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黃帝內經》養好你的心肝脾肺腎作者名: 張曉梅本章字數: 2610字更新時間: 2019-01-01 16:15:36
精神內守是養生治病的根本
還有些人一說肝病,就馬上聯想到肝硬化、肝癌,從而產生極大的恐懼感。而且醫院往往對其過度治療,增加了肝臟負擔,這樣難免會加重病情。事實上,肝臟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因此要注意減輕肝臟負擔,少吃藥,注意調適心態,隨時保持樂觀的心境,這才是治療的關鍵。
因此,你如果在養生治病的過程中做到“身神同補”,那效果會很神奇。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是指心胸開闊,將一切都看得很淡,不斤斤計較,這樣一來,體內的精、氣、神就會順暢地運行;“精神內守”是指人心無雜念,不受物質世界的誘惑,達到這種境界,又怎么會生病呢?
《黃帝內經》告訴人們:“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恬,安靜也;愉,即愉快、樂觀、開朗;務,任務。人若能充分利用喜樂這種良性情緒和心態,對氣血的調和暢達是很有好處的,是有助于祛病延年的。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與別人攀比,要知道“人比人氣死人”。攀比,必然使人產生無盡的煩惱,煩惱纏身,又必然吃不下飯,睡不香覺,久而久之,疾病走進人體。如此則談何健康長壽?
給大家開一個心靈處方:要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定,要知足而樂、自得其樂、大肚能容、笑口常開,不要攀比、憂患得失、小肚雞腸、愁眉苦臉。真正做到這一點,自身抵抗力強了,免疫力提高了,病邪也不易入侵了。
事若知足心常樂
漫漫人生路,誰的人生一帆風順?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加上生活的重擔和緊張的工作,“心”這個君主之官,受到各種各樣的沖擊,會形成“主不明”之狀態而引發“十二官危”,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古人云“仁者壽”“樂者壽”,“事若知足心常樂,人能無求品自高”。若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做到“事大事小,過去就了”,對身心健康自然會有好處。
“事在人為莫道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很多人在氣頭上都愛說“沒有過不去的坎”,但真正遇到具體事情時,卻又是毫厘不讓,寸土必爭。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天翻地覆,甚至一氣之下,就此“駕鶴西去”。
與此相反,《紅樓夢》中的賈母胸懷寬廣。賈母之所以能在那個“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活到83歲,與她心寬神寧、豁達仁厚、樂觀開朗的心境是分不開的。她雖年高,卻愛看戲,一副“老小孩”的性格,常與兒孫們猜燈謎取樂,和晚輩、下人打成一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能做孩子們的好朋友。她對周圍的人慈祥寬厚、和藹可親,深得晚輩們的擁戴和孝敬。
帶病可延年
中國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許多人都有三五種病,每天都要吃多種藥,生活在恐懼和不安之中,這是比疾病更嚴重的“心病”。“帶病可延年”——建立起信心,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來對待疾病,從而改善機體的抗病狀態。
治病中,有的患者對醫生沒有信心了。醫生如果年輕,則怕他經驗不豐富;醫生年紀大一些,又怕他治病方法太傳統。稍有知識的患者,甚至懷疑醫學,認為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病情容易復發,藥物毒副作用大;讓他用中醫治吧,他又說中醫不可理喻,學之者如牛毛,成之者如麟角,良醫難遇,神醫難求……這種人本身就思慮過多,何來健康的身體。
大家在電影上經常看到,巫師會用巫術治病,在治病儀式的最后,他會噴出一口鮮血,血里還夾雜著幾片羽毛,表示病魔被他咬死了,患者于是就好了。經過巫師這種儀式治好的患者,還為數不少。
這是怎么回事呢?莫非巫師真有“神奇魔法”?
歐洲有一位人類學家為了研究巫術,親自深入蠻族,跟巫師學習。
這位人類學家發現,巫師并沒有什么神奇魔法,把病魔咬得連毛帶血,他只是預先含了幾片羽毛在嘴里,然后他忍痛咬破了自己的舌頭。巫師治病無非是通過巫術激起患者的信心,獲得與疾病斗爭的力量,使病自愈。
我們不能小看這個“信”字,往往只要有一個“信”在,很多病就能自愈。
養神需靜守
神藏于心,精神奕奕是身心健康的反映。然而神不是天生就有的。靜養心,修養人的精神心理,要在靜守中去體驗,才能精神“內守”。《素問·上古天真論》上說:“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這在今天來講,就是修煉靜功,調心、入靜,或靜坐,或站樁,一心體會體內氣血運行的變化。久而久之,則真氣充沛,五臟安和,形神健旺,自會健康長壽。
站樁功就是“獨立守神”的靜養。簡單的站樁方法是: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膝微屈,腰要直,胸要平,兩手上抬環抱于兩肩前,手心朝內,手指自然分開,微曲,略高于肩,兩手相距約一尺,兩肘略低于肩,呈抱球狀。兩目微閉,舌抵上腭,自然呼吸,排除雜念。全身放松,空胸實腹,如同抱氣球,意守下丹田,要想象氣從胸部下沉到丹田,精神愉悅地站立。
“空胸實腹”又稱“氣沉丹田”。“空胸”是指兩肩下松,微扣,胸部寬舒,氣息通暢。“實腹”指意識引“氣”入丹田,“氣”充實于腹內。“氣沉丹田”,其實就是運用腹式呼吸,但不等同于腹式呼吸,是指在意念集中的情況下配合腹式呼吸,把意和氣集中在丹田,丹田就像一個充滿氣體的皮球,會感到有一團熱氣會聚在里面。
站樁功主要是鍛煉身心,讓心態平和,令全身氣血順暢,內外一體,如此則“氣血充和,萬病不生”,“經絡順暢,何病之有”,達到有病者治病,無病者防病,強身健體,培植元氣,增強力量,內健外強的效果。
練習站樁功可以治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腸胃炎、氣管炎、肝炎、關節炎、前列腺炎、神經衰弱、頭痛、失眠、月經病、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四肢麻木、肥胖癥、便秘、痔瘡等常見疾病。
在練習過程中,會出現肌肉震顫、微疼、肢體酸麻、墜脹、周身溫熱、微微汗出等不適反應,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必恐慌。這種情況的出現,多半是肌肉不夠強健、氣血欠通暢的表現。堅持練習10天左右,站樁后就會感到全身輕松愉快,各種不適感覺隨之消失,漸漸體會到氣血通暢,肌肉靈活,疲勞感減輕,隨之還會出現流眼淚、打哈欠、打飽嗝、放屁、腹鳴等現象,這說明經絡和氣血壅塞消除了。
練習站樁功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最初不宜站立太久,以3~5分鐘為好,以后可逐漸增加到10~20分鐘。熟練后可根據個人體質強弱和病情不同,逐漸延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