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危機與蕭條周期的一般情況(2)

危機的持續時間不盡相同。1873年9月18日,杰依庫克金融公司(JayC··ke&C·.)破產,紐約證交所于9月20日停盤,直到同月30日才重新開盤。票據交易所的證券開始發行。貨幣升水動蕩不定,一直到11月1日才趨于穩定。杰依·庫克金融公司破產后的六個星期零2天,這場危機才算結束。

1847年,英國的銀行利率一反常態,竟然高達8%,并持續了28天之久。這一年里銀行利率高、波動大。1857年,利率還在45天里一直保持在10%。1866年,10%的利率水平又維持了48天之久。這段利率居高不下的時期,最能反映出這些危機究竟持續了多久。克萊門特·朱格拉(M.ClementJuglar)在這一問題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說:

“恐慌不會持續6周或兩個月以上;之后企業會倒閉,這種情況會持續18個月或兩年的時間。”

如他所說,企業倒閉的這段時間就是蕭條的早期階段。

一般說來,危機的末期和下次危機的初期之間有三個不同階段:首先是蕭條時期;接下來的這段時期以經濟活動達到最低谷開始,經濟在短暫的停滯過后開始穩定、健康地發展;最后是高速發展時期,投機買賣和過度擴張再次出現,經濟崩潰緊隨其后。這三個階段是連續發生的,每個階段會持續兩到五年,并在發展過程中發生很大的變化。第一階段,也就是蕭條期,它的特點是物價下跌、經濟活躍性日趨降低。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最長,無一例外——事實也的確如此,它持續的時間往往比之后的兩個階段之和還要長。緊接著的兩個經濟好轉的階段被米爾斯先生稱為“中期”或“復蘇時期”,以及“投機時期”。

如果以通常的跡象為線索,我們就會發現,1873年發生在美國的緊隨危機而來的蕭條在當年滑至最低谷,而英國的蕭條則是在1879年后期開始變得嚴重。美國在1893年危機之后的蕭條期間,曾在1895年秋有過短暫的復蘇,然而第二年便消失了;到1897年6-7月,經濟再次跌到了底谷。歐洲幾個國家的蕭條發生得較早,時間大概在1890年或1891年。在此期間,經濟發展先是停滯下來,直到1894年底才開始逐漸恢復。

危機發生的季節

圖克(Th·masT··ke)和蘭頓等人已經提出這樣一個事實,即危機經常發生在秋季。顯而易見,無論農業或制造業,生產都在秋季達到高潮,或者說獲得收獲。一部分原因是暖季白天時間長,天氣更適宜工作;另一部分原因是,人們要為滿足冬季對服裝、燃料等的大量需求做好準備;而收割田地也需要大量金錢。這使得那些在銀行沒有存款的人將大量金錢撤出一般的流通領域。初秋以及之后的時間里,生產商在提供未來的產品上花費了大量的支出。此時貨幣需求量的增長被稱為“秋季的干涸”,但同時農業產量還是個未知數。人們對各類產品的需求可能會與供給產生矛盾,導致經濟紊亂很可能在秋季發生。

1845-1894年的整整50年間,在其中的14年間,英格蘭銀行的儲備金會在6月份達到峰值,而13年間,在10月份跌到底谷。高峰和底谷分別發生在這兩個月的頻率大大高于其他月份。

1857年12月,蘭頓先生在曼徹斯特統計學會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用圖表列舉了貨幣在連續幾年里的波動情況。他解釋道:

“分析該圖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季節性的波動。該圖表反映了從每個季度的第二個星期到下個季度的第一個星期大眾對銀行的需求量幾乎沒有變化……”

“其他紊亂中,這種波動可能反映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經營,而且每年第二季度的經濟活動會幾近停滯,第三季度銀行貸款需求會迅速增長。波動的積聚最終會在第三季度爆發,這似乎也是周期性風暴爆發的最佳時刻。到那時,商業困境在該國家就變成了危機。”

由紐約商業金融紀事報提供、金融委員會1898年報告公布的一些數據中,1月和7月美國鐵路債券及股票的利息支付、分紅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1898年,這兩個月的支付量達到了每月6700萬美元,幾乎是4月和10月的支付量的兩倍——這兩個月已經是其他月份里支付額最高的了——幾乎相當于2月和8月的五倍。

如此巨大的波動,一定會使美國銀行的儲備金在不同月份的緊縮情況發生顯著差異。

另一方面,我們應該說,危機的常見標志都是轟動一時的倒閉事件,或其他突發性事件,它們會普遍引起人們的關注,并使人對現狀進行更加謹慎的調查。企業倒閉并不符合任何常規,也不會在任何特殊的季節發生。所以,要總結出危機發生的季節規律很難。

危機只會發生在高度發達國家嗎?

我們經常說危機和蕭條只會發生在工商業蓬勃發展、事業進取心旺盛的高度發達的社會。同時,我們也經常認為危機和蕭條在較短時間內只會在英國、法國、比利時、美國、荷蘭、以及北歐國家出現。然而就在最近,它們出現在了奧地利、德國和俄羅斯。

毋庸置疑,發生危機的國家的確有著很高的聲望以及進取心。那些不曾擁有這些經歷的國家不會因此而受到贊揚,因為缺少這些會意味著經濟將長期處于停滯狀態。另一方面,相對落后的國家已受到這些紛擾的影響。從1873年起,在危機發生最為廣泛、最具代表性的時期里,巴西、阿根廷和秘魯都發生了因物價下跌、非充分就業、以及前期過度發展而產生的危機。《英國領事報告》充分反映了這些國家的境況。這些國家產生紛亂之前,其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更為密切,在公共和私有工程上的支出十分龐大,其結果與發達國家相同——因缺少資源的多樣化而使得局勢愈加惡化。如果跡象不那么明顯,或影響較小,那是因為工業體系不那么復雜。對1890年阿根廷經濟情況的研究,給“危機”這個課題提供了最有價值的反證。

因此,危機因國家的發展和擴張而發生,而非基于一國發達的程度。

區別危機的地區性和普遍性

據說危機和蕭條具有地區性和普遍性,即它們可能會影響一個國家,并可能會蔓延到所有與它們具有密切商業關系的國家。危機和蕭條越發變得普遍,原因很明顯:第一,在任何擁有信用制度的發達國家里,過度消費和投機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這兩種因素同時作用于所有的這些國家,并幾乎在同時各自發揮其影響力,促成同樣的后果。第二,商業和國際信貸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商業國家擁有共同的利益和同樣的景況,一國的損失在很大程度上是所有國家的損失;任何國家購買力降低或消費能力下降,一定會影響到與其擁有貿易關系的他國。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先生(AlfredRussellWallace)說:

“我們已經談到很多關于各國之間商業往來的好處。然而,商業往來同樣會使一國陷入困境,并影響到其他國家。商業往來使各國的命運相聯——無論好壞——每個國家的繁榮要取決于其他國家的共同繁榮。如果人們充分理解這一事實,商業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和平的締造者。”

盡管人們意識到蕭條時期變得日益普遍,但不同國家所遭受的影響程度總是相差甚遠,我們不應忽略這個事實。當人們指出這些經濟災難會同時發生在許多國家時,人們一直傾向于夸大它的普遍性。如果認真分析,就會清楚地發現,經濟災難在持續時間和程度上不盡相同,同時,其發生時間的差別也會引人關注。這種不平衡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危機最初發生的國家與其他后來發生的國家相比,前者陷入的經濟困境更為嚴重,也是因為某些國家的工業體系和金融機構較為落后。這樣一來,承受危機沖擊的能力就會有所差別。

不同國家受危機影響的不同程度

與其他國家相比,法國受危機的影響一向較小,這一點經常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的原因要歸結于法國人的生活節儉以及該國土地所有制的特點——將土地劃分成小型農場,并擁有人數眾多、所占比例較高的大片土地所有者。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在發揮同等的效用,包括條款嚴苛的破產法。無論是通過法律或相關機構對民眾的教育,還是傳統因素的影響,都讓法國崇尚高標準的商業誠信品德。孩子為還父債拼命工作,公證人員為同事的貪污行為支付罰金以維護行業聲譽(盡管兩人沒有私人交情)——這些行為都體現了法國人為人正直、恪守商業責任的品德,這對民族走向繁榮富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許人們會難以理解,一個以士兵在戰斗中勇猛而著稱的國家,竟會支持商業行為保守的金融家和企業家。然而,事實的確如此。我們同樣應注意到,人口幾乎保持不變的法國,其每年的貿易額和產量都比其他國家更為穩定,這使得法國的經濟發展平穩,對經濟的預測更加準確——價格或產量突變等經濟波動都是誘發危機的主要因素。從以上分析來看,法國最不容易發生危機。當考慮法國農耕地的面積和制造業的規模時,我們會發現,法國每年用于各種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幾乎相同,每年各個制造領域的生產總量也都十分相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长葛市| 内乡县| 永州市| 牡丹江市| 江阴市| 门头沟区| 刚察县| 桂林市| 江山市| 镇沅| 泰顺县| 军事| 砚山县| 延寿县| 绵竹市| 襄樊市| 邢台县| 广水市| 潼关县| 永清县| 樟树市| 固镇县| 攀枝花市| 巧家县| 双柏县| 玉龙| 于都县| 蓝山县| 九寨沟县| 福贡县| 兰西县| 海宁市| 冀州市| 青海省| 清远市| 彭山县| 凤凰县| 竹溪县| 安岳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