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泣別
狂風卷著硝煙掠過殘破的城墻,蕭昭儀蜷縮在繡著金線的綢緞被中,卻仍止不住顫抖。
遠處傳來的戰鼓聲像沉重的石塊,一下又一下砸在她心上。
“報——蒼梧鐵騎已過雁門關!“侍衛的嘶吼穿透宮墻。
蕭昭儀的母親德妃猛地掀開珠簾,玉簪上的東珠在劇烈晃動中滾落。
“快帶公主去密道!“德妃的聲音帶著哭腔,指尖死死攥著蕭昭儀的手腕。
就在這時,東宮方向突然騰起沖天火光。
蕭昭儀掙脫母親的手,赤足踩過冰涼的青磚狂奔而去。
濃煙中,她看見十六歲的太子蕭凜身披鎧甲,正揮舞長劍迎敵。
“昭儀快走!“蕭凜的聲音被箭矢破空聲撕碎。
他的銀白鎧甲濺滿鮮血,發冠歪斜,卻仍擋在東宮門前,宛如一尊巍峨的戰神。
蕭昭儀被乳母死死抱住時,正看見一支狼牙箭擦著蕭凜的耳畔飛過,釘入身后的朱漆大門。
御書房內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響。
蕭昭儀掙扎著回頭,透過門縫看見父皇將奏折摔在地上,龍袍下擺沾滿泥污:“朕的二十萬大軍,竟擋不住蒼梧五萬騎兵!“
“陛下,唯有和親或質子......“丞相的聲音帶著顫音。
蕭昭儀突然用力咬開乳母的手腕,鐵銹味在齒間蔓延。
跌撞撲進御書房時,正見父皇將密報摔得粉碎。
“五萬騎兵就逼到城下?“皇帝酒氣熏天的嘶吼震落冠冕珠玉,猩紅著眼掃過殿內眾人,“立刻擬旨——送太子為質!“
“陛下!太子乃儲君......“丞相話音未落。
“儲君能擋蒼梧彎刀?能換朕的命?“皇帝踹翻案幾,墨跡淋漓的《平寇策》飄落在蕭昭儀腳邊,原封未動。
她死死抱住父皇大腿,哭喊著愿替兄長,卻被一腳踹開:“滾!“
當夜,東宮方向傳來蕭凜的怒吼與兵器交鳴。
蕭昭儀蜷縮在密道,數著更鼓聲,直到母親的尖叫戛然而止。
“母親…”
三日后,蒼梧鐵騎踏碎宮門。
蕭昭儀攥著硬糖糕,看著蕭凜被鐵鏈牽出——那曾戴過玉冠的頭顱,如今套著蒼梧鐵盔。
桂花香里,蕭凜望著龍椅上縮成一團的父皇,終于懂得:在帝王眼里,兒子的命,不過是換取茍活的籌碼。
“停下!”侍衛的呵斥被馬蹄聲碾碎。
蕭凜從輦車邁出的瞬間,素色常服在風中揚起——他束發的玉冠突然被蒼梧王扯下。
珠玉散落的脆響驚飛了樹梢的麻雀,蕭昭儀的糖糕也摔在地上。
“哥哥!”她沖過去時,正看見蕭凜單膝跪地,額角的血珠滴在青石板上。
“大胤的太子,該有個質子的樣子。”蒼梧王的笑聲像砂紙摩擦,“即日起,你便隨本王去蒼梧國,何時大胤還清債務......”
“不許碰他!”蕭昭儀撲到蕭凜身前,仰起臉怒視蒼梧王,“父皇會派人救我們的!”
蒼梧王刀鋒抵住她脖頸,冰涼的觸感讓蕭昭儀渾身僵硬:“小丫頭片子,信不信本王......”
“陛下有旨!”尖銳的嗓音刺破凝滯的空氣。
蕭昭儀轉頭,看見父皇站在宮墻陰影里,龍袍在風中獵獵作響。
他的面容隱在陰影中,唯有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送太子......啟程。”
蕭凜起身,將地上的一塊硬糖糕放入嘴,緩緩整理衣衫,他將玉冠重新戴好,盡管冠上的明珠已碎了兩顆。
“昭儀,聽話。“他深深地看了妹妹一眼,“等我回來。“
宮門前,蒼梧使者騎在高頭大馬上,滿臉不耐煩。
蕭凜被帶上馬車時,蕭昭儀追在車后,手中緊握著一塊從東宮偷出的玉佩。
“哥哥!“她喊道,“我會等你,我會變強,一定會救你回來!“
馬車緩緩啟動,車輪碾過青石板,發出沉悶的聲響。
蕭昭儀站在宮門前,秋風撩動她的發絲。
望著遠去的車隊,她第一次明白,在權力與戰爭面前,親情竟如此脆弱。
而她,絕不能再坐以待斃。
蕭昭儀盯著地上剩余的硬糖糕,狠狠吃了下去。
望著遠去的車隊,蕭昭儀在宮門前呆立許久,直到寒風灌進衣領,她才打了個哆嗦,緩緩轉身往回走。
一路上,宮人們見了她,都行色匆匆地避開。
往日里恭敬的問候聲也消失不見,只剩下她踩在石板路上的腳步聲,孤寂又沉重。
回到寢宮,貼身宮女翠兒迎上來,眼眶泛紅,小聲喚著:“公主,您可算回來了。”
“母親的下落呢?”
“未曾找到…”
“但是公主您的乳母留下一封德妃的書信。”
“莫尋我,活下去!”
“確實是公主您母親的手寫信”
蕭昭儀仿若未聞,徑直走到妝臺前坐下。
“母親定是找到了活著的出路”
看著銅鏡中那張稚氣未脫卻滿是淚痕的臉,抬手輕輕擦去眼角的殘淚,聲音干澀:“翠兒,去把我的筆墨拿來。”
翠兒雖滿心疑惑,卻也不敢多問,趕忙取來筆墨。
蕭昭儀鋪開宣紙,握著筆的手微微顫抖,好一會兒,才在紙上寫下“變強”二字。
她盯著這兩個字,眼神逐漸堅定,轉頭看向翠兒,問道:“翠兒,你說,這宮中可有藏書豐富的地方,能讓我知曉治國、行軍、謀略之事?”
翠兒想了想,猶豫道:“公主,聽聞皇家藏書閣藏書萬卷,各類書籍應有盡有,只是……”
“只是什么?”蕭昭儀追問道。
翠兒咬了咬嘴唇,小聲說:“只是那藏書閣由禁軍嚴加看守,除了皇上、太子以及幾位大學士,等閑人等不得入內。”
蕭昭儀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后,突然眼前一亮,說道:“我記得,平日里替我授課的李大學士,常去藏書閣借閱書籍。”
“翠兒,明日你去尋李大學士,就說我想向他借閱幾本關于治國理政和兵法謀略的書籍,就說……就說我想替父皇分憂。”翠兒連忙點頭應下。
第二日,翠兒按照蕭昭儀的吩咐去找李大學士。
李大學士聽聞公主所求,不禁有些詫異,但又念及公主一片孝心,便答應幫忙。
不多時,李大學士帶著幾本厚重的書籍來到蕭昭儀的寢宮。
蕭昭儀迎上去,恭敬地行了一禮:“多謝李大學士。”
李大學士看著眼前稚嫩卻眼神堅定的公主,忍不住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公主,這些書晦澀難懂,您若有疑問,可隨時來問老夫。”
“只是……公主為何突然對這些書籍感興趣?”
蕭昭儀抬眸,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李大學士,我雖小,但也知國難當頭。太子哥哥為了大胤去當質子,我不能袖手旁觀。”
“我要學習這些知識,將來定要讓大胤重振雄風,接回哥哥!”
李大學士聞言,心中大為震撼,不禁對眼前的公主刮目相看,連連點頭:“公主有此志向,實乃大胤之幸。”
待李大學士離開后,蕭昭儀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籍,想要變得強大。
書中那些復雜的治國方略、精妙的兵法計謀,讓她時而眉頭緊皺,時而若有所思。
遇到不懂之處,她便細細標記,準備下次向李大學士請教。
日子一天天過去,蕭昭儀每日除了學習宮中的禮儀規矩,便是研讀這些書籍,常常廢寢忘食。
翠兒看著日漸消瘦的公主,心疼不已:“公主,您歇一歇吧,這樣日夜苦讀,身子會吃不消的。”
蕭昭儀卻只是搖搖頭,目光從未離開過手中的書卷,輕聲說:“翠兒,我沒時間休息,每多學一分,將來救哥哥的把握便多一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蕭昭儀正秉燭夜讀,突然聽到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
她警惕地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走到窗邊。
剛要掀開窗簾查看,卻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窗外傳來:“公主,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