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鄭淑儀的改變
- 全家穿成反派后,滿朝權貴爭跪拜
- 孤舟載月歸
- 2018字
- 2025-08-25 08:44:46
太后壽辰前夕的繡藝品鑒會,設在御花園的澄瑞亭。京中頗有才名的誥命夫人和各家貴女齊聚一堂,亭內擺滿了各色繡屏、繡畫,絲光流轉,巧奪天工。
為示公允,所有參賽繡品皆不署名,只編號展示。
太后在主位坐了,由幾位年高德劭的宗室老夫人陪著,一一品評。林淑華帶著云知意坐在稍次的位置,神色平靜。
一番品鑒下來,大多數繡品雖精致,卻難免流于匠氣。唯有一幅雙面異色繡的《瑤臺仙鶴圖》,正面仙鶴于云間翱翔,姿態飄逸,背面卻是月下鶴影,清冷孤絕,且兩面色彩、意境截然不同,卻渾然一體,針法之精妙,構圖之精巧,意境之高遠,堪稱絕品,毫無懸念地拔得頭籌。
當司禮太監唱出這幅繡品的編號,請作者上前受賞時,所有人都好奇地張望。
只見鄭淑儀低著頭,臉頰緋紅,扭捏不安地從織造司的繡娘隊伍后面慢慢挪了出來。她身上還穿著簡單的宮裝,未施粉黛,與周圍珠光寶氣的貴婦們格格不入。
場內頓時一片寂靜,隨即響起壓抑的竊竊私語。
“竟是鄭淑儀?”
“她不是陛下的妃嬪嗎?怎么跑去織造司做繡娘了?”
“這……成何體統……”
太后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她本就對皇后讓妃嬪去做什么工頗有微詞,覺得失了皇家體面,此刻見拔得頭籌的竟是后宮嬪妃,更是覺得老臉掛不住。
“胡鬧!”太后將茶盞重重一擱,聲音冷厲,“鄭氏!你身為宮妃,不在自己宮中修身養性,侍奉君王,卻混跡于匠役之中,爭這些奇技淫巧之名!皇家顏面何存!”
鄭淑儀被罵得渾身一顫,臉色由紅轉白,眼眶瞬間就紅了,屈膝跪倒在地,羞憤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方才因作品受贊賞而升起的那點微光,瞬間被太后的疾言厲色打得粉碎。
場內的貴婦們也都噤若寒蟬,氣氛尷尬至極。
就在這時,林淑華緩緩站起身。
她走到亭中,先是對太后行了一禮,語氣恭敬卻不容置疑:“太后娘娘息怒。”
然后,她轉身,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眾人,聲音清晰而堅定地傳遍澄瑞亭:
“兒臣以為,女子之德,并非只有相夫教子、恭順柔婉一端。精于技藝,有所擅長,能于一方領域做到極致,同樣是難得的才德,足以令人敬重。”
她走到那幅《瑤臺仙鶴圖》前,輕輕撫摸其上細膩的針腳:“鄭淑儀這幅繡品,技藝精湛,意境超脫,非潛心鉆研、心無旁騖而不能成。這難道不是一種‘修身養性’?難道不比終日無所事事、搬弄口舌是非更值得稱道?”
太后面色更加難看:“皇后!你這是在指責哀家?”
“兒臣不敢。”林淑華微微躬身,態度卻不卑不亢,“兒臣只是覺得,陛下為天下之主,日理萬機。我等后宮女子,若都能如鄭淑儀這般,找到自己所長,并潛心為之,有所建樹。無論是管理宮務,還是精研技藝,都能讓自身充實,讓后宮清靜和睦。陛下回宮,見到的是各位妹妹神采奕奕、各有所長,而非愁眉苦臉、爭風吃醋,想必龍心更為寬慰。”
她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股現代女性特有的自信與力量:“女子的人生,并非只有圍著男子打轉這一種活法。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并為之努力發光,無論這光是照亮一方繡架,還是照亮一座宮苑,都是極好的事。這并非失了體統,而是……活的明白!”
亭內鴉雀無聲。這番言論對于這些古代貴婦來說,無疑是石破天驚。有人面露不屑,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則偷偷看向皇后,眼中帶著驚異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
“說得好!”
突然,一道沉穩的男聲從亭外傳來。
眾人一驚,紛紛起身跪迎:“參見陛下!”
只見云志明不知何時來了,正站在亭外,顯然聽到了方才那番話。他大步走進來,先是扶起太后,然后看向林淑華,眼中帶著贊賞和肯定:“皇后此言,深得朕心。”
他走到那幅繡品前,仔細看了看,點頭道:“技藝確實精湛,意境也好。鄭淑儀,你有此才華,甚好。”他又看向眾人,“皇后說得對,后宮和睦,眾人各有所長,各得其樂,朕心甚慰。賞!”
皇帝的金口玉言一錘定音!太后面色變幻,終究沒再說什么。
鄭淑儀跪在地上,聽著皇帝的話,看著那幅自己心血凝聚的繡品,再偷偷抬眼看看維護她的皇后和肯定她的皇帝,心中百感交集,淚水再次涌出,這次卻不再是羞憤,而是摻雜了委屈、激動和一絲難以言喻的觸動。
云知意在一旁看著,心里默默給她媽和她爸點了個贊。
干得漂亮!
太后被皇帝和皇后一唱一和堵得啞口無言,尤其是皇帝最后那明顯偏袒的態度,更是讓她覺得顏面盡失。她鐵青著臉,猛地站起身,連場面話都懶得說,扶著貼身嬤嬤的手,憤然離席。
鑾駕起行,留下一亭子神色各異的貴婦和宮妃。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大多數人都識趣地低下頭,假裝整理衣擺或欣賞繡品,不敢對太后的離去表露過多關注。皇帝和皇后都表明了態度,此刻去追太后,豈不是打皇帝皇后的臉?
然而,總有不甘寂寞、心思活絡的。
一直縮在人群里又嫉又恨的陳婕妤,看著鄭淑儀竟然得了皇帝的青眼,這幾日自己在司苑局終日和那些泥土花草作伴的委屈憤恨越發嚴重。她鄭淑儀不過是捧了皇后的臭腳,倒是忘了一開始被趕去織造司自己是多么怨恨不滿了。
眼見太后怒氣沖沖地離開,眼珠子一轉,覺得這是個難得的表忠心和給皇后上眼藥的機會。
她趁著眾人注意力還在帝后和那幅繡品上時,悄無聲息地退出人群,提著裙擺,抄近路快步追太后的鑾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