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前塵(下)

  • 艷影纏門
  • 蕭魔王
  • 2705字
  • 2025-08-24 19:27:43

后半夜的風帶著霜氣,順著窗縫往灶房鉆,鉆得灶膛里的火都顫了顫。二柱被凍醒時,看見艷紅縮在矮炕角,紅襖裹得緊緊的,卻還在抖——不是冷,是她懷里的肚兜在動,布角被頂得鼓鼓的,像有東西在里面翻身。

他輕手輕腳湊過去,剛要往灶膛添柴,忽然聽見“咔嗒”聲。是從老槐樹那邊傳過來的,脆的,像骨頭撞著石頭。往院外瞥時,看見樹影里站著個黑影,高的,背對著灶房,正往樹干上釘東西——白的,是片布,被風一吹露出半朵蓮花,正是肚兜上扯掉的那半朵。

“誰?”二柱抓起炕邊的锨,腳剛邁過門檻,黑影忽然轉過身。臉是平的,被月光照得泛著青白,眼窩空著,卻往下淌著黑泥,淌到地上匯成小流,流到他腳邊就變成細毛,纏在鞋幫上往褲腿鉆。

是井皮。可它比上次見時瘦了圈,身上的黑泥掉了大半,露著底下的骨頭架子,拼得歪歪扭扭的,肋巴骨間還卡著塊石灰——是前日填井時撒的,竟跟著爬出來了。

井皮沒撲過來,只是抬手指了指老槐樹。樹干上的布片忽然往下掉,掉得極慢,飄到地上時“啪”地展開,布角繡著的蓮花忽然滲出血,紅的,順著布紋往四周漫,漫到二柱腳邊時,他忽然想起三奶奶說的話——“艷紅她娘生艷紅那天,血把蓮花泡得發黑”。

“它在指墳地。”三奶奶的聲音從身后飄過來,帶著霜氣,“是要你去看。”

二柱回頭時,看見她手里攥著個木匣子,舊的,漆掉得差不多了,鎖是銅的,磨得發亮,竟跟灶臺上的銅扣子是一個色。“這是啥?”他盯著匣子問,锨頭還對著井皮。

“你娘的陪嫁。”三奶奶把匣子往灶臺上放,鎖“咔嗒”自己開了,里面鋪著層灰布,布上擺著半張黃符,符角焦黑,像是被火燎過,“二十年前埋在你娘墳后的,前日刨墳時順帶挖出來的。”

符上的字被雨水泡得發虛,勉強能認出“井皮”“陳”“填井”幾個字。二柱的指尖剛碰到符紙,忽然覺得燙——跟銅扣子發燙時一個味,甜腥里混著灶膛灰的焦氣。

“陳是你娘的姓。”三奶奶往灶膛添了把柴,火光映得她的影子發顫,“你娘不是咱們村的,是二十年前跟著逃荒隊來的,來時懷里抱著個木盒,就是你總揣著的那個。”

二柱的心猛地沉了沉。他一直以為娘是土生土長的村里人,還記著小時候娘總坐在灶臺邊哼小調,哼到一半就停住,盯著木盒發愣。那時他還問過“娘在想啥”,娘只往他嘴里塞塊紅糖,說“想你爹”——可他爹走得早,連張畫像都沒留下。

“你爹就是井皮。”三奶奶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霜落在草上,“二十年前他是村里的打井匠,姓王,跟王老實頭是本家。那年大旱,井里總往外冒黑泥,他下井去掏,就再沒上來。”

灶臺上的銅扣子忽然“叮”地響了。二柱低頭時,看見扣子上沾著的黑泥正慢慢變干,露出底下的刻痕——是個“王”字,被漆蓋了大半,不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井皮還站在老槐樹下,只是身子在變淺,被月光照得快要看不見了。樹干上的布片忽然燃起來,藍的,火苗舔著蓮花,燒得布紋“滋滋”響,倒把半朵蓮花燒得更清楚了——花瓣間繡著個小記號,是個“王”字,跟銅扣子上的刻痕一模一樣。

“得去墳地。”三奶奶把黃符往二柱懷里塞,“符上記著填井的日子,跟你爹下井那天對得上。井皮不是要害人,是要你看這個。”

往墳地的路積著層薄霜,踩上去“咯吱”響。快到艷紅娘墳前時,看見地上擺著個東西——黑的,是個小筐,筐里裝著些白的,是碎骨渣,正是前幾日掛在老槐樹上的那些。骨渣上沾著點紅,是繡線的顏色,跟肚兜上的蓮花一個色。

“是井皮攢的。”三奶奶蹲下去,用樹枝撥了撥骨渣,“當年你爹下井后,井里總往外冒碎骨,村里人怕得很,就把井填了。后來艷紅她娘懷著艷紅來尋親,聽說你爹沒了,就在井邊守了三個月,直到生艷紅那天血崩沒了氣。”

二柱往艷紅娘墳后走時,腳忽然踢到個硬東西。扒開墳草一看,是塊石板,板上刻著字,被雨水泡得模糊,卻能認出“王匠之妻陳氏體”——是娘的名字。石板下還壓著個東西,軟的,是塊灰布,布角繡著個小銅扣,跟灶臺上的那個一模一樣。

“你娘當年沒走。”三奶奶的聲音發顫,往石板上摸,“她把你爹的骨頭從井里撈出來,埋在這兒,自己守著墳過活。后來你生下來,她怕村里人嫌你是‘井皮的崽’,就沒說你爹的事,只說你爹走得早。”

井邊忽然傳來“咕嘟”聲。二柱回頭時,看見填井的石灰在冒白煙,煙里浮出個東西,黑的,是個舊賬本,被水泡得發脹,紙頁上記著字:“七月初三,王匠下井掏泥,未歸”“七月十五,見井中浮骨,填井”——字跡歪歪扭扭的,是王老實頭的筆體。

賬本里還夾著張紙,是片紅布,被石灰燒得發焦,卻能看出是塊肚兜角——是艷紅她娘的,布上沾著根細毛,軟的,跟井皮身上掉的一模一樣。

往回走時,天快亮了。艷紅還縮在矮炕角,只是懷里的肚兜不鼓了,布角平平整整的,像啥都沒發生過。二柱把黃符鋪在灶臺上,符紙被火光一照,忽然顯出些字:“井皮原是人,骨被泥所纏,甜能解其怨”——是用朱砂寫的,被雨水泡得發虛,卻看得真切。

三奶奶往灶膛添柴時,忽然“呀”地叫了聲。柴堆里掉出個東西,圓的,是顆銅扣子,掉了漆的,跟灶臺上的那個湊成了一對。扣子上沾著點紅糖渣,甜的,是前日二柱帶往井邊的,竟被井皮叼回來了。

“它不鬧了。”艷紅忽然開口,聲音軟乎乎的,往二柱手里塞了塊紅薯干,“剛才它在肚兜里蹭我手,像小貓似的。”

二柱咬著紅薯干往院外看時,老槐樹下的黑影不見了。地上的黑泥變成了灰,被風吹得往遠處飄,飄到蘆葦蕩那邊就散了。井邊的石灰還在冒白煙,卻沒再浮東西,只有半朵蓮花骨朵漂在水面上,被晨光一照,竟泛著點甜香,跟灶房里的紅糖糊糊一個味。

日頭爬到頭頂時,二柱去了墳地。把那對銅扣子埋在娘的石板下,埋得極深,上面鋪了層灶膛灰——燒透的那種,暖的。往回走時,看見艷紅蹲在井邊,正往水里撒紅糖,撒得手一抖,糖粒落在水面上,滾到蓮花骨朵邊就化了,化得水面泛著甜香,把那點腥氣徹底壓了下去。

“三奶奶說甜能安神。”艷紅回頭沖他笑,紅襖角被風吹得飄起來,像朵花,“它吃了甜的,就不疼了。”

灶房里的火還在燒,“噼啪”響,像娘在哼小調。墻上的影子軟乎乎的,娘的影子貼在灶臺邊,手里捏著半張黃符,三奶奶的影子蹲在矮炕邊補艷紅的襖角,艷紅的影子趴在灶膛邊,懷里的肚兜平平整整的,再沒鼓過。

二柱往灶膛添了把柴,看見銅扣子在灶臺上閃了閃,亮得像娘笑時的眼睛。他忽然想起井皮站在老槐樹下的樣子——它沒撲過來,只是指著墳地,指著那些被遺忘的事。原來它不是要害人,只是想讓他知道,井里泡著的不是邪祟,是爹的骨頭,是娘守了一輩子的念想。

夜還長著,可灶膛里的火燃得旺,老槐樹的葉子沙沙響,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安生。二柱咬了口紅薯干,甜得牙床發顫,卻覺得心里踏實——那些前塵舊事被紅糖的甜香裹著,落在灶膛的火里,燒得暖暖的,再沒冷過。

至少往后的日子,艷紅不用再抱著肚兜發抖了。至少爹的骨頭,終于能聞著甜香睡安穩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六安市| 凭祥市| 毕节市| 巴彦淖尔市| 巴林右旗| 汝南县| 吉隆县| 皮山县| 长治市| 科技| 尉犁县| 满城县| 景谷| 阜康市| 景德镇市| 长春市| 旬阳县| 宁安市| 萨嘎县| 昌图县| 大厂| 昆山市| 永仁县| 渑池县| 灌阳县| 尚义县| 大同县| 富锦市| 新和县| 麦盖提县| 叶城县| 红河县| 江川县| 英山县| 巨鹿县| 正定县| 霍城县| 台南市| 娄底市|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