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銀發航模隊的天空
- 課表上的銹跡
- 烈日下的殘雪
- 848字
- 2025-08-25 07:49:35
林晚的銀發航模隊上了新聞聯播。鏡頭里,二十多位老人操控著無人機,在天安門廣場上空組成了“中國夢”的圖案。八十三歲的周老先生的女兒舉著父親的遺像,淚水混著笑容:“我爸要是看見這一幕,肯定要跟林阿姨比個高下?!?
老年大學的航模班擴招到了一百多人。林晚設計了套“簡易航模教學法”,用菜市場的廢棄塑料瓶做機身,用吸管做機翼,連蹣跚學步的小孩都能跟著做?!拔覀儾蛔非箫w得高,”她在課堂上說,“就圖個樂子,證明咱們老人也能玩新技術。”
老陳的關節炎越來越嚴重,卻堅持每周去工地給年輕人教航模。他把扳手和螺絲刀換成了輕量級的工具,坐在小馬扎上指導:“這齒輪咬合要留半毫米空隙,就像人老了關節要留余地,不然轉不動?!惫と藗兘o他起了個外號叫“航模月老”,因為他總能把最合適的零件配在一起。
有天,林晚在航模隊活動室發現個陌生的老人。對方背著個舊布包,手里攥著架用冰棍桿做的航模,翅膀歪歪扭扭的。“我想加入你們,”老人的聲音帶著點怯懦,“我兒子說我瞎折騰,可我就喜歡這個?!?
老人叫張福來,退休前是公交車司機,老伴走后總一個人待著。林晚把他拉進隊伍,教他用無人機拍城市風光。當張福來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自己開了一輩子的公交線路時,突然哭了:“原來從天上看,這條路這么美。”
銀發航模隊搞了場“時光飛行”活動。老人們操控著航模,沿著自己年輕時工作過的地方飛行,用鏡頭記錄變遷。張福來的航模飛過他曾經駕駛的公交車終點站,現在那里建起了地鐵換乘站;周老先生的女兒操控著父親設計的航模,飛過他執教過的中學,操場擴建了十倍,唯有那棵老槐樹還在。
林晚的航模飛過陳陽就讀的小學。她在屏幕上看見孩子們正在上航模課,老師手里拿著的教材,正是當年陳陽他們編寫的?!斑@叫傳承,”老陳在旁邊幫她調整操控桿,“就像航模的接力棒,一棒傳一棒?!?
活動結束時,老人們把自己的航模零件拼成了一架巨大的“時光機”。機身寫著他們的平均年齡——72歲,機翼上貼滿了黑白照片和彩色航拍圖?!拔覀冸m然老了,”林晚對著鏡頭說,“但我們的航模還能飛,我們的眼睛還能看見新風景?!?/p>