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姑姑手藝
- 穿越古代種田發(fā)家日常
- 載酒買桂花
- 2113字
- 2025-08-25 10:03:03
“阿奶,非是我不孝長輩,該做的我們已經(jīng)都做了,就算去到官府,想來官老爺也不會說我半句不是!何況你若是個愛護晚輩的就不會有我們父子的今日!既然是你老人家沒做好表率,又如何能夠要求我們當晚輩的一定要愚孝到死?難不成你是想要我們效仿你對待后人也如阿奶這般?那我沈家后人將來又何來大好前程可奔?!”
笑話,講道理她沈依依還沒怕過誰呢,想拿孝道來她,做夢去吧。
沈依依一番話不禁讓在場眾人深思,都覺得她說得十分有道理。
“你...你...”
張婆子氣到半句話也說不出來,沈依依見狀立刻趕人。
“阿奶,馬上午時了,你老人家還是趕緊回去吧,若是餓著你,日后二叔和興哥兒可是要被人說不孝的,到時候影響了興哥兒的名聲,他還如何考取功名?你將來可是要當誥命的人,怎能因小失大?”
周圍眾人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張婆子臉上白一陣紅一陣的,身體被沈依依的話氣到發(fā)抖,張氏眼珠一轉(zhuǎn)打著哈哈便是趕緊拉著她往回走。
此前已經(jīng)知曉沈依依的脾性的眾人都不算意外,倒是沈春蘭瞠目結(jié)舌的看著侄女,沈欣和沈榮也是眼冒星星看著她,心中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張婆子一走,小院里就熱鬧開了,都對沈依依一張巧嘴佩服不已。
“這大丫真是不得了!那張嬸子往日誰敢說她半句不是,如今也吃了憋!”崔氏絲毫不顧及她的話會被旁人聽去,張婆子婆媳才出院子便是大聲說著。
無法,她家婆婆也不是個善茬兒,且還和張婆子經(jīng)常吵嘴,不過每次都敗下陣來就是了。
“那也得大丫說得有理才行!不然啊張嬸子哪能這么輕易離開!我看吶有大丫頭在,大山啊好日子還在后頭呢!”鄭氏一邊擇菜一邊說著,心里對沈依依更是喜愛,既能說又不怕事,這樣的閨女咋不是她家的呢。
“說的是!如今春蘭回來也好,正好幫襯著大丫!”
“.......”
大家閑話家常忙著手中的活計,不一會兒就把野豬給收拾干凈了。
沈依依切了兩塊差不多大小的豬肉,又提著兩只野雞去往族長和村長家中。
沈依依只是覺得禮多人不怪,與兩家提前交好是有必要,所有的關(guān)系都需要用心去經(jīng)營,你來我往經(jīng)常走動才不會在有事時上門顯得突兀。
何況經(jīng)歷分家一事,沈依依對兩家印象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族長,本就在沈家德高望重,幾乎就是一言堂的存在,之后她要做的事情還多,即便得不到族長的支持,也不能被掣肘。
沈依依上門兩家推拒不過只好收下,不過都對沈依依越發(fā)心生好感。
先是經(jīng)歷分家一事,小姑娘有理有據(jù)帶著家人單過,這些時日以來多少都有聽到沈家些許消息,知曉她每日勤勤懇懇上山尋摸吃食,父親和弟妹都被她照顧得很好。
后又有沈春蘭一事,足以看出她心中對于親人的看重,從這里兩件事上也能側(cè)面體現(xiàn)出沈依依的個人能力,說話做事都是有章法的,而非一個橫沖直撞的性子,且小小年紀就能胸有成足,提前謀劃安排,行事果斷,單從這幾點不免令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族長,心中十分可惜沈依依是個女兒家,若是個男丁,沈家或許也能出個能人...
對此沈依依倒是很樂意見到,畢竟這也算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另一種價值體現(xiàn)。
回到老宅,院中熱鬧非凡,肉香飄得老遠,不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不停吞咽著口水,等著吃飯。
沈大壯在知曉人數(shù)后來的時候順便將家中的長桌搬了過來,沈大河和崔氏夫妻還拿著自家的鍋碗過來,大人一桌,孩子一桌,倒是剛好。
桌上不僅有一大鍋的糙米粥,除了兩個素菜以外全是肉菜,燉肉骨,燉雞肉,炒兔丁,炒肉絲,全都是滿滿一大碗,眾人吃得嘴角流油,沈依依才發(fā)現(xiàn)姑姑的手藝真是不錯,在沒有足夠的調(diào)料下就這些簡單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的菜品。
看來她心中的賺錢計劃倒是可以往飲食方面靠一靠,如此沈春蘭也有了事情可做,還能攢點銀錢作為母女幾人的花用,也不至于讓她覺得事事都靠著自己。
“春蘭啊,你這做菜的手藝真是不錯!只怕是比城里那些酒樓大廚也差不離!”鄭氏在吃下一口炒菜后由衷夸贊。
“是咧是咧!這手藝我可學不來,孩他爹每次都說我做飯難吃,那我就說了,嫌難吃就自己做去!他又不干!”崔氏瞥了一眼沈大河調(diào)笑說道。
沈大河被媳婦說了一嘴不好意思的低頭干飯,幾個兄弟見著都哈哈大笑。
“兩位嫂子說笑了,我也就做些尋常吃食罷了,心里想著怎么做就做了,你們不嫌棄就好!”
沈春蘭聽著幾人夸贊臉紅不已,之前在婆家飯食都是她做,可是也很少會讓她做肉食,每次做肉食都是婆婆親自下廚,她們母女就只能聞個味兒。
今日做這些菜她都怕自己做不好,要不是沈依依鼓勵她,她還不敢輕易嘗試。
“姑姑不用謙虛,嬸子們說得可是真的呢!我也覺得很好吃!以后我們家可就有口福了!”
沈依依見著沈春蘭神情也是不吝夸獎,幾個孩子更是樂顛顛地夸個不停。
男人們也是笑著點頭應和,一頓飯下來大家伙都吃得心滿意足,賓主盡歡,各家收拾完廚房才笑著各自回家。
待眾人走后,沈依依又將剩余的野豬肉分成一塊一塊的,裝進籃子里提著去往分家時前來幫過忙的,以及昨日搭建茅屋的眾人家中。
肉雖只有大約一斤一塊,可是對于許久沒有開葷的農(nóng)家人來說已經(jīng)是難得的好東西了,何況大家都知道沈依依背回來的野豬本就沒多大,只怕分了這么許多出來,她自己家中幾乎沒有留下什么了。
對此眾人都覺得沈依依真是個懂得感恩的,不過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忙就得到她一塊肉的謝禮。
張婆子聽說了以后在家氣得跳腳,把沈依依來來回回罵了百八十遍,路過的村人聽到更是對她不喜,都覺得是她活該,叫她從前不待見沈大山父子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