蠒?,第126頁。司馬遷作《史記·五帝本紀》即用此說。董仲舒所說周代的五帝三王也與此相同?!洞呵锓甭丁と闹瀑|文》:“同時稱帝者五,稱王者三”,及周文王受命而王,“改號軒轅謂之黃帝,因存帝顓頊、帝嚳、帝堯之帝號,絀虞而號舜曰帝舜,錄五帝以小國。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湯之后于宋,以方百里,爵號公?!碧K輿:《春秋繁露義證》,鐘哲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第198—199頁?!逗印贰ⅰ堵濉繁疚摹白渣S帝”始“至周文王”止,與此說法正合。由此推測,“受本文”者當是“五帝”和“三王”,除黃帝和周文王之外,還應有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商湯。

《周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笨追f達疏引《春秋緯》曰:“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發,洛龜《書》感?!薄妒涀⑹琛酚坝”?,中華書局,1980年,第82頁?!墩撜Z·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何晏注引孔安國曰:“圣人受命則鳳鳥至,河出《圖》?!蓖蠒?,第2490頁?!端鍟肪砣督浖尽吩唬骸笆ト酥苊?,必因積德累業,豐功厚利,誠著天地,澤被生人,萬物之所歸往,神明之所福向,則有天命之應。蓋龜龍銜負,出于河洛,以紀易代之征”。根據這些說法,《河圖》、《洛書》是圣帝明王建立新王朝的受命之符,也是天地神明賜給圣帝明王用來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讖緯的作者讓五帝三王獲得《河圖》、《洛書》,從而為他們加上了神圣的光環,使他們的問世及其王朝的建立都成了上天的安排。

再看“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一語??梢钥隙ǖ氖?,“九圣”中最后一位是孔子。那么孔子之前的八位圣人又是誰呢?《抱樸子內篇·釋滯》有“九圣共成《易經》”之語,王明先生認為此處“九圣”除孔子外還有“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夏禹、商湯、周文”。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增訂本,中華書局,1985年,第153—154、161頁?!稘h語大詞典》“九圣”條則無商湯而有周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1冊,第749頁。鐘肇鵬先生說與此同。鐘肇鵬:《讖緯論略》,第70頁。但《抱樸子》所謂“九圣”是《易經》的作者,《隋志》所謂“九圣”則是《河圖》、《洛書》的增演者,二者不同。《隋志》明言這“九圣之所增演”的三十篇是“以廣其意”的,“其”字指《河》、《洛》本文。本文只有黃帝以后的,伏羲、神農在黃帝前,怎能對本文加以“增演”并“廣其意”呢?看來,這里的“九圣”也應自黃帝算起,“初起”二字當指居五帝三王之首的黃帝,也就是說,此語中的“自初起”與前面一語中的“自黃帝”同義。根據上面的分析,“自黃帝至周文王”系指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八人,“九圣”中的前八位應當就是他們。陳槃說:“《隋志》謂,《河》《洛》之作出于黃帝、周文王、孔子等九圣。”似乎也將黃帝至周文王視為九圣中的前八位。見氏著:《讖緯命名及其相關之諸問題》,第33頁。他們作為圣帝明王,都獲得了天地神明賜與的《河圖》、《洛書》,又對所受《河》、《洛》本文加以“增演”,“以廣其意”。如此解釋,似更合情理。

順此思路再往下推,一個重要現象便出現了?!熬攀ァ敝凶渣S帝至周文王八人同時又是受命帝王。作為受命帝王,他們獲得了《河圖》、《洛書》;作為圣人,他們又對《河》、《洛》中的神意進行了解釋和發揮,以指導其治理天下之實踐。唯獨孔子,雖是圣人,卻不是受命帝王。而據讖緯說,孔子不僅對《河圖》、《洛書》有所“增演”,《易緯》中留下了孔子增演《洛書》的痕跡。如《易緯是類謀》開篇引《雒書靈準聽》之辭,繼而有“孔子演曰”云云;(《叢書集成初編》0688,第1、10頁)《易緯通卦驗》有“孔子《表洛書摘亡辟》曰”云云。(《叢書集成初編》0689,第12頁)還作了《七經緯》三十六篇,全部讖緯八十一篇也是經他整理而成的。那么,孔子所做的這些工作又是為誰服務的?第九位圣人所對應的第九代王朝又是哪一朝呢?答案十分明確:漢朝。而這顯然是從“《春秋》為漢制法”說發展而來的。

所謂“《春秋》為漢制法”是漢代《公羊》家最重要的說法之一。《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春:“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制《春秋》之義,以俟后圣。”《十三經注疏》影印本,第2354頁。文中“君子”指修《春秋》的孔子,“后圣”則被漢代《公羊》家解釋為繼周之后的“新王”即漢朝。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曰:“《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何休注“以俟后圣”曰:“待圣漢之王以為法。”讖緯對此有更直白的說明。如《春秋演孔圖》:“孔子仰推天命,俯察時變,卻觀未來,豫解無窮,知漢當繼大亂之后,故作撥亂之法以授之?!薄豆騻鳌钒Ч哪甏汉涡葑⒁?,見《十三經注疏》影印本,第2354頁。《孝經援神契》:“丘制命,帝卯行?!鼻鹬缚鬃?,卯(卯金刀)即劉字,指漢朝?!渡袝检`耀》:“丘生倉際,觸期稽度,為赤制,故作《春秋》?!薄遏斚嗍烦快肟鬃幼嚆憽芬?,見《金石萃編》卷13,中國書店,1985年。倉,木德之色,指周朝。赤,火德之色,指漢朝。不僅如此,經過讖緯作者們的“增益”,孔子為漢制法之作又增加了《孝經》和讖緯?!豆騻鳌泛涡菪颍骸翱鬃佑性疲何嶂驹凇洞呵铩?,行在《孝經》?!睋鞆┦瑁苏Z出《孝經鉤命決》。同書隱公條徐彥疏引《春秋說》:“丘攬《史記》,援引古《圖》,推集天變,為漢帝制法,陳敘《圖錄》?!薄妒涀⑹琛酚坝”荆?190、2195頁?!秷D錄》即讖緯。《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春何休注:“夫子素案《圖錄》,知庶姓劉季當代周?!币姟妒涀⑹琛酚坝”?,第2353頁。《宋書》卷二七《符瑞志》說得最全面:“孔子作《春秋》,制《孝經》,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齋戒向北辰而拜,告備于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此處疑脫卷數。《河》《洛》凡八十一卷,謹已備。’”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第766頁。據《北堂書鈔》卷八五、《太平御覽》卷五四二,此為《孝經緯》文。參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第1001頁。

在讖緯中,孔子是為漢立法的圣人,劉邦則是漢朝的受命帝王。上引《宋書·符瑞志》說:孔子告備于天后,“天乃洪郁起白霧摩地,赤虹自上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鬃庸蚴芏x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泵髦竸睿ㄗ旨荆┚褪侵苤蠹磳⑹苊男峦??!逗訄D》:“漢高祖觀汶水,見一黃釜,驚卻反,化為一翁,責言曰:‘劉季何不受河圖’。”《太平御覽》卷七五七引,中華書局影印本,1960年,第3359頁。照此說法,劉邦也曾受《河圖》?!对姾耢F》:“赤龍感女媼,劉季興?!薄妒酚洝肪戆恕陡咦姹炯o》《索隱》引,第342頁。劉邦雖有父,卻是神龍與其母所生。類似的故事在其他圣帝明王身上也都發生過。《河圖》:“帝劉季,日角戴勝,斗胸龍股,長七尺八寸?!薄逗鬂h書》卷四〇《班固傳》李善注引,第1337頁。這種異常風貌也是其他圣帝明王都有的。這些內容進一步強調了劉邦具有同黃帝、周文王等一樣的神性和權威。參閱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第74頁。讖緯描述劉邦受命時,還多次提到張良。如《河圖》:“天授圖,地出道,予張兵鈐,劉季起。”《后漢書》卷四〇《班固傳》李善注引,第1337頁?!对姾耢F》:“圣人受命必順斗,張握命圖授漢寶?!彼尉⒃唬骸笆ト?,謂高祖也。受天命而王,必順旋衡法。故張良受兵鈐之圖命,以授漢為珍寶也?!薄短接[》卷八〇二引,第3558頁。此說當是從張良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的傳說引申而來。至于上引《宋書·符瑞志》中“卯金刀,在軫北”一語,則指劉邦受命的星氣之瑞。同樣內容還見于其他讖緯,如《尚書考靈曜》:“卯金出軫,握命孔符,赤用藏,龍吐珠也?!蓖蠒?561頁。《河圖》:“昌光出軫,五星聚井,……劉季起?!薄逗鬂h書》卷四〇《班固傳》李善注引,第1337頁。軫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稘h書》卷二六《天文志》曰:“軫為車,主風。……若五星入軫中,兵大起?!庇衷唬骸拜F,荊州?!笔禽F在占星術中有特定意義,所對應的人間區域是荊州,即楚地。昌光則是一種瑞氣?!稌x書》卷一二《天文志》瑞氣條:“昌光,赤,如龍狀,圣人起,帝受終,則見?!辈獬霈F于軫宿,預示著楚地將有圣帝受命而起。劉邦受命的星氣之瑞,原來只有“五星聚井”。《漢書》卷一《高帝紀》:“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東井。”同書卷二六《天文志》解釋說:“五星聚于東井,……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钡阶従曋杏侄嗔恕安獬鲚F”一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东宁县| 东台市| 桃园县| 康保县| 嘉荫县| 灵璧县| 乐安县| 上高县| 满洲里市| 商都县| 泽普县| 芦山县| 荥阳市| 黎川县| 元朗区| 张家界市| 紫金县| 余江县| 石林| 兰考县| 宣汉县| 顺昌县| 忻州市| 教育| 翁源县| 丘北县| 永泰县| 淳化县| 铜陵市| 会东县| 南汇区| 张掖市| 辽中县| 北海市| 正定县| 宜黄县| 郸城县| 雅安市| 会同县|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