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活(2)
- 中外哲理美文精選
- 蕭楓主編
- 3486字
- 2015-04-17 16:48:09
我們一刻也不停地忙著。我們對堵車的馬路亂罵臟話;我們在超市中像沒頭蒼蠅到處亂碰;我們對著電視不停地調(diào)換頻道;我們一個勁兒地催促孩子快點。也許是我們毀壞了宇宙,宇宙就用時間來控制我們?
梭羅說:“我可以殺死時間,并且以后不會有任何不良反應。”我們在“殺”時間,這曾經(jīng)是無所事事的說法,但現(xiàn)在我們是真的在摧毀我們的時間。我們把自己的時間花在殺死靈性、殺死享受愉悅的能力上。我們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以為創(chuàng)立了人類有史以來一個最佳的文明,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享受,這同浮士德與魔鬼交換條件有什么區(qū)別呢。
我們之所以總是更喜歡觀看“流星雨”,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時間不夠,就像我們總是覺得錢不夠一樣。其實,學習享受已經(jīng)擁有的時間與每天都會出現(xiàn)的星星一樣,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一課……投入生活鮑森·布朗·沃爾夫每天早晨的公交車站都會站立著各種姿態(tài)等車的人,也許你也是其中之一。但不論如何,只要你肯加入他們行列中去,那么總是好的,因為等待表示仍有期待,結束更意味著另一個開端。
生命猶如等公共汽車,當你面臨著上班快要遲到卻無可奈何時,你可以選擇另一條近道。面臨工作退休、寡居、離婚或是面臨空巢期的中年夫妻,對生活中驟然的改變,剛開始難免無法適應,但若長期癡迷于這種生活突變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那么這跟空有一具行尸走肉有何區(qū)別?俗語說得好:“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們遭遇突變而來的絕境,其實,我們可以重新正視自己的生活而大干一場。
世界上死心眼的人非常之多,他們非要等到把一件事完成好以后,才會開始著手干另一件事。好不容易等到這事完成,一生的時間已過去了一半,往日的勇氣沖勁也早已不存在,或是原先與自己分享生命的伴侶早已循陌路遠去。
大自然給予每個人的時間法寶都是等值的。然而,同樣的十年,有人可以坐視它悄然而逝,有人卻轟轟烈烈闖出了半壁江山。你想成為他們中的前者或是后者,你自己看著辦。
如果你每天都坐在那里等待著幸運女神的關照,那么我勸你最好做個“空想家”。新生活要從現(xiàn)在開始,一旦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即刻著手計劃,說做就做。就算是一切得從頭再來,又有什么關系?只要把握住機會,活得有勁就好。不論你面臨著什么,千萬不可浪費你的一分一秒。
你的人生充不充實,關鍵在于你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如果此時此地的生活并不快樂,何不勇敢地嘗試改變呢?把它看作是一次創(chuàng)新的機會,或許會因此而帶來歡樂。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馬上動手,不要再空等、空想。現(xiàn)在就開始,一切都還不遲。
生活是美好的契訶夫生活是極不愉快的玩笑,不過要使它美好卻也不很難。為了做到這點,光是中頭彩贏20萬盧布,得個“白鷹”勛章,娶個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還是不夠的——這些福分都是無常的,而且也很容易習慣。為了不斷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滿足現(xiàn)狀;(二)很高興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這是不難的。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時燃起來了,那你應當高興,而且感謝上蒼:多虧你的衣袋不是火藥庫。
要是有窮親戚上別墅來找你,那你不要臉色發(fā)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虧來的不是警察!”
要是你的手指頭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挺好,多虧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
如果你的妻子或者小姨練鋼琴,那你不要發(fā)脾氣,而要感激這份福氣:你是在聽音樂,而不是在聽狼嗥或者貓叫。
你該高興,因為你不是拉長途馬車的馬,不是寇克的“小點”,不是旋毛蟲,不是豬,不是驢,不是茨岡人牽的熊,不是臭蟲……你要高興,因為眼下你沒有坐在被告席上,也沒有看債主在你面前,更沒有跟主編土爾巴談稿費問題。如果你不是住在十分邊遠的地方,那你一想到命運總算沒有把你送到邊遠地方去,豈不覺著幸福?
要是你有一顆牙痛起來,那你就該高興:幸虧不是滿口的牙痛。
你該高興,因為你居然可以不必讀《公民報》,不必坐在垃圾車上,不必一下子跟三個人結婚……要是你被送到警察局去了,那就該樂得跳起來,因為多虧沒有把你送到地獄的大火里去。
要是你挨了一頓樺木棍子的打,那就該蹦蹦跳跳,叫道:“我多運氣,人家總算沒有拿帶刺的棒子打我!”
要是你妻子對你變了心,那就該高興,多虧她背叛的是你,不是國家。
依此類推……朋友,照著我的勸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會歡樂無窮了。
在生活面前高爾基在生活面前站著兩人,兩人都對生活不滿,于是生活問他們:“你們對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說道:
“你本身的矛盾太殘酷,這使我感到憤懣。我的理智無力理解你的真諦。在你面前,我的心靈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識告訴我,人是萬物中最優(yōu)秀的……”
“你想問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問道。
“要幸福!!……為了我的幸福你必須調(diào)解我心靈里兩種相矛盾的原則: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應該給的’。”
“那你就期待你應該得到的東西吧!”生活嚴肅地說。
“我不想成為你的犧牲品!”他憤慨地揚聲說道:“我想當生活的主宰,可我現(xiàn)在必須俯首彎腰服從生活的法則、受到它的重壓——這是為什么?”
“喂,你講干脆點!”另外一個人說道。他站得離生活近些。可前者不理會后者的話,繼續(xù)說道:“我要生活的自由,我要生活得萬事如意的自由;我不愿因為義務而當他人的附屬品——不管是同伴或者奴仆;我要想當什么就當什么——即使是當同伴或者奴仆也要隨我的心愿。我不愿做社會的一磚一瓦,因為社會為修建自己福利的牢籠,而把我想放哪里就隨意放哪里。我是人,是生活的靈魂和理智,我應該是自由的!”
“請停一下!”生活說:“你講多了,我知道你往下還要說些什么。你想當自由的人!那好吧,你就當自由人吧!你來同我斗,你斗過了我,你就能當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奴仆。你知道,我生性冷酷,缺乏熱情,但對勝利者是恭順的。在斗過我的前提下,你能為自身的自由同我斗爭嗎?你行嗎?你有足夠的力量戰(zhàn)勝我嗎?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嗎?”
可這個人沮喪地說:
“你逼使我同你斗爭,你像磨石一樣,仿佛要把我的理智磨成一把利刃,可這把利刃卻深深地刺進和傷害了我的心靈。”
“您跟生活說話要嚴肅點,不要牢騷滿腹。”第二個人說。
可前者毫不理會,還繼續(xù)說:
“我受不了你的重壓,我要休息。啊,讓我嘗嘗幸福吧!”
生活冷冰冰地笑了一下,問道:
“你說吧,你是向我要求還是祈求?”
“祈求。”那人的回答像回音那么細柔。
“你祈求的樣子簡直像個沒出息的乞丐,但是,我的可憐蟲,我必須對你講清——生活是不行施舍的。你知道什么呢?一個自由的人,他不會向我祈求,他會自己來向我索取我的贈品……而你,只不過是你自己欲望的奴仆。只有那些奮力拋棄繁多欲望,而投身于實現(xiàn)一個愿望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明白了嗎?去吧!”
他明白了,于是像狗一樣躺倒在冷酷的生活腳下,企求悄悄地享受點從生活的餐桌上扔棄的殘飯剩菜。
這時,嚴峻的生活把她那雙冷漠的目光轉(zhuǎn)向另外一個人——那人臉形粗獷,但卻善良。
“你祈求什么?”
“我不是祈求,我是要求。”
“要求什么?”
“公理在哪兒?你把公理給我,其他的一切我以后再要,現(xiàn)在我需要公理。我長期而耐心地等待,我靠勞動生活,沒有休息,沒有光明。我一直在等待……相信公理總是有的。公理在哪兒呢?”
生活無動于衷地答道:“你去奪取吧!”
生活的寫意蒙田跳舞的時候我就跳舞,睡覺的時候我就睡覺。
即便我一個人在幽美的花園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緒一時轉(zhuǎn)到與散步無關的事物上去,我也會很快將思緒收回,令其想想花園,尋味獨處的愉悅,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們?yōu)楸WC自身需要而進行活動,這種活動也就給我們帶來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顧及到這一點的。它推動我們?nèi)M足理性與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規(guī)矩則違背情理。
我知道愷撒與亞歷山大就是在活動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著自然,這是必須的、正當?shù)纳顦啡ぁN蚁胫赋觯@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強。因為要讓激烈的活動、艱苦的思索服從于日常生活習慣,那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的。先賢們認為,享受生活樂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動,而戰(zhàn)事才是非常的活動。他們持這種看法是明智的,我們倒是些大傻瓜。我們說:“他這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說:“我今天什么事也沒有做……”怎么!您不是也生活了嗎?這不僅是最基本的活動,而且也是我們諸活動中最有光彩的。如果我能夠處理重大的事情,我本可以表現(xiàn)出我的才能。您懂得考慮自己的生活,懂得運用安排它嗎?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了。天性的表露與發(fā)揮作用無需異常的境遇。它在各個方面乃至在暗中也都表現(xiàn)出來,就像在不設幕的舞臺上一樣。
我們的責任是調(diào)整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去編排;是使我們的舉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擴張領地。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yè)乃是生活的寫意。一切其他事情:執(zhí)政、致富、建造產(chǎn)業(yè),充其量也不過是這一事業(yè)的點綴和從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