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豪情萬丈的扶蘇!
- 大秦帝師,大夏舉國助我養成仙秦
- 晨曦10010
- 2204字
- 2025-08-25 00:02:00
啟明學院。
下課的鐘聲響起。
扶蘇揉著發脹的太陽穴,走出了化學實驗室。
空氣中還殘留著各種試劑混合后的刺鼻氣味。
他感覺自己的腦子快要炸開了。
原子、分子、質子、中子、電子……
這些天外之名,每一個都像一把小錘子,不斷敲擊著他從小建立起來的世界觀。
他身邊,來自墨家的那個少年,名叫“墨七”,此刻卻是滿臉潮紅,興奮得像是喝醉了酒。
“公子!公子!”墨七拉著扶蘇的袖子,語無倫次,“我明白了!煉金術是真的!只要能改變原子的排布,點石成金,并非虛妄!這才是格物之道的終極!我們墨家的機關術,跟這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兒!”
扶蘇苦笑著點點頭,沒有說話。
他能說什么?
說他覺得這些東西違背了圣人教誨?
說他覺得探究這些微末之物,有失君子之道?
他不敢。
因為他親眼看見,那位講授化學的王教授,僅僅是混合了幾種無色的液體,就憑空制造出了一團火,一捧水,甚至是一塊堅硬如鐵的固體。
這是真正的神仙手段。
圣人的道理再大,大不過親眼所見的事實。
就在他準備回宿舍,好好消化一下今天學到的東西時,幾位老師走了過來。
為首的,是一位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的歷史系教授,姓錢,單名一個“博”字,學生們都私下叫他“錢老”。
他身邊,跟著教物理的張教授,和一個年輕的歷史系助教,小李。
錢老背著手,笑瞇瞇地看著扶蘇。
“扶蘇公子,今日的課程,可還習慣?”
扶蘇立刻收斂心神,恭敬地行了一禮。
“回錢師。學生愚鈍,尚在努力理解之中。”
他對這些“仙師”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敬畏。
他們知識淵博,態度溫和,而且從不講什么君君臣臣的大道理,只講事實和邏輯。
這種全新的體驗,讓他既感新奇,又有些無所適從。
錢老心想,理解?
你要是全理解了,那才叫怪事。
“好學之心,殊為可貴。”錢老扶了扶眼鏡,“不過,治學之道,不能只埋首于一隅。要知古今,通天人之變,方能成大家。”
他這話文縐縐的,扶蘇聽著很舒服。
“錢師教誨的是。”
“正好,”錢老臉上的笑容更加和藹,“今日我與幾位同僚得閑,想帶公子去一個地方。那里,或許能解答你心中的一些困惑。”
一旁的年輕助教小李,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他內心在哀嚎。
錢老!
您這也太壞了!
什么解答困惑,您這明明是去砸人三觀的!
還是物理攻擊帶精神暴擊的那種!
物理系的張教授則推了推自己的眼鏡,面無表情。
他本來覺得這個主意有點過火。
但轉念一想,這是一個絕佳的社會學實驗觀察樣本。
觀察一個古代帝國的繼承人,在得知自己悲慘的未來后,會產生怎樣的心理和行為變化。
這個課題,要是能寫成論文,絕對能在《自然》或者《科學》上發一篇封面文章。
嗯,標題就叫《論歷史決定論對個體自由意志的干擾性實證研究——以秦公子扶蘇為例》。
想想都帶勁。
于是,他也點點頭,附和道:“是啊,扶蘇公子。勞逸結合嘛。圖書館是個好地方。”
扶蘇一聽圖書館三個字,眼睛亮了。
他聽老師說過這個地方。
據說那里藏書億萬,囊括了古往今來所有的知識。
“那……就有勞幾位先生了。”
扶蘇心中充滿了期待。
……
啟明學院的圖書館,坐落在校區的中心。
當扶蘇跟著三位老師走進那座宏偉的建筑時,他徹底呆住了。
他這輩子見過最多的書,是在咸陽宮的藏書閣。
那里的竹簡,堆起來像一座小山。
但和眼前看到的景象比起來,那座小山,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
入眼所見,是無窮無盡的書架。
每一個書架都高達數丈,整齊地排列著,像是一支等待檢閱的軍隊。
書架上,密密麻麻地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不是竹簡,也不是帛書。
而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由潔白紙張裝訂而成的冊子。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特的油墨和紙張的混合香味。
安靜。
整個圖書館里,除了輕微的翻書聲,幾乎聽不到任何雜音。
扶蘇感覺自己不是走進了一座藏書樓。
而是走進了一片由知識構成的,浩瀚無垠的宇宙。
他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原來……
這才是“仙界”的底蘊嗎?
“扶蘇公子,這邊請。”錢老輕車熟路地在前面引路。
他們穿過一排排書架。
扶蘇看到了許多他看得懂,又看不懂的書名。
《量子力學導論》
《相對論淺說》
《基因工程學》
《人工智能:從入門到放棄》
……
他看得眼花繚亂。
最后,錢老在一個標有“中國史”的區域停了下來。
他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書。
那本書的封面是深色的,上面用燙金的字體寫著兩個大字。
《史記》。
“扶蘇公子,”錢老將書遞給她,臉上的笑容意味深長,“這本書,是一位姓司馬的史官寫的。”
“記錄的,正是你們那個時代,以及之前的一些人和事。”
“你可以看看,就當是……溫故而知新了。”
扶蘇恭敬地接過書。
入手微沉,紙張的觸感細膩而光滑。
他翻開了第一頁。
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撲面而來。
是小篆。
他熟悉的文字。
“太史公曰……”
他輕聲念了出來,心中感到一絲親切。
他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開始認真地閱讀。
三位老師則坐在不遠處的一張桌子旁,裝模作樣地看著各自的書,但眼角的余光,卻一刻都沒有離開過扶蘇。
小李很緊張,手心里都是汗。
他感覺自己不像個老師,倒像個等著看煙花爆炸的壞小孩。
張教授則掏出了一個小本本和筆,準備隨時記錄觀察數據。
只有錢老,依舊氣定神閑,慢悠悠地品著杯子里的茶。
心想,風暴前的寧靜,總是這么迷人。
扶蘇看得很投入。
他看到了周朝的衰落,看到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看到了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以及他的父親。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讀到這里,扶蘇的胸中涌起一股豪情。
這本書寫得真好!
客觀,真實,氣勢磅礴。
不愧是仙界的史書。
他繼續往下翻,想看看書中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很快,他找到了。
在“秦始皇本紀”里,提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