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鐵坊初立
- 朔風刀:我在大明守九邊
- XC紅燒肉
- 2173字
- 2025-08-24 15:20:09
鎮(zhèn)北堡的晨霧還沒散盡,就被一陣叮叮當當?shù)那么蚵晹囁榱恕?
逃戶們帶來的不僅是人口,還有藏在行囊里的手藝。那個頭發(fā)花白的老軍戶姓劉,年輕時在遼東都司的軍器局當過鍛工,一手打鐵的本事沒丟。蕭徹讓人把堡子東頭那間廢棄的馬廄清理出來,支起三座土爐,就算是把“兵器坊”開了起來。
“劉老爹,這鐵料您看看能用不?”王二柱扛著幾根從蒙古人那里繳獲的鐵條,扔在地上,發(fā)出沉悶的響聲。
劉老爹拄著拐杖走過去,用粗糙的手指捻起一點鐵屑,又用牙咬了咬,眉頭皺成個疙瘩:“這鐵太次,雜質(zhì)太多,打不了好刀,最多能熔了做箭頭。”
“能做箭頭也行啊!”蕭徹蹲在一旁,看著土爐里跳動的火苗,“咱們現(xiàn)在缺的就是箭羽,能多一支是一支。”
他從懷里掏出一張紙,上面畫著幾個箭頭的樣式:“您看這種‘三棱破甲箭’,穿透力強,能不能打出來?”
紙上的箭頭呈三棱形,邊緣鋒利,尾端有卡槽,比明軍常用的柳葉箭更精巧。這是他根據(jù)現(xiàn)代破甲彈原理畫的,雖然簡單,卻比傳統(tǒng)箭頭更具殺傷力。
劉老爹瞇著眼看了半天,點了點頭:“能是能,就是費功夫。得先把鐵料燒透了,一點點鍛打成型,還得淬火……”
“您盡管做,人手和柴火都給您配齊。”蕭徹拍板,“打出一支,賞半斤糧。”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幾個年輕力壯的逃戶立刻圍了上來,主動要求給劉老爹打下手。土爐里的火苗越燒越旺,映著一張張期待的臉。
蕭徹看著忙碌的兵器坊,心里稍安。有了箭頭,再配上之前繳獲的弓,士兵們的遠程攻擊力就能提升一大截。但他知道,這還不夠。蘇明遠的鐵料一旦運到,蒙古人就能打造更多兵器,到時候鎮(zhèn)北堡面臨的壓力只會更大。
“狗子,黑風口那邊有動靜嗎?”蕭徹找到正在擦拭弓箭的狗子。
“有!”狗子立刻放下弓,從懷里掏出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俺讓斥候盯著呢,昨天后半夜,有三輛馬車進了黑風口,停在老窯洞里,周圍還守著十幾個帶刀的漢人,看著不像蒙古人。”
“馬車?”蕭徹眼睛一亮,“能看出拉的啥不?沉不沉?”
“看著挺沉,車輪陷進泥里半尺多。俺們不敢靠太近,那伙人警惕得很,夜里還打更巡邏。”
蕭徹走到地圖前,手指在黑風口的位置敲了敲。三輛馬車,沉重,漢人守衛(wèi)……十有八九就是蘇明遠的鐵料。
“巴圖那邊有動靜嗎?”
“沒,他那伙俘虜被關在西堡,天天除了吃就是睡,看著沒啥精神。”
蕭徹沉吟片刻,有了主意:“把巴圖帶來,我有話問他。”
巴圖被押到蕭徹面前時,依舊是那副死氣沉沉的樣子。但當蕭徹提起“黑風口的三車貨”時,他的眼神明顯變了。
“那是蘇明遠給俺們的‘補償’。”巴圖低聲道,“他說葫蘆谷折了那么多弟兄,用這三車鐵料抵賬,讓俺們自己打兵器。”
“你們什么時候去取貨?”
“明天夜里,他的人會在老窯洞等著,俺們得帶五十匹好馬去換。”巴圖抬頭看了蕭徹一眼,“你想干啥?那地方地勢險要,他肯定設了埋伏。”
“我不想干啥。”蕭徹笑了笑,“我只是想跟你做個交易。”
他湊近巴圖,壓低聲音:“你去取貨,按他說的做。但你得給我留個記號,告訴我哪輛車裝的是‘真東西’。事成之后,我放你和你的人走,還送你二十石糧。”
巴圖愣住了,顯然沒料到蕭徹會放他走。他盯著蕭徹的眼睛,似乎想從里面找出謊言的痕跡,但看到的只有坦蕩。
“為什么?”巴圖忍不住問。
“因為咱們的敵人,都是蘇明遠。”蕭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種力量,“你幫我搞垮他,炒花部能得到真正的互市,不用再當別人的刀子。這筆買賣,劃算不?”
巴圖沉默了很久,久到蕭徹以為他不會答應,他才緩緩點頭:“好,我信你一次。但你要是騙我……”
“我要是騙你,就讓我死在鎮(zhèn)北堡的城墻下。”蕭徹的語氣斬釘截鐵。
當天下午,蕭徹讓人給巴圖和他的親信松了綁,還送去了兩匹好馬和一些干糧。王二柱不放心,幾次想勸,都被蕭徹攔住了。
“大人,這巴圖可是蒙古人,跟咱們打了那么多仗,放虎歸山,怕是要出事啊!”王二柱急得直轉(zhuǎn)圈。
“他要是想報仇,早就動手了。”蕭徹望著巴圖等人消失在草原盡頭的背影,“他現(xiàn)在最想要的,是讓炒花部活下去。蘇明遠能給的,我以后也能給,甚至能給得更多。”
他轉(zhuǎn)過身,目光落在兵器坊的方向。那里的敲打聲還在繼續(xù),劉老爹已經(jīng)打出了第一支三棱箭頭,閃著寒光,被狗子拿在手里,像捧著個寶貝。
“準備一下,明天夜里,咱們?nèi)ズ陲L口‘撿’點東西。”蕭徹拍了拍王二柱的肩膀。
“撿東西?”
“對,撿蘇明遠送給咱們的‘大禮’。”蕭徹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夜幕再次降臨,鎮(zhèn)北堡的燈火比往日更多了些。逃戶們的帳篷里透出昏黃的光,偶爾傳來孩子的哭鬧聲和大人的哄勸聲,給這座冰冷的邊堡增添了幾分生氣。
蕭徹站在城墻上,望著黑風口的方向。那里漆黑一片,像一頭蟄伏的巨獸,等著獵物自投羅網(wǎng)。
他知道,明天夜里的黑風口,注定不會平靜。蘇明遠的伏兵,巴圖的選擇,還有他布下的暗棋……這盤棋,已經(jīng)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風從草原吹來,帶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蕭徹握緊了腰間的刀,刀鞘上還沾著葫蘆谷的血跡。
他想起了父親的信,想起了母親的“密檔”,想起了蘇明遠那張隱藏在幕后的臉。
“娘,等著我。”蕭徹在心里默念,“兒子一定會查清真相,還您一個清白。”
遠處的天空,一顆流星劃過,轉(zhuǎn)瞬即逝,像是某種預兆。
(本章完)
【明朝冷知識】:明朝邊軍的兵器制造,除了朝廷設立的軍器局,許多邊堡也有小型鍛坊,由軍戶中的工匠負責修補兵器、打造簡易箭頭等。這些鍛坊規(guī)模小,技術落后,往往只能進行簡單的加工,像蕭徹這樣專門設立“兵器坊”并改良箭頭樣式的,并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