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強五臟就是強正氣

醫(yī)學典藉《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正氣內(nèi)存,邪不可干。”從字面上看,正氣和邪氣這兩個概念是相互矛盾的,這充分證明“正氣”和我們平常說的“免疫力”有直接的關(guān)系。免疫系統(tǒng)是保護人體不受疾病侵擾和戰(zhàn)勝疾病不可缺少的,沒有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任何藥物只能起到控制作用而不能使疾病痊愈。中醫(yī)認為免疫力全在正氣。正氣即人身之氣,從生成來源而言,以先天之精化生者為元氣,由水谷之精化生者為谷氣。人身之氣從其分布部位而言,其行于脈中為營氣,行于脈外為衛(wèi)氣;谷氣與自然界清氣(氧氣)相聚于胸中者為宗氣;分布于臟腑、經(jīng)絡者稱為臟腑之氣、經(jīng)絡之氣。中醫(yī)理論認為,腎為元氣之根,脾為正氣之源,肺為衛(wèi)氣之本。

五臟之病多源于氣虛

在人體所有的氣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好五臟之氣。因為五臟是轉(zhuǎn)化、生成和儲藏精氣的,而精氣是生命的核心。

很多人看中醫(yī)時,會聽到“氣虛”這個詞。氣虛主要是以元氣虛弱為主,就是說一個人的免疫力下降,很多亞健康者都有氣虛的表現(xiàn)。

“氣”能固護體表,如果氣少了,力量就減弱了,聲音也低了;氣虛不能固衛(wèi),出汗就多了,也更容易被風寒侵襲,患上感冒,幾個星期不見好,或者剛好一陣,淋了場小雨或者睡覺沒蓋好被子,又病了。這主要是因為氣虛的人抵抗力不強,稍受風寒,感冒很容易再犯。

氣虛感冒的人大多不發(fā)熱。發(fā)熱其實是正氣和邪氣激烈斗爭時的表現(xiàn)。正氣不夠強,打都打不起來,只在小范圍里表演一下花拳繡腿,當然不會發(fā)熱。就算發(fā)熱,也是低熱,而且持續(xù)時間很長。老年人感冒一般都以低熱為主,纏纏綿綿的,就是因為年紀大了、元氣少了、氣虛了。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補氣。

其實,氣虛和氣虛體質(zhì)不一樣。氣虛是中醫(yī)的一個證型。比如說,你這段時間生病了,就會出現(xiàn)氣虛的癥狀,等你病好了,就不虛了。但氣虛體質(zhì)是一種長期氣不足的狀態(tài),如果一個人對什么事情都沒有興趣,總是把累掛在嘴邊,說幾句話就喘不過氣來,就說明是氣虛體質(zhì)。

那么,氣虛通常是怎么形成的呢?俗話說,久病臥床傷氣。有病不去治,尤其是五臟的病,當然會傷氣了。

還有什么原因呢?營養(yǎng)不良是一個主要原因。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你吃不好,你的身體就容易虛。有的時尚女性為了減肥,只吃蔬菜和水果,不敢吃飯,結(jié)果出現(xiàn)月經(jīng)紊亂、過早絕經(jīng),甚至早衰,這就是因為氣血虧虛造成的。尤其很多女孩子,上班的時候,一點力氣都沒有,都軟軟地坐著,好像是生病了。其實她不是病,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傷了她的氣,這叫做氣虛。

另外一種就是過度勞累。中醫(yī)講:“勞則氣耗?!眲?,包含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過度勞累,超過了身體的負荷,就耗傷了精氣。有些上班族經(jīng)常熬夜加班,能量消耗太過了,又沒有時間去調(diào)補,氣必然會越來越少。過度運動也會表現(xiàn)為氣虛。尤其在運動出汗后,遇風很容易感冒,感冒就會耗傷元氣,久而久之,儲藏的元氣也被消耗了。

所以,出現(xiàn)了氣不足這個情況,你就得考慮,自己是在哪個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下面來具體講講怎樣保養(yǎng)五臟的氣。

保養(yǎng)心氣

五臟之氣中,心氣最重要,所以一定要養(yǎng)護好心氣。

壓力勞累襲來,加上生活習慣越來越不好,一些中年人因心臟病猝死,英年早逝,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簡單地說就是心氣不夠。很多中年人到了40歲以后,就覺得心氣不足,疲勞,力不從心。

心氣不足有什么表現(xiàn)呢?就是話說多一點、稍微勞累一點,就覺得心慌,氣不夠用。說話多了心慌,動多了心慌,這是心氣虛的一個信號。這時就要注意保養(yǎng)你的心氣了。

保養(yǎng)心氣平時要注意靜養(yǎng)和慢養(yǎng)。因為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快了,心氣耗散就會變得很大。所以你應該快的時候就快一些,但該慢的時候一定要慢下來。比如,上班的時候你快節(jié)奏工作,那么下班了就要放慢節(jié)奏,進行靜養(yǎng)。在食補方面,常吃桂圓、蓮子、百合、木耳等,以益心氣養(yǎng)心陰。

心主夏,夏宜補心氣。夏季陽氣最盛,是大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季節(jié),適當服用人參以補益心氣,這對他們來說是很有效的。

人參是補益心氣的最好藥物,尤其是愛出汗的心臟病患者,更應在夏天服用人參。只要患者飲食基本正常,舌苔正常,均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人參有不同的品種,一般來說夏天進補以性涼味甘的生曬參為宜,五年參即可。

劑量為5克,將人參切片或切段,放入瓷碗中,加入大半碗清水,蓋上蓋子,放入加好冷水的鍋內(nèi),用小火隔水蒸煮1小時左右(注意不要把水燒干),倒出參汁,溫服,早晚各一次。每5克人參一般可以反復蒸煮3~5次,直至藥汁極淡為止。但應注意寒涼體質(zhì)的人不宜服用。

舌紅、苔少、口干或大便較干的人可選用性涼生津的西洋參,也可酌情選擇生曬參和西洋參一起服用;畏寒、大便稀溏、四肢欠溫、舌質(zhì)淡胖者,則宜用性溫的紅參。在感冒或有其他急性病癥的時候停服。

心臟不好的人在情緒激動時,心氣易渙散,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fā)、血壓升高。酸味的東西具有收斂作用,能有效阻止心氣太過渙散,保護心臟,防止心臟病突發(fā)。因此,最簡單的預防方法是:買些山楂干(鮮山楂更好,但不易儲存)常備,當情緒波動時,就慢慢分幾次嚼碎10個,可以疏肝解郁,讓心情平靜下來。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可以用山楂泡水喝,一杯水放10個山楂干就可以,反復沖泡3次。如果將山楂干粉碎成粉末狀食用會更好吸收。還可以在燒菜、燉湯的時候放入山楂干,既能起到收斂心氣的作用,又可除去肉的腥膩;山楂還可以降血脂,可謂一舉多得。

心臟不好的老人,其飲食原則就是要酸多咸少,也就是說平時的飯菜中讓醋出點頭,鹽和醬油少放一些。平時除了山楂,酸味的水果比如李子、梅子、柑橘等都可以適當吃些。需要提醒的是胃部容易反酸的人,不要多吃酸味食物,否則胃酸分泌變多,對胃不好。

保養(yǎng)腎氣

腎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氣短自汗、腰膝酸軟、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出現(xiàn)這種狀況就要好好保養(yǎng)腎氣了。

首先,房事要節(jié)制。房事不節(jié)制對腎精、腎氣的傷害非常大,尤其到中年以后,一定要注意房事的節(jié)制與和諧。

其次,不要用腦過度。腎生髓,腦髓靠腎來生長,用腦過度便會耗傷腎氣。因此用腦過度,必須益腎,單純健腦是不行的。補腦食品有核桃、桂圓、枸杞子、花生、魚等。

再次,還要注意腰的保養(yǎng),不要傷了腰,因為腰里邊藏著腎,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地方。久坐傷肉,因此對于辦公室一族來說,要常起來活動活動。

最后,養(yǎng)腎要穴?!白虧櫋薄=?jīng)常用手按摩下氣海、關(guān)元穴,同時另一只手在后背按摩命門穴、腰陽關(guān),有助于養(yǎng)腎。還可以經(jīng)常搓腰眼。大家看電視時坐直身子,不倚靠,雙手對搓發(fā)熱后,掌心緊按腰眼處,然后用力上下搓120次(一上一下為一次),或以溫熱為度。

保養(yǎng)脾氣

脾為后天之本,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比如,年老之人,稟于父母的先天之腎氣已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則全靠后天水谷之充養(yǎng)。你仔細觀察醫(yī)院里的人,老年患者中凡是胃口不好,進食很少的人,大多是一副形衰神疲的樣子;胃口好、消化好的人,病情隨之穩(wěn)定或好轉(zhuǎn)。

脾氣虛的表現(xiàn)就是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不消化,中醫(yī)叫做納呆腹脹,這時候就要健脾。脾氣虛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節(jié)造成的。你飽一餐、餓一餐,東一餐、西一餐的,脾胃的氣機都給弄亂了,人的正氣就會大大減弱。所以,吃太多、吃太少都不好,吃七八分飽即可。

其次是寒溫要適宜,飲食不要過涼,也不要過熱。太燙了,容易得食道癌、胃癌;太涼了容易導致脾胃陽虛。因此,夏天不要貪涼喝冰鎮(zhèn)的水、飲料,最好喝常溫的飲品;不要喝太多涼茶,以免損傷胃氣;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等都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zhèn)吃。

脾主長夏,我們在長夏尤其要注意養(yǎng)脾氣。夏季陽氣盛,易上火,應以清補為主,結(jié)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diào)補,飲食可選用綠豆、西瓜、絲瓜、冬瓜、黃瓜、番茄、鴨肉、草魚、鯽魚等,以及藥食兩用的銀耳、蓮子、山藥、陳皮、山楂等。在夏天用金銀花、烏梅、麥冬、菊花等煎湯代飲,有益心脾健康。胃口不好、舌苔厚膩的人,應結(jié)合健脾化濕的方法,食用山藥、黨參、茯苓、西瓜翠衣(西瓜皮)、白扁豆等。

保養(yǎng)肺氣

肺氣虛有什么特點呢?肺氣虛的病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動、不想動,動了以后就覺得氣短、乏力、沒有精神。

首先,要養(yǎng)好肺,情緒要開朗,因為悲則傷肺?!都t樓夢》里的林黛玉就是整日悲悲凄凄傷到肺才早逝的。

其次,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排便需要肺氣相助。如果沒有肺氣向下通降的推動作用和布散津液的潤滑作用,我們排便就很困難、費力,甚至便秘。相反,便秘的話,大腸經(jīng)就不通,導致肺氣堵塞不通,難以向下通降,使得氣逆而上,出現(xiàn)咳嗽、氣喘、胸悶等癥。因此,通便順暢、防止便秘、保持肺氣宣通,是養(yǎng)肺的重要原則。

肺氣不通,我們怎能坐以待斃?鼻唇溝處的迎香穴,大腸經(jīng)正好經(jīng)過,只要有規(guī)律地刺激,就可流通氣血,疏通大腸經(jīng)。

刺激迎香穴的方法是:并攏食、中、無名指,用指腹有節(jié)律地輕敲。早餐后10~15分鐘,是大腸經(jīng)最容易產(chǎn)生蠕動的時間,此時按上述方法做幾分鐘,可產(chǎn)生便意。便通則肺氣亦通,整個人體的氣機也會順暢。

最后,治肺氣虛,古方人參胡桃湯很管用,方用人參、胡桃仁、生姜。根據(jù)前方,我們變通一下,這樣做起來就更方便了。方法是:取核桃30克、冰糖15克,燉半小時后服用,每天早晨服一次;也可用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一起放在嘴里細細嚼食,每天早晚各一次。

保養(yǎng)肝氣

肝氣虛的表現(xiàn)是精神萎靡不振,特別沒有朝氣與活力,而且兩脅肋間也很不舒服。

中醫(yī)講肝為罷極之本,過度疲勞就容易引起肝氣虛。因此,平常應盡量做到既不疲勞工作,也不疲勞運動。

人臥則血歸于肝。定時上床休息既能保證良好的睡眠質(zhì)量,又能養(yǎng)肝血。

肝主春,春天萬物生發(fā),宜養(yǎng)肝氣?!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說:“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這里所說的廣步于庭,就是在庭院里散步。冬去春來,陽氣生發(fā),萬木爭榮,清晨早起散步,是保養(yǎng)肝氣很有效的方法。

春日雖氣溫回升,但寒氣未盡,所以早晨散步時大家要適當多穿衣,不要穿得太單薄了。另外,穿衣要求舒適,衣服太小、過緊或衣料太重,都會有礙散步行走。

散步時應該讓全身自然放松,摒除雜念,做到心境清凈。為了做到這一點,可適當活動肢體,有意識地調(diào)勻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來,然后從容邁步。

還有,散步時,步履要做到從容和緩,心里不慌,腳步不亂,每步的距離要差不多,猶如閑庭信步,輕松緩慢。這樣有利于氣血通達,百脈流通,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散步不拘形式,可快可慢,可多可少,宜酌情而定、量力而行。做到形勞而不倦,汗出而微見,氣粗而無喘。散步時還可配合擦雙手、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更有助于宣暢郁滯,氣血和通,春陽生發(f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石阡县| 大埔县| 武城县| 伊宁县| 闻喜县| 孟州市| 利辛县| 雅安市| 武川县| 高唐县| 镇江市| 昌乐县| 穆棱市| 长沙县| 溧水县| 武定县| 玉溪市| 新宾| 获嘉县| 额敏县| 清新县| 兴化市| 招远市| 新营市| 澄城县| 恩施市| 宁明县| 南阳市| 安平县| 安新县| 新郑市| 淮滨县| 信丰县| 交城县| 孟连| 罗源县| 勐海县| 花莲市| 固始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