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升初中后,鄭凡特別喜歡化妝,喜歡穿流行衣服,聽打榜的流行歌曲。什么超男超女等,都是她崇拜的偶像。這讓她的媽媽很擔心,媽媽覺得孩子開始變得不像以前那么聽話。以前媽媽的建議她還是采納的,可是現在媽媽的話她根本聽不進去。
“小凡,媽媽剛剛從外面的服裝店里面給你買了一件外套,你過來穿上試一下。”媽媽對她說道。
鄭凡走到媽媽面前,拿起衣服一看,并沒有試穿,而是扔在了一旁,不屑地講道:“媽媽,你知道嗎?你買的這衣服太老土了,它的款式早就過時了。要是我穿出去,我的同學一定會笑掉大牙的。難道你想讓你的女兒成為同學們議論的話柄嗎?”
鄭凡的一番話頓時讓媽媽無語,她只能感到自己與女兒的距離越來越遠,自己越來越難以理解女兒的心思。
有一天,鄭凡上學后,媽媽來到她的房間準備收拾一下。媽媽在整理她的寫字桌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她的日記本。出于好奇,媽媽翻開了她的日記本。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讓媽媽很有感觸:“現在的父母總是認為我們還是小孩子,總是把我們當做襁褓中的嬰兒去哄,可是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么幼稚的我們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不想再像羈絆中的小鳥一樣順從于父母的威嚴。可是我們的主見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所以我們只有和他們抗爭,去爭取我們的自由。”
媽媽大概翻了幾頁,為了害怕女兒發現,她還小心翼翼地把日記本放在原位。可是沒想到晚上回家的鄭凡還是發現了端倪。她明明記得自己的日記本是放在寫字桌左面的,可是如今卻去了中間。敏感的她意識到一定是有人到過她的房間,而且翻看了她的日記本。她也一下子猜到肯定是媽媽做的。因為白天家里只有媽媽在家。于是鄭凡找到媽媽,惱怒地說道:“媽,你今天是不是去我的房間偷看了我的日記?”
“什么叫‘偷看’?我是整理你房間時無意中撞見打開看了一眼。”媽媽辯解道。
“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你看了我的日記了。你知道嗎?現在的法律都規定父母看孩子的日記是要經過孩子的允許的,否則就是侵犯孩子的隱私權。所以你已經侵犯我的隱私權了。你必須向我保證以后不再看我的日記了。”
媽媽聽后有點哭笑不得:“你是媽媽的孩子,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容易嗎?現在就是我看了你的一下日記,你就興師動眾讓我向你道歉。這么多年來我的付出你知道嗎?”
“我知道你疼愛我,關心我,你是我的好媽媽。可是不管怎樣,你還是不能看我的日記。”鄭凡再一次強調。
孩子的生活是五彩斑斕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長大,對世界萬物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往往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日記或者QQ來進行記錄。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是很難得的,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勤于動筆,善于表達,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另一方面孩子通過日記可以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因為現實中很多事情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要通過日記或者QQ來宣泄自己的不滿。因此,通過日記往往可以見證一個孩子的成長。當然,他們也會把自己的私人小秘密寫進自己的日記中。因為有些話在現實中是很難講出的,而日記或者QQ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家長想要關心孩子的成長,了解孩子的想法,他們不是選擇時機去和孩子交流,而是去選擇偷看孩子的日記或者QQ記錄。在家長看來,平時他們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很少,他們根本不清楚孩子最近的所思所想,不知道孩子成長中的煩心事。所以他們只好通過偷看日記或者QQ記錄的方式來了解孩子。有的家長還會去偷翻孩子的書包,看他們的書包里面有沒有其他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當孩子得知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或者QQ記錄后,他們的第一感受便是自己沒有被尊重,從而十分憤怒。《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孩子們會認為連法律都保護他們的隱私權,自然父母更應該尊重他們,不隨便偷看他們的日記、短信或者聊天記錄。
然而從家長的立場考慮,他們覺得自己是出于對孩子負責才去看孩子的日記的。他們認為孩子盡管長大了,可是他們畢竟還是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還很差,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尤其是中學階段,有的孩子會出現早戀的傾向,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只會讓他們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而葬送美好的一生。因此,孩子能否順利度過青少年這一重要階段對他們的一生是十分關鍵的。然而現在的孩子自己有什么難處往往并不和家長說,家長平時忙于工作,很難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長總是十分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社會經驗不足染上各種壞毛病,比如抽煙、喝酒等。為了能夠了解孩子最新的表現,他們往往借助看日記或者QQ記錄來了解孩子。
吳強上高中后,開始離開父母,住進了宿舍。為此媽媽對他十分牽掛,一直害怕他吃不飽,穿不暖。因為從小到大一直都是由媽媽來安排他的生活,現在一下子完全由他自己來負責,媽媽多少總有點不放心。可是吳強覺得自己已經十六歲了,已經成人了,媽媽的擔心完全是沒必要的。
有一次,媽媽準備去學校看望吳強。當時正值中午,原本是吳強午休的時間。可是當媽媽到達學校的時候,吳強既不在宿舍,也不在教室。這讓她的媽媽很擔心,兒子到底去哪里了。后來媽媽發現兒子和一個女孩在操場上的坐臺上聊天。由于距離很遠,媽媽并沒有過去打擾他們。但是這件事情讓吳強的媽媽不禁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兒子早戀了。高中的學習很緊張,如果這個階段談戀愛學習成績一定是會下降的。媽媽回家后,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她的丈夫。吳強的爸爸得知后十分生氣,表示要去學校親自審問兒子。可是他的這一魯莽行為被媽媽制止了。媽媽表示事情真相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等調查清楚再說。于是爸爸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破譯孩子的QQ密碼,進入孩子的QQ空間,尋找蛛絲馬跡。可是這一主意再次遭到媽媽的否決。
在媽媽的眼中,自己的孩子還是比較聽話的。她相信兒子通過和自己的交談是可以解釋清楚這件事情的。于是她主動給兒子打電話來試探兒子。沒想到那天吳強聽同學告訴他了,他的媽媽等了他很長時間。他也害怕媽媽誤解他,想給媽媽打電話。正在他想的時候,媽媽來電話了。他主動向媽媽解釋這件事情。原來那天和他聊天的是他以前的同班同學。那位同學最近心情不好,她的爸爸病倒了,住進了醫院。吳強特意找到她,安慰她,希望她能夠渡過難關。經過吳強的一番解釋,媽媽心中的疑團終于解開了。
實際上,當父母感到自己與孩子產生代溝的時候,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還是最重要的。很多家長又會表示與孩子交流實在是很難。其實與孩子只要以心換心去談話,相信孩子也會吐露心聲的。談到如何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這一問題時,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懂得如何觀察自己,包括性意識的覺醒等,他們慢慢地有了獨立意識,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有些內容他們并不想讓別人知道。個別家長的“偷看”行為,不僅讓孩子認為自己的隱私被侵犯了,還會讓孩子關上心門,更不愿意與家長溝通。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但孩子打著隱私這個幌子拒絕家長的監督、保護和教育也是不對的。有時孩子的隱私中可能包含一些不良行為,家長要巧妙地引導、教育,爭取孩子的信任。如果孩子視父母為可信任、可親近的朋友,認為父母能與自己平等地探討問題,他們就會向父母傾訴內心最隱秘的事情。平時家長應主動與孩子溝通,要以心換心,不能簡單粗暴地干涉孩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