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創業是理想主義者的事業

斯泰康是陳一友和陳亦工兩個人共同打造的事業。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們兩個人住同一個宿舍,是腳對著腳睡覺的室友,大學畢業后又一同出國留學。二人可稱得上是莫逆之交。這種個人情感的默契成了他們事業合作的基礎。

“我們的關系不太容易為一般小事所左右。”陳亦友這樣評價他們之間的合作。陳亦工對于他們事業合作之外的個人情感上的信任看得非常重。

“創業是一個孤獨的事,”陳亦工說,“一個人創業,容易高處不勝寒。”在陳亦工看來,兩個人共同創業的話會更容易成功。他分析其中的原因,一個人創業,有非常大的壓力要獨自去承受。更重要的一方面,有了想法,常常找不到第二個人來聽一聽,分享一下。這樣一來,決策容易出現偏差。如果是共同創業,通過交流在情感上也可以達到一種互相支撐的效果,同時可以找到肯定和自信。

當然,他認為在一個圈子里,只能是一到兩個人起主要作用。如果是一個平等的結構,他認為決策者人多了容易出現分歧。“如果說我們公司需要人,那么我們需要那種比較成熟的人,能理智面對和適應規范的商業模式和理念的人。”陳亦工說。

陳亦工認為,創業者需要有理想主義的一面,“創業的人需要生活的夢想,需要有信仰支持。因為可能少走了最后一步,恰恰就是邁向成功的一步。”他說。在他看來,創業就是編織一個夢。

在他看來,美國有著更為成熟的創業文化。在美國的創業者,會有這樣的待遇:即使你失敗了,別人仍然很尊重你。在這種比較寬容的創業文化中,創業者雖然會有壓力,但排除了那些不必要的壓力。從這一點來看,美國的風險投資者顯得比較理智,在決定投資的同時就考慮到了風險和失敗的可能。對于投資商來說,投資10個項目最后只成功了一兩個,這并非不可接受。而這成功的一兩個項目的收益足以彌補損失并盈利。他們已經熟知這樣一個規律。有了這種心態,會大大增強創業者的信心。

在這一點上,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學習西方國家的經驗。陳亦工曾聽到過這樣的例子,有的國內企業,在投資的項目不理想的情況下,會因為很多非經濟的因素,仍然勉強支撐,顯現出了投資心態的不成熟。

1998年和1999年是硅谷的創業高峰期。陳亦工這樣形容當時在那里的創業氣氛:“人人都在談創業,每個人都想著創業。”即使有些留學生回國了,也是為了創業。回到國內,陳亦工感到現在中國國內的氣氛有點像那個時候的美國,同時,國內呈現出很多很好的機會。

在他的眼里,他的老友陳一友是一個很活躍的人,并不滿足于只搞技術研發,而是一直想做點新的東西、新的事情。他是那種能夠享受創業樂趣的人。“做斯泰康公司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機會,”陳亦工說。按照陳亦工的性格,以及后來所受的律師職業訓練,他考慮問題會比較保守。而陳一友給他帶來了創業的機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枝江市| 大理市| 开化县| 无为县| 平潭县| 图木舒克市| 延庆县| 始兴县| 舞钢市| 肃宁县| 自治县| 新余市| 甘肃省| 濉溪县| 古浪县| 乌兰察布市| 开阳县| 北宁市| 湛江市| 吴川市| 永顺县| 南投市| 中牟县| 绵竹市| 白银市| 华蓥市| 色达县| 工布江达县| 泉州市| 兴国县| 松溪县| 四会市| 化州市| 通化市| 富川| 班玛县| 蓬溪县| 田林县| 通许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