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躁動的青春,發誓將來要讓世界發抖
- 狂人末日
- 王鵬華
- 3223字
- 2015-04-18 11:33:11
瓦拉諾·迪科斯塔,一座古老而又美麗的小山莊,坐落在意大利北部地區的普雷達皮奧省。這里的房子全部是用石頭砌成的,當陽光透過樹蔭照射在這些石頭房子上的時候,綠蔭加著陽光的味道就會在空氣中彌漫開來。小山莊的山坡上有一座古老的鐘樓,站在鐘樓上能夠將整個佛利平原盡收眼底。雖說是一座小山莊,但是這座小山莊早在13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很有名氣了,因為這里有硫磺質的鄉土,能夠釀出味道醇美的葡萄酒,而且有很多中世紀的城堡留在了這里。
一千兩百七十多年前,一位叫做喬瓦尼·墨索里尼的人成為了這個美麗小山莊所在城市的領袖,這個城市有一條街道就被稱作為“墨索里尼大街”,在普雷達皮奧省的官方記錄上還記載著屬于墨索里尼家族的一種徽章,這個徽章有六個黑色標志,寓意勇敢、力量和智慧。但是后來,隨著家族之間的矛盾加深墨索里尼家族逐漸衰落,等到了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這個家族已經成為了一個沒有多少光環的中下等家庭——1883年,一個叫做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孩子就出生在這個日漸衰落的古老家族之中,這個孩子就是后來讓全世界都陷入一場殘酷戰爭中去的法西斯領袖、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
在墨索里尼出生的時候,他們家族已經徹底的衰敗,其祖父還在國家衛隊做過副官,等到他父親這一輩的時候,只能依靠打鐵來維持生計,鄰居們都稱其為大力士。和周圍人不同的是,墨索里尼的父親卻是一個很關心政治的人,他滿腦子都是社會主義思想,后來成為了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意大利早期社會黨黨員。所以,他以墨西哥解放者貝尼托·胡阿雷斯德名字為自己的兒子命名。墨索里尼的母親是一個善良而又正直的鄉村小學教師,工作清苦但是很少抱怨,以工作負責認真而出名。
可以說,墨索里尼完全繼承了家族血脈,他從小就比較野。有一次,因偷了人家的一只畫眉,被人家追趕的得跑了很遠也不肯將畫眉還給人家。還有一次,他到鄰居家的農場里去偷了一大堆的櫻桃,弄得渾身都是櫻桃汁,就拼命地往回家里跑,使得路人以為他受傷了,拼命地追他,結果是奮力往回跑的他踩在了一顆小石子上摔倒受傷了。為了讓墨索里尼變得懂事一點,母親便經常帶他去教堂。結果是,性格較野的他非常排斥做禮拜,總是想法設躲開母親的管教。
幼年時期的墨索里尼十分的淘氣,在進入學校之后依然令老師很是頭疼。但是,墨索里尼在成長的過程中與其他孩子最大的不同點卻并不是難以管理,而是喜歡模仿政治人物練習演說。一次,母親問正站在窗臺下練習演講姿勢的墨索里尼想干什么,他挺起胸膛用非常堅定的口說:“我要想我爸爸說的那樣,長大后做一個讓整個意大利都聽我指揮的人”——墨索里尼的父親注重培養兒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總是帶著他在店鋪中一起勞動,更為重要的是其在和朋友們談論政治問題的時候都會讓兒子坐在一邊聽,漸漸地,墨索里尼的心中開始產生疑問,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兇惡的警察,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有利于有錢人的法規,看到自己一家和周圍的人都過著貧窮的日子,墨索里尼逐漸地對社會和政府產生了不滿,并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改變這一切的那個偉大人物。
實際上,墨索里尼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除過深受父親的影響之外,他所成長的那個時代對他也有著深刻的影響——當時社會主義、民主主義、帝國主義、封建極權主義,各種思潮競相泛濫,處在成長期的墨索里尼的頭腦中整日充斥各種政治幻想。
十三歲的時候,墨索里尼的父母將其送到了弗林波波利的一所著名的六年制師范學院去讀書,希望能夠培養墨索里尼的自我生活能力。不過,對于墨索里尼來說,這所學校簡直和煉獄沒有什么區別,學校的校規非常的嚴格,使得經常違規犯紀的墨索里尼遭到處罰。熬過這煉獄般的六年之后,取得畢業證書的墨索里尼被安排到一個小鄉村做小學校長。然而,一心想踏入政界的墨索里尼在那里只待了一年就離開了——正處在青春期的墨索里尼對自己非常的有自信,相信自己肯定不會一直籍籍無名下去。在決心踏入社會之前,墨索里尼為自己寫了一篇名為《堅強的意志乃是成功之母》的文章以激勵自己,然后帶著青春的狂熱去闖蕩“江湖”。
1902年的夏天,墨索里尼離開了校園走到吉亞索,準備在哪里搭乘火車前往日本。墨索里尼在火車的候車室里買了一份報紙等車,但是一條令他震驚的跳了起來的消息差點改變了他此行的目的。報紙上公布了柏烈達的社會黨發動暴動的消息,并且將主要暴動分子的名字和頭像也公布了出來,其中一位就是墨索里尼的父親。
剛剛踏入“江湖”還沒有來得及體會“江湖”滋味的墨索里尼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因為他現在還靠父親給錢生活?,F在父親被抓捕了,而他的身上只有兩里拉,落魄的生活突然之間就這樣毫無征兆地降臨了。不過,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后,他還是決定繼續前行。
不久之后,墨索里尼乘車抵達瑞士的洛桑。但是,因為身無分文,他一開始就陷入了困境之中。無奈之下,墨索里尼只能去做一些臨時性的工作,泥瓦匠、腳夫、縫工、幫廚等。他在給家里的信里這樣寫道:
我坐火車來到了這里,有很多的意大利人,都是流落到國外的意大利人。我坐在火車上向窗外遙望,冰冷的月光在灑在對面的山上,這樣的景色十分的迷人。但是我卻沒有心情觀賞,等到了瑞士境內,一陣凄風苦雨吹了過來,我不禁想到了意大利那風和日麗的景象。
我一來到這里就找了一份工作,因為我的口袋里已經沒有一分錢了,是給一個磚瓦匠幫忙,每天工作十一個小時,他每小時支付我3.2元的報酬。整整搬了一天的磚塊之后,我的兩個肩膀都腫痛了起來。誰知道,我那個可惡的東家竟然會莫名其妙地罵我,說我穿的衣服比他還要好,氣得我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我在這里僅僅工作了一個星期,就被他給辭退了,我拿到了20法郎的報酬,第二天我就決定前往洛桑。
……
在這段最為困苦的日子里,墨索里尼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他開始積極地參加政治聚會,有機會的話一定會站在講壇上發表一通演說。由于受激進派思想的影響,墨索里尼在政治聚會上的言論越來越出格,開始不停地批評瑞士當局,結果被驅逐出境。
重返意大利之后,墨索里尼正趕上征兵期,隨即他進入了歷史名城維羅納的巴薩列奧聯隊服役??梢哉f,部隊的生活是墨索里尼所喜歡的,他最得意的就是自己能夠戴著裝飾有彩色羽毛的帽子接受檢閱,他認為自己是最合格當兵的人。然而,就在墨索里尼在部隊里生活得很開心之際,他的母親卻突然病危了。這對于墨索里尼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等到他趕回家的時候,母親已經陷入深度昏迷之中,沒過幾天便去世了。
母親的去世讓墨索里尼的情緒十分低落,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回到部隊之后他依舊努力地表現自己,希望可以留在軍隊中。但是,由于部隊有著嚴格的要求,墨索里尼因為政治思想上的原因在服役期滿之后被送走。離開軍隊使得墨索里尼一下子消沉了很多,他選擇再次回到瑞士,一邊流浪一邊為意大利和瑞士的一些報紙撰寫文章,并且繼續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主張國際社會接受社會主義思潮,強烈反對他所痛恨的羅馬帝國。這使得他再次上了瑞士當局的“黑名單”。不久之后,瑞士當局再次對他下發了驅逐令。
被瑞士當局驅趕出去的墨索里尼只身來到奧地利,在《人民報》謀到了一份編輯的職業?!度嗣駡蟆返膭撧k者叫做巴蒂斯蒂,他是意大利統一時代的最后一個殉難者,他主張特倫托地方人民脫離奧地利的管轄,后來被奧地利政府絞死。
墨索里尼第一次見到巴蒂斯蒂就給其留下了好印象,所以巴蒂斯蒂將他當作最親密的伙伴和助手。而墨索里尼也不負巴蒂斯蒂的期望,他利用報紙猛烈地攻擊奧地利的宗教勢力,并力主恢復意大利已失去的土地。結果,墨索里尼被奧地利當局逮捕入獄,最后被驅逐出境。
再次被驅逐出境之后,墨索里尼開始變的更加躁動,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發誓,將來一定要讓這個世界顫抖!”
墨索里尼回到了家鄉,這時候他的父親早已經出獄——命運就像一位喜劇大師一樣和他開了個玩笑,經過好幾年的奮斗之后他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在父親的影響下早就是一位意大利社會黨成員的墨索里尼待在家里十分苦悶,每天只能在讀書寫字中打發時間,根本看不到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