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信號源與沉默的證物
- 鏡中之城與未完成的我們
- 沃贏夏
- 3531字
- 2025-08-24 00:54:29
老圖書館內部彌漫著灰塵和陳舊紙張的氣味。顧嶼撿起夏冉的手機,屏幕已經碎裂,但還亮著,顯示著一個未發送的消息草稿:“地下有東——”
“消息沒寫完。”顧嶼的聲音在空曠的空間里顯得格外低沉,“他們肯定遇到了什么。”
林溪的心揪緊了:“我們必須找到他們!”
顧嶼從背包里拿出一個巴掌大的設備,屏幕上有幾個光點在閃爍:“這是生命信號探測器,徐朗和夏冉的手機信號都在這里。”他指著兩個緊挨在一起的光點,“他們還在移動,在地下。”
設備顯示出一個簡陋的地下結構圖,兩個光點正在其中一條通道中緩慢移動。
“老圖書館下面有通道?”林溪驚訝地問。
“鏡城大學地下就像個迷宮,很多建筑都有秘密連接。”顧嶼調整著設備設置,“問題是,他們是被迫移動的,還是自己走的?”
就在這時,設備發出輕微的蜂鳴聲,屏幕上的光點突然消失了。
“信號中斷了。”顧嶼皺眉,“要么是設備故障,要么是...”
“要么是什么?”
“要么是他們進入了某個屏蔽區域,或者...”顧嶼沒有說下去,但林溪明白他的意思——或者發生了更糟的情況。
突然,圖書館深處傳來一聲輕微的金屬碰撞聲。兩人立刻靜止,顧嶼示意林溪躲到一個巨大的書架后面。
腳步聲。有人正從圖書館內部走向他們。
顧嶼悄悄探出頭,然后明顯放松下來:“陳默?”
從陰影中走出來的確實是陳默,他背著一個比平時更大的背包,手里拿著一個正在發出微弱嘀嗒聲的儀器。
“檢測到異常電磁脈沖,”陳默低聲說,幾乎沒有看林溪,“來源在地下,強度足以干擾普通電子設備。”
“徐朗和夏冉下去了,”顧嶼簡要說明情況,“信號剛消失。”
陳默點頭,調整手中的儀器:“我追蹤脈沖來源。跟我來。”
他轉身帶路,穿過一排排書架,來到圖書館最深處的一個角落。那里有一個幾乎被書架完全遮住的鐵門,門鎖已經被破壞。
“這不是我干的,”陳默注意到他們的目光,“我來時已經這樣了。”
門后是向下的混凝土樓梯,比之前的地下通道更加狹窄破舊。墻壁上布滿了老舊的管線和電線,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怪的臭氧味,混合著潮濕的泥土氣息。
陳默手中的儀器嘀嗒聲越來越密集:“脈沖源在接近。強度...異常高。”
他們沿著通道前行,來到一個相對開闊的空間。這里看起來像是一個被遺棄的實驗室,老舊的儀器設備上覆蓋著防塵布,工作臺上散落著各種工具和零件。
林溪注意到墻上的一個標志——腦科學與認知研究所的舊標識,下面有一行小字:“西山項目輔助觀測點”。
“這里是...”她剛開口,就被陳默的手勢打斷。
陳默指向房間另一端的一扇金屬門,門縫下透出微弱的光線。儀器上的嘀嗒聲已經變得幾乎連續。
顧嶼悄無聲息地走到門邊,嘗試門把手——鎖著的。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小工具,開始操作門鎖。
就在這時,林溪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她驚訝地發現,在這個應該是信號屏蔽的區域,她竟然收到了一條消息。
發信人未知,內容只有一串數字:23.18.45→ 89.12.07→ 06.09.21
與她在地下通道看到的數字相同,但順序完全不同。
“怎么了?”顧嶼注意到她的表情變化。
林溪把手機遞給他看:“剛剛收到的。”
顧嶼的表情變得凝重:“這個信號不是通過普通蜂窩網絡發送的。是某種本地短距離傳輸...”他忽然抬頭看向四周,“發送者應該就在附近。”
陳默的儀器突然發出尖銳的警報聲,他迅速調整設置:“脈沖源就在門后!強度在飆升!”
金屬門鎖在這時發出“咔噠”一聲,顧嶼成功打開了它。他小心地推開門——
門后是一個小型實驗室,比外面的更加現代化。墻上布滿了顯示屏和圖表,中央是一個看起來像是醫療掃描儀的裝置,但經過大量改裝。
徐朗和夏冉躺在房間角落的墊子上,似乎處于昏迷狀態,但生命體征平穩。他們旁邊散落著一些實驗記錄和設備。
最令人驚訝的是,蘇明遠正站在一個控制臺前,背對著他們。聽到開門聲,他緩緩轉過身,臉上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
“比預期來得晚了些,”蘇明遠平靜地說,“我還以為你們能更早破解那組數字。”
顧嶼立即進入戒備狀態:“你對他們做了什么?”他指向昏迷的兩人。
“保護他們免受更嚴重的傷害。”蘇明遠走向控制臺,調出一個界面,“這個實驗室是‘鏡城之心’項目的早期原型之一,仍然在自動運行某些...實驗程序。你的朋友們不小心觸發了其中一個。”
林溪注意到蘇明遠的手腕上有一個與顧嶼相似的電子紋身,但圖案更加復雜。
“你一直在暗中調查,”顧嶼冷靜地說,“那些服務器訪問記錄是你留下的。”
蘇明遠微微一笑:“必要的信息引導。有時候,最好的隱藏方式就是故意留下痕跡,讓人誤以為他們已經發現了全部。”
他轉向林溪:“你父親的研究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加超前。他不僅發現了西山下的異常信號源,還找到了與之互動的方法。”
蘇明遠調出一組數據圖表:“89.12.07不是項目開始日期,而是第一次成功接收到清晰信號的日期。23.18.45是信號的頻率參數,不是數字,而是一種數學表達方式。”
他指向屏幕上的波形圖:“你父親發現這個信號源能夠與人類意識產生某種共振,增強認知能力——比如你的超凡記憶力。”
林溪感到一陣眩暈:“你是說...我的能力與這個信號源有關?”
“極有可能。”蘇明遠點頭,“這也是為什么他堅決反對終止項目。他相信這個發現能夠幫助人類突破認知極限。”
“那06.09.21呢?”林溪追問,“這是什么日期?”
蘇明遠的表情變得嚴肅:“那是你父親失蹤的日期嗎?”
林溪搖頭:“不,他是在四年前失蹤的。”
“有趣,”蘇明遠沉思道,“06.09.21可能是另一個關鍵日期,或者...”他忽然停住,看向門口。
陳默舉起手中的儀器,屏幕上的讀數急劇變化:“新的脈沖信號,不同頻率。來源是...外部,正在接近。”
幾乎同時,實驗室的燈光開始閃爍,設備發出異常的嗡鳴聲。
“安全封鎖程序啟動了,”蘇明遠快速操作控制臺,“我們必須立刻離開。”
顧嶼和陳默迅速扶起徐朗和夏冉,林溪幫忙收集散落的研究記錄。蘇明遠在控制臺上輸入一系列指令,然后取出一個存儲設備。
“這些數據不能落在錯誤的人手中,”他將設備遞給林溪,“你父親的筆記加上這個,應該能幫你理解整個情況。”
當他們沖出實驗室時,身后的金屬門開始自動閉合,警報聲在整個地下空間中回響。
“這邊!”蘇明遠帶領他們穿過一條狹窄的通道,與來時的路不同。“這條通道直接通向哲學系大樓的地下室,更安全。”
幾分鐘后,他們從一個隱蔽的出口走出,來到了哲學系大樓后的一個小花園。徐朗和夏冉開始恢復意識,困惑地看著周圍。
“發生了什么?”夏冉揉著太陽穴,“我們在地下室看到一束奇怪的光,然后就不記得了。”
徐朗點頭:“好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但什么都不記得。”
顧嶼簡要解釋了他們被發現昏迷的情況,省略了蘇明遠和實驗室的部分。
蘇明遠轉向林溪:“你收到的信息很可能是一種自動觸發機制,當你接近關鍵地點時就會激活。發送者可能是你父親多年前設置的。”
林溪想起那條消息:“數字順序變了,是什么意思?”
“可能意味著需要重新解讀,”蘇明遠說,“或者是一種警告,表明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這時,林溪的手機再次震動。又是一條未知號碼的消息,這次只有簡單的一句話:
“信任no one.”
發信時間顯示是三分鐘前,但她的手機一直沒有信號,直到現在。
顧嶼注意到她的表情:“又收到消息了?”
林溪將手機遞給他看,顧嶼的臉色變得凝重:“這個發送方式...不可能是自動觸發。有人正在實時監視我們。”
陳默突然指向哲學系大樓的一個窗戶:“觀測點。三秒前有光反射變化。”
大家抬頭望去,但窗戶后面一片黑暗,看不出任何異常。
“我們需要分散,”蘇明遠建議,“太多人在一起太顯眼了。林溪,保管好那些數據,謹慎研究。有發現再聯系。”
他遞給林溪一張普通的白色名片,上面只有一個電子郵箱地址,沒有名字和頭銜。
顧嶼看著蘇明遠離開的背影,輕聲對林溪說:“他知道的遠比他說的多。小心點。”
回到宿舍時已是深夜。趙倩的床位依然空著,夏冉因為疲憊很快入睡。
林溪拿出蘇明遠給她的存儲設備,插入電腦。里面是大量研究數據和日志記錄,大多與所謂的“認知共振”現象有關。
在一個命名為“林振聲-最后記錄”的文件夾中,她發現了一段音頻文件。創建日期正是父親失蹤的那天。
林溪戴上耳機,顫抖著點擊播放。
先是幾聲靜電噪音,然后是她父親熟悉的聲音,聽起來疲憊但激動:
“...第七階段實驗成功,信號穩定性超出預期。認知增強效果是永久性的,但代價尚未可知...他們想要控制它,武器化它...我必須阻止...溪溪,如果你聽到這個,記住:鏡非鏡,城非城,心為鑰...”
錄音在這里中斷,只剩下電流的嘶嘶聲。
林溪反復聽著最后幾句話,淚水不知不覺滑落。這是四年來她第一次聽到父親的聲音。
“鏡非鏡,城非城,心為鑰...”她喃喃重復著這句話。
窗外,鏡城的燈光在夜色中閃爍,仿佛無數只眼睛注視著這座城市和其中隱藏的秘密。林溪知道,她剛剛觸及了謎團的表面,而真相可能比她想象的更加驚人和不尋常。
父親留下的線索、突然出現的蘇明遠、神秘的信號源、還有那些總是出現在關鍵時刻的數字...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更加龐大的謎題,而她自己,似乎早已是這個謎題的核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