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初涉政治的險惡

(一)協助夫君登上汗位

年少的布木布泰婚后離開了熟悉的大草原,從科爾沁來到了遙遠的東京城,她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在這里,父母不在身邊,兄長不在身邊,沒有了無微不至的關懷,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自己去面對,她必須承擔起新生活的種種考驗。

在他們的蜜月還沒有度完,父王努爾哈赤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一日,向下屬的貝勒大臣宣布要將國都遷到盛京(今沈陽)。盛京處于四通八達的“形勝之地”,軍事進取十分方便,西征明朝可由都爾鼻(今遼寧彰武境內)渡遼河,路直且近,去蒙古地區一二日即可到達。當時因遼陽東京城剛剛建成不久,諸將對放棄這座新城都很不理解。可新婚的皇太極和布木布泰卻堅決支持父王的決定。3月3日,努爾哈赤率領貝勒大臣及八旗官兵,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新都盛京。

因盛京此前從未做過都城,無現成的宮殿可用。努爾哈赤遷都盛京后,居住在城北門的“汗宮”里,規模很小。皇太極的貝勒府也就更窄小了,布木布泰從不講排場,對此毫無怨言,深得皇太極的喜愛。

來到盛京后,努爾哈赤雄心勃勃,要大展宏圖。當時的皇太極因為地位顯赫,需要常常與父親努爾哈赤商議軍機,要隨時出征,不可能天天留在家里陪伴布木布泰。新婚的新鮮與歡愉尚來不及細細品味,布木布泰就要忙于替丈夫收拾戎裝了。她心中不免有些惆悵,但識大體的布木布泰從無怨言,她似乎已經懂得,皇太極還有許多比關愛她更重要的軍國大事要料理。布木布泰的成熟與賢惠,讓皇太極刮目相看。他也認為,一定要在軍務閑暇之余給這個善解人意的福晉以體貼、溫存。但是眼下,皇太極還不可能盡情與她享受夫妻之歡、男女之愛。因為這一時期,后金與大明之間戰爭頻仍,互有勝負,在山海關附近已形成膠著相峙之勢。

天命十一年(1626年)二月,也就是布木布泰婚后的第二年,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號稱二十萬,大舉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此時,堅守寧遠城的是明朝著名將領袁崇煥。熊廷弼被殺后,袁崇煥奉命鎮守寧遠,后因金兵攻勢甚猛,繼任經略使的高第曾下令放棄遼西,退守山海關以內,但袁崇煥不從,仍堅守寧遠孤城。寧遠之戰打響后,努爾哈赤攻勢甚猛,袁崇煥率部浴血奮戰,打敗后金大軍。這是努爾哈赤25歲興兵以來的第一次慘敗。這對抱有一統天下之志的努爾哈赤無疑是致命打擊。在這次戰爭中,努爾哈赤被炮火擊中受傷,此后,背后又生疽。禍不單行的努爾哈赤遂撤往清河溫泉沐養,八個月后,病情加重,在返回盛京途中,病死在離盛京四十里的愛雞堡,享年68歲。

國家一旦失去了最高領袖,馬上就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努爾哈赤一死,手下人立即對汗位的繼承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除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以外,阿濟格與多爾袞、多鐸等人也有問鼎之意,一場奪嗣之爭一觸即發,形勢十分危機。皇太極的文治武功在諸人之中最為出眾,但由于黨派之爭,一時也陷入了困境之中。布木布泰勸慰丈夫說:“夫君儀仗功勛,所缺乏的不過是名分,如果能有大貝勒代善的支持,何愁繼承不了汗位呢?”皇太極沒想到年輕的側福晉具有如此的識略,他聽取了布木布泰的建議,最終爭取到了大貝勒代善的支持。大貝勒代善系努爾哈赤福晉佟佳氏所生,與褚英系同胞兄弟。褚英以長子被立為嗣子,后因諸兄告其無狀被廢,不久死去。代善遂為努爾哈赤諸子中最長者,他又系兩紅旗額真(旗主),頗有威儀。

在代善的支持下,皇太極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月二十日在盛京繼位,時年34歲,改元天聰。

(二)初涉政治的險惡殘忍

雖然當上了汗王,但皇太極還不能獨自“面南而坐”,因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都是旗主,都有相當的勢力,皇太極只好根據父親臨終前的旨意,哥幾個一塊“面南坐受”朝拜,實行“集體領導”。結果事事受到掣肘。加上努爾哈赤時期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諸如宮廷內部矛盾、滿漢矛盾、制度不健全、生產不景氣、物價飛漲、盜賊蜂起等。這一切都使剛剛登基的皇太極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但是,皇太極畢竟不是等閑之輩,況且還有兩位聰明的科爾沁蒙古姑娘做他的賢內助,使他登基不久就表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為了平息宮廷內部矛盾,為了宮廷長治久安,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特別是引起諸皇子之間日后的紛爭,皇太極大權在握之后,立即就表現出了政治上的成熟與老練,他以努爾哈赤“遺命”的名義,策動諸王貝勒逼迫父親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納喇氏阿巴亥殉葬。阿巴亥12歲時嫁給努爾哈赤,深受寵愛,她生有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個兒子,都聰穎勇猛,深受努爾哈赤喜愛。兄弟三人還未長大成人,就已被努爾哈赤封為和碩貝勒。阿巴亥是一位很有韜謀的女子,她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汗位,因此對皇太極繼承汗位十分不滿,她暗中結交王公大臣,只等時機成熟,就要向皇太極發難問罪。皇太極決心先下手為強,鏟除隱患。當向阿巴亥宣布殉葬遺命時,她先表示懷疑而不從。眾貝勒大臣隨聲附和且態度強硬地說:“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也辦不到呀!”她見事已至此,無法挽回,便隨機應變,穿上禮服,飾以珠寶,哀切切地對諸王說:“我從12歲侍奉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我不忍與其離別,故愿追從與地下。我那兩個最小的孩子多爾袞、多鐸,請代為撫養。”諸王轉怒為悲,含淚回答她說:“吾等若不撫養幼弟,是忘父也。請大妃放心去吧!”

于是,年近37歲的大妃阿巴亥火葬殉夫了。當熊熊大火燃燒起來的時候,布木布泰就站在一邊,這一宮內慘烈的一幕,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她不僅對宮廷生活的殘酷內涵多了一層直觀的感悟,而且也為她日后的活動確立了準則和經驗。以致十八年后,她面臨與大妃阿巴亥同樣的形勢時,毅然采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躲過了同樣的一場劫難。

戰爭的繼續進行不但考驗著建功立業的男人們,也考驗著他們身后的女人。皇太極繼位后,繼續對明朝的進攻,他繼續攻打寧遠,想振奮軍隊士氣,為父親報仇,但是袁崇煥炮火猛烈,皇太極屢屢受挫。皇太極見攻城不成,于是利用反間計,勾結明朝奸臣,四處宣揚袁崇煥意欲謀反,崇禎果然中計,袁崇煥被明朝廷下獄凌遲處死。后金失去了一個最大的敵人,入關指日可待了。

此時明朝內部農民運動蜂起,后金內部矛盾也不少,皇太極一方面積極備戰,一方面處理內部事務,年輕的布木布泰在政治紛擾中慢慢地成熟起來,她也盡可能地協助皇太極,替他分憂解愁。

親王阿巴泰直爽粗魯,他是努爾哈赤的第七子,作戰勇猛,他自恃功高,職位卻低于其他貝勒,常常發牢騷。有一次,皇太極舉行宴會,他竟然說天冷無衣御寒,拒不赴宴。布木布泰立即以大汗的名義給阿巴泰送去了珍貴的衣物,請他赴宴。阿巴泰接受了衣服,卻仍不赴宴。布木布泰知道他并無惡心,只是慪氣而已,于是親自前往邀請,阿巴泰見大汗妃親自來請,立即表示認罪,從此之后忠心耿耿,成為皇太極的得力干將。事后,皇太極曾問布木布泰:“你身為側福晉,卻賜衣物給貝勒,不怕落個私交外臣的罪名嗎?”布木布泰坦然答道:“阿巴泰是您的兄弟,不是外人,我只想你們弟兄合心,不曾想過要私交什么人。若是連自己的手足都不愿輔佐您,哪還能指望別人呢?您若是因為這事而怪罪我,我也無話可說。”皇太極聽著,只是不住地點頭。

天聰十年(1636年),即明崇禎九年,皇太極以更雄武的姿態在盛京去汗號,稱皇帝,并改國號金為清,年號改為崇德,歷史上稱之為清太宗。他以嶄新的姿態把清帶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此時,皇太極又對宮廷制度進行了調整,后宮也開始有了位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冊封了五宮妃子,布木布泰的姑母哲哲為清寧宮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為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為關雎宮東宮宸妃。另外二位為衍慶宮次東宮淑妃和麟趾宮西宮貴妃,也都姓博爾濟吉特氏。皇太極的后宮全部由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女子充任,僅科爾沁部就占了三位。并且,哲哲、布木布泰、海蘭珠親姑侄三人同事一夫,這在中外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由于皇太極的寵愛,莊妃得以在清朝創業肇基之際,經受磨煉。據《康熙起居注》載:莊妃“佐太宗文皇帝(皇太極)肇造丕基”,她自己也曾說:“我雖在宮中,太宗行政亦略知之。”正是由于她“贊助內政,越既有年”,對于創業時期的皇太極幫助甚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同仁县| 罗平县| 泰安市| 福建省| 游戏| 金塔县| 黎平县| 龙南县| 清河县| 师宗县| 潮安县| 宁城县| 东兰县| 缙云县| 子洲县| 宜丰县| 改则县| 浦东新区| 大新县| 怀安县| 光山县| 龙里县| 施秉县| 黎平县| 全州县| 石狮市| 巴东县| 横山县| 康定县| 小金县| 张家界市| 高州市| 甘洛县| 永福县| 富锦市| 五寨县| 卢龙县| 西平县| 遂溪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