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金陵秋雪

南下

六月末,暑氣最盛,北疆軍卻披霜衣。

沈鳶率一萬二千騎,沿官道南下,旌旗所至,州縣自開。

阿阮換了窄袖輕甲,春雪刀橫在馬鞍前,刀背映日,像一泓秋水。

行軍第十七日,抵金陵。

金陵舊都,十王之城,城頭尚懸前朝“赤烏”旗,旗角殘破,在風中翻飛如老鴉。

城門緩緩洞開,卻無守卒。

長街積雪未掃——那是六月雪,百年未見的異象。

百姓傳言:金陵氣數(shù)已盡,赤烏將墜。

金陵行宮,舊名“鳳儀”,是前朝太后趙氏發(fā)跡之地。

沈鳶駐馬宮前,石獅缺首,玉階生苔。

殿門半掩,一股陳銹透出,似返魂香,又似枯梅。

阿阮先踏入,靴跟踏碎薄冰,發(fā)出輕響。

殿內帷幕低垂,帷幕后,有人輕咳。

沈鳶掀簾——

一位白發(fā)老婦,著舊朝鳳袍,膝上橫一架焦尾琴,指尖血跡未干。

她抬眼,目光穿過沈鳶,落在阿阮臉上,喃喃:

“像……真像她。”

沈鳶認出來人——趙氏太后的親姊,昔日攝政長公主,趙徽。

傳聞她早死于十年前的宮變,如今卻枯坐于此。

趙徽抬手,指向殿外那面殘旗:“赤烏一墜,趙氏氣絕。

我守此十年,只為等一個收尸人。”

她顫巍巍起身,從琴底抽出一卷黃綾,綾上蓋著前朝玉璽。

“攝政詔書,可廢當今天子,可立北疆王。”

沈鳶未接,只問:“為何給我?”

趙徽苦笑:“趙氏已死,天下需新火。

你沈家的火,燒得夠旺。”

她忽地俯身,以額頭抵地:“只求一事——留金陵百姓一命。”

沈鳶垂眸,半晌,以刀背托起老人:“金陵若無罪,我不開殺戒。”

趙徽抬眼,淚落琴弦,發(fā)出最后一聲顫音。

弦斷,人亡。

趙徽死后,行宮地窖開啟。

地窖深三丈,藏兵符兩枚:

一枚“赤烏”,可調動金陵舊部三萬;

一枚“靖海”,可節(jié)制東海剩余水師。

兵符并列,恰與沈鳶腰間那兩半虎符嚴絲合縫。

阿阮以指尖輕觸,輕聲道:“娘,天下兵權,盡在此。”

沈鳶卻將“赤烏”兵符拋回地窖,只取“靖海”。

“舊旗不必再舉,”她聲音平靜,“但水師可用。”

霍無咎會意,命人填埋地窖,赤烏旗隨之掩埋,像一場遲到的葬禮。

七月初三,金陵突降大雪。

雪花大如鵝掌,落地即融,卻將滿城暑氣一掃而空。

百姓驚惶,以為天罰。

沈鳶立于行宮高臺,以春雪刀指天,朗聲道:

“雪落暑天,舊朝終亡。

今日起,金陵免賦三年,開倉賑饑。”

呼聲如雷,百姓跪倒,高呼“北疆王”。

雪越下越大,卻不再寒冷,像一場盛大的洗禮。

阿阮伸手接雪,雪花落在掌心,化作水珠,她輕聲道:

“娘,這是趙氏的眼淚。”

沈鳶撫過她發(fā)頂:“那就讓它洗凈舊塵。”

雪停時,金陵城頭換了新旗——

青底赤鳶,旗尾綴火鳳膽,在夕陽下如血如火。

沈鳶命人于城中心立碑,碑面不刻功德,只刻二字:

“新火。”

碑前,百姓自發(fā)獻雪絨花,花側置赤羽。

遠處江面,北疆水師列陣,帆影如墻。

沈鳶抱阿阮上馬,望向南方更遠的山河,輕聲道:

“春雪刀,還未飲夠。”

馬蹄踏碎積雪,像踏碎舊王朝的殘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武陟县| 合作市| 德江县| 佳木斯市| 遂昌县| 肥乡县| 宜城市| 涪陵区| 剑川县| 肇州县| 元氏县| 志丹县| 革吉县| 光泽县| 明星| 东平县| 东乡县| 延庆县| 屏东市| 常州市| 格尔木市| 延庆县| 连州市| 大渡口区| 上虞市| 当涂县| 黑水县| 涞源县| 乐安县| 娄烦县| 巴东县| 化州市| 城市| 天台县| 长沙县| 泰州市| 肇庆市| 汝城县| 滨州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