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米堆開始發(fā)臭了。
不是新米的清腥,是混了血和汗的餿味,像塊泡在糞水里的棉絮。陳守業(yè)的指甲縫里還嵌著點東西,一摳就疼的厲害。
阿秀蜷在竹筐里啃窩頭,黑面窩頭渣子粘在嘴角,像圈沒擦凈的鍋灰。她現(xiàn)在不愛說話了,眼睛總盯著地窖角落那堆新土——下面埋著個穿清兵甲胄的人,金牙還露在外面,昨晚被耗子刨得叮當響。
“別啃了。”王翠蓮把孩子摟進懷里,手摸到阿秀后頸,那里有塊沒褪的淤青,是前天躲在李嬸家地窖時,被竹筐沿硌出來的。“省著點,夠走到南門。”
陳守業(yè)正用那清兵的刀刮墻上漸上去的血。刀身發(fā)烏,刮一下掉層銹,混著血落在地上,像攤干了的膿。他忽然停手,耳朵往木板上貼——上面有腳步聲,不是清兵的皮靴,是赤著腳的,啪嗒啪嗒,像有人拖著條斷腿在跑。
“是逃難的。”王翠蓮的聲音壓得比米堆還低,手已經(jīng)捂住阿秀的嘴。孩子最近總愛突然尖叫,上次在張屠戶家夾道,看見黃狗拖著腸子跑,她就尖叫,差點引來半個巷的清兵。
木板被輕輕敲了三下,像有人用指關(guān)節(jié)叩門。陳守業(yè)抓起刀,王翠蓮卻按住他的手,摸到他掌心的冷汗,像剛從井里撈出來的石頭。“是自己人。”她往木板縫里塞了根竹篾,外面的人攥了攥,竹篾彎成個月牙。
是個陌生的婦人,懷里抱著個東西,用破布裹著,裹得像壇咸菜,卻在懷里動了動,發(fā)出細弱的哼唧,像只快凍死的貓。“行行好……”婦人的臉被燒得脫了皮,說話時露出半截舌頭,“這孩子……換口米。”
破布解開時,陳守業(yè)看見張皺巴巴的小臉。是個男嬰,臍帶還沒掉干凈。
“清兵追來了。”婦人突然往陳守業(yè)手里塞了塊銀鎖,鎖上刻著“富貴”二字,“求你……給口活路。”她沒等陳守業(yè)回應(yīng),轉(zhuǎn)身就往外鉆,剛爬上木板就發(fā)出慘叫,接著是刀劈進肉里的悶響,像砍在濕柴上。
外面突然響起銅鑼聲,哐哐的,震得地窖頂?shù)耐馏碌簟S腥嗽诤埃曇舯伙L撕得碎:“出來吧!官府安民了!持符者不殺!”
阿秀嚇得往竹筐里縮,筐沿的篾條在她臉上勒出紅痕,像條細麻繩。那男嬰?yún)s哭得更兇了,哭聲尖得像根針,要把地窖捅個窟窿。王翠蓮突然捂住嬰兒的嘴,孩子的腿在她懷里蹬了蹬,像條剛釣上來的小魚。
“不能哭。”她的聲音直打顫,手卻越捂越緊,“一哭……全完了。”
陳守業(yè)看見那嬰兒的臉慢慢漲紅,像顆熟透的柿子。他想搶,被王翠蓮狠狠推開,后背撞在米袋上,發(fā)出悶響。“你懂個屁!”王翠蓮的眼睛亮得嚇人,像兩團鬼火,“前年在武昌,我弟就是哭出聲,被張獻忠的兵挑在槍尖上……”
嬰兒的蹬腿越來越弱,最后只剩手指還在抽搐,像只被踩過的螞蚱。王翠蓮松開手時,布上浸出片暗紅,不是血,是孩子口鼻里嗆出的黏液,混著點奶瓣,像塊化了的胭脂。
陳守業(yè)突然捂住嘴,跑到角落干嘔,嘔出些綠瑩瑩的東西,是昨天從李嬸家找到的半塊野菜餅。王翠蓮把死嬰塞進米堆,用新土蓋好,又往上面壓了塊石頭,動作麻利得像在埋蘿卜。“別作聲。”她往阿秀臉上抹米糠,“待會兒出去,誰問話都別吱聲。”
木板被掀開時,陽光像把斧頭劈進來,照得人睜不開眼。趙秀才的遠房侄子舉著摞黃紙,上面蓋著個紅印,不知是哪個官的,墨跡洇得像團血。“按手印,領(lǐng)符。”他的袖子卷著,露出穿在里面的衣服,是個“勇”字。
陳守業(yè)看見張屠戶的侄子也在里面,少了只耳朵,用破布纏著,血從布眼里滲出來,像只紅蟲子。“我叔……我叔被釘在門板上。”他突然咧開嘴笑,唾沫星子飛濺“他們說領(lǐng)了符,就不釘我了。”
王翠蓮突然想出去,被陳守業(yè)一把抓住。“不能信!”她的指甲掐進他手背,“張獻忠也發(fā)過安民符,背面全是黑狗血畫的咒!”
阿秀突然從王翠蓮懷里掙出來,指著院門口——那里有個清兵正把個領(lǐng)了符的老頭往麻袋里塞,老頭舉著符喊,聲音越來越小,像被掐住的貓。麻袋口扎緊時,符紙角還露在外面,被風吹得嘩嘩響。
“快跑!”陳守業(yè)拽著王翠蓮就往外面沖,阿秀跟在后面,鞋跑掉了一只,光著腳踩在血水里,發(fā)出噗嗤噗嗤的響。趙侄子在后面罵,聲音被風吹得散,像片破布。
他們從李嬸家后墻翻出去時,正撞見幾個領(lǐng)了符的百姓往巷口走,手里舉著黃紙,像群舉著招魂幡的鬼。有個清兵騎馬過來,馬靴踢翻了個小孩,孩子手里的符飄起來,粘在馬糞上,紅印子被糞水浸成了黑的。
“往哪兒去?”王翠蓮的頭發(fā)被樹枝掛住,扯下來好幾綹,像團亂麻。她指了指南邊,那里的火光最暗,煙卻濃得化不開,像口倒扣的鍋。“史督師從那邊跑的。”
地窖的方向傳來爆炸聲,是清兵在放火,黑煙里裹著些火星子,像群飛起來的螢火蟲。他想起那堆新土下的死嬰,現(xiàn)在大概也化成灰了,混在米香里,飄得滿揚州都是。
王翠蓮突然抓住他的胳膊,手指抖得像風中的蛛網(wǎng)。“你聽。”她往東邊指,那里有琵琶聲,斷斷續(xù)續(xù)的,像根快斷的弦,“是楊將軍的琴。”
陳守業(yè)沒聽見。他的耳朵里全是嬰兒的哭聲,不是那個死在米堆里的,是去年在武昌,他弟被挑在槍尖上時,也是這么哭的。哭聲鉆進骨頭縫,癢得人想把骨頭拆下來刮一刮。
他們躲進間塌了半面的屋子,梁上還掛著件小孩的紅肚兜,被煙熏得發(fā)黑,像塊燒糊的肉。阿秀突然指著墻角,那里有只死耗子,肚子被掏空了,只剩層皮,里面塞著些符紙碎片,紅的黃的,像朵怪模怪樣的花。
“餓。”孩子的聲音很輕,像片羽毛落在陳守業(yè)脖子上。他摸出最后半塊窩頭,剛要遞過去,王翠蓮卻搶過去塞進嘴里,嚼得咯吱響,眼淚順著嘴角往下淌,混著窩頭渣子,像碗沒攪開的糊糊。
外面的銅鑼聲又響了,這次更近,像敲在每個人的天靈蓋上。有人在喊:“最后一批符了!再不領(lǐng),屠城了!”
陳守業(yè)摸到墻角的竹筐,是去年給張屠戶編的那只,筐底的破洞還沒補。他突然把阿秀塞進去,用破布蓋住,筐沿的篾條硌得孩子哼唧了一聲。“別出聲。”他的聲音劈了,像被筐沿的篾條刮過。
王翠蓮往門口挪,手已經(jīng)摸到門框。“我去引開他們。”她的臉對著陽光,額角的血痂閃著光,“你帶阿秀往南跑,記住,別回頭。”
陳守業(yè)抓住她的手,摸到她掌心的繭子,是納鞋底磨的。“一起走。”
外面?zhèn)鱽砣巳旱臍g呼,接著是慘叫,像被割的麥子,一片倒下去。陳守業(yè)往門縫里看,清兵正把領(lǐng)符的百姓往井里趕,一個接一個,像扔蘿卜。有個老頭舉著符喊“大將軍饒命”,被清兵一腳踹進井里,符紙飄上來,貼在井沿上,紅印子對著天,像只流血的眼睛。
王翠蓮從里屋出來,手里攥著阿秀的銀鎖,鎖上的“長命”二字被她摳得快平了。“走吧。”她往孩子臉上抹了把泥,“別等天黑了,等不到了。”
他們從后墻翻出去時,陳守業(yè)看見那半截刀還插在墻上,像塊沒長好的骨頭。風吹過,刀身晃了晃,映出張扭曲的臉——是他自己的,胡子拉碴,眼窩深陷,像在地窖里埋了三年。
阿秀突然指著天上,那里飄著些紙灰,是從楊將軍兵營方向來的,像群黑蝴蝶。“紙。”孩子說,小手在空中抓了抓,什么也沒抓住。
王翠蓮的腳步頓了頓,往那邊看了一眼,又趕緊低下頭,繼續(xù)往前走。她的鞋上沾著血,踩在地上留下些紅印子,像串沒寫完的字。
陳守業(yè)跟在后面,突然覺得這城像只破竹筐,他們都是筐里的米,晃來晃去,早晚要從破洞里漏出去,摔在地上,變成一攤爛泥。
他想起昨天在米堆里埋那嬰兒時,摸到孩子手里攥著點東西,是片柳葉,嫩得能掐出水。現(xiàn)在那片葉子大概也化成灰了,混在煙里,飄得滿城都是,像場下不完的綠雪。
前面的巷口突然竄出只狗,瘸著腿,是張屠戶家的黃狗,肚子上的口子還在淌血。它看見陳守業(yè),嗚咽了兩聲,轉(zhuǎn)身往南跑,像是在引路。
“跟它走。”王翠蓮拽了拽陳守業(yè)的胳膊,阿秀已經(jīng)趴在她肩上睡著了,嘴角還沾著點米糠,像顆沒擦凈的星星。
陳守業(yè)抬頭看天,太陽被煙遮得只剩個模糊的圈,像塊燒紅的鐵。他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娘給他編的第一只竹筐,筐底也編了個“安”字,那時的竹篾是新的,帶著青氣,不像現(xiàn)在,到處都是血和餿味。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縫里的東西還在,蹭在王翠蓮的胳膊上,劃出些白印子。像在寫什么,又像什么都沒寫。
黃狗的嗚咽聲越來越遠,像根快斷的線。陳守業(yè)加快腳步,覺得那狗不是在引路,是在逃命,帶著他們往一個沒有符紙、沒有銅鑼、沒有血的地方逃。
可他知道,逃不掉的。
這城已經(jīng)把他們的啃得差不多了,剩下這點念想,遲早要被嚼成渣,混在米堆里,發(fā)臭,發(fā)霉,最后被耗子刨出來,叼到不知哪個角落。
地窖里的米堆還在發(fā)臭。
陳守業(yè)仿佛還能聞到那股味,從昨天到今天,從武昌到揚州,像條甩不掉的尾巴,跟著他,纏著他,要把他也變成堆發(fā)臭的米。
他突然想笑,笑出聲來,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王翠蓮回頭看他,眼睛里的驚恐慢慢變成麻木,像塊被雨水泡透的木頭。
“別笑了。”她說,聲音比地窖里的米還冷,“會引來清兵的。”
陳守業(yè)不笑了,繼續(xù)往前走。黃狗的影子已經(jīng)看不見了,只有嗚咽聲還在風里飄,像句沒說完的話。
他摸了摸懷里的半截竹篾,是從李嬸家地窖那只破筐上拽的,青黃相間,還帶著點潮氣。或許到了南門,能找把刀,把它劈成兩半,一半給阿秀剔牙,一半……一半埋在土里,看看能不能長出新的竹子來。
長出的竹子,可別再用來編筐了。
編什么都好,別編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