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尼庵重逢
- 同昌公主
- 孫文梅.QD
- 3681字
- 2009-01-02 13:24:19
這間庵堂與尋常廟宇香堂布置大致相同,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堂上供奉著一座觀世音菩薩像,腳踩蓮花,手持凈瓶,左右兩旁侍立著金童玉女。
同昌公主緩緩地走到觀音菩薩像前,捻了三柱香,在下面的蒲團上跪了,悄悄地許愿道:愿菩薩保佑父皇、母妃福泰安康;保佑梅靈找到幸福和快樂!
白羽衣感覺公主越發的怪異。從小生長在深宮的公主怎么會知道這里有個白蓮庵?她來這里到底是要做什么?她到底要讓自己見什么人呢?為何今天公主這般神秘?她微微嘆了一口氣,也許這些事情是她不應該知道的,還是不問為好。既來之則安之吧,于是她也學著公主的樣子跪倒在觀音菩薩像前,磕了三個頭,在心里默默地許愿: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您顯顯靈吧,可憐可憐小女子,保佑羽衣脫離苦海,早日見到飄云哥哥。羽衣定會感念您的恩德,日日為您燃香拂塵。
她慢慢地站起身來,端詳著眼前的菩薩,這是一尊木雕菩薩,雕功精美,栩栩如生。于是,她便上前走了兩步,想看一看菩薩的側面。
卻忽然瞧見從菩薩后面轉出一人。那人烏發披垂,一襲白衣,長身玉立,卻是背對著她。
這背影剛才在曲江池畔她好象見過,就在魏王李佾落水的時候。那時她恰巧回了一下頭,一眼瞥見一個白色的身影拂了一下衣袖,魏王隨即便掉進了曲江池。之后那人便倏然不見了,怎么此時卻又出現在此地呢?
正詫異著,那白衣人緩緩地轉過了身子。白羽衣身子猛地一震,暗暗心驚。這張面孔好面熟啊,似曾相識。她呆呆地盯著他,她在哪里見過他呢?
白衣人對著她笑了笑:“羽衣妹妹,多年不見,不認識我了嗎?”
白羽衣心里咯噔一下子,眼淚奪目而出:“你是飄云哥哥?”她“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接著便撲了過去。令狐飄云緊緊摟住她:“好妹妹,你受苦了。”
梅靈在一旁瞧著這感人的一幕,心里卻很不是滋味。世人都說成人之美是快樂的事情,可是她卻真的沒有感覺到絲毫的快意。她為了給他們制造這個機會,可謂是費盡心思。首先不能讓他們在宮里見面,因為宮中乃事非之地。雖說鳳儀宮的侍從都是她親自挑選的心腹,但是各宮都有自己的眼線,萬一不小心走漏了風聲,那可不是件小事情。在宮中男女私會歷來都是大忌,罪在不赦,她可不會笨到拿這種性命交關的事情開玩笑。因此,想讓他們相見必須出宮,即使出了差錯也好掩飾。至少逃跑的機會要大得多。
那天在回宮的路上,令狐飄云便與她協商了大致的計劃。由公主想辦法帶羽衣出宮到曲江池。他會那里等她們。然后伺機行事。不料,當令狐飄云發現公主一行人時,也看見了粘在她們身后的李佾和韋保衡。當然四周散布的護衛他也收入眼中。于是,他只好混在游人中跟隨。當他看到李佾落單時,便趁機靠近他,利用衣袖為掩護,暗中虛發一掌,雖然他并沒有打中李佾,但這虛發之力便把李佾拍入水中,制造了混亂。然后,他又快速混入游客之中,手拿一玩具馬車,在公主面前晃動了幾下。公主立即會意,假裝腹痛,帶領眾宮女回到馬車旁。公主在馬車里發現了他留下的一張字條和幾粒易容丹。紙條上寫明了使用易容丹的方法,并讓公主帶羽衣去白蓮庵。
于是,公主便將巧兒和珠兒召入馬車,迅速換裝易容。向侍女交待清楚后便和白羽衣離開了馬車。之后,裝扮成公主的巧兒和珠兒帶領眾宮女便返回曲江池,以吸引李佾、韋保衡以及護衛們的視線。
現在,他們的計劃終于順利完成了,令狐飄云和白羽衣久別重逢,都是感慨萬分,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處說起。兩眼相對,卻都是熱淚盈眶。
但是這一切,梅靈看在眼里,卻痛在心里,不知為什么,她心里有一種強烈失落的感覺。她發現自己忙活了一陣后,在別人的眼里,卻成了一個多余的人。她開始有些后悔了,為什么自己會這樣笨,非要為別人做嫁衣呢?她吸了吸鼻子,既然自己在這里礙事,那就識相一些,離他們遠一點。于是,她信步走出大殿,在白蓮庵中閑逛起來。奇怪,那些尼姑們都跑哪去了?怎么一個人也看不見?
這白蓮庵真可用古樸典雅四個字來形容。整個建筑是原木色彩,樸實無華。前院散植著幾株芙蓉樹,綠葉中密集著粉色花朵,使院落彌漫著淡淡的幽香。梅靈順著一條甬路向后院走,過了中門,她發現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
這院子不大,里面有一個圓形的蓮花池,占了大半個面積。池內飄浮著一層層碧綠的蓮葉,葉片之中又夾生著一朵朵白色的睡蓮花。池中還特別養植了七株白色荷花,散落在各個方位,在低矮的睡蓮叢中顯得格外挺拔高雅。尤其是池中央那一朵白荷,潔白挺秀,花姿楚楚動人,宛如一位冰肌玉骨的素衣仙女立在水中央。
梅靈暗暗贊嘆,真是好精致的構想,蓮花池內錯落有致,獨具風韻。這應該就是白蓮庵的由來了。繞過蓮花池,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假山,于是,她漫步走近假山,想摸一下從山上披垂下來的綠蘿紫草。卻忽然從里面傳出說話的聲音,梅靈不覺大奇,略微一觀察,便發現假山竟然是中空的,里面有一男一女正在談話。她無心偷聽人家的私語,正要離開,哪知。一個熟悉的聲音卻傳入她的耳朵。
“雪蓮,你真的要離開這里嗎?都是我不好,那天我不應該對你說那些混帳話。你說得對,現在的我無權干涉你的生活,你既然已經選擇脫離紅塵,那是你的自由,我不再過問。但是你應該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
“駙馬爺,你說夠了沒有?我的事情不需要你管,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從今以后,我們就是陌路人。”
梅靈愣住了,她已聽出那個男人的聲音是鄭顥。他在這里干什么?那個女人又是誰?梅靈躡手躡腳進入假山,躲在一塊大石后面,偷偷向里看去。
她看到了鄭顥的背影。又聽他說道:“雪蓮,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現在是沒有資格管你的事情,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過得快樂一些。鄭顥今生已負你,不求你的諒解,只求來世能加倍補償你。我知道自己已經不能再為你做任何事情,但求你不要因我貽誤此生。否則鄭顥這一生都不會得到安寧。”
“安寧?到現在你還在指望自己能夠安寧?為了自己能得到安寧,才再三逼我嫁人嗎?鄭顥,你太殘忍了。你以為天下人都象你一樣無血無淚,沒有心肝嗎?你以為我能夠再接受別的男人嗎?想不到你竟然能夠說出這樣冷酷的話,鄭顥,我真是看錯了你。”那女子顯然是過于激動,聲音已帶著哭腔。因為鄭顥擋在她前面。梅靈看不清她的面目。
“不是的,雪蓮。你相信我。你應該明白我今天來找是沒有惡意的。我知道我現在說什么都是錯的,可是我真的不想再看見你受苦。”鄭顥急忙解釋著,情急之下,他一手將那女子攬在懷中。那女子就勢抱住鄭顥痛哭起來。
天啊,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梅靈的心再次震撼了。她的手緊緊抓住石縫里的一顆小草,因為過度緊張將小草連根拔起,帶動了壓在草上的一塊小石頭。隨著石頭的落地的聲響,那對男女倏然分開了。
霎那間,四只眼睛一起射向梅靈。梅靈尷尬極了,真象是做賊被人抓住一般。她恨不得自己也象那顆小草一樣能夠鉆進石縫里。可是轉念一想,她沒有錯啊,錯得是那鄭顥,是那對不要臉的偷情男女。她應該理直氣壯才對。
于是,她勉強鎮靜下來,也用眼睛逼視著那對男女。那女子是個中年尼姑,三十余歲,長得倒是蠻清秀的,只是臉色微紅,看來她才是真正的做賊心虛。鄭顥卻是一臉的憤怒,顯然是被人撞破私情后惱羞成怒。
梅靈在心里冷笑著,大姑夫,你做出這般不知羞恥的事情,被本公主撞見,難道就不應該向本公主解釋一下嗎?你這樣做怎么對得起萬壽姑姑?她不閃不避,與鄭顥怒目相對,等待著他的解釋。
雙方對視了半晌。鄭顥突然開口說話了:“你是哪里來的野丫頭?為何獨自闖到這里,在家里沒有人管教嗎?真是沒有家教。”
梅靈愣了愣,呵,他的臉皮真是厚啊,不檢討自己反而罵本公主,還竟然裝模作樣說不認識她。難道他瞎了眼睛嗎?連本公主都看不清楚。她剛要發怒,卻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對啊,她現在裝扮成巧兒的模樣,鄭顥哪里會認得她身邊的一個宮女。唉,剛才只顧生氣,倒把這事給忘了,難怪那個鄭顥不鳥自己呢。這樣也好,他不認識她,那就將計就計,裝作不認識好了,免得大家撕破臉不好說話。
于是,梅靈壓低聲音說道:“對不起,小女子是來白蓮庵進香的香客,因為欣賞庵內風景,不小心走迷了路,誤闖此地。請兩位不要怪罪。”說完她不等鄭顥說話便立刻退出假山。
不料,那鄭顥竟然得理不饒人,厲聲喝道:“站住!”梅靈果然停住了腳步。
鄭顥冷聲喝問:“你到底是誰?誰派你來的?”
梅靈聞言大怒,莫非他以為她是受萬壽公主派遣來跟蹤他的嗎?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回過頭沖著鄭顥冷笑道:“俗話說,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難道是這位大爺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才這么心驚怕人?”
鄭顥臉色大變,他更加證實了自己的猜測,事情不妙。這小丫頭果然是來者不善,聽聲音還有些耳熟。無論如何他不能輕易放她走掉。想到這里,他突然上前幾步,阻住了梅靈的去路。“告訴我,你叫什么名字?萬壽公主派你來干什么?”
梅靈心中更加惱怒,這個鄭顥還真不識好歹,本來她還想給他留點臉面,可他竟不知進退,非要撕破臉。她正要說話,身后卻有人搶先開了口:“真想不到駙馬爺如此雅興,大老遠地跑到尼姑庵來拜菩薩。”
鄭顥驚愕萬分,他剛才只顧關注梅靈,卻沒發現前面不知什么時候又出現了一男一女兩個人。一個白衣少年,另一個是一位身穿粉色紗衣的妙齡少女,剛才說話就是她。細看之后,更讓他愕然。因為這個少女赫然就是自己送進皇宮的白羽衣。她不是應該呆在宮里嗎?怎么又會出現在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