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易水寒聲
- 盛唐操盤手:從阻止安祿山開始
- 老蝦人
- 5306字
- 2025-08-17 11:04:34
夜色像塊浸透了墨汁的破布,將易水兩岸的蘆葦蕩染得漆黑。李明遠勒住馬韁,看著水面倒映的殘月,突然想起荊軻刺秦的故事——當年那位壯士也是在這易水河畔慷慨悲歌,如今他要去端安祿山的老巢,竟有種相似的悲壯。
“公子,前面就是安祿山的祖宅了。”獨眼龍壓低聲音,手里的弩箭對準了遠處的燈籠。那片宅院藏在山坳里,院墻高得反常,墻頭隱約能看到巡邏的衛兵,鎧甲在月光下閃著冷光。
【系統提示:檢測到高強度金屬反應,目標區域地下可能存在兵器庫】
【警告:院墻周圍埋有絆馬索,觸發概率 87%】
李明遠從馬鞍上解下改良后的望遠鏡,鏡片里的景象瞬間清晰——衛兵腰間的狼牙令與邙山石窟的死士一模一樣,更詭異的是,他們的披風下擺都繡著半朵海棠花,另一半正好能和蘇婉兒的玉佩拼合。
“蘇姑娘的人?”獨眼龍也看出了端倪,弩箭漸漸垂下。
李明遠沒說話,只是從懷里掏出銅哨,吹了聲短促的單音。這是他和蘇婉兒約定的“安全信號”,若是她的人,聽到后會以三聲蛙鳴回應。
蘆葦蕩里死寂無聲。
“動手。”李明遠的陌刀驟然出鞘,刀身在月光下劃出道銀弧,“留活口。”
二十名黑衣人像貍貓般竄出,手里的短刀割斷絆馬索的繩索。李明遠帶領騎兵緊隨其后,馬蹄裹著破布,落地只發出輕微的悶響。直到靠近院墻,衛兵才察覺異樣,剛要呼喊,就被弩箭射穿了喉嚨。
翻墻而入時,李明遠聞到股濃烈的桐油味。正房的窗戶紙上人影晃動,傳來酒杯碰撞的脆響。他示意士兵們隱蔽,自己則貼著廊柱潛行,透過窗縫往里看——
安祿山的謀士嚴莊正舉杯痛飲,對面坐著個穿紫袍的中年人,腰間玉帶鑲著金魚符,正是李林甫的心腹,戶部侍郎張倚!
“李相說了,只要拿到那批甲胄,靈武那邊任憑安大帥處置。”張倚的聲音帶著酒氣,手指在桌上敲出奇怪的節奏,“只是那李明遠,據說已經到了易水...”
嚴莊冷笑一聲,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一個喪家之犬罷了。等他找到兵器庫,正好讓他嘗嘗‘天雷’的厲害。”他拍了拍手,兩個衛兵抬著個黑鐵罐子進來,罐口引線處裹著層防潮的油紙。
李明遠的心臟驟然縮緊——那是系統曾預警過的“原始炸藥”,威力雖不及后世的火藥,卻足以炸毀半個山坳。
【系統提示:檢測到硝石與硫磺混合反應,爆炸半徑 30丈】
【緊急任務:拆除所有炸藥引信,失敗則范陽行動提前暴露】
就在這時,院墻外突然傳來馬蹄聲,火把的光在蘆葦蕩里搖曳。嚴莊猛地起身:“是安慶緒的人?”按約定,援軍應該明日拂曉才到。
李明遠趁機踹開房門,陌刀直指嚴莊咽喉:“束手就擒!”
張倚想從靴筒抽刀,卻被獨眼龍的弩箭釘穿手腕,慘叫著倒在地上。嚴莊反而鎮定下來,拍了拍手掌:“看來李公子早有準備。只是...你們走得掉嗎?”
窗外突然響起號角聲,四面八方都傳來喊殺聲。李明遠沖到窗邊一看,只見院墻外涌來黑壓壓的士兵,領頭的正是安慶緒,他手里舉著把染血的長槍,槍尖挑著個血淋淋的人頭——是王二狗派來聯絡的親兵!
“李明遠!拿命來!”安慶緒的嘶吼聲里帶著哭腔,他的左眼纏著繃帶,顯然是上次潼關之戰留下的傷,“我叔父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勾結郭子儀害他!”
李明遠的心沉到了谷底。王二狗的親兵被殺,意味著潼關的動向很可能已經暴露。他看向嚴莊,對方正得意地冷笑,嘴角還沾著酒漬。
“殺出去!”李明遠揮刀劈開沖進來的衛兵,“去兵器庫!”系統地圖顯示,那里有條密道通往山外。
黑衣人組成楔形陣,護住李明遠往后院沖。沿途的衛兵像潮水般涌上來,他們的鎧甲格外堅固,陌刀砍上去只留下道白痕。李明遠突然想起嚴莊的話,這些甲胄恐怕就是李林甫提供的新式裝備。
【系統提示:敵軍鎧甲含碳量超標,防御等級提升 40%】
【解鎖技能:破甲斬,消耗 50體力值可無視 30%防御】
李明遠集中精神,將系統能量灌注到刀身。陌刀突然泛起層淡藍色的光暈,他縱身躍起,刀光如瀑布般落下,竟將衛兵的鎧甲劈成兩半!
“跟我來!”他帶頭沖進后院的柴房,用刀劈開墻角的暗門,里面果然藏著條狹窄的密道,彌漫著鐵銹味。
剛鉆進密道,就聽到身后傳來爆炸聲,震得頭頂的泥土簌簌往下掉。獨眼龍回頭望了一眼,臉色慘白:“是天雷!嚴莊那狗賊竟然自己引爆了!”
密道里漆黑一片,只能靠摸索著前進。李明遠的手掌觸到墻壁上的刻痕,突然想起那半張地圖——上面標注的紅圈就在這附近。他掏出火折子點燃,發現墻壁上畫著些奇怪的符號,像是兵器的圖紙。
“公子你看!”獨眼龍指著前方的岔路,那里有扇鐵門,門環是個猙獰的狼頭,與安祿山的狼牙令一模一樣。
李明遠用陌刀撬開鐵門,里面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整整一倉庫的新式兵器,改良過的弩箭能穿透三層鐵甲,投石機的零件上刻著“軍械監”的字樣,甚至還有幾門青銅炮,炮身上印著李林甫的私章!
“狗賊!”獨眼龍一拳砸在炮身上,“竟然挪用國庫的鐵料!”
李明遠卻注意到角落里的木箱,上面貼著“吐蕃”的封條。打開一看,里面是疊疊羊皮地圖,標注著唐軍西線的布防,還有封吐蕃贊普寫給安祿山的信,說要在秋分那天“共分長安”。
【系統提示:獲得“吐蕃進攻路線圖”,可預判其動向】
【觸發支線任務:將證據送回靈武,揭露李林甫通敵叛國】
就在這時,密道深處傳來腳步聲,還有人用突厥語喊著:“快搜!別讓叛賊跑了!”
李明遠立刻熄滅火折子:“獨眼龍,你帶兩個人把地圖送回靈武,交給新帝。”他將那封吐蕃來信塞給對方,“這是鐵證,一定要送到!”
“那你呢?”獨眼龍急了。
“我去范陽。”李明遠的聲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安祿山以為我會逃,我偏要去端他的老巢。”他頓了頓,補充道,“告訴蘇婉兒,若我沒回來,就把易水的兵器庫炸了。”
獨眼龍還想說什么,卻被李明遠推了一把:“快走!再晚就來不及了!”
看著他們消失在岔路盡頭,李明遠帶領剩下的人往密道另一端走去。出口在片松林里,月光透過枝葉灑下來,像滿地的碎銀。他剛鉆出密道,就聽到身后傳來弓弦響,連忙側身躲閃,箭簇擦著臉頰飛過,釘在松樹上。
“李明遠,果然是你。”史思明從樹后走出來,手里握著把雕花弓,身后跟著十幾個弓箭手,“安大帥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背叛他?”
李明遠握緊陌刀:“我從未效忠過他。我守護的,是大唐的江山!”
“江山?”史思明嗤笑一聲,“李隆基昏聵,李林甫奸佞,這樣的江山有什么好守護的?”他突然放低聲音,“不如你跟我合作,殺了安祿山,我保你做范陽節度使。”
李明遠的心猛地一跳。史思明的野心果然不小,他這是想借刀殺人!
【系統提示:史思明忠誠度-100,叛安概率 92%】
【隱藏選項:假意合作,借史思明之手除掉安祿山】
“好。”李明遠突然收刀入鞘,“但我要見安祿山,當面揭穿李林甫的陰謀。”他知道,史思明一定會答應——這正是借刀殺人的最好機會。
史思明果然眼睛一亮:“成交。跟我來,安大帥正在范陽王府等著呢。”
前往范陽的路上,李明遠被蒙著眼睛,卻能感覺到馬車在繞路。他默數著轉彎的次數,用系統記錄路線,發現馬車最終停在片熟悉的街道——正是安祿山王府的后門。
被帶到正廳時,安祿山正坐在虎皮椅上,手里把玩著個金酒杯。他比上次見面時瘦了不少,眼窩深陷,卻更顯陰鷙。看到李明遠,他突然大笑起來:“李公子,別來無恙?”
“托你的福,還活著。”李明遠直視著他的眼睛,“我有證據,證明李林甫想借你的手顛覆大唐,然后再坐收漁利。”
安祿山的笑容僵在臉上:“哦?什么證據?”
李明遠剛要開口,就看到史思明悄悄對衛兵使了個眼色,弓箭手已經搭箭瞄準了安祿山!他心里一驚,這是要提前動手!
“小心!”李明遠突然大喊,同時拔刀劈向安祿山的座椅。
安祿山反應極快,順勢翻滾躲開,史思明的箭正好射中虎皮椅,箭簇沒入三寸。
“史思明!你敢反我!”安祿山怒吼著拔出佩刀,與史思明的人混戰在一起。
李明遠趁機沖出正廳,卻被衛兵攔住。他揮舞著陌刀,殺出條血路,剛到王府門口,就看到郭子儀帶著騎兵沖了進來——是王二狗的人突圍報信,郭子儀擔心他有危險,提前率軍趕來!
“明遠!我來晚了!”郭子儀的長槍挑飛兩個衛兵,“安祿山呢?”
“在里面和史思明火并。”李明遠喊道,“我們趁機拿下范陽!”
唐軍的加入讓戰局瞬間逆轉。安祿山和史思明的人腹背受敵,很快就潰不成軍。李明遠沖進正廳時,看到安祿山被史思明的長槍刺穿了胸膛,而史思明則被安祿山的親信砍斷了手臂。
“李明遠...你贏了...”安祿山看著他,嘴角涌出鮮血,“但你記住...大唐...遲早會亡...”
史思明也獰笑道:“你以為...殺了我們就結束了?李林甫...還有后手...”
李明遠沒等他們說完,就揮刀砍下了兩人的頭顱。他知道,這場戰爭還沒結束,李林甫和吐蕃還在等著機會。
拿下范陽后,李明遠在王府的密室里找到了更多證據——李林甫與安祿山的往來書信,吐蕃提供的糧草清單,甚至還有份暗殺新帝的計劃。
“這個奸賊!”郭子儀看著證據,氣得渾身發抖,“我這就率軍回長安,殺了他!”
“將軍且慢。”李明遠攔住他,“現在回長安,正好中了吐蕃的計。他們就等著我們離開范陽,好趁機進攻西線。”
“那我們怎么辦?”郭子儀問道。
李明遠指著地圖上的靈州:“我們去靈州,保護新帝。只要新帝沒事,李林甫的陰謀就不會得逞。”
就在這時,蘇婉兒的信使到了,帶來了個好消息:李光弼將軍在洛陽擊敗了李林甫的黨羽,收復了洛陽城。
“太好了!”郭子儀喜出望外,“我們終于有轉機了!”
李明遠卻沒那么樂觀。他知道,李林甫絕不會善罷甘休,他一定還有更大的陰謀。
【系統提示:李林甫在長安稱帝,改元“順天”,吐蕃大軍已越過邊境】
【主線任務更新:平定李林甫叛亂,擊退吐蕃入侵,獎勵“大唐復興藍圖”】
“我們必須加快速度。”李明遠對郭子儀說,“李林甫稱帝,吐蕃入侵,大唐危在旦夕。”
郭子儀點了點頭:“好!我們立刻出發,去靈州!”
隊伍離開范陽時,百姓們夾道歡送。他們舉著燈籠,高呼著“大唐萬歲”,聲音響徹夜空。李明遠看著這一幕,心里充滿了感慨。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勝利,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
但他不會退縮。因為他是李明遠,是來自未來的操盤手,是大唐的希望。他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平定叛亂,擊退外敵,讓大唐重現往日的輝煌。
隊伍在夜色中前進,目標是靈州,是勝利。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為了大唐,前進!而這場戰爭的結局,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揭曉。
沿途的驛站里,不斷有信使帶來最新的消息:李林甫的軍隊在長安燒殺搶掠,百姓們苦不堪言;吐蕃的大軍勢如破竹,已經占領了河西走廊;新帝在靈州召集各路兵馬,準備反擊。
李明遠和郭子儀心急如焚,不斷催促隊伍加快速度。他們知道,每多耽擱一刻,大唐就多一分危險。
這天傍晚,隊伍抵達了一個名叫“青石鎮”的小鎮。鎮上的百姓看到唐軍,紛紛拿出食物和水招待他們。李明遠在一家客棧里休息時,聽到幾個商人在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李林甫稱帝后,任用奸佞,朝政腐敗,百姓們都怨聲載道。”
“何止啊!吐蕃的人更是蠻橫,在河西走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唉,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天下太平啊。”
李明遠聽著這些話,心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一定要平定叛亂,擊退外敵,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日子。
就在這時,客棧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李明遠出去一看,只見一群士兵押著個年輕人走了過來,那年輕人穿著件粗布衣服,臉上滿是傷痕,但眼神卻很堅定。
“這是個吐蕃細作!”領頭的士兵喊道,“我們在他身上搜出了地圖!”
李明遠心里一動,走上前問道:“他是什么人?”
士兵回答:“他說他是漢人,但是我們在他身上搜出了吐蕃的令牌。”
李明遠看了看那年輕人,又看了看他身上的令牌,突然說道:“把他放了。他不是吐蕃細作。”
士兵愣住了:“公子,您怎么知道?”
李明遠解釋道:“這令牌是假的,上面的花紋不對。而且,他的口音是長安一帶的,不像是吐蕃人。”
那年輕人感激地看著李明遠:“多謝公子救命之恩。我叫趙毅,是長安人。我是為了躲避李林甫的追殺,才逃到這里的。”
“你知道長安的情況?”李明遠問道。
趙毅點了點頭:“知道一些。李林甫稱帝后,大肆捕殺異己,很多忠臣都被他殺害了。我父親是個史官,因為不肯為他歌功頌德,被他殺了。我僥幸逃了出來,想去靈州投奔新帝,卻被當成了吐蕃細作。”
李明遠心里一陣憤怒。李林甫真是喪心病狂!他對趙毅說:“你跟我們一起走吧,我們正要去靈州。”
趙毅喜出望外:“多謝公子!”
隊伍繼續前進,趙毅向李明遠和郭子儀介紹了長安的情況。李林甫的統治非常殘暴,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紛紛盼望著王師早日收復長安。
李明遠和郭子儀聽了,心里更加焦急。他們加快了行軍速度,終于在幾天后抵達了靈州。
靈州的城墻上飄揚著大唐的旗幟,新帝李亨正站在城樓上等待著他們。看到李明遠和郭子儀,新帝喜出望外,連忙走下城樓迎接他們。
“李愛卿,郭愛卿,你們可算來了!”新帝激動地說,“有你們在,朕就放心了。”
李明遠和郭子儀連忙行禮:“臣等參見陛下。”
新帝扶起他們:“免禮。快,里面說話。”
在靈州的皇宮里,李明遠和郭子儀向新帝匯報了范陽的情況,以及李林甫和吐蕃的陰謀。新帝聽了,臉色變得非常凝重。
“這個李林甫,真是罪該萬死!”新帝憤怒地說,“還有吐蕃,竟敢趁人之危,入侵我大唐!”
李明遠說道:“陛下,現在當務之急是平定李林甫的叛亂,擊退吐蕃的入侵。臣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
新帝說道:“李愛卿但說無妨。”
李明遠說道:“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由郭將軍率領,攻打長安,平定李林甫的叛亂;另一路由臣率領,前往河西走廊,擊退吐蕃的入侵。”
郭子儀說道:“陛下,臣認為此計可行。”
新帝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